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4最新科技成果

2014最新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1-11-29 03:59:36

⑴ 中國近年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中國航天領域取得較大成績,9月18日,三名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值得慶賀。

⑵ 最新科技成果

你聽說過用空氣來抄推動汽車嗎?這可是一件新鮮的事,在國際汽車界的汽車族譜里是找不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一種另類汽車,但事情總是在變化的,近十年來,在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墨西哥、南非一些非汽車界的工程師,熱心於研製空氣汽車,並已經取得近乎實用性試驗階段,達到令人感嘆的進步!

據說,空氣汽車最高時速已達100-120公里,加速能力0-50公里為6秒,行車距離230公里或12小時,在加氣站添加「燃料」只需2分鍾,售價大約在6-7萬港幣。現在,MDI已設立設計工作室,利用電腦,改進外觀設計,適應時尚需求。

空氣發動機是空氣汽車的關鍵部件,從外觀上看近似一種直列的小型內燃機,它有曲軸、活塞、閥門、進氣管,排氣管、定時皮帶等等,但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則。

⑶ 現在最新的科技成果是什麼

納米二氧化硅
納米二氧化硅微粉技術在我國是一項剛剛起步的新興技術。由於其表面積大,吸附力強,表面能大,因此該微粉具有特殊的性能,在眾多學科及領域內獨具特性,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世界發達國家對超細材料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躍,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它以其優越的穩定性、補強性、增稠性和觸變性,在橡膠、塗料、醫葯、造紙、日化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並為其相關工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礎和技術保證,享有「工業味精」、「材料科學的原點」之美譽。自問世以來,已成為當今世界材料學中最能適應時代要求和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發達國家已經把高功能、高附加值的精細無機材料作為本世紀新材料的重點加以發展。
原本國內生產氧化硅微粉採用氣相法工藝路線,所用原料以SiCl4 ,Si(CH3)n為主,因來源緊張,價格昂貴,收率低,使得其產品的生產成本較高,而普通沉澱法雖採用廉價原料,但也只能生產顆粒較大的微粉,其產品粒徑在30—45μm之間,達不到超精微粉的級別,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但現在,一些公司,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一種新的工藝路線---化學直接合成法。在這個方法中,採用的為改良沉澱法,即在沉澱過程中,通過分散劑控制粒子生長的方法控制關鍵的反應階段及操作數據來生產氧化硅微粉。
納米二氧化硅微粉能使材料和產品改善並提高其固有的物理屬性和化學性能。幾乎所有行業提高產品質量指標所需要的。目前國內外大量生產的是粒徑較大的二氧化硅。因此本項目的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為我國生產納米二氧化硅產品開辟了一條新路,對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你聽說過用空氣來推動汽車嗎?這可是一件新鮮的事,在國際汽車界的汽車族譜里是找不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一種另類汽車,但事情總是在變化的,近十年來,在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墨西哥、南非一些非汽車界的工程師,熱心於研製空氣汽車,並已經取得近乎實用性試驗階段,達到令人感嘆的進步!

據說,空氣汽車最高時速已達100-120公里,加速能力0-50公里為6秒,行車距離230公里或12小時,在加氣站添加「燃料」只需2分鍾,售價大約在6-7萬港幣。現在,MDI已設立設計工作室,利用電腦,改進外觀設計,適應時尚需求。

空氣發動機是空氣汽車的關鍵部件,從外觀上看近似一種直列的小型內燃機,它有曲軸、活塞、閥門、進氣管,排氣管、定時皮帶等等,但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則。

⑷ 2014到2015年我國重大科技成果5條簡單

一、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

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後第三個具備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設計、建造、調試、使用一體化綜合能力的國家。該平台為創建「海上大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帶動了國內海洋工程、船舶、機電製造業的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二、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高效勘探及關鍵技術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高效勘探及關鍵技術」,創新超深層生物礁優質儲層發育與成藏富集機理認識,形成超深層地震勘探、鑽井及測試三項核心技術,在6500~7000米的深度發現了我國首個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也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氣田。

三、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研發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系列,開創了化學工程技術在超深井超稠油開發領域成功應用的先例,為塔里木盆地數十億噸儲量乃至國內外同類油藏的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撐與借鑒。

