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將資產與債權債務打包轉讓 免增值稅 要不要注銷
將資產、債權債務、勞動力打包整體轉讓 免增值稅的,可以不注銷,發生所有權轉移的,可以變更登記,原企業可以存續,也可以注銷,把資產、債權、債務、勞動力全部並入購買方企業。
Ⅱ 是不是屬於增值稅的「打包」轉讓中不徵收增值稅的
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徵收增值稅。
嚴格地來說,打包資產轉讓不是一個規范的稅法術語。只是我們的一個習慣性稱呼。
財稅【2016】36號文附件二第一條第(二)項第5點規定,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我們就將其稱為打包資產轉讓。在打包資產轉讓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徵收增值稅。
對於打包資產轉讓涉及的貨物轉讓,我們一般引述稅務總局2011年13號公告。
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徵收增值稅。仔細看看,兩段文字表述大同小異,但是36號文較之13號公告其實缺少了依據提綱挈領的定性文字「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也就是說,13號公告首先就是界定打包資產轉讓不屬於征稅范圍,然後在引出後面「其中」的結論。36號文則不然。
我們在看看所謂通過政策平移,回眸到營業稅時期的51號公告。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這里也有對打包資產轉讓不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的定性。
Ⅲ 公司如果被銀行作為不良資產打包處置,一般周期多長對現有經營有什麼影響
打包處置只是換了個債權人,企業的債主從銀行變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本身無太大影響,不但沒影響反而會有利。原因主要是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不同:
1、銀行受不良率的影響,如果借款企業長期還不起錢對銀行的影響特別大,而資產管理公司沒有這一項指標(這也是打包轉讓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企業還能維系的話可以向資產管理公司申請爭取時間上的條件,在達到一定共識的程度上市可以操作的。
2、銀行是本息全收,撐死天能減免利息,但資產管理公司處理債權相對靈活,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初衷為盤活企業解決問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整體來說,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比銀行靈活,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置,對企業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是企業也不能通過政策優勢想著通過資產管理公司渠道逃廢債,應該積極面對債務,主動與資產管理公司溝通,最快的解決問題恢復良性發展。
Ⅳ 銀行不良資產打包轉讓合法嗎
Ⅳ 金融不良資產打包處置是什麼意思
資產管理公司通過打包(將某一銀行某一地區的銀行不良資產集中起來)通過拍賣(對一般買受人來說)、協議轉讓(對國資委等來說)的方式將銀行不良債權轉讓給買受人並獲得相應對價的一種交易行為,原來是政策性處置,現在已經逐漸商業化了。
Ⅵ A公司欲將部分債權、債務打包轉讓。請問:以打包資產轉讓的方式,是否可以不經債務的債權人同意直接轉讓
1、不可以。債權轉讓只要通知債務人即可,但債務轉讓必須債權人同意。
2、具體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
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
意。
Ⅶ 資產打包轉讓後,原公司職工下崗職工能得什麼補償
這是債權債務處理,沒有直接關系。
Ⅷ 銀行的不良資產如何進行打包轉讓
銀行一般會有一個不良資產案件池,將不良資產的案件投放進去,跟其有專合作的不良資產屬處理公司或者律所在案件池中搶案,然後跟當事人聯系還款,銀行也會根據聯系情況要求公司或者律師提交相應材料以減免一些款項,其實就是做過讓步吧。催收機構根據催回來的款按百分之多少提成,現在的催收機構要不就是律師事務所要不就是跟律所合作的公司。
催收手段就各憑本事了,沒道德的催收機構就是各種威脅什麼的,正常的就是談判發律師函訴訟之類的了。
————點金人轉載
Ⅸ 不良資產處置的全過程
不良債權的處置的一般經過如下程序:
1、確定擬處置標的、處置公示。擬處置標的可以是一戶債權,也可以是幾戶債權。後者就是組包了。資產管理公司有時是根據資產特點主動組包並進行招商,但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確定處置標的。
2、進行盡職調查。除損失類債權或能夠回收本金的債權,其他債權基本上要進行評估。企業不配合評估或財務制度不健全的,評估前還要請律師進行財產調查;法律關系復雜的,請律師出具意見。
3、談判。評估結果是債權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一般情況下,評估結果出來後資產管理公司再與投資者擬定交易價格及交易結構。但常常是,邊評估邊談判。
4、報批。資產管理公司項目組撰寫處置方案進行報批。參與審批的人員不參與項目處置。有的項目辦事處有權批復,損失大的還需要報總公司批復。
5、拍賣。批復後選拍賣行,拍賣行再刊登拍賣公告並組織拍賣。當然,有些項目可以協議轉讓,不必走拍賣程序。有的項目可能搞招標,有的項目搞競價。不管什麼形式,首選公開,很少協議。
6、簽約付款。協議版本由資產管理公司提供。
7、債權交接、債權轉讓公告。付清款項後,資產管理公司將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權證的資料,並通知債務人、擔保人債權已轉讓,讓債務人、擔保人向購買方履行還款義務。
針對會計科目里的壞賬科目來講的,主要但不限於包括銀行的不良資產,政府的不良資產,證券、保險、資金的不良資產,企業的不良資產。金融企業是不良資產的源頭。
銀行的不良資產嚴格意義來講也稱為不良債權,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歸還本息的貸款。
也就是說,銀行發放的貸款不能按預先約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銀行的不良資產主要是指不良貸款。
98年以後中國引進了西方的風控機制,將資產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級分類,其中將「正常」、「關注」歸為銀行的存量資產,將「次級」、「可疑」、「損失」三類歸為銀行的不良資產。
除最主要的不良貸款以外,銀行的不良資產還有不良債券等。見誠資產指出NPL周期中,隨著不良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的落地,銀行的不良資產也可以變通的參與到企業的股權以及生產經營中,並賦予監事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