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信為何選擇收購虧損的東芝
文︱泥石流
海信電器於11月14日發布公告稱,海信電器於當日與株式會社東芝共同簽署了《關於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之股權轉讓協議》,擬以自有資金129.16億日元(約人民幣7.98億元)受讓東芝所持有的TVS公司95%股權,東芝保留5%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TVS公司將成為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TVS 公司主營從事電視機及相關周邊設備、商用顯示器、HomeIOT 等多媒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雲服務等業務),海信將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海信電器表示,此次收購將進一步拓展公司在電視業務的研發、品牌和營銷的全球布局,通過整合雙方的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並在顯示技術上相互取長、相互借力,可以向全球提供有競爭力的智能電視內容運營服務,全面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力,加速國際化進程,對公司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受核電業務投資失敗和財務造假丑聞的影響,東芝在近兩年進行了大幅裁員並且開始對業務進行重組。並且,東芝的財務問題非常嚴重,按照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其必須在2018年3月底前扭轉資不抵債的狀態,否則將被強制退市。該公司已將電視、白色家電(可以替代人們家務勞動的電器產品)、醫療設備等非核心業務出售,將經營資源投入社會基礎建設、能源、電子元器件、ICT解決方案等重點業務領域。
東芝是日本第一家推出彩色電視的企業,電視曾經是其主打產品。但在中韓品牌的沖擊下,日系家電品牌的市場表現日益下滑,東芝電視業務也每況愈下。2015年後,東芝已經將海外的電視業務改為品牌授權模式,專注於日本本土的開發與銷售。此次出售TVS公司意味著東芝全面撤出電視市場。
雖然東芝深陷危機,但數據顯示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位。收購TVS公司有助於海信提高在日本電視市場的影響力,對海信在國內和海外的品牌形象也有好處。
有業內人士指出,海信電器此次收購東芝電視,或許是為了進軍OLED電視領域。
海信在激光電視、ULED電視和智能電視領域中均有不錯的技術積累,但在逐步崛起的OLED電視和QLED電視兩個領域卻並無優勢。東芝獨有的OLED 畫質引擎技術、超解像技術在日本電視行業位列前茅,其高端OLED電視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有望加強海信在這方面的技術實力。
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也表示,「收購後,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加快國際化進程。」
不過,也有人對此次收購表示了擔憂,認為海信收購東芝電視跟曾經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有類似之處。兩筆交易都是從陷入財務危機的國際公司手中收購一塊業務以及若干年商標使用權。
夏普因財務危機在2015年將夏普的墨西哥工廠以237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海信,並且將夏普液晶電視在北美市場的5年商標使用權給予了海信,雙方約定使用權有效期到2021年1月5日為止。
但是,夏普被富士康收購,度過財務危機後立即在美國起訴了海信集團,認為海信違反合同銷售低品質商品,要求收回其在北美的商標使用權。夏普同時還斷掉了海信集團的面板貨源。目前,海信集團與夏普的這場海外官司仍在進行中。
受消息影響,海信電器今天高開,最高時觸及16.26元,隨後走低,最終微漲0.45%
相關個股:海信電器(SH.600060)
㈡ 海爾集團在轉型遇阻後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在戰略上如何應對
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這樣一個完整的家電製造產業鏈中,逐漸淡出生產製造業務,把它外包出去,交給台商這樣的專業代工企業去做,而自己專做營銷和服務,這是海爾集團目前正在推進的戰略轉型。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海爾內部發表講話,海爾以後的發展,需要從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他表示,企業間的競爭,已經進入到商業模式的競爭,即體系的競爭。商業模式的第一要素,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 「這種轉型,意義重大。」2月26日,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對本報表示,生產業務外包,是製造業進化的結果,是中國製造業走向下一個發展階段的信號。 