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菊酯轉讓

菊酯轉讓

發布時間:2021-12-02 13:57:02

㈠ 鹽城南方化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江蘇省注冊資本:1124萬美元法定代表:荊大雄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登記狀態:在業登記機關:江蘇省鹽城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響水縣陳家港鎮沙盪村(陳港化工集中區)
法定代表人:陳子平
成立時間:2004-10-21
注冊資本:7625.344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90040000469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響水縣陳家港鎮沙盪村(陳港化工集中區)

㈡ 我國農產品出口中遇到過那些綠色壁壘

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傅爾林(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系)副教授,廣東 )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盡管綠色壁壘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有的綠色壁壘也違背了WTO的規則,但總的來說,綠色壁壘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護人類、動植物健康及環境的作用,因而是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我們一方面要運用WTO的有關規則,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既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也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 鍵 詞]綠色壁壘;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249(2002)07-0031-04

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對我國的貿易出口的阻礙作用將愈來愈少,但非關稅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這一障礙還呈發展的勢頭。我們應以什麼心態來面對來勢兇猛的「狼」?今後的戰略對策是什麼?本文認為,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就免不了國際貿易戰,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註定了國際貿易戰存在的長期性。但是,綠色貿易戰不僅僅表現在貿易的層面上,且更深層次地反映一個國家生態環境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強弱。綠色貿易壁壘出現和強化既是為保護本國利益人為作用形成的,也是人類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壁壘的形成,既帶有主觀的色彩,但總體上又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因此,我們應主動應戰綠色壁壘,一方面利用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應對挑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環境質量,這不僅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更是改善我國12億多人口生活質量、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危機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並呈加快發展的態勢。特別是1999年11月30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貿組織第3屆部長會議上,各成員國就環境與貿易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從此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世界貿易中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的作用將愈來愈小,但非關稅壁壘的作用將逐漸凸顯出來。它對我國影響最深刻的是農產品貿易。綠色壁壘主要表現為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和生產環境的質量要求兩個方面。
(一)對農產品本身的包裝、檢驗、安全、衛生等要求愈來愈高,從而形成阻礙貿易的綠色非關稅壁壘。我國長期以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對農產品中農葯化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突如其來的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出現了農產品出口的危機。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最近幾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農葯超標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農葯殘留超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瓶頸。前美國食品與葯品管理局(FDA)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魯賓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僅數月間,美國FDA扣留了634批從中國進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農葯殘留、食物添加劑和雜質的含量過高。從2002年1月25日至2002年3月15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整個歐盟、挪威及俄羅斯先後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2002年2月19日,英國食品標准局建議英國商店停售所有產自中國的蜂蜜以及混合蜂蜜。此後,歐盟各成員國對其市場上的中國蜂蜜進行強制檢查,對不合格貨物予以查封、退貨或銷毀。隨後,挪威、沙特等國也紛紛效仿。日本、加拿大、美國以及香港等市場也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蜂蜜的檢驗。在茶葉貿易方面,歐盟一方面成百倍地提高了茶葉的農葯殘留標准,同時,把限制禁止使用的農葯從原來的29種增至62種,這使得中國去年對歐盟的茶葉出口減少了37%,很多無法達標的中國茶出口企業面臨著被趕出歐洲市場的尷尬局面。歐盟甚至提出要檢驗包括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的環境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到2001年底前,僅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就有96批次被日本海關檢出農葯殘留超標。在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年20%-30%的速度增長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出口卻累累受阻。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可喜的是我國的綠色食品目前還沒有一宗出口受阻的記錄,但我國去年綠色食品的出口額僅3億美元。
(二)綠色壁壘也體現在生產環境或生產過程方面。有些產品即使其質量符合國際或地方性的標准,但在生產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這類產品也往往被某些國家的綠色壁壘所封殺。這類綠色壁壘有的也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但如果一個國家的消費者因環境意識的提高自覺抵制這類產品,產品即使進入了這些國家的國門也沒有市場。
二、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
為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有必要了解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因為農產品的生產直接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總體生態環境還在進一步惡化,如果這一惡化勢頭得不到徹底扭轉,在國際貿易舞台上再高明的談判能手也將會愈來愈被動。直接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的原因是土壤污染。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及滯後性的特點,其危害要通過食物鏈影響動植物和人的健康才顯現出來,所以土壤污染往往被忽視。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葯化肥,二是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出的「三廢」。
(一)我國農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的污染。據近年來統計,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田的化肥使用量為世界平均用量的219倍。早在1990年我國受農葯污染的土壤面積就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5。在以後的10多年中,我國的環境狀況總體上在進一步惡化,土壤污染也更為嚴重。一般地講,農葯的有效利用率僅為20%-30%,大部分飄浮在空氣中或降落在地面,後者又大部分進入土壤、水體、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形成危害。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某市所產的葉菜,因施用氮肥過多,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鹽污染,相當比例的蔬菜仍可檢出六六六與滴滴涕。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的硝酸鹽污染超標現象也十分普遍。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成為致癌物質。
(二)生產生活的「三廢」導致土壤的污染。全國85%的工業廢水及8」%的工業廢渣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到5%,大部分廢氣亦未經處理而隨意排放。特別是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而環保措施不力,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致使土壤遭受重金屬、病原菌及放射性等污染。據報道,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我國每年生產的鎘米1億多斤,受汞污染的面積達48萬畝,每年的汞米約有319億斤。
早在1980-1988年,對珠三角發達地區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已十分嚴重,如某地產「鎘米」地區的青少年頭發中鎘的含量竟是正常地區的30多倍。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畜禽廢棄物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區,問題更為嚴重。僅在上海郊區,最近幾年畜禽糞便的年排放量已超過12000000t。由於畜禽糞便的長期排放和土壤的N、P和生物污染,造成郊區的蔬菜、果樹和草坪死亡事件多有發生。畜禽糞肥的過多使用,還引起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目前,在北京、武漢、沈陽、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郊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南京市郊菜園供試土樣中約50%以上的樣點,不再適宜種植蔬菜作物而只宜作林業用地或城建、道路及工礦用地。
