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技成果的特徵

科技成果的特徵

發布時間:2021-12-10 07:55:46

⑴ 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特點

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綜合,而且分化反成為綜合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既相互對立又緊密聯系的辯證發展,使現代科學日益結合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

由於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使每一學科只有在整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系中才能得到發展,從而導致現代科學體系結構的整體化趨勢。20世紀後期,人類社會出現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社會發展問題、經濟增長問題和環境問題,都具有高度綜合性和全球性。

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社會經濟增長的目的和方向,也關繫到科學發展和應用的人文價值取向,必須組織有關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部門進行廣泛合作,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去研究解決。當代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結合,是當今科學發展的重要特點。

(1)科技成果的特徵擴展閱讀:

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

1、經濟發展: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2、軍事上戰鬥力: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強國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3、政治上影響力: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成為較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4、社會進步: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范圍內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

⑵ 科技成果有哪些類型

科技成果可分為三大類型: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2)科技成果的特徵擴展閱讀: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1]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在新的時期,為了明確認識,把「科技成果」分解為「科學成果」和「技術成果」兩部分,並把「軟科學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圍之外。

⑶ 明清之際的科技成果及特徵

在明清的醫學中,成就最大的要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了,《本草綱目》可以說是李時珍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葯方,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明清地理學中,最著名的就是《徐霞客游記》,在游記中,徐霞客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
明清的農學中,最著名的要數《農政全書》和《天工開物》。

《農政全書》明朝的徐光啟的著作,綜合介紹了我國傳統農學成就,建立了一個比 較完整的農學體系

而《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的著作,總結了明代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書中還收錄了一些國外傳來的記述。國外稱它為「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⑷ 簡述新科技有哪幾個特點

對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學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胡才珍認為,與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現出許多鮮明特點:一是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產品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三是這次科技革命的內容極為豐富,而且聯系密切,形成了一個群體形式;四是科學技術的社會化趨勢大為增強;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術能力,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響。[6]

張象認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術群體化、科技社會化和發展進程高速化這三大突出特點。[7]

卞春元認為,與以往的技術革命相比,第三次技術革命具有如下特徵:即技術科學化、技術群體化、技術智能化、高技術化和技術產業化。[8]

劉大椿、馬書春認為,現代科技革命具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科學進步與技術開發緊密地結合;二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在生產中得以產業化,從而對生產力進行改造,使生產力發生根本變革。[9]

於德惠、趙一明認為,「軍帶民」,即軍事技術率先突破,而後帶動民用技術,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徵。

⑸ 中西科技成果的對比分別反映了怎樣的歷史階段特徵

中西科技成果比較

問題:(10分)

(1)根據圖示,指出3世紀以來中西方在科技發展史上的不同趨勢。(2分)

(2)根據圖示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不同趨勢產生的原因。(8分)

答案】

(1)不同趨勢:15世紀為轉折點,中國從領先到落後,西方從落後到領先。(寫出轉折點15世紀1分,中西不同趨勢1分)

(2)本題評分要求:能從中國與西方且選擇兩個時期進行全面分析,各得4分,共8分;不能較全面的或僅從一個時期分析,酌情給分或不得分。

參考:中國:15世紀以前,中國國家統一,政局長期穩定;生產力發展,農耕文明發達;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取長補短;教育和科舉的發展;對外開放等。15世紀以後:封建制度日趨腐朽;重農抑商政策;文化專制統治;閉關鎖國。西方:中世紀封建割據、神學束縛等。15世紀以來,民族國家形成、君主專制推行重商主義政策以及新航路的開辟有利於資本主義的興起、發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對思想的解放等促進了近代科技的興起。)

【解析】

試題分析:第(1)問,要正確析圖,找出關鍵點:3世紀和15世紀;正確認識曲線圖的趨勢。第(2)問,要結合這一時期中西雙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解答。

考點: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⑹ 科技成果有哪些類型

科技成果可分為三大類型:

⑺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科技成果都需要有什麼特點

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難點與重點,也是失分的重災區,很多企業內最後只差幾分而容與高新技術企業失之交臂,就是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出了問題。因此企業對於科技成果轉化上,需要提前做好准備與規劃。
那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科技成果都具有哪些特點?
(1)由具體研發項目產生而成
企業投入研發費用進行研究後,針對研究成功的項目,會形成相應的科技成果,企業應該將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作為立項和驗收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2)理論性非技術類成果不屬於在科技成果;
(3)具有實用價值,新穎性與先進性;
(4)是應具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5)通過第三方鑒定。主要是通過查新報告、檢測報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⑻ 科技成果是什麼意思

所謂科技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簡介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機關(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門)認可,在一定范圍內經實踐證明先進、成熟、適用,能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或生態環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其內涵與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基本相一致,是無形資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科技成果」一詞頻繁地被人們所使用,並且也出現在有關科技成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上,然而對該詞卻沒有明晰統一的認識,從而造成了很多問題。「科技成果」一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詞,它是從「科學」一詞演化來的,在計劃經濟時期、市場經濟初期、市場經濟成熟期以及加入WTO後,它的內涵均有所不同。在新的時期,為了明確認識,把「科技成果」分解為「科學成果」和「技術成果」兩部分,並把「軟科學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圍之外。

⑼ 徐光啟 哥白尼二人分別科技成果的特點

徐光啟《農政全書》 強調實用 哥白尼和《天體運行論》抽象科學探索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和西方科技較大的差別是,中國科技比較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而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也即中國文化具有強調實用技術,忽視抽象科學的傾向。中國傳統學術中的實用之學如農學、醫學、地學、天文歷算之學等就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的這一特點。徐光啟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強烈反差,本質是由於實踐經驗和科學探索產生不同影響

⑽ 什麼是科技成果

所謂科技抄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機關(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門)認可,在一定范圍內經實踐證明先進、成熟、適用,能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或生態環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其內涵與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基本相一致,是無形資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閱讀全文

與科技成果的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