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聖經

成果聖經

發布時間:2021-11-24 05:17:18

『壹』 古代希臘的科學成果

十四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漸形成和發展,對科學和藝術的需求也日益變得迫切和強烈。歐洲開始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文藝復興是繼古希臘羅馬文化繁榮之後的歐洲文化史上第二個高峰期。這個時期從14世紀至17世紀上半期為止,共歷時300多年。文藝復興以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藝和學術為面孔,徹底動搖了基督教會在歐洲的統治根基,導致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一.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

公元五世紀到十五世紀,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這是基督教會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衰落了,歐洲進入了神學統治一切的時代。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世界觀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按照教義「原罪」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生活在樂園里,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因偷吃了禁果,遭到上帝的懲罰,被驅逐出樂園,墮入永劫不復的塵世。因而人的此生此世就是有罪的,人只有求助於教會,用懺悔、祈禱來求得上帝的恩澤,從罪惡中解救出來,死後才能進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無價值的,人是上帝的奴僕、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順地聽從神的擺布。在那些年代裡,科學被認為是對上帝的侮辱,而一切學問都「歸」神父所有,一切智慧都「集中」在聖經里。在這個時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科學只是教會恭順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規定的界限。」教會利用手中的特權,對所有「異端邪說」進行鎮壓。據統計,中世紀歐洲各國被判刑燒死的約有五百萬人,其中有不少是自然科學家。因此,在這個時期,科學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在有些領域與古代科學相比,甚至倒退了。

「在義大利,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得最早,農奴制關系也瓦解得最早。」(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所以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從義大利開始的。佛羅倫薩這一「文藝復興的搖籃」,從14世紀起就成為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美第奇家族柯西莫統治時期(1434-1464)以及後來的羅梭索統治時期(1469-1492)佛羅倫薩出現了空前的經濟和文化繁榮,成為「黑暗」中世紀歐洲的一盞明燈。當時義大利和佛羅倫薩新文化運動打著「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幟,把矛頭直接指向教會神權統治。剛剛登上歷史舞台的資產階級,還沒有一套成熟的完備的思想體系,而要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力量進行斗爭,必須要有強大的思想武器,他們認為這個武器便是世俗的、理性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盡管這些古典文化在中世紀遭到了基督教會的排斥,斥之為異端邪說,禁錮達千年之久,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們還是讓它們再現光輝。

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文化界里,「人文主義」也成為了向神學挑戰的武器。人文主義者們搬出了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斯的那句名言:「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主張尊重自然和人權,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和文化,反對迷信。他們把人從神的世界,拉回到現實的人的世界。他們頌揚人、贊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學和理性。在人文主義思想指引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有了發展,產生了近代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以實驗方法為基礎的近代自然科學、唯物主義新哲學、政治學、史學和教育學等,產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巨人。這些巨人高舉人文主義的旗幟,向封建專制主義和基督教神學統治發動了猛烈進攻,從而為人類文化史譜寫了新的篇章。

二、自然科學的解放

文藝復興時期是有利於大膽創新的思想活躍的時代。哥倫布、麥哲倫以及達.伽馬的偉大地理發現;達. 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美術創新都完成於這個時代。中世紀的黑夜之後,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並且以神奇的速度發展起來。其中,尤以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和牛頓等科學巨匠在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為代表和先鋒。

在哥白尼所處的時代,托勒密的「地心說」在歐洲占統治地位。中世紀的教會把地心說加以神化,用它來作為證明上帝存在的依據。哥白尼認為托勒密由於沒有區別現象和本質,將假象視為了真實。由於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以致只感覺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而在西方下落,這正象人們坐在大船上行駛時,往往感覺不到船在動,而只見到岸上的東西在往後移動一樣。於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並發表了巨著《天體運行論》。他勇敢地提出了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行星。由於哥白尼受時代和階級的局限,還不能完全擺脫舊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他沿襲了古希臘唯心學派關於圓形是最完美的形狀的說法,認為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圓形的而且是勻速運動的。可事實證明了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而且是不等速的。哥白尼學說的這些不完善之處,得到了布魯諾和開普勒的發展和完善。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誕生,使天文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自然科學從此獲得新生,這在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自然科學向神學的挑戰

千百年來,神學愚昧主義猖獗橫行,他們抬高神威,貶低人類,扼殺科學的發現,讓科學充當神學的奴僕。哥白尼學說的提出是對神學的公開挑戰,它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羅馬教會。哥白尼的學說推翻了當時天文學的基礎理論,把科學和神秘的巫術區分開來。它觸犯了基督教的教義,遭到了教會的反對。羅馬教皇斥責哥白尼學說是「錯誤的和完全不合乎聖經的異端邪說」,並且將他的著作列為禁書,同時對宣傳哥白尼學說的學者進行殘酷的迫害。