三、我國農產品應對綠色壁壘的戰略對策
(一)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貿易壁壘的挑戰
目前,有一種片面的觀點,認為綠色貿易壁壘只是為了限制進口,保護貿易,所謂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只是一個借口,所以,對付貿易壁壘的手段也就是如何走借口的問題。
應該看到,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從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大會之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或地區,若不熱衷於可持續發展,就勢必給國際社會留下愚昧、目光短淺、對人類社會不負責任的形象,從而可能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反之,則有利於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綠色壁壘是在這種國際背景條件下形成的。因此綠色壁壘的出現符合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是客觀的和必要的。根據WTO規則,制定綠色壁壘是合理合法的。如在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6中指出,不應妨礙任何國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健康以及環境。因此,貿易綠色壁壘是不可迴避的,我們應積極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其實,綠色壁壘也不僅僅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通過迎戰綠色壁壘挑戰,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及提高農產品質量。而且,改善優化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國「九五」制定的未來50年生態環境建設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改變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鄉環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從2010年到203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從2030年到2050年,全國建立起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經濟系統。因此,迎戰貿易綠色壁壘與我們自身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當然,在認識貿易綠色壁壘是客觀性和必要性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如何設定綠色壁壘以及綠色壁壘的高低等,卻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因此,我們必須熟悉WTO的有關規則,充分運用這些規則,保護自己,沖破他人的壁壘。
(二)及時掌握國際農產品質量標准,並迅速作出反應
中國農產品要想順利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除了質量要達到國際通用的食品衛生標准,還要滿足發達國家各自製定的更為苛刻的技術標准,而且這些標准還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及時全面掌握農產品的質量標准及其變化情況,以便盡快調整我們的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而忽視對食品安全的需求,直到2001年9月18日,農業部才出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行業標准。我們所說的「無公害農產品」,一般是指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和硝酸鹽含量不超過規定標准。但是我國的這些標准都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對於有毒有機物指標和標准則根本沒有考慮。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中共涉及62種化學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學農葯以及諸如砷、汞、氰化物等污染物。然而,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迄今已公布了有關農業在食品中的最大限制標准共2522項,美國則多達4」」」多項,其他發達國家也有數百項至上千項。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差距是明顯的。而且,我國農產品某些控制標准太松以及管理不力等缺陷,使其安全品質更無保證。
此外,我國大量的出口企業在「綠色」方面反應十分遲鈍,對「綠色壁壘」視而不見。如歐盟茶葉委員會早在1993年便提出了茶葉農葯殘留新標准,並於1996年實施,後應產茶國要求給了一個「緩沖期」,然而就在此期間中國進入歐盟的茶葉農葯殘留超標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例如氰戊菊酯的超標率,1997年紅茶為16.4%,綠茶為27.5%;1998年紅茶為42.7%,綠茶為37.9%。目前,我國許多地方負責貿易的政府部門,不清楚國際標准認證,許多企業更不知ISO是何物,或者只知道ISO9000,卻不知道ISO14000。因此,有必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行業性中介組織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朝外向型農業健康發展。
(三)規范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公認的質量認證標准
我國綠色產品、綠色營銷、綠色消費可謂是「生機勃勃」。有人曾統計,近年來報刊上頻頻出現有關產品和企業的「綠色」詞彙竟達318個之多。但是,包括農產品在內,我國的許多所謂「綠色產業」或「綠色產品」,沒有統一的標准,各企業或地方不斷推出「綠色」大旗,推銷產品,形形色色披著「綠色」的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泛濫成災。西方發達國家,主要農產品都已經建立了健全的質量標准。雖然我國也頒布實施了一些食品安全質量標准及法規,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准還很不規范,且許多產品的質量標准低於國際標准規定的水平。為了使我國的農產品達到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質量標准,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應該制定統一的、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准體系技術條例和標准,使產中、產後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接軌。並在質量認證及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非政府機構的工作必須統一。使我國農產品安全生產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同時,給予綠色產品生產以優惠的鼓勵政策,從信息、技術、稅收、貸款等各方面,支持綠色農業基地的建設。WTO規則規定,當補貼不具有「專向性」時,補貼是被允許的。如政府對綠色農產品生產環境方面的補貼,不僅不對貿易造成直接影響,而且還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因而這種綠色補貼稱為正常補貼,是被允許的。同時,應逐漸改變我國目前普遍使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手段的做法,充分利用WTO守則中列入「不可起訴」范圍的3項專向補貼,即RLD活動()、地區扶貧和環保項目,通過立法將其歸入WTO守則中「不可起訴」范圍。目前,中國政府建立了唯一授權的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這家機構已先後與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鑒定了認證合作協議,這為我國綠色農產品順利進入對方市場打通了渠道。
(四)全面整治農業環境,逐步規范綠色基地的建設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祖祖輩輩精耕細作沒有被污染的耕地。然而,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破壞已從城市擴散到農村。為了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環境質量水平,必須加強對農業環境、草原牧區、漁業水域等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充實基礎環保隊伍,利用法規、行政及經濟等手段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對大中城市郊區、工礦企業周圍等重點區域的土壤環境,開展常規性監測,及時掌握環境污染、損失狀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同時,嚴格按照綠色產品的標准,逐步完善我國綠色基地的建設。各地區應有計劃、分區域、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綠色農產品示範基地的建設。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利用許可證、質量認證等手段,創立農產品優質品牌,通過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以經濟杠桿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
(五)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1.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的開發,二是農葯化肥的生產和使用,三是土壤污染的治理。
(1)應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開發和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2)要調整農葯化肥結構。我國缺乏高效低毒的新農葯,在不足200種農葯中,產量最高的21種大多是高毒農葯。應積極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和化肥,淘汰對人體危害很大的高毒、高殘留農葯。大力推廣有機肥工程,減少無機肥的用量。逐步引導和發展准確農業,改變偏施、重施化肥的習慣。(3)研究開發並引進農葯降解技術。有些技術如利用臭氧消毒降解技術,在國外運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國用於解決農葯殘留問題才是最近幾年的事。
2.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要充分利用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建立的「全球環境基金」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保領域的優惠貸款的條件,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我國農業環境保護及綠色農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積極參與國際性及區域性的環境技術合作,通過環保技術的轉讓,促進我國綠色農產品的發展。(責編:斌)

