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申富英的科研成果
文化碰撞、文化雜糅與英美現代主義小說研究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第一 2006-2008
NESTs和NNESTs差異的實證研究 教育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 第一 2006-2008
從解構主義到生態批評:解構主義理論觀照下的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研究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第一 2006-2008
西方女權主義文學回顧與展望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重點項目 第二 2005-2007
西方女權主義文學批評 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計劃研究項目 第二 2005-2007
喬伊斯與現代主義文學 山東大學青年成長基金科研項目 第一 2005-2007
操本族語英語教師和非操本族語英語教師差異的實證研究 山東大學教學改革立項項目 第一 2006-2008
山東大學優秀重點課程建設 山東大學 第二 1998-2001
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培養與德育教育雙結合教學法 山東大學 唯一 1999-2001
專業英語基礎階段教學改革 山東大學 第六 1999-2001
B.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晶體所建立以來承擔了包括國家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計劃「863」項目、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核高基」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一大批重要研究課題,為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關鍵的晶體器件。已獲得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一等獎和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以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研究所緊緊把握國際功能晶體材料發展趨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功能晶體的制備科學及其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中的應用為主線,以激光核聚變工程用大KDP/DKDP晶體、白光照明工程及高功率微波器件用SiC單晶襯底和強激光工程用晶體為主要研究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形成了一個能進行集體攻關的創新研究群體。一些新的激光、非線性光學晶體及寬禁帶半導體的生長技術處於國際前沿水平。在納米超硬、光催化、發光材料及有機光電材料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創新性研究工作。多篇論文被國際主流期刊作為熱點文章介紹。
C. 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在強化傳熱理論與應用、清潔燃燒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熱能利用與節能技術、內燃機與新能源汽車、製冷及低溫技術、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1項。另外,學院還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四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6項,是山東大學獲國家級科技獎勵較多的學院。學院參加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領導的大型國際合作科學研究項目-阿爾法磁譜儀(AMS)中的熱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取得了重要進展。
D. 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堅持面向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山東國民經濟主戰場,內 「把實驗容室建在山東大地上」,全面融入山東省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特種電磁裝備等三個千億級產業鏈發展,賦能山東科技創新發展,做到關鍵技術重點支撐、前沿方向關鍵引領,先後與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合作共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協同創新中心」、「智能配電網技術中心」、「電動汽車充電裝備檢測中心」,與淄博多家電機企業和淄博市政府共建「山東大學-淄博先進電機技術研究院」,與海爾集團在青島海爾共建「山東大學-海爾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與山東奧特姆汽車和煙台招遠市政府共建「山東大學-招遠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通過走出校園與企業深入合作,以工程示範現場為實驗室,精準把握企業需求和「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問題,極大提升了學院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服務山東成效。
近年來,學院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50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500餘篇,授權國家/國際發明專利200多項。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重點課題2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多項,科研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E.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的科研實力不斷提升。作為「山東省經濟管理研究基地」,管理學院在我國尤其是山東省的管理研究和為各級政府、企業界進行咨詢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管理學院教師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近百部,承擔國家級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8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60餘項。
F. 誰有近幾年來山大在science和nature及子刊發表文章的統計
nature子刊應該挺多的吧
2012年某月的三篇如下:
山大研究成果在《Nature
Medicine》發表 http://e.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2_06/10/15184808_0.shtml
生命學院丁兆軍課題組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http://www.lifesci.s.e.cn/bencandy.php?fid=53&id=1297
生命學院谷立川課題組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http://www.view.s.e.cn/new/2012/0616/39817.html
還有
楊可松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論文 http://www.view.s.e.cn/new/2012/0516/38869.html
《Nature》雜志點評物理學院一項成果
http://www.view.s.e.cn/new/2007/1220/19782.html
今年的話
1、張友明教授研究成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線刊發
2、丁朝軍 Le J, Liu XG, Yang KZ, Chen XL, Zou
JJ, Wang HZ, Wang M, Vanneste S, Morita M, Tasaka M, Ding Z, Friml J, Beeckman
T, Sack F. Auxin transport and activity regulate stomatal patterning and
develop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Jan
27;5:3090.
