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拔豆子三百字日記
今天晚上,我親手把豆子泡在了杯子里。
我先從杯子里接了一半的熱水,抓來一把豆子,一鬆手,豆子都掉到了杯子里,豆子漸漸地沉入杯底。我邊看邊想,一小時後,會有什麼變化呢?
過了一小時,我拿出一個泡過的豆子和一個沒泡過的豆子,啊,泡過的豆子就像七十歲的老爺爺的臉,皺皺巴巴的,而沒泡過的想十歲的小男孩的臉,光滑無比。泡過的豆子輕輕一捏,豆子粉身碎骨,變成了好幾瓣。在杯子了的那些,個個膨脹,就像吃撐了肚子似的。沒泡過的在它的面前,可就渺小多了,泡過的似乎有它一倍那麼大,看來,我接的滾燙滾燙的水,是接對了。
星期二 天氣 晴
第二天中午,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黃豆變得更肥,長的跟那豆芽似的。從深黃變成了淺黃。也不再皺巴巴的,變得有光澤,還有些滑。讓我大吃一驚、激動萬分的是,有一兩個發了芽。還有的被溫水泡開了肚子,有的壓在杯底綻開了笑臉···
大約又泡了一個小時,我准備上學的時候,黃豆就像橢圓形的珍珠,體積變得更大了。有些還脫去了自己的衣服,在水裡擠來擠去。
放學回家,豆子與上午的豆子沒什麼兩樣,但顏色更淡了,體積又擴大了一圈,看起來更加成熟了。
我真想吃到美味的豆子,沒辦法,只能默默的等待···
❷ 觀察日記種綠豆4篇(每篇300字)
成為第1位粉絲
綠豆觀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得慢慢來。。。
《綠豆觀察日記》
9月2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在家裡養了許多綠豆寶寶。
綠豆寶寶小小的,圓圓的,顏色綠得十分鮮艷,好像一顆顆漂亮的綠珍珠。它挺著一個大肚皮,它還長著一雙白眼睛,它把眼睛掙得大大的,好像正在好奇地打量著這周圍的一切。我找來了一個容器。挑了許多豐滿的,沒有受到損傷的綠豆寶寶放進容器,然後再往裡灌了一些水,便大功告成了。
我希望,我的綠豆寶寶能快長大。我帶著這個願望,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9月26日 星期二 晴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迫不及待跑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們怎麼樣了。
哇!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綠豆們吸飽了水,就連它那件漂亮的綠衣裳,也被它撐破了,
露出了一根小巧玲瓏的尾巴,好像一隻可愛的小烏龜,縮在那兒,只留下了一根小尾巴露在外面,就變成了英文字母「Q」。它的顏色淡了許多,難道它昨晚趁我睡覺的時後跑出去在泥地撒歡兒?
一看時間,啊!不早了!只好 依依不捨地放下了我的綠豆寶寶,帶著幾絲牽掛,上學去了。
9月27日 星期三 晴
中午放學回到家,我便大步流星奔向我的綠豆寶寶。
現在的綠豆寶寶和昨天的已經截然不同了。它好像是吃了「增肥葯水』』,長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胖,它已經把自己身上的綠色小西裝給掙脫了。有的已經脫下了它的衣服,露出了又不又胖的身體,有的才露出了半邊臉,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還沒脫下禮服,賬得大大的,好像隨時都有可能爆炸似的……
唉!我剛剛發現,有幾顆綠豆跟昨天一模一樣,看起來他們是沒希望了。
9月28日 星期四 晴
又經過一夜,綠豆寶寶們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它們猶如雨後春筍,齊刷刷地往上冒,有的有七八厘米,有的有十厘米高了。有的綠豆寶寶的身體竟然變成淡紅色的了,嫰黃的葉子慢慢的張開,葉片逐漸變成嫰綠色了。一根根豆芽,就像一個個精神抖擻的戰士挺立著。
我不禁想,綠豆寶寶的生命力 真頑強啊!它們雖然沒有良好的營養和環境,仍然執著頑強不息的生長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❸ 豆子做的有哪些傳統美食有什麼營養價值嗎
豆子做的傳統美食太多了,簡單舉幾個例子足以說明。
豆子加工成豆腐,可以做麻辣豆腐,麻婆豆腐,紅燒豆腐,鹵豆腐,鹽煎豆腐,砂鍋豆腐,涼拌豆腐,爛肉豆腐,豆腐魚火鍋,臭豆腐,干豆腐等等。
豆子可以生豆芽,炒豆子,豆雜粑,豆鼓粑,豆鼓魚,豆醬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傳統美食,豆類含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等營養。
❹ 寫泡豆子所得的生命的啟示作文450字
星期五,勞動課老師留了一項作業——泡豆子,目的是讓我們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我心想這多簡單呀!不就是抓把豆放進水裡嗎?
