㈠ 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是正廳級嗎
正廳級。歷史上從來都是正廳級。
川局是中央駐川單位,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同時加掛「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牌子、行使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職能。
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京外直屬單位中屬「老三」。國測局發文順序一般都是「陝西、龍江、四川、海南測繪局、重慶測繪院」。這幾個都是正廳級。
全國的正廳級測繪局不多,如「浙江局」是正廳級,但江蘇局是副廳級。一般都是副廳級,有的省份一度曾經是院(除直轄市外,如內蒙、安徽等),行政職能歸省國土廳。但現在都是事業局。
㈡ 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新單位怎樣注冊、
1.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向市測繪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相應材料。 2.市測繪主管部門經審核後報省測繪主管部門批准。 申請人需提交的全部材料及其包含內容要求: 1.符合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2.測繪資質申...
㈢ 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包含哪些規定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 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5號公布
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
第三章基礎測繪
第四章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
第五章測繪資質資格
第六章測繪成果
第七章測量標志保護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測繪,是指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採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第三條
測繪事業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事業。各級人民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
第四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負責管理測繪工作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軍事部門的測繪工作,並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管理海洋基礎測繪工作。
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准。
第六條
國家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水平。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七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必須經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測繪主管部門批准,並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從事測繪活動,必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依法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進行,並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和危害國家安全。
第二章 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
第八條
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和重力基準,其數據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其他有關部門、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批准。
第九條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范和要求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測繪主管部門制定。
在不妨礙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確有必要採用國際坐標系統的,必須經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測繪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條
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大城市和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他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
第三章 基礎測繪
第十一條
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國家對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
本法所稱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第十二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測繪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基礎測繪規劃,報批准後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國家和上一級人民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行政區域內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批准,並報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
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軍事測繪規劃,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編制海洋基礎測繪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財政預算。
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國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全國基礎測繪年度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並分別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
國家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測繪給予財政支持。
第十五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定期進行更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
基礎測繪成果的更新周期根據不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
第四章 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
第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線的測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相鄰國家締結的邊界條約或者協定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國界線標准樣圖,由外交部和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批准後公布。
第十七條
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自治州、縣、自治縣、市行政區域界線的標准畫法圖,由民政部門和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批准後公布。
第十八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全國地籍測繪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地籍測繪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地籍測繪規劃,組織管理地籍測繪。
第十九條
測量土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面其他附著物的權屬界址線,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確定的權屬界線的界址點、界址線或者提供的有關登記資料和附圖進行。權屬界址線發生變化時,有關當事人應當及時進行變更測繪。
第二十條
城市建設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與房屋產權、產籍相關的房屋面積的測量,應當執行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的測量技術規范。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資源開發和其他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的工程測量技術規范進行。
第二十一條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必須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第五章 測繪資質資格
第二十二條
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測繪資質管理制度。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後,方可從事測繪活動:
(一)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具備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三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測繪資質審查、發放資質證書,具體辦法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其他有關部門規定。
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
第二十四條
測繪單位不得超越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從事測繪活動或者以其他測繪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並不得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
測繪項目實行承發包的,測繪項目的發包單位不得向不具有相應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發包或者迫使測繪單位以低於測繪成本承包。
