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______.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發展就是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要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1)我國一切發展成果由擴展閱讀: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堅持綠色發展,就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
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共享發展,就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新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
②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系統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實際問題。科學地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等重大問題,是貫通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外交、統一戰線、祖國統一、黨的建設等方面的系統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論觀點和戰略思想,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 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之一;發展是硬道理,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意義;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根本目的的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把握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始終不渝地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思想。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歷史任務的思想。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方位改革。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把「三個有利於」作為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准。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思想。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實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③ 中國發展成果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想當年,中國都是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的國家。
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④ 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回答第下列問題。小題1:近10年來,我國勞動者報酬佔GD
小題復1:A 小題2:D ⑤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什麼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內涵和要求 其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是: 1、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3、統籌兼顧,總攬全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注重實現良性互動,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 4、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發展理論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 ⑥ 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提出這一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發展的成果理應由人民共享版。 ⑦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為此,要努力實現居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