也有行業專家表示出擔心,「擁有近5萬名員工、其中60%為製造工人的海爾集團,此次啟動的轉型,面臨著巨大風險。」 生產業務外包 2月24日,海爾集團一位高層告訴本報,海爾提出戰略轉型,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近幾年摸索和積累的結果。 近年來,海爾集團一直提倡「兩頭大,中間小」的經營思路,兩頭大,就是注重營銷和服務,中間小,就是弱化生產製造業務,不在製造上多下功夫。 但「生產業務實行外包,變身製造服務型企業」,作為戰略思路明確提出來,在海爾還是首次。海爾高層表示,接下來會進行越來越多的產品外包。首先,會與台灣一些家電產品製造商洽談,成立雙方合資的產品製造工廠。然後將逐步退出這些合資公司,最終實現製造服務業模式的運營。 羅清啟認為,海爾目前最大的資產是品牌,大量的客戶和營銷網路資源及品牌影響力已經為其轉型製造服務業提供了可能性。因為那些世界級的台灣代工企業,擁有規模效益,采購規模大,成本低,可以賺到錢。但他們沒有海爾的營銷網路和客戶等終端資源。 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對海爾實行的生產業務外包,則表現出兩大擔心,即能否保證規模效益和能否保證產品質量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海爾今年開始主推一種自主經營體的營銷模式。也就是說,為贏得特定的大客戶,海爾成立起一個個的經營團隊,他們負責發現和滿足客戶需求,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收入。 張雲傑是海爾集團直屬分公司北京工貿公司的產品經理,他與一些產品代表們組成了自主經營體,主攻北京地區家電下鄉的訂單。去年12月份,在第三輪家電下鄉前六周,他們就找到專賣店的老闆們,溝通今年2月份的訂單。到第三輪家電下鄉前兩周左右,經張雲傑們修改完善的營銷預算就全部鎖定。海爾家電下鄉產品一到,馬上就被專賣店老闆提光了。 近期,張瑞敏在召開的內部會議上指示,(產品營銷)要做到訂單一周就排定鎖定,六周滾動訂單排定,鎖定預算目標,清楚自身價值。 來自海爾內部的消息,接下來,海爾就是脫手大部分生產業務,削減成本,並加快為客戶提供服務和對市場趨勢做出反應。 海爾瘦身 張瑞敏表示,「海爾需要從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現在探索的模式就是成套供貨。洗衣機就是朝著這個目標起步。」 今年年初,青島海爾洗衣機事業部開始推行成套供貨模式,生產線上線的不再是單個的零件,而是一個個組裝好的模塊。從而誕生了一條45人的生產線,大大縮減了人員,提高了組裝效率。 張瑞敏說,成套供貨,是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衍生出來的。根本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向客戶承諾的「即需即供」。 脫手大部分生產業務,削減成本,對於擁有近5萬名員工、其中60%為製造工人的海爾集團,如何消化現有的生產基地和一線員工是關鍵的一環。 青島海爾洗衣機事業部進行了第一步嘗試,誕生了一條45人的生產線。從洗衣機生產線上減下來的人,被分配去了海爾EPG公司充實模塊組裝的工作。本質上人員並沒有有效釋放和職能轉移,沒有體現出模塊化的競爭力。 家電專家沈聞澗建議,更多的員工可以投入到兩端產業,一是上游的新產品和新功能的研發;二是下游的消費者需求把握與控制。 與此同時,海爾集團早已經啟動的另一個瘦身之舉,是處置非核心、不賺錢的業務,將這些業務逐步剝離出去。 2007年,海爾集團退出了微波爐業務,2008年7月,海爾集團以3825萬元出讓海爾葯業51%股權給中國生物制葯有限公司旗下的正大永福。 「海爾葯業與正大永福合資,海爾佔小股,讓對方佔大股,第一步放棄了對葯業的控股權,接下來將分步退出。這樣,大部分現金收回來。剩餘的股份,再慢慢轉讓,直到徹底退出。」上述高層表示,海爾葯業從海爾產業中撤離,為海爾其他產業的退出提供了可借鑒的範本。 而關於如何界定非核心、不賺錢的業務,則由海爾集團通過連續的考核結果確定出來。 2008年海爾集團各事業部中,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強勢業務不但超額完成了銷售指標,而且市場份額還有明顯提升。相比之下,電腦、彩電等業務增長卻不如預期。 有分析稱,冰箱和洗衣機等白電產品是海爾集團的核心業務,是要保留的部分。而小家電、電腦、電視、家居等,是未來可能要剝離的板塊。或將在3年內完成。 「剝離非核心業務,人員也會隨之剝離出去。」海爾集團一位管理人員對本報表示。海爾的戰略退出涉及到資產處置、人員裁減、品牌形象管理等眾多紛繁復雜的問題,工作量是巨大的。
㈢ 執掌格力28年的"國資老東家"撤了,接盤者實力如何
我覺得能夠接盤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實力和一定的信心的
㈣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問題
1、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每單位份額對應的認購價格為人民幣 1 元,設立時份額合計不超過 12,000 萬份,對應出資額不超過 12,000 萬元。
員工持股計劃是個合資平台,份額不代表上市公司股份,類似基金。