測繪單位不得將承包的測繪項目轉包。
第二十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條件,具體辦法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人事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活動時,應當持有測繪作業證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阻撓測繪人員依法進行測繪活動。
第二十七條
測繪單位的資質證書、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證書和測繪人員的測繪作業證件的式樣,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第六章 測繪成果
第二十八條 國家實行測繪成果匯交制度。
測繪項目完成後,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屬於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於非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負責接收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出具測繪成果匯交憑證,並及時將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移交給保管單位。測繪成果匯交的具體辦法由規定。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九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完整和安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和提供利用。
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
第三十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徵求本級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第三十一條
基礎測繪成果和國家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於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
前款規定之外的,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及其有關部門和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
測繪成果使用的具體辦法由規定。
第三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其他有關部門、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批准,由或者授權的部門公布。
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應當加強對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地圖的管理,保證地圖質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具體辦法由規定。
各級人民應當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國家版圖意識。
第三十四條
測繪單位應當對其完成的測繪成果質量負責。縣級以上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質量的監督管理。
第七章 測量標志保護
第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不得侵佔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不得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
本法所稱永久性測量標志,是指各等級的三角點、基線點、導線點、軍用控制點、重力點、天文點、水準點和衛星定位點的木質覘標、鋼質覘標和標石標志,以及用於地形測圖、工程測量和形變測量的固定標志和海底大地點設施。
第三十六條
永久性測量標志的建設單位應當對永久性測量標志設立明顯標記,並委託當地有關單位指派專人負責保管。
第三十七條
進行工程建設,應當避開永久性測量標志;確實無法避開,需要拆遷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效能的,應當經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涉及軍用控制點的,應當徵得測繪主管部門的同意。所需遷建費用由工程建設單位承擔。
第三十八條
測繪人員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必須持有測繪作業證件,並保證測量標志的完好。
保管測量標志的人員應當查驗測量標志使用後的完好狀況。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測量標志的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檢查、維護永久性測量標志。
鄉級人民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測量標志保護工作。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擅自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
(二)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採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在測繪活動中擅自採用國際坐標系統的;
(二)擅自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測繪資質證書,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並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以欺騙手段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從事測繪活動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並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
(一)超越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從事測繪活動的;
(二)以其他測繪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的;
(三)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的。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項目的發包單位將測繪項目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測繪單位或者迫使測繪單位以低於測繪成本承包的,責令改正,可以處測繪約定報酬二倍以下的罰款。發包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單位將測繪項目轉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測繪執業資格,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不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責令限期匯交;逾期不匯交的,對測繪項目出資人處以重測所需費用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對承擔國家的測繪項目的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暫扣測繪資質證書,自暫扣測繪資質證書之日起六個月內仍不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並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成果質量不合格的,責令測繪單位補測或者重測;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測繪資質證書;給用戶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的地圖發生錯繪、漏繪、泄密,危害國家主權或者安全,損害國家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的;
(二)侵佔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的;
(三)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的;
(四)在測量標志佔地范圍內,建設影響測量標志使用效能的建築物的;
(五)擅自拆除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絕支付遷建費用的;
(六)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造成永久性測量標志毀損的。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測繪成果和測繪工具,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限期離境;所獲取的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批准,擅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
(二)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擅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從事測繪活動的。
第五十二條
本法規定的降低資質等級、暫扣測繪資質證書、吊銷測繪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責令限期離境由公安機關決定。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其他好處或者玩忽職守,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軍事測繪管理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法規定。
第五十五條
本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㈣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六條 基礎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商國家及軍隊保密主管部門決定後,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專業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由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管理部門確定,並報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密級不得低於原使用的地理底圖和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的密級。
