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疫志願者榮譽證書有什麼用
擁有中國青年志願者證可以參與任何的志願服務。除此之外志願者證的實質作用有:
一、信息查詢功能:
可查詢個人資料、服務時長、服務星級、歸屬組織、志願者號等信息。
二、金融支付功能:
志願者自主自願開通金融功能後,可支持線上線下多重場景的金融支付。
1、注冊志願者證終身免年費。
2、綁定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可享受更多線上消費愛心優惠。
三、公共交通功能:
廣州已開通注冊志願者證(貸記卡類)直接支付交通費用。新領卡的志願者,需使用該卡在ATM機、插卡POS機、自助終端等完成一筆成功的插卡交易(非刷卡),激活晶元後方可刷卡過地鐵閘機。
四、保障服務功能:
注冊志願者證激活後,為持證志願者免費購買志願服務期間的保險,包括最高賠付額度為10萬元的意外身故保險、10萬元的意外殘疾保險、5000元的意外醫療保障。同時,只要完成首刷,為每位持證志願者贈送一套實名服裝。
五、優惠激勵功能:
享有銀行發行的所有卡種對用戶的普及性優惠,以及貫穿全年的刷卡優惠活動。還能享受各類金融、保險、交通、愛心商家等優惠服務。
六、公益回饋功能:
志願者持證消費時,相應制證銀行按不低於「每消費1筆支付0.1元」的標准,捐贈收益用於支持公益志願事業。制證銀行每月以簡訊方式告知持證志願者,因為您的消費,銀行捐款的筆數及捐款總額。
Ⅱ 抗疫英雄有哪些
抗疫英雄有:
1、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再次臨危受命,掛帥親征,敢於發聲,家喻戶曉,一聲號令,全民不動,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戰士,更是一位國士。
2、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打贏這場戰役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嘔心瀝血,帶領團隊研發疫苗。
3、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化專家,病毒終結者,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
4、張文宏: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心理治療師,他在和人們調侃的同時醫治著疫情帶給人們心靈的創傷。
「最有效的葯物是什麼?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離也是戰士,病毒都給你悶死了」,「都在歌頌醫生,完整說法應該是醫護人員」,「防火防盜防同事」成為抗疫的名句。
5、張繼先: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疫情上報第一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急病人所急,「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6、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與鍾老齊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7、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了中度和輕度病人治癒率,降低了重度和危重病人死亡率。
8、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Ⅲ 全國高校青年抗疫志願者證書有用嗎
有用,證書對學校綜合實踐加分、獲取獎學金、評優、考研加分、尤其對畢業後找工作具有巨大的幫助, 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政策,具體需要詢問相關老師。
根據《關於規范志願服務記錄證明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
防疫志願者需要開具志願服務記錄證明,一方面要明確向誰申請,如果志願者只參加了一個單位組織的志願服務,直接向該單位提出申請即可。
如果志願者在多個單位參加志願服務,既可以向自己注冊或經常參加活動的單位提出申請,由該單位核實匯總所有志願服務記錄信息,由志願者提供相應的協助,也可以向具備證明出具資格的主體分別提出申請。
另一方面,要以書面申請、網路申請等有效的方式提出申請,不宜以口頭方式提出申請,要提供充分的申請信息,包括證明的用途、申請日期和聯系方式,並提供個人身份證件號碼。
志願者的相關福利
1、可獲得由河北省佐助公益基金會、環球志願聯合認證的國家級青年抗議志願者證書。
2、 每一位參與活動並做出貢獻的同學,根據貢獻值的不同,可獲得紀念禮品,精美禮品,定製禮包,志願服裝,錦鯉大禮包。
Ⅳ 怎麼申請抗疫榮譽證書
抗疫榮譽證書不是申請取得,而是經抗疫人評選出來的。
Ⅳ 抗疫英雄發的那個獎牌是金的嗎
不是的,金牌通常都不是用純金製作的,但金子是最貴重的金屬,因此稱之為金牌是象徵性地表明該獎項最為重要。但是金牌往往是金色的。
獎牌重量金牌244.5公克(1公克=1克)、銀牌269公克、銅牌224公克。依照國際奧委會憲章規定,獎牌材質的比例,像金牌是92.5%的純銀,其餘為純金的材質電鍍在表面,重量約有13.5公克。
(5)抗疫英雄證書擴展閱讀:
金牌通常是獎勵給某項競賽(例如奧運會等體育比賽)第一名(冠軍)優勝者的獎牌。競賽的二(亞軍)、三(季軍)名優勝者一般是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這種做法據說是由一位猶太人的國王首創的。
在這場與病毒搶奪生命的大搏鬥中,為防止感染,我們大多是待在家裡。因為我們保護好自己就是為贏得抗疫最後的勝利做出貢獻。
而當我們待在家裡的時候,還有許多人沖在第一線,他們每一分鍾都在以自己的生命和瘟疫進行著殊死的抗爭。
他們值得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疲憊的面容,記住他們逆行的背影,記住他們不朽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他們就是神,代表正義和善良的神。他們給予我們的溫暖,像一盞明燈驅趕黑暗。
Ⅵ 抗疫英雄有哪些人及事跡
國家最高榮譽,致敬鍾南山!還有這些抗疫英雄們!