我放學回到家裡,來不及放下書包,就跑進廚房。首先,我拿起一個紙杯,從抽屜里抓出一大把綠豆放入紙杯中,又倒了半杯水,放在了我的書桌前,然後才放下書包,做好這一切後開始寫作業。我一會兒探頭看看,一會兒端起來瞧瞧看種子有沒有變化,我希望它馬上就能發芽。
到了晚上,臨睡前我又去看了看,本以為綠豆會冒出可愛的小嫩芽,可是一看,那些綠豆還是靜靜地趴在杯子里,什麼變化也沒有,我有些失望。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快睡吧,明天種子就會有變化了」。「會嗎?」我帶著希望睡覺了。
第二天早晨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那些豆子。只見杯里的水沒那麼清澈了,可是它們依舊靜靜的擠在一起,什麼變化也沒有。「哎!還沒有發芽。」我掃興地說。
今天是周末不用去上學,我對媽媽說,今天我要在家仔細觀察我的豆子,我對它們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她們能發芽。就這樣在等待中一天又過去了,種子還是老樣子,我有些心灰意冷了。到了晚上,從房間里飄出一股難聞的氣味,我的目光落在了桌面上的杯子里,拿起來一聞,立刻捏住鼻子,「哎呀!臭了。」只見杯中的水變渾了,豆子一個個喝足了水似的脹著肚子靜靜地躺著,卻還是看不到發芽的痕跡。明天就要交作業了,這可怎麼辦了?我只好把這又臭又沒發芽的種子帶到學校去了。我失望極了。
周一早上,同學們都端著自己泡的豆子高高興興來到教室,相互欣賞著各自的成果,有的長的像豆芽,有的小芽剛剛頂破豆殼探出頭,還有的人泡的豆子竟然在莖的頂端長出了兩片小葉,只有我把我那發臭的豆子裝在塑料袋裡放在桌下,生怕那股味飄出來。上課了老師讓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我才迫不得已把豆子放在了桌上。這時老師走過來看看說:「許一卓,你知道種子為什麼變臭了還沒發芽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老師接著說:「泡種子首先要選好豆子,豆子不能有洞,還要勤換水,放在溫暖的環境中才會發芽。」我聽後慚愧的點了點頭,終於明白了我的豆子為什麼沒有發芽。
通過泡豆子這件事情,使我懂得了做事一定不能粗心大意,而且還要講究方法。
❺ 用豆漿機做豆漿豆子要泡多長時間怎麼辦呢
泡豆子的原因:1.出汁率高(泡過的豆子要不不泡的豆子多打出大約1碗豆漿,所以你要是想吃小豆腐,就是老人們說得抄豆腐渣,你就可以用干豆)2.打豆漿的時候比較省豆漿機的刀頭,泡過的豆子刀頭磨損會降低3.可以讓豆子更干凈衛生,洗過的和泡過的豆子靜靜程度肯定不一樣啊)4.可以泡掉豆子表面的一曾叫酶的物質,這種物質摻雜在豆漿里不易於消化,所以我建議樓主還是泡一下豆子比較好,最後祝您身體健康。我自已用的是九陽豆漿機,花300多買的。具有多功能,可以干濕豆、榨果汁、和營養米糊。很好用哦, 一般做豆漿的話,我是晚上睡覺前將豆泡上,也可不泡,我習慣泡豆,感覺可以將豆的營養更充分的溶解;做米糊我會將小米、薏米、玉米、蕎麥、黑米等一起放入,很好吃;用來榨汁,豆漿機不會進行加熱的,將水果切成果粒狀放入,加點純凈水,按相應的鍵操作就行了。用干豆營養不易流失,比較好。但不易於吸收。但一般用水泡過的黃豆做豆漿更好。一般,夏天:黃豆泡3~5小時(南方),北方泡5~6小時。如果在豆漿中加入少許黑豆或花生,味道會更好且又有營養。
❻ 小學五年黃豆觀察日記,5篇(400字)急--------------
【設計意圖】
全程觀察是讓學生體驗綠色開花植物生命歷程的一種有效途徑。大慶地處北方,當學生學習到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時,已進入寒冷的冬季,對綠色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的觀察都無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對於從小生長在城市中的學生,很少有機會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農作物的生長周期。