http://lunwen.zhupao.com/Article/2005-1-4/1280.shtml
http://www.xmems.org.cn/cgi-bin/ut/threaded_show.cgi?tid=13444&bpg=22&age=0
http://www.ntem.com.cn/kjjx1/1121_zsc_1.htm
http://www.51paper.net/free/2004629175659.htm
http://www.lsjmw.com/csdh/qyltbjb/dnlmbq/t20051219_126064.htm
http://www.forumcn.com/inews/html/cjxxcp_3/hgjj_24/2005-05/1116057272.php

㈢ 廣東有哪些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傅爾林(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系)副教授,廣東 )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盡管綠色壁壘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有的綠色壁壘也違背了WTO的規則,但總的來說,綠色壁壘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護人類、動植物健康及環境的作用,因而是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我們一方面要運用WTO的有關規則,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既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也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 鍵 詞]綠色壁壘;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249(2002)07-0031-04

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對我國的貿易出口的阻礙作用將愈來愈少,但非關稅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這一障礙還呈發展的勢頭。我們應以什麼心態來面對來勢兇猛的「狼」?今後的戰略對策是什麼?本文認為,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就免不了國際貿易戰,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註定了國際貿易戰存在的長期性。但是,綠色貿易戰不僅僅表現在貿易的層面上,且更深層次地反映一個國家生態環境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強弱。綠色貿易壁壘出現和強化既是為保護本國利益人為作用形成的,也是人類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壁壘的形成,既帶有主觀的色彩,但總體上又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因此,我們應主動應戰綠色壁壘,一方面利用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應對挑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環境質量,這不僅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更是改善我國12億多人口生活質量、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危機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並呈加快發展的態勢。特別是1999年11月30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貿組織第3屆部長會議上,各成員國就環境與貿易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從此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世界貿易中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的作用將愈來愈小,但非關稅壁壘的作用將逐漸凸顯出來。它對我國影響最深刻的是農產品貿易。綠色壁壘主要表現為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和生產環境的質量要求兩個方面。
(一)對農產品本身的包裝、檢驗、安全、衛生等要求愈來愈高,從而形成阻礙貿易的綠色非關稅壁壘。我國長期以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對農產品中農葯化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突如其來的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出現了農產品出口的危機。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最近幾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農葯超標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農葯殘留超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瓶頸。前美國食品與葯品管理局(FDA)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魯賓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僅數月間,美國FDA扣留了634批從中國進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農葯殘留、食物添加劑和雜質的含量過高。從2002年1月25日至2002年3月15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整個歐盟、挪威及俄羅斯先後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2002年2月19日,英國食品標准局建議英國商店停售所有產自中國的蜂蜜以及混合蜂蜜。此後,歐盟各成員國對其市場上的中國蜂蜜進行強制檢查,對不合格貨物予以查封、退貨或銷毀。隨後,挪威、沙特等國也紛紛效仿。日本、加拿大、美國以及香港等市場也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蜂蜜的檢驗。在茶葉貿易方面,歐盟一方面成百倍地提高了茶葉的農葯殘留標准,同時,把限制禁止使用的農葯從原來的29種增至62種,這使得中國去年對歐盟的茶葉出口減少了37%,很多無法達標的中國茶出口企業面臨著被趕出歐洲市場的尷尬局面。歐盟甚至提出要檢驗包括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的環境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到2001年底前,僅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就有96批次被日本海關檢出農葯殘留超標。在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年20%-30%的速度增長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出口卻累累受阻。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可喜的是我國的綠色食品目前還沒有一宗出口受阻的記錄,但我國去年綠色食品的出口額僅3億美元。
(二)綠色壁壘也體現在生產環境或生產過程方面。有些產品即使其質量符合國際或地方性的標准,但在生產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這類產品也往往被某些國家的綠色壁壘所封殺。這類綠色壁壘有的也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但如果一個國家的消費者因環境意識的提高自覺抵制這類產品,產品即使進入了這些國家的國門也沒有市場。
二、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
為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有必要了解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因為農產品的生產直接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總體生態環境還在進一步惡化,如果這一惡化勢頭得不到徹底扭轉,在國際貿易舞台上再高明的談判能手也將會愈來愈被動。直接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的原因是土壤污染。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及滯後性的特點,其危害要通過食物鏈影響動植物和人的健康才顯現出來,所以土壤污染往往被忽視。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葯化肥,二是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出的「三廢」。
(一)我國農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的污染。據近年來統計,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田的化肥使用量為世界平均用量的219倍。早在1990年我國受農葯污染的土壤面積就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5。在以後的10多年中,我國的環境狀況總體上在進一步惡化,土壤污染也更為嚴重。一般地講,農葯的有效利用率僅為20%-30%,大部分飄浮在空氣中或降落在地面,後者又大部分進入土壤、水體、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形成危害。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某市所產的葉菜,因施用氮肥過多,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鹽污染,相當比例的蔬菜仍可檢出六六六與滴滴涕。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的硝酸鹽污染超標現象也十分普遍。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成為致癌物質。
(二)生產生活的「三廢」導致土壤的污染。全國85%的工業廢水及8」%的工業廢渣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到5%,大部分廢氣亦未經處理而隨意排放。特別是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而環保措施不力,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致使土壤遭受重金屬、病原菌及放射性等污染。據報道,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我國每年生產的鎘米1億多斤,受汞污染的面積達48萬畝,每年的汞米約有319億斤。
早在1980-1988年,對珠三角發達地區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已十分嚴重,如某地產「鎘米」地區的青少年頭發中鎘的含量竟是正常地區的30多倍。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畜禽廢棄物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區,問題更為嚴重。僅在上海郊區,最近幾年畜禽糞便的年排放量已超過12000000t。由於畜禽糞便的長期排放和土壤的N、P和生物污染,造成郊區的蔬菜、果樹和草坪死亡事件多有發生。畜禽糞肥的過多使用,還引起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目前,在北京、武漢、沈陽、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郊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南京市郊菜園供試土樣中約50%以上的樣點,不再適宜種植蔬菜作物而只宜作林業用地或城建、道路及工礦用地。