我不是很關注這些,畢竟和nature子刊平級的雜志也不少,沒必要以這個做衡量標准。我知道大多是生命學院或相關的,其他學院應該也不少。養著這么多人,不可能不出成果。
G.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一、專職人員以基地名義出版專著:
1、劉大鈞《易傳全譯》巴蜀書社2001年8月
2、劉大鈞《大易集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3、劉大鈞《大易集說》巴蜀書社2003年6月
4、劉大鈞《象數易學研究》(三),巴蜀書社2003年3月
5、林忠軍《易緯導讀》齊魯書社2002年12月
6、劉玉建《周易正義導讀》齊魯書社2003年
7.丁原明《橫渠易說導讀》齊魯書社2003年
8.劉保貞《易圖明辨》齊魯書社2003年
9、張 濤《經學與漢代社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劉大鈞《大道征義》(中國哲學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劉大鈞《大道征義》(易學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二、兼職人員以基地名義出版專著:
12、陳居淵《易章句導讀》齊魯書社2002年版
13、梁韋弦《程氏易傳導讀》齊魯書社2003年
14、蕭漢明《周易本義導讀》齊魯書社2003年
三、專職人員以非基地名義出版專著
1、張 濤主編《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儒》中華書局2003年版
2、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中華書局2003年9月版
3、王曉毅《國學舉要·道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4、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1.1
5、王新春《(王夫之)思問錄譯注》,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1
四、兼職人員以非基地名義出版專著:
1、陳居淵《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齊魯書社2000年5月版
2、陳居淵《清代朴學與中國文學》(國家教委社科基金)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版
3、陳居淵《習齋四存編》(導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
4、陳居淵《制義叢話、試律叢話》(校點)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學勤《甲骨百年話滄桑》,上海科學技術教育出版社,2000年
6、李學勤《中國青銅器萃賞》,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2000年
7、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李學勤《張家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2001年
9、李學勤《重寫學術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李學勤《中國古史尋證》,上海科學技術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12、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13、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齊魯書社,2001年
14、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15、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廖名春《尚書正義》校點(與陳明合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7、廖名春《孟子註疏》校點(與劉佑平合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孫熙國《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第一作者教育部課題),236千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湯一介《和而不同》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湯一介《生死》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7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
湯一介《魏晉玄學論稿》導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專著)218千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
20、蕭漢明.《大易情性》(文集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8. 450千字
21、蕭漢明《易學與中國傳統醫學》(專著)中國書店2003.6. 170千字
22、張立文《新人學導論——中國統人學的省察》(修訂本),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230千字。
23、張立文《船山哲學》,台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12月版,300千字。
24、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收入《哲學史家文庫》,299千字。
25、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收入《社科學術文庫》,355千字。
26、張立文《和合與東亞意識——21世紀東亞和合哲學的價值共享》,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版,235千字。
27、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修訂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收入《哲學史家文庫》,489千字。
28、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版,收入《社科學術文庫》,421千字。
29、張立文《中國和合文化導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237千字。
30、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31、周立升《儒家文化與當代社會》,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H. 山東大學文化翻譯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翻譯學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教研、科研成果。近5年來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3項,中國博士後基金5項,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13項,總經費達138萬元;發表CSSCI論文25篇;SSCI與A&HCI論文6篇,出版學術專(譯)著13部,4人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翻譯學院在原有學科基礎上進一步凝練學術方向,充實學術梯隊,重點建設五個學科發展方向:翻譯學、西方修辭學、外國文學、二語習得和國別與區域研究。學院設有「翻譯研究所」和「中美修辭學研究中心」兩個研究機構,正積極主辦《國際翻譯與應用語言學期刊》與《外國語言文學研究》兩種學術期刊,並搭建了「博雅論壇」與「西方修辭學高端論壇」兩個學術交流平台。
2013年新翻譯學院建院以來,學院堅持以觀念更新為先導,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師資和學科建設為核心,以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全面強化素質教育,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為一體,以翻譯學教學為優勢,以「英語+X語種」和國際化為特色的辦學體系。
I. 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項目及國家"863"、「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山東省科技廳、省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省教育廳等資助的各類科研和教研課題。近3年,承擔在研課題170餘項,在研經費達2500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發表SCI、SSCI、EI、CSSCI論文300餘篇,編寫出版專著及教材100餘部。2008年經原山東省衛生廳、教育廳批准,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為山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院,為公共衛生學院和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中全方位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的主要特色和優勢,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建立了「現場實驗室和室內實驗室為一體的新型公共衛生學科發展平台」;(2)與復旦大學聯合申報「健康領域社會風險預測治理」2011協同創新平台;(3)擁有山東省科技廳批準的「山東省食品安全監測管理與風險評估工程中心」;(4)建成了特聘教授實驗室 「流行病學與微生物檢驗實驗室」;(5)擁有在自殺流行病學和預防控制策略研究方面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6)擁有在氣候變化與健康研究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氣候變化與健康研究中心」;(7)擁有生物統計學科研團隊,在 「組學數據統計分析與系統流行病學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健康/疾病風險評估與生命歷程流行病學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 「轉化醫學與真實世界臨床研究的設計與統計分析方法」、 「空間流行病學與空間遺傳學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8)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9)職業中毒/環境污染防控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特別是中毒性神經病機制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