針對這些情況,我選取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大豆(也可以選綠豆)作為觀察對象,讓學生通過此觀察了解大豆的一生,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從開學初,我就有意布置學生種植、觀察,在第三單元學習過程中,由於學生自己有了真實的觀察體驗,能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所以有助於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突破。
【預期目標】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觀察大豆的一生是一個長期的觀察實驗,它要求學生有計劃、耐心細致地觀察與記錄。這是訓練學生觀察能力的良好途徑。
學生通過積極主動觀察大豆的生長過程,要能認識植物體的各種器官,說明果實和種子的關系;說出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能描述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准備工作】
1.材料與工具:10粒飽滿的大豆種子,一個花盆(盆口直徑在15厘米以上),一把小鐵鍬,一把小耙,一個噴壺,觀察記錄本,筆,溫度計,尺子。
2.制定觀察計劃與觀察記錄表。提示:觀察記錄表要根據不同生長周期,如種子萌發、幼苗生長、花芽發育與開放及果實發育,分期制定。舉例見表1、表2
3.播種與觀察:
(1) 播種。在一隻花盆內裝入適量的土(離盆上沿約2厘米),將大豆種子埋入土內(距土壤表面1~2厘米),用噴壺均勻噴水,至土壤濕透。
提示:若直徑在15厘米左右的花盆,可種5粒種子,出苗後選擇健壯的保留3株。
(2)生長培養環境。放在室內陽光充足、溫暖處。
(3)觀察記錄。根據不同生長周期分別記錄,如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同時對自己發現或感興趣的問題及想法進行記錄。有條件的學生用照相機或攝像機記錄下每一個生長周期。
(4)分析整理觀察記錄。根據對不同生長周期的記錄,統計出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果的時間,並總結生育期總時數。
(5)豐收擂台——展示與交流。請學生把自己在這次觀察實驗中做得最好的成果,可以是觀察記錄、分析整理出的觀察報告、拍攝的照片或收獲的果實等,拿到學校生物實驗室進行展出,相互分享。
【反思體會】
為了解決教學內容與自然規律脫節的困難,我設計了這個觀察實驗。在實施過程中,發現這個實驗的開放性特別大,學生隨時隨地有問題提出。因此,我鼓勵有興趣的學生根據發現的問題,做一些小探究實驗。例如,種下去的種子有的萌發,有的不萌發,結合這個現象,探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出苗後,有的粗壯,有的細長,有的葉片發黃,可以探究植物對無機鹽的需求;開花後,蝶形花冠引人注目,可探究常見植物花冠類型;結出果實後,同一莢果中的種子有的大,有的小,可進行統計分析,探究原因;等等。
❼ 泡綠豆的第三天是什麼樣的圖
10月2日晴
今天,爸爸去了超市給我買了很多綠豆。豆子買回來的時候是綠色的,很小,很飽滿,也很硬。我把綠豆裝在一個玻璃盒子里,裝滿了溫水。到了中午,綠豆開始脹大,像一個個剛吃飽的小肚子。到了晚上,有的綠豆已經出現了裂痕,露出裡面白白的果實。還有的綠豆已經迫不及待的鑽出尖尖的小芽。我又給綠豆換了一次水,還在綠豆上面鋪上了一層濕濕的毛巾。我想:明天綠豆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呢?我靜靜地等待著。
10月3號多雲
今天是泡綠豆的第二天,我趕緊起床,迫不及待的奔向陽台。我掀開毛巾,哇!每個綠豆都差不多長出了小芽,彎彎的,蜷縮在豆子上,像一個沒有睡醒的小嬰兒,躺在媽媽的懷里。他們的外衣差不多都脫去了一半,太神奇了!到了中午,小豆芽都睡醒了,漸漸地伸開了懶腰,它們的小芽已經比上午長出了許多,再有一天我的豆芽就要長成了。