近日,國家公布了「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建議人選,鍾南山這個讓全國人民都熟記的名字赫然在列。另外還有3名抗疫英雄被建議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是他們為這個「歲月靜好」的時代在「負重前行」。
鍾南山
「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
在這個春節,鍾南山這個名字傳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84歲高齡的他義無反顧地趕往了武漢的防疫最前線,而在前一刻,他剛剛建議全國人民不要去武漢。高鐵上,鍾老在高鐵餐車的角落裡倚座而眠,這樣的舉動至今令人動容。現在,國家建議鍾老獲得「共和國勛章」,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他的擔當、他的專業、他的勇氣都值得我們欽佩,他是我們新時代所需要的偶像。
張伯禮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大年初二,張伯禮趕往武漢,帶領中醫團隊接手了江夏方艙醫院,要知道,張伯禮院士也已經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在抗疫過程中做了膽囊的摘除手術,僅僅休息了三天就又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健康和安危放在了一邊。江夏方艙醫院沒有一例轉為重症,張老和他的中醫團隊功不可沒。現在,國家建議張老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是對他的肯定,也是對中醫從業者的慰藉和鼓勵。
張定宇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金銀潭醫院院長、漸凍症患者、妻子感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太多的身份讓張定宇心力交瘁,身體上的疲憊、工作中的忙碌、生活里的打擊,我們為這樣的勇士感嘆上天的不公,而他卻毅然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從提前改造病房、到走不動的雙腿,再到現在的抗疫勝利,張定宇院長給我們展現出了「鐵人」風范。近日,他被建議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我只想說,這是您應得的,也更希望您保重身體。
陳薇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陳薇院士不僅是一位醫生,還是一位軍人,在疫情的時候,帶領團隊奔赴武漢,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目前這款疫苗已經在國外准備開展3期臨床試驗。作為科研人員,陳薇院士可能不被大眾熟知,但我們必須要明白,這樣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國家給予她最高榮譽稱號,是最大的褒獎,我們衷心祝願陳薇院士能夠早日研製出新冠疫苗。
Ⅶ 請問民政部門授予抗疫英雄烈士稱呼是哪種行政行為許可
民政部門授予的抗議英雄烈士稱號是經國家行政部門許可
Ⅷ 抗疫榮譽證書能設置為加分條件嗎
一般來講大學的加分都是以科研項目和社會活動為主,抗疫屬於社會活動,符合加分的要求,可以加分的。
Ⅸ 抗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名單2020
抗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名單2020如下:
1、程遠州人民日報社湖北分社記者。
2、梁建強新華回通訊社湖北分社新答媒體報道部副主任。
3、晉浩天光明日報社記者。
4、喬申穎(女)經濟日報社新媒體傳播部編輯二室主任。
5、汪曉東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副主任。
6、胡喆新華通訊社國內部記者。
7、王毓國新華通訊社攝影部社會新聞采訪室主任。
8、董倩(女)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
(9)抗疫英雄證書擴展閱讀:
2020抗擊疫情表彰大會「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
1、張伯禮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指導中醫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推動中醫葯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2、張定宇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紮根醫療一線的傑出代表,作為漸凍症患者,疫情期間仍義無反顧、沖鋒在前、救死扶傷,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
3、陳薇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聞令即動,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葯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Ⅹ 2020年中國四大抗疫英雄簡介
鍾南山
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現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李蘭娟
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感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李蘭娟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態研究
張文宏
男,196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
1987年張文宏考入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專業;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華山醫院感染科,先後在香港大學;2010年被選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2017年獲得首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獎。
張文宏長期從事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榮譽稱號。
王辰
1962年8月出生,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德州人,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1991年於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辰長期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醫院、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臨床、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
(10)抗疫英雄證書擴展閱讀:
人才培養
截至2003年7月,鍾南山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十名,其中包括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一院李莉博士。鍾南山從教數十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銳意創新的教學名師。
2010年,為了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鍾南山親自參與挑選和面試,從廣州醫學院2010級416名臨床醫學專業新生中選拔32名成立「南山班」,並親自擔任班主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鍾南山
網路-李蘭娟
網路-張文宏
網路-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