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獎

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12-09 13:09:28

A.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古代:四大發明

現代:「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術。我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術。我國防治SAS病技術世界第一水平。 還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B. 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為什麼那麼差成果為什麼那麼少諾貝爾科學獎只有一個

中國本來起步就晚了,我們屬於比較保守的一個民族。給你講個簡單的故事,曹沖稱象和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其實是一個原理,但是中國就把他看作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動的腦筋只給予了稱贊,而國外就通過現象然後更深入的思考把他變成了一個理論。國內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很多都還在逆向開發,我們有自己的長處但是你想來個震驚世界的新發現尤其是學術方面的還是任重道遠。

C. 2019年中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2019年,國家發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雜交稻種子、盾構機穿海工程、國際頂尖機場、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人造太陽」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1月,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首次實現雜交稻性狀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4 、超級裝備 最聰明盾構機挑戰穿海工程

離大連市中心不遠,有個梭魚灣,大連地鐵5號線要穿過這個海灣,考慮到巨輪出入,不能架設跨海橋梁,因此採用海底隧道。而這項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級裝備。

1月18日,海宏號盾構機在大連始發,它堪稱中國研發的最聰明的盾構機。海宏號盾構機是中國中鐵專門為該工程研發、也是世界上現有功能最全的盾構機,核心部件設計全球領先。

5、 時速600公里 國產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高速磁浮列車」成為2019年點擊率頗高的關鍵詞。5月23日,我國首輛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實現了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標ITER 中國企業為「人造太陽」裝「心臟」

7月16日,中核集團收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俗稱「人造太陽」)組織中標通知書,由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工程)牽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參與,攜手法國法馬通公司等單位組成國際聯合體,以工程總承包形式正式中標在法國建設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TAC1安裝標段。

D. 中國科技進步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1999年4月28日國務院第16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他們在實施技術開發項目中,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創造顯著經濟效益;在實施社會公益項目中,長期從事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經過實踐檢驗,創造顯著社會效益;在實施國家安全項目中,為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做出重大科學技術貢獻的;在實施重大工程項目中,保障工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評審一次,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E.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獎項介紹

2004年,鄧小平同志親屬按照他的遺願,把鄧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費100萬元捐獻出來,用於鼓勵青少年的科技創新。2008年12月,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香港卓越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又分別向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各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同時,自2008年第五屆評選表彰起,將獎勵對象擴展到港澳地區在校學生。
這一基金的設立,對於引導廣大青少年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對於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對於不斷激勵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大力推動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推薦標準是: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科學、樂於探究、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或顯示較大潛力。被推薦人的年齡不超過28周歲。
在上述標准基礎上,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候選人予以優先考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系列競賽中特等獎獲得者;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或論文被SCI收錄者;學術科研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推廣價值,或應用於實踐領域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中國少年兒童海爾科技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等活動中表現突出者;在其他國內外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採取組織推薦和社會推薦相結合、以組織推薦為主的方式進行,由各省級團組織統一協調。候選人可由省級團委統一組織推薦,也可由國內科技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聯名推薦。組織推薦的基本程序是:學校黨團組織審核推薦;省級團組織審核推薦。社會推薦的基本程序是:專家老師聯名推薦;省級團組織認定推薦。各省級團組織確定推薦候選人名單後,通報候選人所在單位及有關組織,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於3天 。
「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評委會成員名單
主任委員:
楊樂 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主任委員:
丁仲禮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F. 2008年國家科技創新獎獲獎項目有哪些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獎項今日一一揭曉,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在抗震救災、以及北京奧運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成為本年度的最大贏家。 倍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次評選產生了兩位科學家,他們當中一位是被稱為中國神經外科開拓者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另外一位是在稀土元素分離以及應用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 除了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獎還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 據報道,注重應用研究、體現中國重大原始創新能力的技術發明一等獎連續5年「名花有主」,這次共有3個項目獲獎,涉及航天等領域。而同樣體現原始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繼去年空缺後,再度出現空缺,只產生了34個二等獎。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原始創新能力雖然已在逐年增強,但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原創成果依然稀缺。 此外,「青藏鐵路工程」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51個解決國家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位外國專家獲得國際合作獎。參考資料: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109/111045.shtml

G.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H. 中國兵裝集團科技創新成果獎是屬於哪個級別的獎(國家級,省部級,市級)

國家的

I. 中國國家五大科技獎項是什麼還有四大類專利

http://www.chinaqw.com/node2/node116/node1414/node1432/
一、五大國家級獎項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國務院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http://gb.cri.cn/18824/2008/01/04/[email protected]
除了公眾矚目的500萬元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還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四大獎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被稱為國家科技獎的三大獎。自然科學獎側重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例如數理化、天文、地質等學科;用來表彰在自然現象、特徵、規律的探究中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技術發明獎授予在產品、工藝、材料、系統等幾方面做出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在三大獎中,科學技術進步獎則是門類廣泛的一項,包括技術開發、社會公益、國家安全和重大工程等多個領域。用以表彰在完成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工程、計劃方面,或者在推廣先進科技成果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和組織。

五大獎項中的最後一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那些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知名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就曾經得到此獎。

專利有三大類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tjxx/有每年受理各類專利的數據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