布魯諾,這位為真理而吶喊的自然科學家,不顧教會的禁令,大膽揭露宗教的愚昧。他把當時先進的自然科學和哲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義自然哲學宇宙觀。他堅持補充並發展了哥白尼學說。哥白尼把地球從宇宙中心天體降為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從而動搖了天主教神學統治的基礎。布魯諾則把太陽從宇宙中心天體降為一顆普通的恆星,使人們對宇宙的科學認識又前進了一步,這是對教會宣揚的「地球中心說」以及由此產生的「人類中心主義」更加徹底的否定。布魯諾的主張使上百處宗教裁判所宣布他為異端,羅馬教庭更是千方百計要置他於死地。為此,他們採用卑鄙手段把他誘騙回國,將他關押在威尼斯和羅馬的地牢中達8年之久,企圖迫使他低頭認罪,放棄自己的觀點,向教會懺悔,譴責自己,屈膝投降。然而,在這8年的監獄生活中,布魯諾雖受盡了酷刑,卻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放棄自己的學說,不承認自己的「錯誤」。1600年2月17日,布魯諾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布魯諾四處熱情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把哥白尼學說傳遍整個歐洲,使他成為反教會、反經院哲學最堅決最勇敢的戰士。

同一時期,科學家伽利略為維護真理,也與教廷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他用自製望遠鏡觀察了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揭開了天體中許多秘密,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有利的證據,使企圖麻醉人們的精神和意志的「神的世界」遭到了致命的打擊。教皇保羅五世(1605-1621)嚴重的感到教廷雖然把布魯諾從肉體上消滅了,但卻沒有從思想上消滅哥白尼學說,現在伽利略又在用新的發現來支持哥白尼的學說,教廷又一次受到了沖擊。於是,1616年3月5日,教皇重申哥白尼學說為「異端邪說」,他的著作被列為禁書,任何人不得談論、宣傳和閱讀,否則就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訊。然而,教廷的警告並沒有使伽利略放棄天文研究工作,在長期觀察和研究天體運動後,他更加堅信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了。1632年,伽利略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經過長期的審查後,終於出版。這部著作出版後遭到了一些教士的極大仇視,他們借口1616年的禁令仍然有效,向宗教裁判提出控告。不久,這本書被禁止出售,伽利略也被召去羅馬宗教法庭受審。這時的伽利略年近70,身體衰弱,盡管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死去活來,他仍據理力爭,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向教廷低頭。最終,伽利略被判刑入獄,出獄後又在佛羅倫薩被軟禁了7年。

德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同樣為捍衛真理而與教會進行斗爭。在大學學習期間,開普勒逐漸成為哥白尼學說的崇拜者,對神學的信仰發生了動搖,並常常與同學們進行激烈的爭論,旗幟鮮明的捍衛哥白尼的宇宙理論。晚年時期,他仍堅持不懈的同唯心主義作斗爭。天主教會對開普勒的行為恨之入骨,包圍了他的住所,並揚言要處決他。後因開普勒曾經是皇帝數學家才倖免遇難。但這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仍堅持科學研究,並對哥白尼的日心說做出了巨大的發展。

四、自然科學的勝利

人類的理性一旦擺脫神學世界觀的禁錮,將擁有巨大的力量。哥白尼、開普勒等天文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偉大發現,與宗教偏見大相徑庭,是對神學體系的徹底否定也正是這些巨人的發現推動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真理的力量是壓抑不住的,人類的認識也決不會因宗教思想的愚弄而停止。兩百多年後,羅馬教皇不得不承認日心說是正確的,並先後為布魯諾、伽利略等一批含冤逝世的科學家平反。這是真理的勝利,科學的勝利,是文藝復興時期巨人的勝利。