三、我國農產品應對綠色壁壘的戰略對策
(一)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貿易壁壘的挑戰
目前,有一種片面的觀點,認為綠色貿易壁壘只是為了限制進口,保護貿易,所謂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只是一個借口,所以,對付貿易壁壘的手段也就是如何走借口的問題。
應該看到,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從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大會之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或地區,若不熱衷於可持續發展,就勢必給國際社會留下愚昧、目光短淺、對人類社會不負責任的形象,從而可能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反之,則有利於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綠色壁壘是在這種國際背景條件下形成的。因此綠色壁壘的出現符合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是客觀的和必要的。根據WTO規則,制定綠色壁壘是合理合法的。如在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6中指出,不應妨礙任何國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健康以及環境。因此,貿易綠色壁壘是不可迴避的,我們應積極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其實,綠色壁壘也不僅僅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通過迎戰綠色壁壘挑戰,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及提高農產品質量。而且,改善優化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國「九五」制定的未來50年生態環境建設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改變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鄉環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從2010年到203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從2030年到2050年,全國建立起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經濟系統。因此,迎戰貿易綠色壁壘與我們自身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當然,在認識貿易綠色壁壘是客觀性和必要性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如何設定綠色壁壘以及綠色壁壘的高低等,卻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因此,我們必須熟悉WTO的有關規則,充分運用這些規則,保護自己,沖破他人的壁壘。
(二)及時掌握國際農產品質量標准,並迅速作出反應
中國農產品要想順利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除了質量要達到國際通用的食品衛生標准,還要滿足發達國家各自製定的更為苛刻的技術標准,而且這些標准還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及時全面掌握農產品的質量標准及其變化情況,以便盡快調整我們的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而忽視對食品安全的需求,直到2001年9月18日,農業部才出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行業標准。我們所說的「無公害農產品」,一般是指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和硝酸鹽含量不超過規定標准。但是我國的這些標准都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對於有毒有機物指標和標准則根本沒有考慮。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中共涉及62種化學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學農葯以及諸如砷、汞、氰化物等污染物。然而,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迄今已公布了有關農業在食品中的最大限制標准共2522項,美國則多達4」」」多項,其他發達國家也有數百項至上千項。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差距是明顯的。而且,我國農產品某些控制標准太松以及管理不力等缺陷,使其安全品質更無保證。
此外,我國大量的出口企業在「綠色」方面反應十分遲鈍,對「綠色壁壘」視而不見。如歐盟茶葉委員會早在1993年便提出了茶葉農葯殘留新標准,並於1996年實施,後應產茶國要求給了一個「緩沖期」,然而就在此期間中國進入歐盟的茶葉農葯殘留超標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例如氰戊菊酯的超標率,1997年紅茶為16.4%,綠茶為27.5%;1998年紅茶為42.7%,綠茶為37.9%。目前,我國許多地方負責貿易的政府部門,不清楚國際標准認證,許多企業更不知ISO是何物,或者只知道ISO9000,卻不知道ISO14000。因此,有必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行業性中介組織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朝外向型農業健康發展。
(三)規范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公認的質量認證標准
我國綠色產品、綠色營銷、綠色消費可謂是「生機勃勃」。有人曾統計,近年來報刊上頻頻出現有關產品和企業的「綠色」詞彙竟達318個之多。但是,包括農產品在內,我國的許多所謂「綠色產業」或「綠色產品」,沒有統一的標准,各企業或地方不斷推出「綠色」大旗,推銷產品,形形色色披著「綠色」的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泛濫成災。西方發達國家,主要農產品都已經建立了健全的質量標准。雖然我國也頒布實施了一些食品安全質量標准及法規,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准還很不規范,且許多產品的質量標准低於國際標准規定的水平。為了使我國的農產品達到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質量標准,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應該制定統一的、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准體系技術條例和標准,使產中、產後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接軌。並在質量認證及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非政府機構的工作必須統一。使我國農產品安全生產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同時,給予綠色產品生產以優惠的鼓勵政策,從信息、技術、稅收、貸款等各方面,支持綠色農業基地的建設。WTO規則規定,當補貼不具有「專向性」時,補貼是被允許的。如政府對綠色農產品生產環境方面的補貼,不僅不對貿易造成直接影響,而且還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因而這種綠色補貼稱為正常補貼,是被允許的。同時,應逐漸改變我國目前普遍使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手段的做法,充分利用WTO守則中列入「不可起訴」范圍的3項專向補貼,即RLD活動()、地區扶貧和環保項目,通過立法將其歸入WTO守則中「不可起訴」范圍。目前,中國政府建立了唯一授權的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這家機構已先後與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鑒定了認證合作協議,這為我國綠色農產品順利進入對方市場打通了渠道。
(四)全面整治農業環境,逐步規范綠色基地的建設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祖祖輩輩精耕細作沒有被污染的耕地。然而,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破壞已從城市擴散到農村。為了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環境質量水平,必須加強對農業環境、草原牧區、漁業水域等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充實基礎環保隊伍,利用法規、行政及經濟等手段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對大中城市郊區、工礦企業周圍等重點區域的土壤環境,開展常規性監測,及時掌握環境污染、損失狀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同時,嚴格按照綠色產品的標准,逐步完善我國綠色基地的建設。各地區應有計劃、分區域、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綠色農產品示範基地的建設。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利用許可證、質量認證等手段,創立農產品優質品牌,通過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以經濟杠桿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
(五)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1.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的開發,二是農葯化肥的生產和使用,三是土壤污染的治理。
(1)應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開發和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2)要調整農葯化肥結構。我國缺乏高效低毒的新農葯,在不足200種農葯中,產量最高的21種大多是高毒農葯。應積極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和化肥,淘汰對人體危害很大的高毒、高殘留農葯。大力推廣有機肥工程,減少無機肥的用量。逐步引導和發展准確農業,改變偏施、重施化肥的習慣。(3)研究開發並引進農葯降解技術。有些技術如利用臭氧消毒降解技術,在國外運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國用於解決農葯殘留問題才是最近幾年的事。
2.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要充分利用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建立的「全球環境基金」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保領域的優惠貸款的條件,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我國農業環境保護及綠色農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積極參與國際性及區域性的環境技術合作,通過環保技術的轉讓,促進我國綠色農產品的發展。

