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意義
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書是在全面總結山東省多年來區域地質調查、地質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20餘年來在齊魯大地從事野外地質工作獲得的大量資料,經過深入分析研究編制完成的有關山東省地質構造單元組成、構造環境及其演化的綜合性地質成果。本成果對山東省地質構造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其中一些是山東省首創性成果,這些進展主要有:
表1 山東省大地構造單元劃分一覽表Table1 The tectonic units of Shandong province
註:1—遷淮微陸塊,2—德州地塊,3—濮陽坳坳,4—濟陽坳陷,5—濟寧中元古代裂陷盆地,6—沂沭前陸盆地,7—沂水陸核,8—棲霞花崗-綠岩帶,9—唐家莊陸核,10—華北板塊(魯東)被動大陸邊緣,11—蓬萊震旦紀後繼盆地,12—威海-日照岩漿活動帶,13—石橋震旦紀上疊盆地,14—魯東折返帶(超高壓帶),15—蘇北折返帶(高壓帶)。
1)首次系統研究了山東省不同時代大地構造環境及其演化,並將山東省的地質構造演化與中國大陸構造演化、全球重大地質事件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山東省不同時代大地構造演化的特色將其合理劃分為早前寒武紀不成熟陸殼向成熟陸殼轉化和陸塊碰撞拼合、中新元古代大陸裂解與聚合、古生代海陸變遷、中新生代構造體制轉折和岩石圈減薄等4個演化階段。主要依據每一地質時期岩漿、沉積建造和構造改造的研究,對其進行了大地構造環境的恢復。對岩漿岩進行了系統的主元素地球化學成分投點,結合前人發表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資料,探討了其岩漿來源,恢復了其大地構造背景,根據不同時代岩漿岩地球化學成分的差別,討論了大地構造的演化規律;對沉積岩則通過沉積組合、地層格架、構造古地理分析、盆地演化等研究,分析了其形成時的構造環境及演化過程。
2)首次按照板塊構造理論結合山東省大地構造演化規律對山東省各地質斷代進行了系統的構造單元劃分及全省大地構造單元綜合劃分。將大地構造單元劃分為基底構造單元和上疊構造單元,認為Ⅰ級構造單元屬中朝陸塊和中央造山區;Ⅱ級以下構造單元,基底構造單元劃分了三級,上疊構造單元劃分了四級。提出了不同級別、不同構造層次構造單元之間的對應、包容或疊合關系。新建立了或命名了渤魯微陸塊、傲徠山岩漿活動帶、膠東裂陷盆地、蘇魯裂谷、濟寧中元古代裂陷盆地、沂沭前陸盆地、蓬萊震旦紀後繼盆地、石橋震旦紀上疊盆地、魯東被動大陸邊緣、蒙陰盆地群等構造單元。
3)新測得了一些高精度的同位素年齡數據和地球化學數據。精確確定了龍萊斷裂帶的形成時間,詳細研究了四海山花崗岩、嵐山頭花崗質片麻岩、大店石英正長岩、濟寧岩群和朋河石岩組的地球化學特徵和構造背景。
4)詳細研究了古元古代、新元古代、三疊紀、白堊紀四期鹼質花崗岩的岩石組合、地質特徵、地球化學特點、成因、物質來源和構造環境等。古元古代鹼質花崗岩為A2型花崗岩,形成於TTG質花崗岩系和具S型花崗岩特點的二長花崗岩系之後,是魯西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新元古代出現A1型花崗岩,形成於I型和S型雙花崗岩之後,是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三疊紀鹼質花崗岩為A2型花崗岩,形成於幔源—幔源分異的輝長岩—閃長岩和殼源花崗岩之後,是蘇魯造山帶三疊紀超高壓變質岩折返期的產物;白堊紀鹼質花崗岩為A1型和A2型花崗岩,形成I-A型復合花崗岩體,是魯東中生代濱太平洋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四期鹼質花崗岩均形成於強烈的岩漿活動和地殼運動階段後期,指示了伸展拉張構造環境,A1型花崗岩標志著造山作用結束,A2型花崗岩形成於造山後的環境。山東省四期A型花崗岩的釐定,為山東省地殼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極佳的地質標志。
5)統計分析了早前寒武紀同位素年齡數據,建立了地質演化的重大構造熱事件表。主要根據沉積、岩漿建造分析認為:山東中太古代為T1T2組成的不成熟陸殼,經歷了由島弧環境向大陸邊緣環境轉化的碰撞增生演化過程;新太古代形成了T1T2G1組成的半成熟陸殼,經歷了早期的大洋環境到中期的不成熟洋內島弧環境至晚期的大陸邊緣弧的演化過程,提出了泰山岩群下部科馬提岩和枕狀玄武岩組合為與地幔柱相關的大洋高原構造環境的認識,認為魯西兩期TTG岩系顯示了從不成熟洋內島弧向半成熟的大陸化島弧轉化的特點,代表從初始的玄武質地殼依次轉化為半成熟的大陸化地殼的演化過程;魯西地區新太古代末至古元古代初期大量代表成熟陸殼的G1G1型花崗岩類的出現是華北克拉通基底東部陸塊和西部陸塊兩個微大陸尺度的成熟陸殼構造拼合的結果,形成了S型、I型、A型(GMS組合)相互配套的與碰撞造山演化有關的花崗岩,A型花崗岩形成於造山後岩石圈拉張減薄環境,其出現標志著魯西地殼已經演化為類似於現代大陸的成熟的剛性地殼。魯東古元古代的主要特點是發育了一套半穩定-較穩定構造環境下的濱、淺海相沉積建造,形成於裂陷盆地沉積環境,盆地閉合後,出現陸內俯沖作用,古元古代地層發生強烈變形,形成褶皺造山帶。