各部門、各單位使用保密測繪成果,必須按照國家保密法規進行管理。保密測繪成果確需公開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解密處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三十四條 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
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應當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保障國家秘密安全、促進地理信息共享和應用的原則確定並及時調整、公布。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第三十條 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4)四川省測繪成果管理實施辦法擴展閱讀
違反國家保密法規違規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是違法的。
2016年4月,某州保密局接到有關部門轉來案件,線索直指幾名測繪人員。
經查,自2013年起,楊某、徐某、石某在履行審批手續後,先後數次到所屬勘測設計研究院檔案室領取涉密測繪成果光碟(由該院統一向測繪與地理信息部門申領)。
為工作便利,3人擅自將光碟內容拷貝到單位配發個人使用的連接互聯網計算機內,隨後將光碟退回檔案室。這幾台計算機長期存儲涉密測繪成果,直至案發。
勘測設計研究院從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申領成果、3名當事人從檔案室領取成果,都履行了相應的審批手續,但當事人不顧測繪成果的涉密性質,將光碟內容導入非涉密計算機存儲、處理,構成了保密違規行為。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的利用,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測繪成果的匯交、保管、利用和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測繪成果分為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
第三條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以下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
第四條匯交、保管、公布、利用、銷毀測繪成果應當遵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安全。
第五條對在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有關人民政府或者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中央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地方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使用其他資金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第七條測繪成果屬於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副本;屬於非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目錄。測繪成果的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下列測繪成果為基礎測繪成果:
(一)為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的天文測量、三角測量、水準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所獲取的數據、圖件;
(二)基礎航空攝影所獲取的數據、影像資料;
(三)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對地觀測所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四)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五)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等。
第八條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經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測繪成果歸中方部門或者單位所有,並由中方部門或者單位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由其按照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第九條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自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3個月內,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後,出具匯交憑證。
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范圍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十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應當將其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編制測繪成果資料目錄,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條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資料的安全,並對基礎測繪成果資料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測繪成果資料的存放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第十二條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保管測繪成果資料,不得損毀、散失、轉讓。
第十三條測繪項目的出資人或者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其獲取的測繪成果的安全。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公眾版測繪成果的加工和編制工作,並鼓勵公眾版測繪成果的開發利用,促進測繪成果的社會化應用。
第十五條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書面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徵求意見材料之日起10日內,向徵求意見的部門反饋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第十六條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軍隊測繪主管部門,依照有關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
利用涉及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開發生產的產品,未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保密技術處理的,其秘密等級不得低於所用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
第十七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要利用屬於國家秘密的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提出明確的利用目的和范圍,報測繪成果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保密要求以及相關著作權保護要求。
第十八條對外提供屬於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應當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徵求軍隊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十九條基礎測繪成果和財政投資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於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
除前款規定外,測繪成果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軍隊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測繪成果。
依法有償使用測繪成果的,使用人與測繪項目出資人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條測繪成果涉及著作權保護和管理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建立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信息系統,應當利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二條國家對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實行統一審核與公布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三條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包括:
(一)國界、國家海岸線長度;
(二)領土、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面積;
(三)國家海岸灘塗面積、島礁數量和面積;
(四)國家版圖的重要特徵點,地勢、地貌分區位置;
(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四條提出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建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議材料。
對需要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審核意見,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批准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以公告形式公布。
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教學等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接收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未依法出具匯交憑證的;
(二)未及時向測繪成果保管單位移交測繪成果資料的;
(三)未依法編制和公布測繪成果資料目錄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後,不及時進行處理的;
(五)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按照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管理測繪成果資料,造成測繪成果資料損毀、散失的;
(二)擅自轉讓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的;
(三)未依法向測繪成果的使用人提供測繪成果資料的。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依據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建立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信息系統,利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