㈣ 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什麼的基本途徑

"一、發展歷程
英國政府於1949年組建國家研究開發公司(,簡稱NRDC),負責對政府公共資助形成的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根據英國1967年頒布的《發明開發法》,NRDC有權取得、佔有、出讓為公共利益而進行研究所取得的發明成果,所有大學和公立研究機構,無論是實驗室還是研究所,也無論是團體還是個人,只要所進行的研究是由政府資助的,成果一律歸國家所有,由NRDC負責管理。
1975年,英國工黨政府又成立了國家企業聯盟(Na�tionalEnterpriseBoard,簡稱NEB),主要職責是進行地區的工業投資,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研究高技術領域發展的投資問題。
1981年,英國政府決定,NRDC與NEB合並,改名為「英國技術集團」(BritishTechnologyGroup,簡稱BTG),仍擁有原NRDC對公共研究成果管理的權利。
1984年11月,英國保守黨政府認為《發明開發法》的壟斷規定不利於科技成果充分發揮作用,抑制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宣布廢除這一規定,使發明者有了自主權,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發明創造,有利於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這樣BTG再也不能無償佔有公共資助的科研成果,但由於多數大學和公立研究機構對知識產權保護與商品化缺乏足夠的資金和專長,仍願意與BTG合作。
為了推動BTG的市場化運作,1991年12月,英國政府把BTG轉讓給了由英國風險投資公司、英格蘭銀行、大學副校長委員會和BTG組成的聯合財團,售價2800萬英鎊,促使BTG實現私有化。
此後,BTG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拓寬技術來源,從最初著眼於國內市場,主要依靠研究院所和大學,發展成長為今天的國際公司,業務領域涵蓋歐洲、北美和日本,75%以上的收入來自英國以外的業務,使技術轉移國際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專門從事技術轉移的科技中介機構,擁有250多種主要技術、8500多項專利,400多項專利授權協議。1995年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
BTG總部設在倫敦,在美國費城、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目前,BTG有雇員200多人,都是具有技術和商業知識的人才,其中半數以上是科學家、工程師、專利代理、律師和會計師等。
二、目標定位、運行機制與主要業務
(一)目標與定位
BTG致力於從市場的實際需要出發挑選技術項目,並通過最有效的手段將技術推向市場,主要目標是實現技術的商品化,包括尋找、篩選和獲得技術、評估技術成果、進行專利保護、協助進行技術的商業化開發、市場包裝、轉讓技術、監控轉讓技術進展等。其基本任務是推動新技術的轉移和開發工作,尤其是促進大學、工業界、研究理事會以及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的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商品化,包括提供商業支持,鼓勵私營部門的技術創新投資和扶持中小企業。
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有兩次重大科技決策和改革措施對科技中介機構與服務的市場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是把政府變成科技咨詢市場中的買方,二是撒切爾政府時期的私有化。由於大力推行私有化,一批原國有的科研院所進行私有化或國有私營化改制,不僅使部分科技人員進入了科技中介機構,而且相當一部分科研院所都具有科技中介機構的功能,有些則完全改製成為私營科技中介公司。
BTG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一家商業化運作的科技中介機構。它通過許可證貿易、出版物與文獻交流服務、合同研究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人員轉移、支持投資創辦新技術企業、授予技術專有權、以及采購科技成果等經營業務,取得了卓越的成效。BTG現已成為英國技術開發和技術轉移的核心機構,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但是,BTG擁有任何一家中介機構都無法比擬的豐富的專利發明和科技成果。作為專門以風險投資支持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的機構,BTG具有由國家授權的保護專利和頒發技術許可證的職能權利,有根據社會需要保證國家的研究成果或諸多有應用前景的技術進行再開發的權責,有權對政府投資的研究成果和它認為可能導致用戶實際應用的研究領域,可以對有關項目給予資金條件支持。以上這些權責內容已於1986年載入英國國家開發發明方案之中,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二)運行機制
BTG屬於科技中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它的運行機制就是通過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職權,同國內各大學、研究院所、企業集團及眾多發明人有著廣泛的緊密聯合,形成技術開發———推廣轉移(銷售)———再開發及投產等一條龍的有機整體,利潤共享,BTG真正起到聯結開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BTG具有捕捉未來市場技術並從中獲得回報的獨特能力,通過投資於技術的進一步開發和擴大知識產權的范圍,創造新的價值。BTG不僅通過轉讓技術使用獲取價值,而且通過建立新的風險投資企業,把獲得巨大報酬返還給它的技術提供者、商業合夥人和股東。所以,眾多國內外發明人或企業都紛紛把自己的專利、發明等成果委託給BTG,BTG經審議後替發明人支付專利申請費用和代辦申報,頒發許可證,真正使發明者得到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然後,即可對專利等開發成果進行轉讓,利潤分成。這種運作模式使BTG在技術供方和技術發展方中都擁有能夠共同獲得利潤的合作夥伴,同世界許多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以及全球主要的技術公司都有密切地聯系。
(三)主要業務
BTG涉及的主要技術領域為醫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電子和通信,業務涵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技術,在BTG的業務清單中可以選擇需要的技術。具體業務包括:
1.尋找、篩選和獲得技術
BTG積極地尋找新的具有商業前途的技術,無論是幫助申請專利還是實施專利授權,選擇到好的技術是BTG業務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BTG每年在世界范圍內從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等機構預選400項技術和專利,然後從中篩選和評估出100項具有較大市場價值的技術項目,幫助實現專利申請或實施專利授權。對那些還不夠成熟但確有很好開發價值的技術項目,還可以投資一定的資金去開發。
2.技術轉移
由於英國專利管理費用昂貴,一項專利從開始申請到失效,全部管理費用約需7~10萬英鎊。如果發生侵權行為,打起官司來,費用就更高了,而且有關專利等無形資產的法規是很復雜的,科研人員要想搞明自是較困難的。所以,大學、科研機構或一些中小企業因缺乏專利保護的資金和專業知識,不得不放棄專利權,把其轉讓給BTG,從中獲取一定的收入就可以了。從買方的角度考慮,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取勝,就必須靠新產品、新技木,靠產品質量。由於市場變化莫測,即使是有實力的大企業也不能保證其開發的產品適銷對路或者樣樣成功,而且也不可能什麼產品都能開發。因此,一些企業在改變發展戰略、調整產品結構時,在本企業沒有合適的新產品的情況下,往往希望能買到可以直接投產的新產品或新技術,以解燃眉之急。由於一些專利還未達到實用的程度,需要進一步開發才能推向市場,因此,買賣雙方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的。BTG作為買方與賣方之間的橋梁,負責為賣方申請並保護專利,資助賣方進一步把技術開發到可以實際應用的程度,再轉讓給買方,所得收入由雙賣方按一定比例分配。
近10年來,BTG每年技術轉移和支持開發、創辦新企業等的營業額高達6億英鎊,其中技術轉移上千項次,支持開發項目四、五百項,氣墊船、抗生素、先鋒黴素、干擾素、核磁共振成像(MRI)、除蟲菊酯、安全針等都是BTG成功的技術轉讓項目。
3.風險投資
BTG介入新技術商業化已經有50多年,是英國最大風險投資機構。BTG的風險投資遍布於整個歐洲和北美洲,集中在英國和北美的中大西洋區域。BTG的風險投資集中在那些員工具有奉獻精神、創新技術和市場前景的企業。BTG不僅關注技術開發的結果和早期階段的投資,而且也考慮具有吸引力的後期階段的投資。而且,BTG更傾向於關注技術的開發,它的技術大多數都來源於大學和公司里的頂尖技術。BTG通過直接介入這些投資,以提供管理和經營專家的方式來幫助處於早期階段的公司盡快成長起來。BTG的專利律師與其投資的公司的發展小組以及專利法律顧問一起,共同制定一個戰略性的專利投資組合,不僅保護投資公司的產品,而且保護了知識產權。
