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基轉讓違約金等問題
你好:
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你可以提供收條,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返還12萬元;
2、因為對方的地基實際不存在,法院會支持你的請求。
如有疑問,可與我聯系。
『貳』 宅基地能否轉讓
?北京泓天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占良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宅基地是可以轉讓的,但是對宅基地的申請是有限制的,其流轉必須在本集體組織內,本集體組織外的,不能轉讓。海淀法院的一次調研發現,現實中還有大量的宅基地轉讓到集體外,有些村委會還給轉讓協議蓋章確認,但村委會的蓋章並不能證明轉讓合同有效。集體外禁轉讓有無例外?據了解,北京市法院曾專門就宅基地流轉召開研討會,並在會議紀要中明確,城市居民購買農村私有房屋後,如果已購房屋已經有批准權的機關批准並取得合法權屬證書的,出賣人請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北京泓天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占良表示,宅基地集體外禁止轉讓確實有例外,比如根據《繼承法》,城鎮的人繼承了農村的房屋,實際上也是繼承了宅基地。轉讓無效後如何處理?金占良說,城鎮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被判無效,並不是簡單的賣房者用原來的價格購回房子,這樣既不公平又會加深社會矛盾,而是雙方需要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賣房者有過錯,需要對購房者進行補償。
『叄』 地基費和土地出讓金是不是一個概念
地基費和土地出讓金不是一個概念,土地出讓金,就是出讓給別人了。
『肆』 國有地基和集體地基轉讓原則
不改變容積率 不改變用途 轉讓價格不低於各省、市規定的基準地價(或者最低地價)是可以協議轉讓的 但是要土地交易中心出具 土地成交確認 或者鑒證書.可以轉讓除一般的民事行為生效要件外,尚須如下特別要件: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並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 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按照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可以轉讓,須具備以下條件:
1、經本經濟組織(村委會或村集體全體成員)同意;
2、轉讓人與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村人);
3、轉讓人戶口已遷出本村或轉讓人系因繼承等導致「一戶多宅或多房」。如轉讓人系一戶一宅,須明確表示不再申請宅基地,且有證據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 轉讓人轉讓宅基地後,再申請宅基地的,將不予批准。
4、受讓人不得違反「一戶一宅」原則,即受讓人在接受轉讓時無宅基地;
5、宅基地使用權不能單獨轉讓,須與住房一並轉讓。
有下列轉讓情況,一般都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結合上述情況,就本案而言,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應認定無效。另外就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因予以過錯賠償。
農村集體土地及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是不能上市買賣的,只能在同一個農村集體組織成員中買賣,其他人購買,不受法律保護。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稱作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土地是中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中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集體土地入市吹響集結號,而關鍵要突破既得利益者阻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2)在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方面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3)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4)集體土地的徵收和徵用。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5)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農林牧漁生產。
『伍』 農村自由宅基地,可以繳納土地出讓金轉成商用地嗎
農村宅基地可以轉為國有土地,就是通過徵收的手段實現。此過程中,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政策,否則就是違規或違法。 農村宅基地屬於農村集體建設農地,如果轉為國有土地,必須是有國土資源部門依法批復的征地手續。一旦成為國有土地,農民會得到相應的征地補償,土地成為國有。 農村宅基地作為農民集體給本村村民(農業戶口或村集體社員)的一種福利,在中國,農村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質,相當於劃撥土地使用權(國有土地性質為出讓和劃撥等,出讓土地一般由房開企業通過招拍掛取得,劃撥土地一般用於基建公有住房或公益事業類用地),農民建住房申請使用農村集體土地是無償的。
『陸』 宅基地土地出讓金現在是多少
土地出讓金,是你這塊土地評估價格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
『柒』 農村自有宅基地重建還收土地出讓金合理嗎
農村自有宅基地沖減,還收土地出讓金,合理嗎?首先看這個宅基地是否是合法手續,如果是何法手續他收這個出讓金,肯定就是不合理的
『捌』 農村宅基地轉讓費用和手續
一、農村宅基地過戶流程是怎樣的
(一)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第八十六條規定:房屋所有權依法發生轉移,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房屋所有權證書;
4、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5、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6、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轉移的證明材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
(二)《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故農民個人之間不能私下轉讓或過戶。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房屋過戶給您後,宅基地使用權也相應轉讓。您在申請房屋過戶手續時可同時辦理相應的宅基地過戶手續。因此宅基地其實是可以過戶的。當然過戶也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各地的宅基地管理辦法也有一定的差別,辦理宅基地過戶的條件和手續也有所不同。根據國家宅基地管理的相關規定,宅基地辦理過戶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雙方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即都是本村的村民;
2、雙方都應年滿18周歲;
3、受讓人名下無宅基地。
(三)辦理程序如下:
1、准備好相關過戶所需的申請材料;
2、 原宅基地和現宅基地使用者共同向村民委員會申請;
3、村委會向國土資源所申請;
4、國土資源所地籍調查,或國土局地籍調查,公示十五日;
5、由所報國土資源局進行辦理。
(四)辦理所需材料:
1、 個人申請;
2、 村委會證明及村委對現土地使用者的資格審查意見;
3、 雙方身份證、戶口本的復印件
4、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
5、權屬變更表
6、地籍調查表
另:宅基地登記根據不同的審批時間分類處理,不同的審批時間需要提供不同的登記材料,上述其他相關材料將根據宅基地使用權者當時審批的時間來確定,具體業務還需到所在地國土分局(所)進行咨詢、辦理。
二、農村宅基地過戶應繳納的費用
1、契稅:普通住宅:評估價*1.5%;非普通住宅:評估價*3%
2、個人收入調節稅:(評估價-原購入價)*20%
3、營業稅:住宅購入不滿兩年的:評估價*5.55%;非普通住宅購入兩年以上的:(評估價-原購入價)*5.55%;普通住宅購入兩年以上的免交。
4、房產交易費:房屋建築面積*6元/平方米
5、印花稅:評估價*0.1%
6、房產證工本費:85元
7、土地證工本費:105元
8、交易評估費:評估價*0.3%
三、宅基地的糾紛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於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於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玖』 是宅基地不動產買賣需要交多少出讓金
買賣宅基地是違法行為,錢款屬於非法所得,依法可以沒收。賣方願意得到錢就不要公開喊叫買賣,錢的事雙方知道就行了,告訴政府是主動放棄,讓政府審批給買方就可以了,當然可能需要雙方配合完成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