10月4號晴
今天是泡綠豆的第三天,一大早,我就走向陽台,我懷著激動的心晴掀開毛巾。我一看,呀!有的綠豆已經脫下了外衣,豆芽也長長了許多,而且還很直,它們尖尖的根已經扎進了毛巾的縫隙。我拿起了一顆綠豆芽量了量,將近兩厘米長。為什麼豆芽長得這么快呢?因為它們在適宜的環境和溫度下才能長這么快。到了下午綠豆分成兩半,中間露出了一片嫩嫩的葉子。媽媽說:「今天晚上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炒豆芽了。」我的豆芽終於成功了。
第三天成果圖
❽ 一篇黃豆連續觀察日記
觀察黃豆(1)
今天,我的老師叫我們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觀察一樣東西.,我一回到家,就向奶奶要了幾粒黃豆,奶奶一拿就給我拿了19粒黃豆,我一拿回家就在我家的泥地上挖了一個小坑,把19粒黃豆放了進去。然後把坑填滿,再在上面澆了一些水。
觀察黃豆(2)
今天,我去看 黃豆有沒有發芽,我一看,結果黃豆沒有發芽。還是靜靜地躺在土底下睡覺,不肯出來。我以為他永遠不會生長了呢,後來我去差這個差那個,才知道黃豆要一個星期後才能發芽。我的心總算平靜了下來。
觀察黃豆(3)
今天,我又去看黃豆了,只見種黃豆地方的土微微向上隆起,我心想:放學回家後,我去看黃豆,黃豆發出了一個小小的芽。我開心級了,喊到:我的黃豆發芽了。
觀察黃豆(4)
今天早上,我又去看黃豆了。結果黃豆又長高了一些,看樣子它馬上就要張開小葉子了。我想:「放學回家後,小葉子應該張開了。等放學回來,小葉子果然張開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觀察黃豆(5)
今天是我不讀書的一天,我今天可以整天觀察黃豆了,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地去觀察黃豆。我一看,黃豆居然又長高了一點。我跑出家門,在外面找了一根棒子,插在黃豆的邊上,這樣可以讓黃都攀著繩子往上爬,讓它長得更健康。
觀察黃豆 (6)
今天早上,我又去觀察黃豆了。我想黃豆可能繞著棒子長上去了。我一看,高興極了!你們猜怎麼了呢?結果黃豆的芽已經長出了五片小葉子了,黃豆的芽還繞著棒子長了一點,我想再過幾個星期黃豆就可以豐收了吧。
觀察黃豆(7)
今天上午,我去看黃豆,發現它的莖又往上伸展了許多,沿著棒子一圈一圈繞上去。葉子也長有八片了。我激動地連忙向爸爸媽媽匯報這一成果。我今天真開心。
觀察黃豆(8)
今天是雙休日的第二天,明天我又要回到學校里去學習了。不過今天我特興奮,因為我種的黃豆已經長出了十片葉子,我的想法果然對了。現在已經是黃豆生長了二十幾天的時候了。
觀察黃豆(9)
今天是星期二,我早早的起了床,穿好衣,褲,鞋,往泥地里走去。我一看非常驚訝,黃豆長了差不多有20厘米了。而且還長了13片葉子。我連忙跑上樓,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聽了,也非常開心,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觀察黃豆(10)
今天是星期三,我又早早的起了床,穿好了所有要的衣褲鞋。洗完臉,刷完牙齒,向泥地里跑去。我一看啊,黃豆又多張了一片葉子,也長高了差不多1厘米。我的心正在說:「你快快長啊,等你長成熟了,我還要吃你結的豆呢,快長吧。」我不但喜歡吃黃豆,更喜歡觀察黃豆。
❾ 觀察黃豆的作文生長過程150
9月29日 星期一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讓我們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回家後,我抓了一把黃豆,把它放進碗里,加了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黃豆硬硬的。兩個小時後,我發現大部分黃豆的皮起了皺折,好像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我今天就觀察到這里吧!