4.支持各種形式的技術開發
主要包括:①幫助公營機構申請獲得專利和生產許可證;②資助大學師生對一些有希望的但尚未證實的高技術設想進行早期開發,並與一些大學共同安排高技術實驗項目,並提供「種子資金」(在試驗期可提供10~30萬英鎊的優惠貸款)。③在大學中設高技術獎勵基金,一個獎勵項目大約5000英鎊獎金。④不定期舉辦高技術發明創造競賽。⑤幫助有技術專長的集體或個人開辦新企業,協助辦理開辦手續,提供資金方面的幫助。
三、技術轉移的方法與步驟
BTG的技術轉移一般經過技術評估、專利保護、技術開發、市場化、專利轉讓、協議後的專利保護與監督、收益分享等七個階段。
(一)技術評估
BTG按照嚴格的標准來評價每項技術是否真正具有創新性,判斷這項技術能否完全獲得專利保護,是否有足夠的市場潛力,並確定一個明確的商業化進程。
至於評估方法,沒有系統的文字規定,主要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法,承辦人的經驗起主要作用。此外,還要考慮把技術開發成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專利、商業化及其他問題,綜合權衡,決定取捨。BTG每年約評估400項新技術,大約只有100項被選中,進入BTG的檔案。
(二)專利保護
一旦決定接受該項技術,BTG會與發明人簽定發明轉讓協議,由發明人把發明權轉讓給BTG。協議書規定了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收入分享的原則。然後,依據協議規定,BTG專利部門的律師將代為發明人填寫專利申請表,負責專利並承擔專利申請費、保護費以及侵權糾紛的訴訟費等全部費用。就BTG來說,為申請一項重要的技術發明,在17~20年的專利保護期內一般要花費25萬英鎊。
目前,BTG專利部共有18名律師,經驗豐富,對一項發明如何能申請到專利,如何措詞都有獨到的研究。BTG的專利問題專家確保在更廣的范圍和更高程度上都能把技術的潛力挖掘出來,並且他們在專利策略和專利製作上是非常講究商業性的。有時,BTG還把一項技術發明按其主要環節分成好幾段,每段都申請專利,買方要想獲取一項完整的技術,就必須同時購買幾項專利才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延長專利技術的整體壽命,另一方面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
(三)技術開發
對具有開發潛力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專利技術,BTG會制定開發和營銷計劃,資助發明人進一步開發,加速其商業化進程,提高技術轉移的成功率。BTG的發明專利從申請專利到進一步開發後推向市場,一般需要約5~7年的時間。
(四)市場化
BTG負責聯系對技術感興趣的客戶。BTG與北美、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企業有廣泛的聯系,已形成了國際性網路。這一優勢可使BTG從世界各地尋找到最合適的買主,即在英國或國際上有能力成功地開發專利技術的被許可人。把科技成果和專利變成實實在在的市場產品是BTG的主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為專利找到最佳實施公司或企業是BTG的主要工作。通過市場分析,BTG能夠制定出技術發展的完整市場戰略,識別和跟蹤最優的商業化路線。
(五)技術轉讓
一旦買主確定後,BTG會與其談判簽定轉讓協議。從技術轉讓到新的商業冒險和戰略聯盟的形成,每一個談判協議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目標都是使BTG的收入最大化。有些技術在獲得專利後,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失敗了或被更好的技術或產品取代了。因此,BTG選中並獲取專利的技術中,只有45~50%被成功地推向市場並創收。這也使得BTG在轉讓專利評價其價值時,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生命周期、專利有效期、同類產品的競爭力、產品的市場潛力、專利申請費、保護費、侵權訴訟費和市場開發費等,還要考慮把專利推向市場的成功率。盡管BTG主要是通過轉讓獲取收入,但也在考慮採取更靈活的辦法。比如,BTG已開始涉足興辦合資公司。
(六)協議後的專利保護與監督
在技術被轉讓之後,BTG仍然關注技術的使用情況。BTG的工作不僅要確保專利不被侵犯,版稅被完全支付,而且不能錯過新的創收機會。在專利的整個壽命周期中,BTG負責對其進行保護,監測可能發生的侵權行為。一旦發現有侵權行為,BTG有經驗豐富的專利律師和雄厚的經濟實力來對付它。此外,BTG也監測被許可人的經營和財務,確保被許可人根據專利使用許可協議,誠實地向BTG支付專利使用許可費。對違反合同者,則訴諸法律手段加以解決。
(七)收益分享
BTG一般不採取賣專利的方式來賺錢。BTG的理念是:一項技術產生的市場收益要大家共享。BTG與專利所有者一般是平分從生產廠家那裡得來的利益份額。BTG已經同世界上一些非常著名的大型跨國公司及一些小公司成功的建立了互惠互利的關系。無論是大學研究機構還是商業組織,只要把它們的技術帶給BTG,依靠這種關系就能使收入增加而獲得利潤。所以,一項技術轉讓成功後,獲取的轉讓費在扣除專利申請費、訴訟費和開發費等費用之後,其凈收入由BTG與發明者按對半平分。
四、成功因素分析
盡管BTG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不少企業正在削減研究開發經費,有些客戶甚至出現了支付許可費用困難的情況,使BTG的業務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從總體上講,BTG是成功的。它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重要啟示。
我們認為,BTG的成功不僅包含了知識產權保護、對科學和技術的關注以及全球化意識,更是建立在一些重要因素基礎之上。
(一)在BTG的前身(國家研究開發公司)創辦初期,英國貿工部曾給予一定支持,並規定8年內歸還政府的全部投資,完全達到自力更生。在1991年私有化之後,仍保持公共有限公司的性質,在英國公立研究機構和大學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因此,它們一旦有技術上的發明,都想著找BTG。正是由於政府幾十年的扶持,BTG才逐步實現了自負盈虧,成為今天擁有上億英鎊資金實力雄厚的技術集團。
(二)實施多元化的技術發展戰略,主要包括:
第一,著眼於長期的技術轉移,為包裝好一個專利申請或實現已有專利的價值增值,BTG可預先投資於技術的進一步開發或技術的升級,並不急於把不很成熟的技術推向市場,而是盡量把「餅」做大,獲得最大的利益。
第二,注重擴展已有專利的價值,獲取源源不斷的市場利益。由於一項專利的有效保護期總是有限的,專利授權所帶來的經濟收益期限也是有限的。為了延長一項關鍵專利授權的經濟收入,BTG通過不斷幫助產生新的補充專利,來擴展或補充原有的主要專利授權,從一種關鍵專利衍生出多種其它專利。通過這種方式,BTG與發明者一起分享關鍵專利帶來的源源不斷的市場利益。由於BTG是獨立的第三方,能夠把多種來源的技術聯系在一起。通過「打包」相關的技術和獲得多個專利,BTG能夠提供給專利更全面的覆蓋面和更好的技術轉讓回報。BTG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其成為了一個經營成功的科技中介公司,找到自己與市場的最佳切入點,使自己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經營集中在有潛力的高附加值的技術、產業和市場方面,在選擇新的技術發明時,注意少而精,更多地吸收成熟的技術,用更少的時間來完成技術的商業化。按技術類型、發展階段和布局等拓展多元化的業務,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有利於化解技術商業化帶來的風險。
第四,開發非核心專利,到大型公司中去尋找與這些公司主要業務方向不緊密相關的專利技術(BTG把這些專利稱為非核心專利),經過對這些非核心專利的評估,篩選出具有潛在市場前景的專利,然後採取專利授權的辦法幫助實現這些非核心專利的市場價值。挖掘和評估出真正有開發價值的專利技術是BTG的強項之一。
(三)BTG重視技術來源和技術轉讓的國際化,在美、日都設有分支機構,與世界各地產業界有著廣泛地聯系,形成了全球性的網路,使其能在國際市場上尋找到最好的公司來開發其專利技術,以保障技術商業化的成功運作。
(四)英國等發達國家有著完備的知識產權體系,能對專利實施進行有效的保護,使侵權者受到應有的懲罰。這也是BTG公司賴以生存的重要社會環境條件。同時,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學、研究機構對知識產權有較好的認識和理解,懂得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他們一般都缺乏開發自己專利技術的資金和特長,自然對BTG這樣的科技中介機構有所需求。
(五)BTG內部的組織結構高效、精簡。員工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多學科的專業背景,都有在科研機構或企業工作的經歷,有很強的技術、市場(商業)、法律知識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評估產品或技術的潛力等方面,獨具慧眼,成功率較高,在申請專利、處理專利侵權等方面得心應手。
特別是,BTG注重給員工創造一種令人激動和精力充沛的工作氛圍,能夠激勵員工的領導才能、負責任和敢於冒險的精神。就酬金以及相關的報酬而言,包括股份分享計劃,BTG都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㈤ 威海市老垃圾廠有多少