古代希臘:
希臘人創造的希臘文化具有超常的滲透力,她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隨揚帆遠航的船隊和羅馬人的軍團傳播到亞平寧,傳播到萊茵河,傳播到巴克特里亞她又有無限的生命力,不時被後起的文明吸收、改造,從而成為人類共同和永恆的瑰寶。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人類智慧的象徵。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共同的語言、相同的信仰以及同文同種的歷史卻把他們緊密相連。他們那「無所不包的才能和活動,給他們保證了在人類發展史上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古老的希臘民族不但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明,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而且還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克里特:
希臘文明的發祥地
希臘文明發祥於克里特———一座相傳位於「世界中央」的小島。在這里,未來的雅典國王提修斯曾闖入迷宮斬下米諾斯牛恐怖的頭顱,成為希臘人崇拜的英雄。20世紀初這座迷宮被奇跡般的發掘出來,爆出舉世震驚的新聞,現在當人們面對塵封了幾千年的王宮廢墟,贊賞精美絕倫的壁畫和細致獨特的器物時,不禁感嘆克里特應該就是希臘文化的濫觴之地。
然而歷史的無情卻把克里特的輝煌一掃而光。野蠻代替了文明,剽悍的民風、無窮的征戰、流淌的鮮血和掙扎的死亡,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且確實出現了英雄的時代,他們灼人的功績呼喚後人敬仰。於是盲詩人荷馬重新點燃了希臘文化的火種,劃破漫長的黑夜,他力著《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熱情謳歌萬能的神靈與喋血的勇士,不管是神聖的雅典娜、波賽冬,還是凡間的阿基琉斯、赫克托,不管是希臘人還是特洛伊人,不管是勝者還是敗將,凡有英雄氣概之士均被這位令人尊敬的詩人弘揚。後起的品達是一位僅次於荷馬的詩人,他才華橫溢,雄心勃勃。他把詩歌看作是傳播自身價值的工具,他曾庄嚴地向世界宣告:「我要用火焰般的詩歌點燃這座親愛的城市,讓它熊熊地燃燒。讓我的語言,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比賓士中的駿馬,安裝了翅膀的航輪行進得還要迅速。」品達的詩氣勢蓬勃,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希臘純朴的古風時代是希臘人不斷向海外輸出移民的時代,他們的殖民地遍布西歐、南歐、北非、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從馬薩里亞到拜占庭,從波提地亞到西諾普,就像從希臘本土這個樹幹上延伸出來的無數根須,飢渴地吮吸著周圍土壤的文化養料。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學,腓尼基的文字,巴比倫的天文和「野蠻民族」的藝術,數不清的遠古文明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迅速通過這些根系傳播到伯羅奔尼撒起伏的丘陵,傳播到阿提卡豐收的果園,傳播到比阿提亞貧瘠的山嶺。希臘人無比幸運,他們如萬人呵護的寵兒,被諸多遠古文明緊緊擁抱,享受東方文明給他們留下的恩澤。
戲劇:
扮演了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角色
希臘人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給人們所提供的范圍內,充分發揮人的各種主要能力,使生活臻善臻美」———這是古老的希臘給幸福所寫的定義。這是一個充滿生活活力的概念,它貫穿在全部希臘的歷史之中。典雅的戲劇正好扮演了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角色。索福克勒斯是希臘的悲劇大師,他的作品雖經過遙遠年代的洗磨和以訛傳訛的遺漏,仍具有優美的風格和練達的技巧。「古典」的味道就是這樣,洗練,沉靜而肅穆;生氣蓬勃而有節制;庄嚴而又不失幽雅。它的結構也是古典的,每一行詩都相互關聯,而且漸漸演變發展至高潮,呈現其主題的意義。希臘文藝碩果累累,戲劇的成就決非事出偶然,或許是希波戰爭的勝利給予希臘人創造一個偉大戲劇時代所必需的自信和激情,或許是貿易發達。經濟繁榮使他們有能力支持消耗萬金的合唱與戲劇比賽。大劇作家除了索福克勒斯之外,還有埃斯庫羅斯、歐利庇得斯和阿里斯多芬,他們用筆創作了一幕又一幕悲歡離合。牽動人心的場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個性突出的人物。民主氛圍是希臘戲劇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的根源,埃斯庫羅斯可以不必擔心受到中世紀神權至上觀念的壓制,而讓普羅米修斯蔑視來自奧林匹斯的淫威;歐利庇得斯能夠沖破男尊女卑思想的藩籬,讓受辱的美狄亞道出世界上「唯有女人受害最深」這一發自內心的委屈。奇葩綻放的希臘戲劇將永遠是人類寶貴的遺產。
歷史:
希臘人對過去的思考
