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法建築附違建部分,可以辦理轉移登記嗎
違建主要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用地違法,一種是建設違法。後一種情況實踐中多表現為業主對房屋私自改建、擴建,違法建設與合法建設混雜在一起。對於合法部分,有產權證書、手續齊備,不少業主認為就算違建部分不能登記,那我轉移合法的部分總行吧。這種觀點對不對呢,試看一個簡單的案例。
王某購買了一棟私人自建房,在簽訂買賣合同後,支付了首付款60萬元。在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過戶時,經實地核查發現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房屋層數為4層,但實際已經建至6層,加建的兩層沒有合法建設手續。不動產登記機構以該棟房屋存在違法建築為由,出具了不予登記告知書。王某遂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出先辦理原有4層房屋的轉移登記手續,加建的兩層由其與房主協商拆除或補辦相關建設手續。不動產登記機構同樣予以了拒絕。
違建肯定是不能辦理轉移登記的。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的相關規定,建築物實物與登記內容應當一致,登記申請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情形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假如允許存在建築物違法的房屋轉讓可能導致違法行為無法查處,故在其違法行為未依法處理之前,不應予以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
由於違法建設的部分與合法建築難以分割,如果允許合法部分轉讓,將會導致違法建設的部分歸屬不清;並且,對於違法建築物的處罰,有可能導致建築面積、建築范圍等登記內容調整,如果未經處置就進行登記,難以確保登記有效性,故不應單獨辦理合法部分的產權轉讓。許多地方已經規定了附有違法建築房屋不予辦理轉讓、抵押等不動產登記業務,如上海、深圳、重慶等地。
購房者購買帶有違建部分的房屋時需要特別謹慎,不要急著簽合同付款。如果確需購買,應督促原業主依法接受處罰或補辦手續,確保房證一致,減少交易風險。
B. 公路用地內的違法建築已經轉讓,交通部門還可以強拆嗎
不管是是否轉讓,只要是屬於違建,都會被強制拆除的。
C. 違法佔地建房轉讓給第三人,處罰誰
你好,違法佔地轉讓住房第三人也是有責任的鼠,於是私自購買沒有合法手續的房子
D. 違章建築房也可以買賣嗎
不可以。違章建築的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
E. 違章建築拆除轉讓費要退回去嗎
1、出租違章建築,造成經營者經濟損失,房東應當承當法律責任,前提是租房者不知是違章建築;
2、這個法律責任就是,房東承擔給經營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即賠償轉讓費和房租。
F. 違章建築可以買賣嗎
您好!房屋存在違章建築,《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合法建築面積可以買賣,違章建築不可以買賣。但在實際操作時,買賣雙方只就《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建築面積辦理過戶手續,違章建築,房產交易市場並不知曉。實際上,違章建築也就隨著合法的房產一起賣給買房者了。謝謝閱讀!
G. 發現轉讓店面部分建築是違建被拆除了是不是可以拒付剩餘轉讓款
對於違建而言,法律不予保護。
建議退還轉讓費;
收取轉讓至拆遷這段時間的租金或者其它使用費用。
H. 民宅違章建築使用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違章建築使用權轉讓合同一般沒有效力。因為被認定是違章建築的,基於此所簽訂相關合同也不會生效,但違章建築一方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除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房屋,與承租人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經主管部門批准建設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
第三條
出租人就未經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內容建設的臨時建築,與承租人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經主管部門批准建設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
租賃期限超過臨時建築的使用期限,超過部分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經主管部門批准延長使用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延長使用期限內的租賃期間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