6)根據同位素年齡統計結果,將中—新元古代地質事件分為三個年齡段:1.84~1.72Ga、1.2~1.05Ga和0.9~0.6Ga。認為中元古代是山東大陸地殼的裂解階段,將其分為兩期強烈的裂解事件,早期以濟寧裂谷形成和魯西第一期基性岩牆群為代表,晚期形成了海陽所基性-超基性岩組合所指示的裂谷和魯西第二期基性岩牆群。沿蘇魯造山帶分布的新元古代榮成片麻岩套和月季山片麻岩套是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過程中大規模岩漿活動的產物,在造山帶北西側形成沂沭前陸盆地;新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強烈的造山作用結束,地殼拉張,出現嵐山頭A1型花崗岩,在造山帶北側出現蓬萊後繼盆地,在造山帶內部形成石橋上疊盆地。
通過對剛剛完成的山東省深度最大的固體礦產探礦鑽孔鑽探資料的分析,詳細研究了濟寧岩群岩石組合、地球化學特徵,分析了其形成的構造環境,認為其形成於活動大陸邊緣拉張構造背景。通過對朋河石岩組剖面的詳細研究,分析了地層結構、層序特徵、地球化學特徵,確定了其形成的構造背景,認為該套地層具濁積岩特徵、存在變質倒轉現象、構造疊覆於超高壓變質帶之上。
7)通過對古生代構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認為古生代山東省進入構造穩定、全域性構造沉降階段。魯西早古生代為陸表海盆地,以形成廣泛的碳酸鹽台地相沉積為特點,有幔源金伯利岩形成;晚古生代由陸表海環境轉化為三角洲環境,最後變為陸相盆地,顯示了海陸交替轉化的特點。構造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魯東北古生代為深度大於魯西的海相環境,早古生代早期處於被動陸緣盆地環境,晚古生代早中期轉化為活動大陸邊緣盆地,晚古生代晚期可能構成前陸盆地。
8)綜合研究表明,由古亞洲構造域轉化為濱太平洋構造域和由擠壓環境向拉張環境轉變,及廣泛的伸展構造、中新生代盆地和岩漿作用,是山東中生代地質構造的突出特點。同位素年齡數據統計表明:山東中生代岩漿岩同位素年齡介於250~60Ma之間,形成3個年齡集中段:230~200Ma、160~140Ma和135~90Ma,白堊紀岩漿活動的峰值年齡在120Ma左右,指示膠東岩石圈減薄的達到峰期,160~140Ma年齡段代表膠東構造體制轉變的起始時代。
早中三疊世沿蘇魯造山帶發生強烈碰撞造山作用,形成擠壓構造體系;侏羅紀以來地殼拉張減薄,形成沂沭斷裂及其兩側伴生的羽狀斷裂系統、棋盤格狀斷裂系統和多層次拆離滑脫構造系統,產生大量斷陷盆地,構成盆山耦合格局。魯西地區最醒目的格架性構造是北西向的斷裂構造及其控制的北西向北斷南超中生代盆地,魯東地區最突出的控制性構造則是總體北東走向的斷裂構造及其控制的南斷北超中生代盆地,這些構造圍繞沂沭斷裂帶構成羽狀分布格局。多層次拆離滑脫構造系統為以金為主的金屬礦成礦提供了良好空間。採用膠東地區最新的深部探礦資料,對龍萊斷裂進行了研究,確定了其形成時代,認為膠西北三條控礦斷裂構造構成一條大型伸展構造帶,焦家式、玲瓏式、河西式等金礦類型分別受斷裂的不同構造部位控制,斷裂經歷了131.05~123.53Ma和48.57~41.18Ma兩個主要活動期,斷裂的早期活動年齡與金礦成礦年齡接近。
中生代侵入岩可分為兩大階段,三疊紀侵入岩是超高壓變質岩折返過程中形成的具後造山花崗岩特點的花崗岩類侵入岩,有三種不同成因類型,岩石化學成分屬於高鉀鈣鹼性系列及鹼性系列和鉀玄岩系列,末期的寧津所花崗岩具有A2型花崗岩的特點,來源於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區。侏羅紀—白堊紀形成與古太平洋板塊俯沖有關的弧後拉張性質活動大陸邊緣特點的火成岩組合,其中魯東地區侵入岩以發育大量高Ba、Sr和高Sr的殼幔混合源和殼源花崗岩類侵入岩為主,而地球化學特徵完全符合埃達克岩標準的只有垛崮山花崗閃長岩,大規模岩漿活動末期出現A1型花崗岩;魯西侵入岩以發育高鎂閃長岩類幔源和幔源分異型侵入岩為主,少量殼源花崗岩。早白堊世火山岩總體為高鉀鹼鈣性岩系,晚白堊世玄武岩屬高鈦鹼性玄武岩系列。岩漿岩的元素-同位素綜合示蹤指示,由侏羅紀—白堊紀晚期地幔具有由EMⅠ型富集地幔向EMⅡ型富集地幔演變和由富集向虧損或由岩石圈向軟流圈演變的趨勢。
中生代盆地的展布方向與主要控盆斷裂方向一致,盆地中沉積了大量河湖相磨拉石建造和火山噴發-沉積建造,盆地可劃分為泛裂陷型、狹窄型裂陷、菱形裂陷三種類型,盆地演化經歷了三疊紀—早中侏羅世擠壓盆地、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斷陷盆地、早白堊世裂谷盆地和晚白堊世坳陷盆地等階段。
以濟陽坳陷和濟寧坳陷為代表的新生代拉張盆地、來源於虧損軟流圈地幔的鈉質鹼性玄武岩類和活斷層等現象構成了新生代地質構造特點。
成果的主要意義
本次研究通過對山東省沉積、岩漿建造和構造改造的研究,建立了山東省地質構造格架和演化過程,取得的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其意義主要表現在:
