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債權債務轉讓給新公司,怎麼做賬處理呢
簽個協議,做賬就是了。前提是要徵得債權人的同意。
㈡ 債權債務轉讓會計分錄怎麼處理
借:應付賬款-A
貸:應收賬款-B
㈢ 公司轉讓,債務怎麼做賬
公司轉讓中的債權債務糾紛,按轉讓協議進行處理。 一般情況下,轉讓協議只在出讓人和受讓人之間有效。如公司轉讓已經通過公司債務人的,對公司債務人有效。公司轉讓經公司債權人同意的,對公司債權人有效
㈣ 債權債務轉讓怎麼做帳
原來甲欠已20萬是應該是:借:材料/銀行存款等 20萬
貸:應付賬款-乙方 20萬
發生業務丙欠甲應該是:借:應收賬款-丙方 10萬
貸:營業收入(等實際發生對應的科目) 10萬
把丙的10萬轉讓給乙方是:借:應付賬款-乙方 10萬
貸:應收賬款-丙方 10萬
㈤ 債務轉移之後的會計分錄該怎麼做
B公司在轉出給A時:
借:其他應收款-A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C轉入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應收款-A 100
但是需要A做一份委託C還款的委託書
㈥ 公司之間債務轉移會計分錄該怎麼處理
會計分錄為:
借: 長期借款等負債科目
貸: 股本、資本公積等
債轉股賬務處理分三種情況進行處理:
一是債轉股實現日的會計處理。當債務人為股份制企業時,債務企業應將債權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權份額確認為股本;當債務人為非股份制企業時,債務企業應將債權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股權份額確認為實收資本。股權份額的公允價值與實收資本(股本)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重組債務的帳面價值與股權份額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
借:長期借款
貸:股本
資本公積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二是債轉股實現後企業運作階段的會計處理。對於國有企業來說,債轉股後企業維持正常持續經營,其會計業務核算按一般業務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參與國有企業的經營的決策,但不幹預其日常運作,因而其會計處理與一般經營周期相似。在年終分發股利或分紅時,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一般投資人處理。
三是金融公司階段性持股後退出國有企業時的會計處理。由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只是解決銀企不良債權債務關系,中介的性質決定了對其企業的持股只是階段性的持股,實現持股目標收回資金後必須退出企業。這分為兩種情況來處理,一種是企業擺脫困境,實現盈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達到收回投資目的,不良債權轉化成功,則可以轉讓股權,退出企業;另一種是企業經營失敗,最終導致企業清算破產。前一種情況有兩種方式:一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將股權出售給其他公司,此時債務企業的會計處理應為:若為上市公司,無需作處理;若為非上市公司,應在減少「實收資本——資產管理公司」股票份額的同時,增加等額的「實收資本——**公司」的股票份額;二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將股權出售給其他企業,而是直接出售給債務企業,這種情況下,債務企業的會計信息應同時反映貨幣資金的減少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對後一種情況,只能適用於破產清算會計,實際上是把企業破產時間延後,債轉股時的潛在風險還是轉化成為實際的投資損失
㈦ 債權債務如何做賬
對於債務人無法支付債務時的處理,在新舊會計制度下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舊會計制度下,當債務人無法支付債務時,債務人應當計入「資本公積」而不能計入「營業外收入」。按稅法上規定,當債務人無法支付到期債務時,應作為其他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調整增加企業所得稅。
新會計制度下規定企業由於非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應作為「利得」處理,「利得」包括「資本公積」和「營業外收入」, 因此,對於債務人無法支付債務時,按新會計制度處理,就不存在財稅差異,可不作納稅調整。
但對方要提供放棄債券書面承諾,避免以後債務糾紛。
㈧ 應付賬款債權轉讓的賬務如何處理
我公司欠A公司1000萬元的貨款,B公司欠我公司1200萬元款,經三方協商一致同意,A公司將擁有我公司的債權1000萬元轉讓給B公司,請問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借:其他應付款-A 1000
貸:其他應收款-B 1000
㈨ 債權轉讓會計分錄
在取得AB兩家公司都同意將這筆債權轉讓的憑證的基礎上,
借:應付賬款-A
貸:應收賬款-B
希望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