(二)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三)在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使用未經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三十條法律、行政法規對編制出版地圖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一條軍事測繪成果的管理,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條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89年3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㈥ 測繪成果使用人委託第三方開發遵循哪些規定
應與受委託的第三方簽訂保密協議,不得將測繪成果擅自泄露給本工程無關的其他單位和人員。
㈦ 四川省測繪管理條例的內容
(2005年9月23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7次會議通過;根據2012年7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通過的《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前款所稱測繪活動包括:
(一)大地測量;
(二)工程測量;
(三)攝影測量與遙感;
(四)地圖編制;
(五)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六)地籍測繪;
(七)房產測繪;
(八)行政區域界線測繪;
(九)測繪航空攝影;
(十)測繪成果的提供和使用。
第三條 四川省測繪局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推進地理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因建設、城市規劃、科學研究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應依法批准。在同一城市或者局部地區只能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或者局部地區平面坐標系統。
第二章 基礎測繪
第六條 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實行分級管理。
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下列基礎測繪項目:
(一)全省三等以上平面控制網、高程式控制制網和C級以上空間定位網的建立、改造與復測;
(二)全省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和數字化測繪產品的測制與更新;
(三)省級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和系統的建立與維護;
(四)全省基礎測繪航空影像和衛星遙感影像的獲取;
(五)全省基礎地理底圖、政區地圖和基本地圖集(冊)的編制;
(六)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下列基礎測繪項目:
(一)本行政區域內的平面控制網、高程式控制制網和空間定位網的建立、改造與復測;
(二)本行政區域內的1:500、1:1000、1:2000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和數字化測繪產品的測制與更新;
(三)本行政區域內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和系統的建立與維護;
(四)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的基礎測繪需求,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依法報經批准、備案後組織實施。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定期更新。省級基礎測繪項目更新周期為5至10年,市、州、縣(市、區)基礎測繪項目更新周期為3至5年。
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
第九條 基礎測繪經費實行分級投入。
省級基礎測繪項目經費應當納入省級財政預算;市、州、縣(市、區)基礎測繪項目經費應當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省人民政府應當對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基礎測繪工作給予財政支持。
第三章 界線測繪與其他測繪
第十條 行政區域界限的測繪,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鄉、鎮行政區域界線的標准畫法圖,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需要編制地籍測繪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地籍測繪規劃,組織管理地籍測繪。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房產測繪和城市地下管線測量的監督管理,保證房產測量技術規范的嚴格執行,保障城市地下管線資料庫的完整性和現勢性。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大型構築、建築物的變形觀測和重大地質災害的監測實行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採用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必須符合國家標准。
第十五條 進行以測繪為目的的航空攝影與遙感,經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實施。
第四章 測繪資質資格
第十六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從事測繪活動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條件並取得測繪作業證件。
任何測繪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塗改、轉借、轉讓測繪資質證書和測繪作業證件。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不得使用未經檢定合格的測繪儀器和設備。
第十七條 測繪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或者業務范圍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測繪資質變更手續。合並、分立的,應當重新辦理測繪資質證書。終止測繪業務的,應當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測繪資質注銷手續。
第十八條 測繪單位在實施測繪項目前,應當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告知測繪項目的名稱、測繪內容和測繪方法,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登記。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測繪項目備案登記時,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交驗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由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登記。
第十九條 使用財政資金30萬元以上的測繪項目必須依法實行招投標,但涉及國家秘密和國家安全的測繪項目除外。
未經發包方同意,承包單位不得將承包的測繪項目分包。
第五章 地圖編制出版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地圖的管理,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國家版圖意識。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新聞出版、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地圖和地圖產品的監督管理。
地圖包括紙質地圖、電子地圖、數字地圖、影像地圖以及其他形式的地圖。
第二十一條 編制出版地圖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地圖內容表示的規定,保證地圖內容的現勢性和准確性。
第二十二條 公開地圖應當由國務院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具有地圖出版權的出版社出版。
編制、印刷保密地圖和內部地圖的單位,應當具備保密工作部門規定的保密條件。保密地圖不得以任何形式公開出版、發行和展示。
第二十三條 出版或者展示未出版的四川省行政區域界限地圖(含插圖和示意圖),在印刷或者展示前,應當將試制樣圖報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單位或個人送往境外出版、印刷、展示的地圖,在印刷前,應當將試制樣圖報送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第二十四條 影視、互聯網和各類出版物中出現或者在公共場所展示的繪有中國版圖的示意圖,加工、製作各種涉及中國版圖示意圖的地圖圖形產品,當事人應當事先將底圖或樣圖按國家有關規定送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第二十五條 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負責審核的部門,應當自收到試制樣圖之日起30日內,將審核決定通知送審單位;逾期未通知的,視為同意出版或者展示。
第六章 測繪成果
第二十六條 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完成的測繪項目,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依法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第二十七條 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全省測繪成果的接收、收集、整理、儲存,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向社會公布。
全省測繪成果目錄應當每兩年公布一次。
第二十八條 需要使用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目錄中測繪成果的單位,應當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辦理使用手續。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僅有測繪成果目錄的,應當到測繪成果提供單位辦理使用手續。
測繪成果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未經測繪成果所有者許可,不得擅自使用或者提供給第三方使用。
第二十九條 使用財政資金30萬元以上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徵求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使用財政資金不足30萬元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函件之日起7日內,就是否已有適宜的測繪成果可以充分利用提出意見。已有適宜測繪成果可以利用的,有關部門不得批准該測繪項目的立項。