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山東省基礎地質研究程度。以往人們對山東基礎地質的研究,多是對局部的地區、孤立的地質事件進行的互不聯系的研究。本研究將山東省的地質構造作為有機聯系的、統一的整體去研究,並將其置於中國大陸板塊和全球構造演化的背景中。這種研究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山東省構造單元劃分、構造演化、構造體制轉折的動力學過程等一系列重大基礎地質問題,大幅度提高了山東省基礎地質研究程度。
二是將大大推動對山東省資源、環境、地質災害研究的水平。山東省資源分布、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布局具有明顯的時空展布規律,如在空間上,膠東以金礦為特色,魯中分布有較多鐵礦和金剛石礦,魯西北以石油和地熱著名,魯西南主要為煤炭資源;沂沭斷裂帶東西兩側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特點明顯不同。在時間上,煤炭資源主要分布於古生代地層中、金礦主要形成於中生代,石油主要分布於新生代地層中。資源、環境、災害受地質構造控制明顯,重大的地質構造轉折事件往往伴隨著重要的成礦作用和地質環境、災害條件的重大變化,如膠東中生代大規模金礦成礦作用的發生時間與中國東部中生代構造體制重大轉折時間相吻合。因此,本研究對於正確地認識山東省礦產資源形成和地質環境、地質災害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為推動我國古造山帶和大陸動力學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如:魯西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碰撞造山帶、蘇魯新元古代碰撞造山帶、蘇魯中生代碰撞造山帶等造山帶的釐定,為我國不同時代板塊構造運動的研究提供了依據;山東4期A型花崗岩的研究,及各時代相似的GMS花崗岩組合特點,為開展深入的大陸動力學演化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魯東地區古生代時並非是一直隆升的古陸,而是深度大於大於魯西的海相環境,這一認識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東部古生代板塊構造演化提出了啟示。總之,山東省境內有豐富多彩的地質構造現象,有全球知名的超高壓造山帶,是我國古造山帶和大陸動力學研究的理想地區之一。本次對該地區地質構造中關鍵地質問題的深入研究,必將有力的推動我國古造山帶大陸動力學研究。
今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地質工作者在實踐中已經認識到了山東省地質構造的復雜性和多樣化,很難用一種模式、一種機制闡明其演化作用。由於地質作用的復雜性和地質過程的不可復原性特點,導致人們對山東省許多重大地質問題的看法仍存在爭議,如魯西太古宙綠岩帶的性質問題、廣泛分布的TTG質花崗片麻岩的成因問題、魯西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花崗岩帶的構造背景問題、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花崗岩質片麻岩的成因問題、蘇魯造山帶形成時代問題、沂沭斷裂的性質和演化問題、中生代岩石圈減薄和魯東古高原問題、魯東高Sr花崗岩成因問題等,這些問題均有待於進一步實踐、研究和總結。山東省不同時代岩漿岩分布廣泛,演化序列較完整,對殼、幔相互作用和大地構造環境指相作用明顯,無疑應是今後大地構造環境和演化研究的重點內容,須詳細查明太古宙TTG花崗岩、魯西古元古代花崗岩、中元古代基性岩牆群、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花崗岩及魯東中生代花崗岩等的成因機制、構造背景等。
礦產資源受控於不同的大地構造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控製成礦區帶分布,地質構造研究是地質找礦和礦產勘查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重要礦產資源形成的地質構造背景研究是今後又一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如:雖然前人對膠東金礦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金礦的形成是多階段、多來源、多成因的,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膠東中生代成礦大爆發事件與早白堊世岩石圈的拉張減薄有關,金礦主要沿拆離或層間滑脫構造帶分布,這些發現要求我們從大地構造演化的角度重新審視膠東金礦床形成的構造背景和成因。以往地質工作者對礦床的研究重點是礦床自身的研究,今後應加強其形成背景與環境的研究,以便於科學地總結其成礦規律,為深部找礦提供可靠的依據。
② 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及認識:
(1)水源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和研究表明,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森林資源退化; ③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④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⑤礦山環境不斷惡化。
