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沒有盈利的企業能不能享受研發費用150%加計扣除
不可以的哦,下面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誤區,誤區一: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
正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第五條第1項規定,本通知適用於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徵收並能夠准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
因此,無論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其他企業,只要實行查賬徵收的居民企業,符合財稅〔2015〕119號對研究開發費稅前扣除的其他限定性規定,就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
誤區二:小微企業不可同時享受研究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正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文件規定,本辦法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二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凡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同時享受。
因此,《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凡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同時享受,即時企業已享受了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納應納稅所得並按20%稅率徵收或減半徵收的優惠政策,也可以同時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同理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同時享受15%企業所得稅稅率和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種優惠政策。
誤區三:虧損企業不可以享受研究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正解: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第八條規定,關於技術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形成的虧損的處理。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已形成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以後年度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因此,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不論企業當年是盈利還是虧損,都可以加計扣除。
誤區四:企業從事研發活動但未形成成果,研發費用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正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本通知所稱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
因此企業從事研發活動不管行未形成研究成果,研發費用均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誤區五:研發人員中的殘疾人員工資費用不能同時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50%扣除和殘疾人員實際支付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正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一條第1項,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包括:1、人員人工費用。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同時《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安置殘疾人員就業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0號)第一條中明確指出,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二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凡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同時享受。
由此可以得出,研發人員中的殘疾人員工資費用也可以同時享受研發費用150%加計扣除和殘疾人員支付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人員工資的100%加計扣除。需要做賬報稅找鑫瑞藍天,價格實惠 ,很高興為你解答。
⑵ 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項目中的技術成果申請的專利被駁回了,該研發項目還能進行研發項目加計扣除嗎
在高企評定中,對於知識產權的類型分為:Ⅰ類: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葯、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就專利而言,重點是發明專利,從提交申請到授權,大概需要2~3年,難度比較大。所以評分也相對比較高,1件Ⅰ類知識產權可以拿7-8分。
Ⅱ類: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體著作權(不含商標)。Ⅱ類知識產權獲取時間實用新型和外觀8~14個月,獲取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軟體著作權屬於登記制度,時間上幾天到幾個月時間不等。所以5件以上Ⅱ類知識產權最高只能拿6分。而且有效期內僅可使用一次。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大部分企業還是固有的思維,提前2~3個月准備即可。認為沒必要那麼早准備。實際上,隨著專利審查要求越來越嚴格,企業申請了專利,短時間並不能獲得授權,且一旦滿打滿算申請了專利,如果出現了駁回,則會影響評定。
正確的做法是,在企業希望評定高企企業的前幾年,就應該提前布局,一旦有了好的產品或者方法工藝,就能作為自主知識產權進行准備和申請了。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不至於太被動,產品申請專利的關聯性很大,且可以用於申請其他項目;另一方面,可以帶動產品的發展,不斷獲取新的專利技術,實現連貫性操作。
2018接近尾聲,2019年即將到來,有計劃參與高新企業評定的企業,可以提前布局和准備起來了哦。如果擁有足夠強的意識,加分項高的發明專利,都可以提前准備哦。特別是,相關發明人在申請專利後,與企業評比項目相結合,對於個人職稱評定、對於企業項目評定,更是一舉兩得。
有些企業或許認為,搞專利太難了,還不好授權,捨不得費時間和精力。實際上,專利技術隱藏在企業的不斷革新中,一些技術層面
⑶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問題
能夠進行加計扣除。
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在年度中間預繳所得稅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加計扣除只能是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依法計算扣除。
⑷ 研發當年未完成,年末能加計扣除嗎
⑸ 以前年度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年沒有研發活動能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嗎
;你好,沒有研發活動則不能享受加計扣除。
⑹ 研發失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問題
1、如果要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那就要做立項報告書,無論研發是否失敗,這是證明研發過程的資料;
2、加計扣除與軟體著作權或其他知識產權證書無關,這類證書只是證明研發活動、研發成果的佐證材料之一,根據稅法為非必要資料,但是,少數地區、少數專管員有可能會提出要提供此類證明,具體可以和專管員溝通;
3、研發失敗和研發成功都可以按同樣的方式進行加計扣除。
從研發的實際來說,即使研發失敗,也有得到或多或少的技術和經驗,只是未達到研發預期罷了,正常做立項項目書,做預算,然後正常做驗收,做決算,就沒有問題,可以放心做加計扣除。
最後,如果這部分研發費用真的不被稅局、專管員認可,那剔除就好了,也沒有什麼問題。
⑺ 沒有立項的研發支出,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嗎
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主要留存備查資料中包括企業有權部門關於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因此沒有立項的研發支出不可以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
參考政策:《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修訂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附件:《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管理目錄(2017年版)》序號20。
⑻ 企業從事研發活動但未形成成果,研發費用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本通知所稱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因此企業從事研發活動不管是否形成研究成果,研發費用均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⑼ 研發失敗的項目所產生的研發費用是否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
在上報研發費用時,是全部的,其中列出本年度完成的項目。
還在進行的項目或研發失敗的項目所產生的研發費用是否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 可以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
⑽ 研發沒有形成產品,研發費可以加計扣除嗎
研發費用歸集范圍: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的規定, 研發費用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企業應正確歸集研發費用,由具有資質並符合《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是以單個研發活動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並加總計算的。
一、研發費用的范圍
1、人員人工費用
包括企業科技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直接投入費用是指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活動而實際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用於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檢測、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固定資產租賃費。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折舊費用是指用於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和在用建築物的折舊費。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是指用於研究開發活動的軟體、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許可證、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設計費用
設計費用是指為新產品和新工藝進行構思、開發和製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規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包括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產品進行的創意設計活動發生的相關費用。
6、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
裝備調試費用是指工裝准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研製特殊、專用的生產機器,改變生產和質量控製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准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准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歸集范圍。
試驗費用包括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田間試驗費等。
7、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是指企業委託境內外其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研究開發活動成果為委託方企業擁有,且與該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研發費用總額。
8、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論證、評審、鑒定、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會議費、差旅費、通訊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20%,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研發費用的歸集
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包括:人員人工費、直接投入費、折舊費和長期攤銷費、無形資產攤銷費、設計費、裝備調試與試驗費、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其他費用。
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設立「研發支出」賬戶,在「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科目下,根據研發項目名稱或登記編號分項目進行明細核算,下設三級至五級明細科目,如: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XXXX的研發-人員人工(高企雲)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