四、重大新葯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

重大新葯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2個醫療領域的重大專項共有11項成果獲獎。這兩個專項圍繞人口健康和產業發展,幾年來的實施取得顯著成效,研製出一大批新葯品種,傳染病防控能力顯著提升。

五、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

我國首次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我國建立了舉國體制集成創新性的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平台。依託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平台,針對防控各個階段中的關鍵性科學問題,開展全國多學科集成大協作攻關研究,為全球防控流感做出了重大貢獻,大幅提升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置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⑸ 最新的十大科技成果是什麼

《科技新時代》雜志(美國著名科普雜志《Popular Science》簡體中文版)12月號評選出了「2007年度100項最佳科技版成權果」。新浪科技作為《科技新時代》雜志網路合作夥伴,將與您共同分享這100項最佳科技成果。 2007年度100項最佳科技成果涉及電腦、運動休閑、醫療保健、航空航天、汽車、家庭娛樂、電子、工程、家用技術、綠色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產品與技術,其中許多成果與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這些極富創新性的成果將對人們的未來生活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⑹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⑺ 最新科技成果有哪些 科技新成果有哪些

名列榜首的是納米電子學。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科學家 們發現,傳統上以硅為基礎的電路存在極限。於是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想方設法突破這一極限,利用分子和小化學物質組合來製造出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級的裝置。2001年,美國哈佛大學、IBM公司和朗訊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分別在納米電子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美國IBM公司科學家製造出了第一批納米碳管晶體管,發明了利用電子的波性來傳遞信息的「導線」;美國朗訊貝爾實驗室則用一個單一的有機分子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納米晶體管。這些成就為製造體積更小、運算更快、功能更強的電腦鋪平了道路。《科學》雜志的主編唐納德·肯尼迪評價說,開發新一代分子電腦也許還需許多年,研究人員面臨一條「漫長而不平坦的路」,但「未來成功的可能性極大」。《科學》雜志稱,納米電子學是世界電腦業的未來,新技術一旦全面成功,世界科技無疑會實現新的飛躍。 多項生物科學入選 處於第二位的是對RNA(核糖核酸)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NA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它與DNA、蛋白質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框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RNA僅僅是傳遞遺傳信息的「信使」。前幾年,科學家們發現,其中一些RNA小片段能夠使特定的植物基因處於關閉狀態,這種現象被稱作「RNA干擾」(RNAInterference簡稱RNAi)。今年,分子生物學家發現RNAi在老鼠和人體細胞中也可以「停止基因活動」。此外,生物學家還發現有關「信使RNA」(mRNA)生產過程的許多新信息,以及RNA與蛋白質間的關系。 基因測序是又一亮點,名列第四位。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和美國塞萊拉公司2001年同時公布進一步完善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提前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此外,科學家們還破譯了60多種生物的基因密碼。 排名第六的是科學家在發育中的神經系統中發現了分子信號如何誘導和壓制神經軸突的生長,這將有助於科學家找到修復受損成年神經的方法。 排名第七的是用於臨床醫學的「智能炸彈」式葯物。它可以對付導致癌症的某些明確生化缺陷,使人類征服癌症病魔的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此類葯物中的一種被命名為「格力維克」,是某種白血病的剋星,今年已獲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批准並開始上市。 環境科學受關注 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的揭開名列第三。科學家早就從理論上推斷,在太陽核心的熱核反應中,會產生大量的中微子(一種質量極小,沒有電性,穿透力極強的基本粒子)。然而實測到的太陽中微子的數目遠遠小於理論值,大量的太陽中微子失蹤了。這就是困擾科學家多年的「中微子失蹤之謎」。2001年6月,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德伯里中微子觀測站的科學家證實了1998年一些科學家的分析:中微子事實上沒有失蹤,只是在游離太陽的旅途中本身特性發生了變化,從一種形態(如電子中微子)轉化為另一種形態(如繆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據專家稱,這一最新發現對目前物理學的標准模型提出了質疑,因為該標准模型認為,中微子在通過大量物質時不發生變化。 超導研究取得新進展,列第五位。日本科學家發現,二硼化鎂在零下234攝氏度成為超導材料,超過了此前金屬化合物創下的超導臨界溫度。美國科學家將氯仿和溴仿攙入碳60分子,使碳60分子的超導臨界溫度從零下221攝氏度上升到了零下156攝氏度。 冷原子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名列第八。「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發現引起了科學界高度重視,有3位科學家因此而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這一領域的研究繼續深入,兩個法國研究小組首次製造出氦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鋰、鉀的凝聚態也在今年獲得。 令人矚目的是,《科學》雜志今年首次對環境科學研究給予了高度重視,排名第九與第十位的成就都與環境科學有關。 名列第九位的是,國際氣候變化專家調查組正式宣布,過去50年中的全球變暖現象很可能是由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聚集造成的,也就是說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活動,而非自然。 名列第十的是美國科學家對二氧化碳沉降得出了確定的答案。二氧化碳沉降是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樹木等植物吸收,轉化成其它形態的化合物,從而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少的過程。過去,美國研究人員在沉降程度問題上曾有極大分歧,而2001年,美國兩個一直「頂牛」的科研小組終於通過對大氣和陸地上二氧化碳沉降的觀測而達成一致,找出確切的答案:二氧化碳沉降吸收了美國當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左右,但沉降在今後百年中將可能放慢。

