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0-2011年度浙江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小組優秀QC成果一等獎55項,二等獎34項,三等
說的具體點
Ⅱ 熊才平的成果獲獎
1、2013年3月,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回(教社科[2013]2號),獲獎項目:答基於網路教學平台的城鄉教師教研互動研究
2、2010年3月,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浙政發[2009]79號),獲獎項目:
教育信息化新視界(叢書)共8冊
3、2008年3月,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學術進步獎(浙社科規辦〔2008〕3號),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城鄉均衡發展:問題與對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獲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性均衡發展理論與實踐」,排名:1/3
5、2005年9月,獲得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面向教師教育的信息化環境創建與應用」,排名:3/5
Ⅲ 張湧泉的成果獲獎
1.1998年專著《敦煌俗字研究》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2.2003年專著《漢語俗字叢考》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3.1999年專著《敦煌變文校注》(第二作者)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4.2000年專著《敦煌變文校注》(第二作者)獲中國社科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一等獎;
5.2000年獲胡繩青年學術獎;
6.2003年論文《從語言文字的角度看敦煌文獻的價值》獲浙江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7.2009年專著《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獲浙江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8.2010年專著《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獲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
9.2013年專著《漢語俗字研究》獲第二屆思勉原創學術獎。
Ⅳ 蔡陽健的獲獎及榮譽
2012年江蘇省高校第九屆大學生物理及實驗課件作品創新競賽優秀指導老師榮譽稱號
2011年蘇州大學周氏教育科研優秀獎
2010年度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蘇州大學2010屆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獲2008-2009年度蘇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項)
2007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論文題目 「復雜激光束的變換與符合成像研究」,指導老師林強教授,朱詩堯教授
2007年獲德國洪堡基金
林強,蔡陽健,王立剛,朱詩堯, 部分相干激光的機理及其應用, 200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6年度浙江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 「復雜激光束的變換與符合成像研究」,指導老師林強教授,朱詩堯教授
2005年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浙江省優秀畢業生,浙江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4年獲浙江大學中科院獎學金,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2004年林強,蔡陽健,王立剛,戈迪,部分相干激光的產生和傳輸特性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 林強,蔡陽健,部分相干各向異性扭曲高斯-謝爾模光束的張量ABCD定律,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3年 林強,蔡陽健,部分相干GSM光束的分數傅立葉變換,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年蔡陽健,林強,橢圓厄密-高斯光束及其經過旁軸系統的傳輸,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年,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光華獎學金,「三好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榮譽稱號。
2002年,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研究生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榮譽稱號。
2000年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
199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二等獎
1998年浙江大學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
1997年浙江大學一等獎學金
Ⅳ 陳集雙的代表成果
1. 江蘇省勞動模範 (2011年)。
2. 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2006年)。
3. 外來物種環境風險評估和控制技術應用(2011年),環保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4. 新型果實生物防腐保鮮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010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5. 抗病毒番茄種苗工廠化生產技術研究(2007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完成人。
6. 浙江省外來有害生物控制現狀與對策研究(2005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完成人。
7.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檢測和特色芋頭無公害栽培技術研究(2005年),浙江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 浙江省教育廳,第1完成人。
8. 有機磷降解菌的構建與新型微生物肥料的開發(2007年),浙江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 浙江省教育廳,第2完成人。
Ⅵ 省級教學成果獎省一等獎前幾有用
省級教學成果獎省一等獎前幾有用需要看你們學校的職稱評審文件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省級教學成果獎記入本人考績檔案,作為評定職稱、晉級增薪的重要依據。各省學校的規定賦分情況略有不同。一般情況下,各類教學比賽成果只要有獲獎證書就可以,教學成果一般會有多人參與,按照位次賦分。
浙江省教學成果獎勵辦法
第一條為了獎勵取得教學成果的集體和個人,鼓勵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國家《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改革、研究成果。
第三條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成果獎分設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第四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教學成果,可以申請省級教學成果獎:
(一)省內首創;
(二)經過2年以上教學實踐檢驗;
(三)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並有一定影響。
第五條省內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教師及其他個人,均可按規定申請省級教學成果獎。
第六條申請省級教學成果獎,由成果的持有單位或個人,按照行政隸屬關系逐級推薦,並向省教育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委託,省內部委屬單位,可向省教育委員會提出申請。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共同完成的教學成果,由主持單位或個人提出申請。
第七條省級教學成果獎每4年評審一次。評審工作由省教育委員會負責,獲獎成果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獲獎證書由省人民政府頒發,獎金從省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事業費中支付。
第八條經批准獲獎的省級教學成果,須在授獎前公布。任何單位或個人對該教學成果的權屬問題如有異議,可以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提出,報省教育委員會裁定。
第九條教學成果獎應記入本人考績檔案,作為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晉級增薪的一項重要依據。教學成果獎的獎金,歸項目獲獎者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
第十條弄虛作假或者剽竊他人教學成果獲獎的,經核准事實後,由授獎單位予以撤銷,收回證書和獎金,並責成有關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Ⅶ 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關於公布優秀科研成果獲獎有沒有證書
有坑定有
Ⅷ 王建安的成果獎勵
1、2000年 《二尖瓣口短暫球囊充盈對左心耳雲霧影和流速的影響》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一等獎2、2001年 《二尖瓣口短暫球囊充盈對左心耳雲霧影和流速的影響》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3、2001年《心臟瓣膜病學》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4、2002年《二尖瓣狹窄左心房血栓前狀態局部凝血功能異常的研究》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5、2004年《心房顫動經導管消融治療的研究》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參與)
6、2005年 《二尖瓣狹窄左心房局部凝血功能異常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Ⅸ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各有幾個獲獎者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以江西為例,獲獎者科學技術進步獎共7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項)、三等獎(41項)。根據《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可獲得相應的獎勵,相關法律法規為:
第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按其所獎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授予獎狀、證書,並發給獎金。獎金數額分別為10000元、5000元、2500元。
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可以會同省財政廳,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獎金數額。
第五條 對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特殊貢獻的科學技術進步項目,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授予特等獎,頒發獎杯、證書、獎金,其獎金數額至少高於一等獎的2倍,對項目主要完成者給予重獎。
(9)浙江成果獎擴展閱讀: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
第三條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應用於我省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計、生物新品種等),屬於國內或省內首創,本行業先進,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技術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五)在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科學技術檔案等為社會公益服務的技術基礎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明顯效果的。
(六)在為各級各類決策科學化與管理現代化而進行的軟科學研究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綜合社會經濟效益的。
(七)闡明自然的現象、特徵或規律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在科學技術發展中具有較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
申報上述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規定鑒定(評審),並經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