使用非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其測繪項目出資人有權向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查詢是否已有適宜的測繪成果可以充分利用。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7日內提出意見,避免重復測繪。
第三十條 向境外的組織或者個人提供未公開測繪成果的,應當經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並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第三十一條 保密測繪成果應當妥善保管,嚴禁轉借或者轉讓。未經批准,不得銷毀、復制。
第三十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自然、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省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與省級有關部門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公布。
第三十三條 測繪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對其完成的測繪成果質量負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質量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抽查檢驗制度,處理測繪成果質量爭議。
第七章 測量標志保護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測量標志管理工作,按規定檢查、維護永久性測量標志。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測量標志保護工作。
第三十五條 設置永久性測量標志需使用土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標志保護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設置永久性測量標志的單位,應當對永久性測量標志設立明顯標記,可以委託當地有關單位或個人負責保管。委託保管的,應當簽訂委託保管協議。
第三十七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拆遷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效能的,應當依法辦理批准手續。遷建工作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下進行。
第三十八條 任何單位、個人都有保護測量標志的義務,發現有侵佔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或者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活動的,有權予以制止並及時報告標志設置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進行以測繪為目的的航空攝影與遙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測繪成果;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沒收測繪儀器及其設備,可處以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降低測繪資質等級、吊銷測繪資質證書或者收回測繪作業證件:
(一)偽造、塗改、轉借和轉讓測繪資質證書和測繪作業證件的;
(二)未經發包方同意,承包單位擅自將承包的測繪項目分包的;
(三)未按規定辦理測繪資質變更、重新辦理和注銷手續的。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告知測繪項目的名稱、測繪內容和測繪方法從事測繪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測繪行為,扣押測繪儀器及其設備,限期補辦測繪項目備案登記手續。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審查在影視、互聯網和各類出版物中或者在公共場所展示繪有中國版圖示意圖,或者加工、製作各種涉及中國版圖示意圖的地圖圖形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同級行政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不如實提供是否已有適宜的測繪成果可以充分利用造成重復測繪的;
(二)明知已有適宜測繪成果可以充分利用卻違法批准該測繪項目立項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嚴重浪費的;
(三)發現測繪違法行為不依法查處的;
(四)未經測繪成果所有者同意,將其測繪成果提供給他人使用的;
(五)未經批准擅自發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㈧ 測繪成果提供情況 (年)
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12
㈨ 測繪單位測繪成果及檔案管理制度
丁級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僅限於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海洋測繪,且不超過上述范圍內的三項業務。
通用標准
一、主體資格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法人中的甲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於500萬元;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於200萬元;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於100萬元;丁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於50萬元。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製作資質的企業注冊資金不低於6000萬元。
2、以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等為主要業務的單位,應當設有相對獨立建制的測繪生產機構和主管測繪生產的負責人。
3、申請測繪資質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主體資格,依照《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專業技術人員1、本標准所稱高級、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是指經具備相應職稱評定資格的機構頒發或認可的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
2、未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其他測繪從業人員,應當通過測繪職業技能鑒定。
3、本標准所稱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地質、水利、勘察、物探、道橋、工民建、規劃、海洋勘測、土地資源管理、計算機等工程技術人員,或者能夠提供其在校期間所學專業開設測繪專業為必修課程證明的工程技術人員,但不得超過本標准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50%。申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准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70%。
4、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測繪專業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
5、法定退休人員、兼職人員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不得計入專業技術人員。
三、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准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非本單位所有的儀器設備、租借的儀器設備、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列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准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使用通用測繪專業軟體的,應當通過國家測繪局組織的測評。
四、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於500平方米,乙級不少於250平方米,丙級不少於80平方米,丁級不少於40平方米。
五、質量管理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甲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丁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2、配備專門的質量檢驗機構和質檢人員:甲、乙級測繪單位質檢機構、人員齊全,丙級測繪單位配備專門質檢人員,丁級測繪單位配備兼職質檢人員。
六、檔案和保密管理
1、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和相應的設施:有明確的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了保密責任書;明確專人保管、提供統計報表;建立測繪成果核准、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有適宜測繪成果存儲的介質和庫房。
2、資料檔案管理考核:甲、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取得通過考核的證明文件;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取得通過考核的證明文件;丁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取得通過考核的證明文件。
七、測繪業績凡申請測繪資質升級和變更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以下業績:
1、獲獎情況
申請甲級:近3年內獲得不少於2項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優秀測繪工程獎。
申請乙級:近3年內獲得不少於1項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優秀測繪工程獎。
2、業務規模和質量水平
申請甲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於1200萬元,且有3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申請乙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於400萬元,且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申請丙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於80萬元,且有1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㈩ 關於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問題,求知情人解答
局裡是機關,有公務員編制有事業單位編制。
直屬單位有事業編制,還有合同制工人,應聘的時候問清楚。
直屬的第三測繪院待遇不錯,在新都區,距離市中心18公里,還不算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