⑻ 2014年最新科技成果

從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店,到與《星球大戰》中類似的全息通信,在接下來的2014年中,將有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和技術革新成為現實。
全息的交流方式
Leia顯示系統有望使全息視頻在2014年成為現實視頻通信如今已經非常普及,Skype擁有3億多用戶,而2012年的一次調查顯示,如今全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經常進行「遠程辦公」。對於許多科幻迷來說,他們期待多年的一項新技術將很可能在接下來一年中成為現實。這種技術被稱為「遠程全息呈現」,可以將你的三維移動圖像傳送到任意一個目的地,讓你彷彿身處不同的場合。來自英國的Musion公司利用的是「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這是一種魔術表演中經常使用的技術,藉由一面平坦的玻璃和特殊的光源技術,產生物體出現、消失或變形等幻覺。在一次音樂節上,Musion已經用數字技術復活了饒舌歌手吐派克·夏庫克(Tupac Shakur)。不過,說到全3D全息通信,來自波蘭的Leia公司的產品更加接近現實。該公司的「Leia Display XL」顯示系統利用激光投射儀將圖像投射到一團水蒸氣雲上,產生的三維物體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操控。近日,在IBM公司對3000名研究者的調查中,全息視頻被普遍視為是將在明年出現的一項技術。
糞便細菌療法
並非每個新興的科學成就都是復雜、尖端的,也不是每項技術都適合拿來飯桌上進行討論。糞便菌群移植(FMT),即將健康人的糞便細菌移入病人體內的過程,在1957年時就已經出現。不過,直到近十年來,糞便菌群移植才逐漸被視為一種簡單、安全、低成本、低風險,而且可以用來替代高強度抗生素的療法。
當給予病人廣譜抗生素之後,病人腸道內的健康細菌也會遭受攻擊,從而使腸道更容易受到其他細菌的感染,如可能會致命的艱難梭菌(學名:Clostridium difficile)。艱難梭菌的高毒性菌株早在2000年就已經出現,目前僅在英國,每年就有超過2000人死於這種細菌。糞便菌群移植可以快速、簡單地恢復病人腸道內的菌群,對抗這種細菌的感染。據報道,有89%的病人都獲得了快速、持久的治療效果。
新的研究顯示,糞便菌群移植不僅可以為腸易激綜合征、結腸炎、便秘和結腸潰瘍等提供治療,也可以為治療逐漸增多的神經和自身免疫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等提供幫助。今年10月份,糞便菌群移植療法已經推出了葯片形式,這應該會相對容易接受一點。
E級方程式賽車
E級方程式賽車如果你覺得1級方程式大獎賽還不過癮,那你可以關注將於明年舉辦的E級方程式賽車。在這項賽車比賽中,賽車手駕駛的是鋰離子電池供能的電動汽車,在市中心的環形賽道進行比賽。據國際汽聯的冠軍賽車手稱,這些賽車的駕駛體驗與漢密爾頓、維泰爾等駕駛的燃油賽車一樣美妙。盡管電動賽車的速度預計為155英里每小時,較1級方程式賽車慢,但這項賽事將以精彩的街頭賽道和燈火輝煌的夜間比賽來吸引眼球。比賽中的停車方式也不一樣,由於電池在20分鍾後就能量耗盡,因此賽車手將不再更換輪胎,而是直接換另一部賽車。據悉,第一個賽季將於明年9月13日在北京舉行,之後在里約熱內盧、柏林和洛杉磯等城市的街道上也將舉行這一賽事,而最後的決賽將於2015年6月27日在倫敦市中心進行。
更快捷的物流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為網路購物的商品到達等待數天已經顯得十分過時。從明年開始,類似亞馬遜、eBay這樣的行業巨頭將努力加快送貨的速度,實現當日到達,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白佐斯提出了無人機送貨的主意,據稱在半小時之後就可以把商品送到你的門口。與此同時,他還在不斷增加倉庫的數量,並整頓合作夥伴的關系,讓快遞員們盡可能快地將商品送達。毫無疑問,物流的發展對傳統的商店零售業將帶來巨大的沖擊。
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行