免稅政策

增值稅優惠政策
???????????
??????福利企業
????????國家稅務總局福利企業徵收營業稅(國稅發[1994] 155號通知)
????????[主要內容]
????????
??????1個展示位置「殘」人員占民政福利工業企業生產人員50%以上(50%),生產型增值稅應稅貨物,除通知第三條所列事項,由稅務機關檢查,可以採取第一種方法後返回到稅收,都滿意的回報增值稅護理。
????????
??????2。配售「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的35%以上,並沒有達到50%的民政福利工業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增值稅應稅貨物,除了在第三條所列事項的通知虧損,如將部分或全部的回報增值稅的照顧,具體比例把握不好虧損上限。
??????民政福利工業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如果符合上述條件的,按照6%的征退稅率,則所征稅款。
??????資源綜合利用
????????(A)的通知(財稅字[1995] 44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營業稅的管理,對部分資源綜合利用
????????
??????[主要內容]建設材料的生產原料,混有不少於30%的煤矸石,煤,粉煤灰,燃煤鍋爐底渣高爐礦渣( 1995年年底前免徵增值稅不包括)。
????????(B)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6] 20號)繼續執行附加值產品的部分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主要內容]經國務院批准,1996年1月1日,下列文件優惠增值稅政策繼續執行:
????????
??????「的通知」(財稅字[1995] 44號),資源綜合利用的部分,免徵增值稅。免徵增值稅的建材包括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建材。
????????(C)部的通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的生產和加工原料的綜合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材(財稅[2001] 72號)
????????[主要內容]的綜合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2005年12月31日前,由稅務部門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方法。
????????(D)的通知(財稅[2001] 198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源綜合利用的部分銘記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問題
????????[主要內容]
????????1。自2001年1月1日起,對下列貨物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1)廢棄材料生產和加工的油頁岩與煤炭開采過程中的頁岩油及其他產品。
????????(2)在生產原料中混有不少於30%的廢舊瀝青混凝土生產的再生瀝青混凝土。
????????(3)使用的電源的都市固體廢物的產生。
????????(4)在生產原料,混有不少於30%的煤矸石,煤,粉煤灰,燒煤鍋爐底灰(不包括高爐礦渣)和其他的礦渣水泥生產。
??????2。自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增值稅應納稅額減半徵收的政策下列貨物:
??????(1)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頁岩和風力生產的電力。
??????(2)新型牆體材料產品。
??????3。白於2001年,生產粘土磚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瓦使用的值加稅,增值稅,不得採取最簡單的方式。
????????(E)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資源綜合利用的增值稅政策(財稅[2004] 25)
????????[主要內容]
????????1。電力生產和使用煤矸石增值稅納稅額減半。
????????
??????煤矸石,煤,石煤,頁岩油母頁岩生產的電力,煤矸石,煤,石煤,油頁岩量(以重量計)的總發電燃料的比例必須滿足更多的都市固體廢物量(以重量計)的總發電燃料的比例超過60%(含60%);利用城市固體廢棄物生產的電力,必須有80%以上(80%),以享受蔡水[ 2001] 198號文件和第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條款。
??????3。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的副產品,政策的具體產品包括:二水硫酸鈣含量不低於85%的石膏,濃度不小於15%的硫酸;總氯的含量不小於18%的硫酸銨。
??????廢棄材料
????????(A)的通知(財稅[2001] 78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政策的廢舊物資回收業務業務
????????[主要內容] 2001年5月1日起,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徵增值稅。
????????
??????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廢舊物資,金額發票上的監督,由稅務機關按照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的已發行普通股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10%。
????????(B)通知國家稅務總局有關稅收問題的發展,再生資源回收的廢舊物資業務(國稅函[2004]第736)
????????
????????????[主要內容]根據的「臨時條例人民共和國增值稅實施細則的第III,在收購的廢舊物資可再生聘用下崗工人行為和社會化的單位,不徵收增值稅。
??????農產品
??????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34號)
??????[主要內容]第十六條下列貨物免徵增值稅:農業生產者銷售自行生產的農產品。
??????農業生產資料
????????(A)通知(財稅字[2001]第113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若干農業生產征免增值稅政策
????????[主要內容]
????????下列貨物免徵增值稅:
????????1。塑料布。
????????
??????2。外面比生產銷售尿素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的主要原料,以及免稅化肥外的比DAP(原料生產的復合肥產品的免稅化肥成本的份額所有化肥成本的比例高於70%)。
????????
??????生產和銷售的阿維菌素,胺菊酯,百菌清,苯噻丙酸甲草胺,苄嘧磺隆草除靈,吡蟲啉,烯丙菊酯噠蟎靈,代森錳鋅,稻瘟靈,敵百蟲,丁草胺,啶蟲脒多抗黴素A多丹,甲基硫菌靈,甲基異丁基異柳磷,A(B)為基礎的毒葯,A(b)根據嘧啶磷,精惡唑禾草磷,喹禾靈井岡黴素噻吩磺隆高效氯氟氰菊酯,三唑磷,三唑酮,殺蟲單殺蟲雙順氯氰菊酯,涕滅威,BA混合烯戊唑醇辛硫磷辛醯溴苯腈,異丙甲草胺,乙草胺,乙醯甲胺磷,莠去津。
??????批發和零售的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業機械。
??????[二]對農葯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3] 186號)
??????3個主要內容,自2004年1月1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對某些農產品的生產數據採集,免徵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第113號),對國內農葯生產型增值稅免稅政策停止執行。
????????(C)暫免徵收尿素產品增值稅(財稅[2005] 87號)
????????[主要內容]自2005年7月1號。國內生產銷售的尿素增值稅先征後返50%調整為暫免徵收增值稅。
??????飼料產品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飼料產品免徵增值稅的通知「(財稅[2001] 121號)
????????[主要內容]根據國務院的指示上的部分飼料產品繼續免徵增值稅,免稅范圍的飼料產品和飼料的國內環節免徵增值稅的管理辦法明確如下:
????????免稅飼料產品的范圍包括:
????????單一大宗飼料。
????????2。混合飼料。
????????配合飼料。
????????預混料。
????????5。濃縮飼料
??????2001年8月1日起執行的通知。
??????軟體產品
????????(A)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電子出版物屬於軟體,征稅范圍(國稅函[20001168)
????????[主要內容]屬於軟體類的電子出版物,應享受優惠政策的軟體產品增值稅政策。
????????(=)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財稅[2000] 25號)
????????
??????[主要內容]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自2000年6月24日至2010年年底,其自身的發展和生產的軟體產品的銷售,附加價值稅的法定稅率為17%,3%以上,其實際增值稅稅收負擔部分實施即征即退政策。
????????(C)的通知「(財稅[2005] 165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對增值稅政策
????????[主要內容]
????????
??????1。嵌入式軟體不屬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通知」(財稅[2000] 25號)提供的軟體產品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稅收政策問題。
????????
??????2。收取納稅人銷售軟體產品及銷售的軟體安裝費,維修保養費,培訓費,應徵收增值稅的混合銷售,可以享受軟體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有關規定,按照收入,增值稅。
??????軟體產品按期交付或按次付費的收費維修技術服務費,培訓費,不徵收增值稅。
??????電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電力體制改革中農村地區的農村電網維護費徵收和免徵增值稅問題(國稅函[2002] 421號)
??????主要內容的農村電管站改革後,全縣農村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收到維修費應免徵增值稅。
??????糧食企業
??????的通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糧食企業增值稅征免問題(財稅字[1999]第98號)
????????[主要內容]
????????1。國有糧食企業必須是順價原則出售的食品。免徵增值稅,銷售的國有糧食企業承擔的任務,糧食收購和儲存食品。
????????其他糧食企業經營的食品,除下列項目免徵營業稅,徵收增值稅。
????????(1)軍隊的食物。
????????(2)救災救濟糧。
????????(3)庫區移民的口糧。
????????3。除了政府儲備食用植物油的銷售繼續免徵增值稅,應當徵收增值稅銷售的食用植物油業務。
????????1998年8月1日的通知。
??????
????????(A)的通知(財稅字[1995] 69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征免問題被沒收的物品
????????[主要內容]
????????
??????1執罰部門和單位進行調查和處理的貨物屬於正常的商業部門的經營者,拍賣條件的,財政部門執罰部門或單位供應商的同意,公共拍賣。拍賣罰沒收入由執罰部門和單位如數上繳財政部的收入,不征稅的。購買拍賣物品再銷售的經營單位,應當徵收增值稅。
????????
??????2。執罰部門和單位進行調查和處理的貨物屬於正常的商業部門的經營者,不具備拍賣條件的,由執罰部門,金融部門,國家指定銷售單位與相關部門一起根據質量,國家指定的單位滿足正常的銷售渠道,價格變動處理。變價收入執罰部門按商定的價格如數上繳財政罰沒收入是不征稅的。銷售單位將被指定由國家沒收的物品包括在正常的銷售渠道銷售,應徵收增值稅。
????????
??????執罰部門和單位調查,專門處理與管理機關或專門處理與企業的財產,如黃金和白銀(不含金,銀飾品),外幣,證券,非禁止出口的文物,應專管機關或專營公司債券或收購。執罰部門和單位的收入的贖回或購買價格作為違約金沒收,上繳財政部,不征稅。具體處理機關或以上項目的特許經營項目須繳納增值稅,應徵收增值稅。
????????(B)的通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有關稅收問題的血庫(財稅字[1999] 264號)
????????[主要內容]血庫的血液供應臨床使用,醫療機構免徵增值稅。
????????(C)的通知「(財稅[2002] 29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政策的節儉和使用機動車輛
????????[主要內容]
????????
??????1。納稅人從事銷售舊貨(包括舊貨經營單位銷售的舊貨和納稅人銷售應稅使用的固定資產),無論增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無論其是否批准認可跳蚤市場交換試點單位徵收率減少4%至50%的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2。納稅人銷售其使用的汽車,摩托車,遊艇,售價屬於免徵增值稅,消費稅,比原來的值。舊機動車經營單位銷售的二手汽車,摩托車,遊艇,按照4%的徵收率減半的增值稅。
??????本通知自2002年1月1日。
??????(D)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收問題上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國稅函[2002] 366號]
??????的主要內容,從2002年起,中遠集團的船舶修理業務,免徵增值稅。
??????(E)的通知「(財稅[2003] 181號)的抗HIV葯物免徵增值稅
????????[主要內容]
????????2002年一月一日起,直到2006年,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的抗艾滋病毒葯??物的進口和國內流通。
????????2。自2003年7月1日起直到2006年,國內生產的抗艾滋病毒葯??物的國內定點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和流通環節增值稅豁免。
????????(F)的教育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4] 39號)
????????[主要內容]
????????企業舉辦特殊教育學校,福利企業,亭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由國家福利企業增值稅的標准。
????????
??????取消以下稅收優惠政策:民營企業有關的學校徵收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 156號]條應稅貨物生產的第一款民營企業,其中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免徵增值稅。
????????(G)方面的債轉股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 29號)
????????[主要內容]
????????
????????????的債務股本掉期協議簽署債務股本掉期業務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負債權益交換原企業的貨物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新公司的債務,股權置換,免徵增值稅。的債轉股原企業將應稅消費品作為投資的債轉股新公司,將免徵消費稅。
????????上述優惠政策從國務院批准之日起執行債轉股實施方案中的債務掉期。對本通知印發之前,一直沒有退還增值稅和消費稅徵收的債務股權交換的原始。