9月30日 星期二
今天,我再次觀察我的黃豆,發現這些黃豆變大了,與昨天相比豆子大了有兩倍左右,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消失了,豆子的表面圓圓的,就像小朋友光滑的臉蛋。 我想:小豆子明天應該會長出新芽了吧!
10月1日 星期三
果然,今天我發現一些小豆子長出新芽了,像小蝌蚪剛長出尾巴一樣好看。媽媽說:「不能再放在碗里了,上面的豆子會把下面的豆子壓得不回發芽,應該把他們平攤在盤子里。」我急忙找了一個盤子,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平擺在盤子里,加了一點點水,用布蓋起來。小豆子明天應該會長出更多、更長的新芽了吧!
10月2日 星期四
今天我再次觀察小豆子,所有的小豆子都長出了新芽,有些豆子的新芽已經長出有2厘米長,看上去盤子里好像小刺蝟長滿了白刺。太好了,明天我可以吃上自己親手泡的豆芽了!
10月3日 星期五
今天晚上從公園回家,我便急急忙忙跑進廚房,揭開了蓋在盤子上面的布。哇!黃豆芽長滿了一盤子,毛茸茸的,像一個白色的大絨球。晚餐時,吃著媽媽炒的豆芽菜,心裡真高興,因為它是我辛勤勞動換來的成果!
❿ 家庭自製黃豆芽的簡單方法
方法>選擇顆粒飽滿、色澤黃亮、豆瓣呈青白色的黃豆作原料,泡發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當豆芽長到15毫米長時澆水要透不留死角,以防紅根、爛根。
②掌握好水溫,定時澆水,用水不忽冷忽熱,以防芽根成紅棕色。
③澆水水溫不宜太高,水頭不宜太短,否則會使豆芽只長根不長梗。
④芽長50毫米時應提高水溫,增加熱量以防芽根發黑。
⑤當豆芽將好時,應降低最後三次澆水的水溫,發芽完畢及時取出,以防豆芽出現中間爛的現象。
另外,本人喜歡吃綠豆芽
附贈製作方法:
①選豆:選發芽率高、發芽勢好的新豆,過篩洗凈。
②浸豆、催芽:先加入與豆粒等量的溫水浸種,並上下翻動數次使之均勻。8-12小時後種殼漲裂,將余水淋去,裝入桶內催芽。在25-30℃下,經12小時,芽長1cm轉入豆芽桶內淋水培育。
③裝桶培育:季節性生產多用木桶,長年生產多用缸或水泥槽。容器底部需置適當大小排水孔。每1kg綠豆需20l容積的容器。容器要用開水燙洗、石灰水浸洗或0.1%漂白粉消毒,擦乾瀑曬。裝桶時豆粒厚度以13-16cm為宜。每隔4-5小時淋水一次。每次淋水須漫過豆粒,然後在3-5分鍾內排盡。培育溫度為25℃左右。桶面用清潔麻布遮光,有利於保溫、保濕和調節氣體。整個培育過程,夏季需4-5天,秋冬季6-7天。1kg綠豆可生產8kg豆芽。工具須清洗和滅菌,防止病菌侵染引起豆芽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