(2)初步建立了水源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數據統計和變化趨勢分析。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以 1989 年和 2000年的 LandsatTM 遙感數據源為依據,運用 ENVI 和 PHOTOSHOP 等圖像處理軟體和 MapGIS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建立了該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根據影像特徵建立判讀標志,採用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影像判讀,採用屏幕數字化方式提取兩個時相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進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數據統計和變化動態分析,揭示出該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進行了水源區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功能評價。研究表明,水源區屬土壤侵蝕中度敏感區、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極敏感區及高度敏感區; 南部丹江口水庫庫體周圍和丹江支流的水體周圍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北部山區是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丹江口庫區及周圍的淺山丘陵區是重要的土壤保持區。
(4)建立了水源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在系統分析研究該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基礎上,建立了該區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此次研究選取了與生態環境質量關系密切的氣象、水資源、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人口與土地、災害和環境污染 8項一級指標,23 項二級指標。
(5)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表明,該區生態環境質量一般。目前該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生態系統結構有變化,但尚可維持基本功能,受干擾後易惡化,生態問題顯現。人類活動是導致該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近期內生態環境仍然表現為繼續惡化的趨勢。
(6)對水源區生態環境進行了預警研究。在現狀評價基礎上,依據歷年統計資料趨勢外推獲取預警時段 2010 年和 2020 年的預測數據。結果表明: 未來 15 年,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處於一般狀態,生態環境呈現逆向演化趨勢,惡化速度不容忽視。根據警度區間劃分表可知,警情逐漸由中警向重警逼近,生態環境質量由一般狀態向惡劣狀態過渡。因此,需要對水源區進行報警。
(7)提出控制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進行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合理開發與保護礦產資源等生態環境建設對策; 提出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法制和體制管理,建立生態環境建設的經濟保障機制,加大水源區城鎮基礎建設投入,加強水質和生態環境監測手段,加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宣傳與公眾參與等保障措施。
③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期間,先後參閱了大量涉及區內的科研論文、相關的地質理論和基礎的地質資料,在汲取前人資料中豐富營養的同時,通過大量野外地質調查研究、樣品採集、剖面測制和室內研究工作,對研究區內所存在的重大的、基礎性的科研問題,如各階段的構造環境、構造變形及演化、岩漿岩的侵位機制等,進行了研究,尤其對研究區內東西向召河廟—四子王旗—大灘構造岩漿岩帶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幾點認識:
第一,通過對比研究認為,原1∶20萬區調在耳營地—大腦包山等地所劃分的震旦紀地層的岩石組合特徵、變質特徵、變形特徵等,可與發育於色爾騰山地區的色爾騰山岩群對比,自下而上構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火山岩—沉積岩的沉積組合,經歷了綠片岩—角閃岩相變質作用的改造,具有綠岩特徵。
