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革命也為旅遊產生和發展以及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具體表現為
1 、為人們外出觀光、度假旅遊奠定了經濟基礎
自1820年至1915年,世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1.17%,其中在19世紀,歐洲的人均收入提高了2倍,美國人均收入提高了3倍,這是產業革命前的人類歷史上所不曾有過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使人們出外旅遊具有了支付能力。到1875年英國全年客運周轉量已超過6億人/英里。
2、 迅速的交通運輸為旅遊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從1825年世界第一條鐵路建成到1865年,英國鐵路總長路已達2萬多公里。截至1850年世界上已有15個國家建有鐵路,開展了客貨運營。
在水路運輸上,1820年橫跨英吉利海峽的蒸汽輪船正式開辦了班期航運,1838年起英國開辟了橫越大西洋、太平洋的定期航班,不僅為人們在英國國內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為歐美兩大陸之間開展旅遊活動提供了便利。
3 、 旅遊服務機構和設施的完善、服務質量的改進和舒適 程度的提高
首先,在旅遊服務機構方面,從1865年,托馬斯·庫克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起,歐洲、北美,日本都先後組建了旅遊機構。旅遊業務從一日游發展成多日包價游,從國內旅遊到國外旅遊,各種旅遊報紙、火車環游票,旅遊住宿代用券和旅行支票的發行,不僅擴大了旅遊規模和經營范圍,而且為旅遊業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行業奠定了基礎。
其次,在住宿業和餐飲業方面,;旅館取代了旅店,在英國沿交通沿線出現了很多旅館,各大城市也出現了很多,餐飲設施和服務也大為改善。自從1774年美國波士頓建成帶有室內衛生間、私人餐廳、宴會廳、舞廳、彈子房等設施,並擁有300間客房的紐約城旅館起,至1902年美國已建成50間客房以上的旅館1500多座,在英國沿鐵路車站附近也建有許多大的旅館。
② 古今中外有名的 旅行者都有誰(列舉3~5個)
一、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義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馬可·波羅游記》。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二、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三、鄭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四、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五、馬歡,字宗道,號會稽山樵,回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
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在鄭和使團中,作為通事、教諭,一身兼兩職,既為外事翻譯,又負責傳播中華文化。由於他「善通番語」被選入鄭和船隊,曾隨鄭和於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可·波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霞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歡
③ 什麼是研學旅行帶上產出研學成果的核心地帶
④ 《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
北大圖書館有這本書的德文版
⑤ 一句簡單的旅行結束語寫什麼比較好求教
只要抒發的自己的真情實感,什麼樣的結束語都是好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每次行走,是身體與心靈的對話。每次旅行,是開闊眼界的良方。結束, 為了下次更好的出發,遠行,只為與世界邂逅!
為了這樣一種發現與體驗,再次踏上旅程吧。
⑥ 旅遊管理優秀教學成果去哪找
旅遊管理優秀教學成果的話,肯定是要在旅遊景區裡面找啊,首先每年旅遊景區有多少人,得到多少的好評等等。
⑦ 李希霍芬的傳世巨著·《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有中文版嗎如何購買
我湊
⑧ 中國鄉村旅遊研究成果現狀
寫這種東西,最好下到基層自己去走走、看看,從事一下旅行社或者景區的旅遊工作,深有感觸後自然就能隨心所欲寫出來了,網上你是永遠搜不到真正答案的,除非你不是真正想要知道答案和結果!
⑨ 旅遊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旅遊管理優秀教學成果的話,肯定是要在旅遊景區裡面找啊,首先每年旅遊景區有多少人,得到多少的好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