所得稅優惠政策

?1,從每年的生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由國務院,新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所得稅免徵所得稅兩年。
?農村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的行業,鄉鎮,村農業技術推廣站,植保站,水管站,林業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種子站,農技站,氣象站,以及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技術服務或勞務的收入,以及城鎮其他類型的機構開展此類服務或勞務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3,研究機構和大學為科技成果的產業轉移,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服務收入,免徵所得稅。
?4,對新的獨立核算企業,從事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所得稅。
?新的獨立核算企業或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的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的第一年免徵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6,在新的獨立核算的公用事業,商業用品行業,外貿,旅遊業,倉儲業,居民服務,飲食,教育,文化,公共衛生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向主管稅務報告機關,則可能減少或免徵所得稅一年。
?,新的Office三級企業的多行業,其主要業務操作,以確定減免稅。
8,利用廢水,廢氣,廢物和其他廢物為主要原料生產,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五年內。
9日,專門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目錄的設備(產品)的獨立核算的條件下,企業的生產,收益或虧損,可以獨立計算,其年純收入30萬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10日,新的「老,少邊,貧困地區的國營企業,在三年內確定應減少或免徵所得稅。
11,企業和機構的技術轉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安裝,讓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每年純收入3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和技術,從收入,暫免徵收稅。
?12,遇風,火,水,休克和嚴重的自然災害,在一定期限內,應減少或免徵所得稅。
13日,為了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工作的通知做一個更好的工作「的精神(FA [2002] 12號),國務院批准,對下崗職工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1),新的服務(除廣告,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時,新招收下崗工人達到了30%以上的員工總數(含30%),並與其簽訂3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確定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稅務機關審核3年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和企業所得稅。
企業策略下崗職工的員工總人數的不到30%,但與其簽訂的三個年期的勞動合同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稅務機關,三年的比例確定,根據計算減少或減稅。減少率=(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企業職工總數×100%)×2。
(2),從事批發,批發與零售,以及其他非零售業務的新企業(除企業)下崗職工實現超過30%的員工總數(包括戰術的時候30%),並與其簽訂3年以上的長期合同,確定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稅務機關審核,免徵3年來,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企業策略下崗職工的員工總人數的不到30%,但與其簽訂的三個年期的勞動合同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稅務機關,三年的比例確定,根據計算減少或減稅。減少率=(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企業職工總數×100%)×2。
(3),現有服務型企業(除廣告,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和現有的商貿企業(從事批發,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其他非零售業務的商業企業除外)新的崗位,新招收下崗失業人員達到總人數的30%以上(含30%)的員工,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簽訂三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支付三年內的年度企業所得稅的減征30%。
(4)分離,主,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企業設立的國有大型和中型的企業經濟實體(例外:金融保險業,郵政和電信行業,建築行業,娛樂業和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服務型企業,在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商貿企業從事批發,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其他非零售業務的企業),符合下列條件的,由相關部門鑒定,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的稅務機關審核。
[1]。原企業的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或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
[2]。獨立核算,產權清晰並逐步實現產權多元化;
[3]。吸收原有的富餘人員達到30%以上,企業職工總數(含30%);
[4]。變更或簽訂新的勞動合同的職工安置。
(5),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除建築業,娛樂業和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並在收到稅務登記證之日起,三年內不得,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6)新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安置城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60%所得稅的減少或豁免三年內,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後,新安置失業人員30%原總員工人數減半徵收所得稅兩年。
從事批發業務的商業零售企業從事零售,作為其企業所得稅適用於固定稅收優惠和適當的財政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的新辦企業(1994年)的001文件,企業可以選擇最優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執行。
(7),蔡水發[2002] 208號文件「商業企業」定義為商業零售企業。商業零售企業的商品營業場所,櫃台,不自產商品,直接向最終消費者為導向的商業零售企業,包括直接從事一般商品的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零售商店的銷售。
(8),唯一的商業零售企業從事零售業務(商品批發,批發和零售企業除外),按比例分配的稅收優惠繼續按照規定蔡水發[2002] 208號文件執行。
(9),從事零售銷售,的固定稅收優惠,是從事批發業務的商業零售企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並簽訂三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稅務機關審核,在2005年年底之前可以享受固定的扣稅優惠。
批準的稅收優惠政策的下崗失業人員的數量,並應扣除從企業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不足之處,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抵扣,扣除截至2005年底,年。
具體的抵扣額=企業安置下崗職工×2000元/年
?14所高校,小學和中學的校辦工廠,農場,從事生產和管理,並舉辦各類進修課程,培訓收入,免徵所得稅。
?15日,組織由民政部門的福利生產企業,所得稅減少或豁免。
16,社會力量的政府部門和機構,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免徵企業所得稅的福利。
17日,軍隊(武警部隊)的工廠,以保持家庭,離退休幹部的企業免徵企業所得稅,2000至2002年,三年。
?18,機構的國有農業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水產養殖業和林業產品初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加上收入的行業。
?19個科研機構,自2000年10月1日起,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的10個國家中有20個國家,管理國家經濟和貿易委員會主席團轉換所屬242個科研機構,從1999年到2003年年底,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21,勘察設計單位轉企改制,自2000年1月1日 - 12月31日,2004年,5年的企業所得稅。
??22日,新的軟體生產企業,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現了,因為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以來的首個獲利年度。
??23日,國家農業產業化審查認定為重點龍頭企業,暫免徵收的企業所得稅後的聯合會議。

在中國注冊的商標

申請商標注冊程序:

商標注冊查詢:查詢中包含中文和英文的注冊商標。根據商標申請人的要求向中國
商標局查詢是否相同或相似的商標注冊過。
的設計理念。
3,提交商標注冊申請。

商標注冊手續:

1,個人申請商標只需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就可以。
2,公司申請商標需要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一(清除)需要許可證編號。
3,有12個注冊商標標識(不超過10厘米長,寬,小於5厘米)
(1)如果該商標的顏色,必須提供11份彩色繪圖和黑白墨發出。

閱讀全文

與菊酯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