第二,首次在原1∶20萬區調劃分為海西期的花崗岩中識別出侵位於色爾騰山岩群的同構造期太古宙岩體,與研究區內新識別出的色爾騰山岩群共同經歷了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變形變質作用的改造,二者構成較典型的花崗岩-綠岩帶。
第三,首次在伊和烏蘇、大腦包山、大蘇吉北發現了韌性剪切帶。並將召河廟—四子王旗—大灘隆起帶作為晚太古-早元古代構造岩漿岩帶提出,認為構造帶是早前寒武紀華北陸塊北緣的增生帶,經歷了島弧環境火山沉積、構造變形及構造隆升階段,最終奠定了華北北緣早前寒武紀結晶基底的構造格局,並據地質體分布特徵及剪切變形將其劃分為北帶、中帶和南帶。
④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個:
1、碩果累累[ shuò guǒ léi léi ] 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2、滿載而歸[ mǎn zài ér guī ]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宋·倪思《經堂雜志》:徒有而出;滿載而歸;里人無不羨之。
翻譯:空手出去,裝得滿滿地回來,鄰居沒有不羨慕他的。
3、卓有成效[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有顯著的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出處: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翻譯:如果巡訪勸勉曉喻有效果,縣官就准備禮物親自去拜訪,重重的給予獎勵。
反義詞:
1、顆粒無收[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出處: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5章:「定額租稍輕,但不論蟲傷天旱,顆粒無收均須照納。」
2、一無所獲[ yī wú suǒ huò ] 一無:全無。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翻譯:顥也有所懷疑,因此讓人搜查壽兒的懷抱,什麼東西也沒有找到,顥只能自己動手。
⑤ 請問飯後運動的事
一般來將飯後半小時最好是低強度的運動比如散步,飯後一個小時左右可以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跑步,飯後兩個小時左右才能進行大強度的運動,比如打籃球。因為飯後全身的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腸消化器官,肌肉相對缺血,如果馬上運動,肌肉的耗氧量增大,血液循環也會加快增強,這就使得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消化減弱,與此同時腹中的食物會隨著運動而產生震盪,引起腹脹、腹痛。長期如此則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出現一系列的胃腸疾病,嚴重的會出現胃穿孔。
⑥ 和男生聊天男生說喜歡做完飯後的成就感女生怎麼回復
那太好了,和你相反,喜歡吃各種美食,正愁於不會做,由你把飯做好,我們一起品嘗,心情好愉快哦。
⑦ 形容取得了豐富成果的成語有哪些
1、華結實
【拼音】: kāi huā jié shí
【解釋】: 生出花朵,結成果實。比喻工作、學習等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萬壽普信禪師》:「無影樹栽人不見,開華結果自馨香。」
2、開華結果
【拼音】: kāi huā jié guǒ
【解釋】: 比喻修養、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
【出處】: 《續傳燈錄·萬壽普信禪師》:「無影樹栽人不見,開華結果自馨香。」
⑧ 什麼的成果
豐碩的成果 令人矚目的成果 輝煌的成果
⑨ 飯後有4種變化可能是胃癌的徵兆,分別是哪四種
目前胃癌也是導致很多人死亡的原因之一,為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飲食不當,然後導致自己的胃得了胃癌,如果一個人得了胃癌的話基本上是很難治好的,所以大部分得了胃癌的人最後都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得了胃癌,在剛開始的時候胃癌可能只是早期的,但是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得了胃癌,也不去醫院檢查,所以就錯過了一些最好的治療時間,最後發展到一個嚴重的時期就沒有辦法繼續治療了。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還有兩種另外的情況就是得了胃癌的話,你上廁所的時候可能會便血,或者是出現黑面的這些症狀。除此之外,早期胃癌會出現一個惡心想吐的這種感覺,如果有相關的現象都有可能是早期胃癌的一個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