2、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後以全額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持有上市司股票,認購股份數量不超過 4,389,173 股,認購金額不超過 12,000 萬元
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以接近市場價格的方式購買非公開發行的股份,短期不流通,但同樣享受分紅,用於激勵職工為企業發展出力。
因為員工持股計劃總資金為1.2億元,買進4,389,173 股,則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價格是每股27.34元
你可以把這價格和該公司發此公告時的市場價格做對照
㈤ 在轉轉賣手機價格低,跟轉轉客服協商同意同加價用什麼方式打錢
可以銀行卡打款也可以支付寶。
轉轉是2015年11月12日正式推出的的APP ,遵循"用戶第一"的核心價值觀,以"讓資源重新配置,讓人與人更信任"為企業願景,提倡真實個人交易。在轉轉,我們努力讓買賣閑置物品這件事變得更輕松買賣二手手機,專業質檢有保障。有質保,放心買;幫驗機,賣得快。買賣傢具家電,專業服務更省心。能維修,才靠譜;幫運輸,超方便;,更專業的二手交易平台。在轉轉,每一件物品都支持擔保交易,你可以先驗貨後付款;在轉轉,每一個用戶都驗證了個人信息,你可以淘到靠譜的低價好貨;在轉轉,你發布的每一件商品都會被更多的人看到,斷舍離從未變得如此美好。2018年1月22日,"轉轉"APP違法買賣發票被約談 督促整改加強引導。
轉轉是58集團孵化的專業二手交易平台,成立於2015年11月。轉轉可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提升生活品質的秘訣之一就是--定期轉讓閑置。
6月23日,58集團在京舉行轉轉品牌戰略發布會,會上正式宣布58同城二手頻道全面升級為轉轉,實現數據和流量打通,全力打造最專業的二手交易平台,為用戶提供更有保障的、專業的、放心的產品與服務。
發布會上,58集團高級副總裁、轉轉CEO黃煒對轉轉優品進行了重點講解,介紹轉轉優品將針對交易量巨大的二手手機這一品類進行優先改革,提供優品自營和優品驗機等服務。同時,轉轉還將與海爾簽約,接入專業大家電服務,深度解決二手大家電交易中存在的質檢、售後等痛點,為用戶全面提升交易體驗。在服務升級的同時,信息安全也是轉轉的重要突破點。為了規避虛假信息,轉轉將通過微信的社交關系鏈,提高信息發布的准入門檻;在支付安全方面通過聯合微信提供擔保支付功能,把過去二手交易的弱關系升級為強關系。
拓展資料:2017年4月18日消息58集團宣布與騰訊達成最終協議,旗下二手交易平台轉轉獲騰訊2億美元投資。
本輪投資後,58集團將繼續持有轉轉多數股權。轉轉將繼續專注於二手交易市場的拓展,深度挖掘用戶體驗,加速提升轉轉在二手交易領域的服務和技術能力。
58集團CEO姚勁波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騰訊成為轉轉的股東和合作夥伴,這對一家僅創建年半的二手交易平台是極大的認可和支持。
姚勁波認為,中國的二手交易市場雖然還處在初期階段,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眾對於二手交易接受度的不斷提升,為二手交易市場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期待在騰訊的支持下,轉轉能夠更加快速有效的抓住機遇,開發市場。
轉轉CEO黃煒表示,"自15年11月轉轉發布以來,得到了58集團和騰訊的大力支持,用戶和訂單的增長超過我們的預期。此次得到騰訊的投資,也證明騰訊對轉轉發展數據和團隊的認可。中國二手市場發展序幕剛剛打開,轉轉希望能為用戶和市場提供新的價值,努力建設一個更信任更真實的C2C交易環境。
㈥ 青島海爾股票還會漲么
青島海爾25日的收盤價是11.010,你母親是10塊多錢買的,現在拋出的話,應該是要虧損。昨天大盤雖然大跌,但是總的趨勢,還是要繼續上漲,所以建議繼續持有,等待時機。
㈦ 國內有哪些著名的上市公司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等。
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顯示,工商銀行以3,724.13億元的利潤總額連續十年蟬聯榜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平安排名第二至五位,位次與去年保持一致。
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和中國建築排名第六至十位。其中,處於競爭激烈行業的中國建築首次躋身前十,尤為可貴。今年500強上榜線10.74億元,比去年提升7%,華邦健康排名第500位。
(7)海爾股權轉讓擴展閱讀
2019年500強中有69家位於西部地區,連續四年保持穩步增長,358家位於東部地區,東部依舊居於絕對主導地位。
按省市分析,北京以74家繼續居於榜首,廣東(70家)、上海(56家)、浙江(46家)、江蘇(39家)、山東(24家)排名第二至六位,上海上榜企業增數最多(增加4家),並一舉扭轉連續多年的下滑態勢。從城市間比較來看,北京、上海和深圳(39家)持續位居三甲。
位列第四至第八的城市分別是,南京(15家)、廣州(14家)、杭州(13家)、成都(12家)和寧波(10家),其上榜企業數量均超過10家,成都是西部地區唯一上榜企業數量超過10家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