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行夢想盡管比原計劃的2011年推遲了許多,但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從太空中掙錢的夢想正逐漸接近現實。今年4月份,維珍銀河進行了一次試飛。這家屬於維珍集團的公司在11月宣布,在「2014年的某個時候」將在新墨西哥州進行首次公開的飛行,屆時NBC電視台將進行直播。
多功能的信用卡
據近日的一份調查稱,有五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攜帶現金。從明年開始,他們或許也不再需要帶著那麼多的塑料卡片了。舊金山的Coin公司開發了一種與信用卡相同大小的產品,能集合多達8張借記卡、信用卡或禮品卡等的信息。消費者在支付的時候,可以像平時一樣刷卡,然後按鍵選擇其中所需要的服務。如果丟失了Coin卡怎麼辦?不用擔心,這張卡片會與你的智能手機同步,當二者分開的時候,手機會收到一個提示。換句話說,當你離開家(或者商店、餐廳)的時候,不會把它落下。
上海的地下酒店
上海天馬山的地下酒店在距離上海近50公里的天馬山山腳下,有一處廢棄的採石場,那裡一座非凡的酒店正逐漸成形。由洲際酒店集團打造的這座五星級酒店的造價達到3.45億英鎊。酒店有兩層位於一百米高的岩壁上方,有17層位於地平線以下,其中包括位於水下的兩層。如果建設計劃順利的話,這家酒店將在2014年年底左右迎來首位賓客。
火星倒計時
要想完成近8700萬公里的火星之旅,需要差不多9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在大概39周的時間里,你要面對宇宙輻射、小行星以及骨骼和肌肉的損耗等問題。不過,VASIMR可以改變這一切。VASIMR是可變比沖磁等離子體火箭(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的英文縮寫。這種實驗引擎將於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初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測試。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將有望在三個月內到達火星。
簡單來說,現在的化學燃料火箭盡管燃燒大量的燃料,但只能進行較短時間的加速,速度也相對較低。相比之下,VASIMR只需要少量的推進劑(等離子體),用無線電波加熱到極高的溫度(200萬攝氏度),然後用磁場推動產生極高的速度。於是我們便得到了一個穩定、持續的加速度,而使用的燃料很少。
在理論上,目前的問題是用於加熱等離子體的能源從何而來。在地球附近的短期飛行中,太陽能電池板足夠提供能量,但要想去到火星,就要求一個大得多的能量來源。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建造一個既小又安全的核反應堆,來實現火星之旅的計劃。
更加透明的購物
對有些人來說,這意味著工廠的工人是否遭受虐待;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有關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而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確定每天給小孩子吃的食物是用來自哪裡的原料製成的。換句話說,在全球化時代,了解產品在那裡製作或生長,以及輸送到市場的途徑,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引領這一消費習慣轉變的是一個名為「Provenance」的新型搜索引擎。從巧克力棒到夾克、鞋子,再到廚師所用的刀,Provenance將告訴你這些產品是在哪裡生產出來的,誰是生產商,以及產品的確切原料是什麼。
盡管Provenance包含了許多來自農民、工人、手工藝者等的鮮活故事,但這家網站並非只有這些。從小商品生產者到大型的跨國企業,所有人都可以與網站合作,將全球商業網和供應鏈中的神秘之處揭開,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這也將促使各個企業改善它們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閱讀全文

與2014最新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