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任務跟成果的不同看法
任務是過程 成果是結果
❷ 為什麼做任務不等於結果
什麼是做任務?什麼是做結果?如果我們要任務,那麼我們多半得到的是借口,因為完不成的借口有成千上萬,欲找借口,何患無辭?如果我們要做結果,那麼我們多半得到的是方法,企業絕大多數的工作都不是攀登珠峰,怎麼可能辦不到?辦不到是因為你沒有執著地去行動!
比如小劉買票去青島,去買票是任務,買到票是結果。小劉的確排了三小時隊都沒有買到票,這就意味著小劉已經付出了勞動,卻沒有結果;小劉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因為他沒有為公司提供結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結果生存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滿足於苦勞,滿足於「我盡力了,結果做不到我也沒辦法」,那麼公司靠什麼生存?客戶會因為公司員工很辛苦,即使沒有提供優質產品或服務也會付錢給你嗎?
如何讓自己做出結果?只要小劉執著地要結果,就有很多辦法:
方法一、可以想辦法購買一些高價票。
方法二、可以直接做飛機,時間是多少,到達青島是多長時間?
方法三、可以包車到青島,費用大概是多少。
但小劉這么做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是因為他腦子中有一個念頭,你安排我做這件事(任務),我就做了這件事(任務),我只對事(任務)負責,只對程序負責,沒有對結果負責。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任務)嗎?不是,提供到青島的可行方案並最終落實才是做結果!
為什麼要做結果?
對個人而言,結果改變命運,只有在結果過程的積累才能創造不同的人生;
對企業而言,客戶付錢是為了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所有市場經濟中成功的企業都是在客戶端創造了滿意的結果,所以客戶願意和你合作。
心態決定行動,行動創造結果。追求結果的心態應是積極主動的心態。我們不應為完成任務而工作,在這種心態驅使下也許我們行動的結果往往不盡人意;我們應該為了結果而工作,我們要堅定信念、勇敢面對。不僅要有熱情,有耐心與恆心,還要有明確可行的具體措施,風雨過後就能見到彩虹。看!結果就在前方。
❸ 完成任務不等於結果對嗎
嗯,當然啦
❹ 為什麼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不等於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好不好,還依賴於最終學生的應用能力的提高。這需要反復的題型訓練才可以。這些都需要在習題課中慢慢鞏固提高。教師的辛苦體現在方方面面。
❺ 做任務不等於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完成任務只是獲得結果的一個過程。任務是一個執行假象,是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當你以為自己是在執行的時候,其實是在完成任務,因為沒有結果。
❻ 做任務不等於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完成任務只是獲得結果的一個過程。任務是一個執行假象,是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當你以為自己是在執行的時候,其實是在完成任務,因為沒有結果。
工作中我們做一件事情,我們把這件事做了,認為是完成任務了,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有價值的結果,完成預期的目標,那麼這件事做了就是沒有價值,就是沒有結果。工作沒有結果,就沒有創造價值.
❼ 什麼叫成果思維呢
成果思維,簡單說,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成果,而是有了預設成果,才去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首先就是要求一切從成果出發,沒有好的成果,多少理由和借口都是徒勞。比如說,有一家工廠,外面有6個廠家幫它做生產加工,於是這家工廠的品控部部長安排時間去外面那6家工廠檢測質量。
到了晚上回來,他卻看到本廠出現了質量問題,一般情況,他就都會跑去找總經理,說:「經理,你看今天我出去了一天,本廠就出現問題了。」是不是很熟悉?這種情況十分常見。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獲得肯定,這位部長的潛台詞很明顯:我在的時候,能保證沒有質量問題;我不在,他們就會出事。
總經理說:「這個品控部是不是你管?無論本廠還是外廠,都是你管的,是不是?不管你出不出去,本廠發生了問題,是不是你的問題?」部長無言以對。
後來,每當他要出去外場檢測質量時,便會事先進行規劃,自己出去了,留下空檔,該由誰接替工作;和生產部達成怎樣的共識,對品質有怎樣的要求;下達怎樣的今日計劃,如何按照計劃生產;晚上回來,再進行檢查。
成果必須是對企業有價值的,它不等於任務,不等於努力,不等於付出,更不等於苦勞。眾所周知,有句老話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講的就是一個人,他做了一件事,不管這件事有沒有做成,只要他有這份心,也付出行動了,似乎就是值得被肯定的。但是,在企業中,這種想法往往難以立足。
(7)任務不等於成果擴展閱讀:
站在成果思維的角度,如果自己的本職工作沒做好,就不應該去幫忙別人的工作。因為自己的工作關聯到很多崗位,沒做好,大家都會受影響。去幫忙了,萬一沒幫到,別人還要重做,更浪費時間。何況幫的那個人,也是公司花錢請來的,他理應做好本職工作。
如果忙不過來,需要人幫忙,他可以向上層反映,上層便會對他重視:是哪裡忙不過來?是管理問題還是流程問題?是不是設備和工具需要改良?是不是真的一個人完不成,確實需要再加一個人?等等。如此,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發展。有成果思維在裡面,價值就會出來,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做同一件事,思維方式改變了,就能帶來不同的效果。好比一條路,你可以走路,可以騎車,還可以開車,不同交通工具速度就會不同。就算是面對很常見的事,只要激發思考,換種思維,說不定就有更好的效果。
❽ 會計的具體任務為啥不包括評價財務成果
那是企業經營決策吧,跟咱會計好像沒有太多的主要關系,頂多算是參與管理
❾ 任務不等於結果的舉例
你參加考試了,但是沒通過
❿ 用「...是任務,...是成果」造句(工作方面)三條
我覺得學習是一種任務,而且考試取得好成績是一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