古希臘人把對過去進行思考的回憶視作是人類固有的本能。他們不願把認知始終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是要追述事情的本質,從而達到完美的理性。希臘人很早就有了歷史意識,殊不知荷馬就扮演了一部分史學家的角色,他的詩雖有文學成分,但也不乏眾多的歷史事實。特洛伊的成功發掘本身就證明了荷馬記載的真實。波瀾壯闊的希波戰爭以及希臘人在這場戰爭中遭受的無數苦難和經受的嚴酷考驗都無不在希臘人頭腦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痕。這刺激了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他發誓要把這可歌可泣的事跡傳至後世,以便讓其千古流芳,被尊為古典史學名著的《希波戰爭史》就這樣誕生,希羅多德也因此獲得了「歷史之父」的美譽。稍後的修昔底德更是把希臘史學推向新的高峰。他曾親歷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難以忘記城邦間的弟兄穿上重裝鎧甲,拿起投槍短劍,無情地沖向對方;同胞一批批倒下,親人一個個死亡;瘟神漫天飛,白骨露山崗,這簡直是希臘人的災難和夢魘!戰爭的創痛,國家和個人的興衰際遇深深沖擊了修昔底德的心靈,導致他用心智撰寫出一部垂諸久遠的精品《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在史學史上樹起一座後人敬仰的豐碑。
科學:
為希臘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契機
埃及人為了建造金字塔、宮室和神廟並丈量尼羅河泛濫後留下的肥沃土地而研究計量方法,祭司們也時常觀測天空以便從中得知「神」的諭旨。與他們相比,希臘人對宇宙的奧秘和萬物規律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亞歷山大的遠征幾乎讓希臘人看到了世界「盡頭」,面對波濤洶涌的印度河,翻越人跡罕至的高加索,他們不禁感慨從前的無知和愚昧。與此同時,希臘化城市大量興起在亞非歐的匯集處,圖書館也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這無疑給科學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們知道,畢達哥拉斯很早就發現了「宇宙大定理」;歐幾里得總結前人經驗創立了系統的幾何學,他的《幾何原理》流傳千年而不衰,直到現在都是歐洲大學里流行的教材;敘拉古的阿基米德善於思考,他從洗澡盆中溢出的水裡悟出浮力的存在,求出浮體均衡位置的數學公式而創立了液體靜力學。他從科學中得到力量和自信,斷言如果給他一個支點將撬動整個地球,這是一種向自然挑戰的大無畏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希臘科學家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那個羅馬士兵殺死哀求寬限時間來思考難題的阿基米德,意料不到會落下永世不得饒恕的罪名。希臘的天文學得益於巴比倫,薩摩斯人阿里斯塔克早在哥白尼之前就懷疑過「地球中心論」,希巴庫斯製成了當時主要的天文儀器觀像儀及象限儀,發明了以經緯線確定地面位置的分度法,並以相當接近准確的數值算出陽歷年、陰歷年及恆星年的長度。浪漫的希臘人還把神話賦予撲朔迷離的天穹和他們劃分的星座,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坐在恬靜的農家小院里仰望長空,在螢火蟲與星光的閃爍中遐想,就彷彿看到阿波羅穿著帶有翅膀的飛鞋奔向彈豎琴的仙女,飛馬騰空而起越過猛獅的頭頂,還有那驃悍的獵戶正狠命地揮棒砸向天狼……除了顯赫的天文學、物理學和數學,希臘人在植物學、動物學、醫學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探索性的成果,為現代學科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智慧:
推動希臘人追求至高無上的真理
希臘人崇尚智慧,他們心目中掌管智慧的神祉是美麗而神通廣大的雅典娜。沒有幾個古代文明像希臘一樣涌現過那麼多的哲人和聖賢。花開花落,寒來暑往,月移星動,江河奔騰,希臘人總是困惑於大千世界的捉摸不定,樂於探求亘古不變的真理。智者們靈光閃動,思索不竭,米利都的泰勒斯把孕育生命的水看作萬物起源,阿那克西曼尼堅持彌漫四周的空氣是宇宙根本,而赫拉克利特則彷彿從跳躍舞蹈著的火焰中看到終極答案,他說:「這個世界,既不是由一個神,也並非由一個人所造,很早就是,現在也是,將來也是一個永存的火。」巴門尼德與德謨克利特也各抒己見。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得益於貿易的發展。有貿易就有人員的流動,各地精英匯集到一起必然碰撞出思想火花。雅典在戰勝波斯人後成了希臘世界商貿最發達的城邦之一,完善的民主制度釋放出自由空氣,磁鐵一般吸引著各處人才,並且賦予他們思考的閑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歷士多德和色諾芬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紛紛摘取了智慧王國的桂冠。相貌醜陋、衣冠不整的蘇格拉底沒有寫下什麼東西,但點化了柏拉圖,使他忘卻戲劇、運動和女人,去追求至高無上的真理。柏拉圖在市郊得到了一塊休憩園林,後來就成了聞名於世的「雅典學院」,重點教授數學和哲學。在那裡學生無需交費,女性也可以駐足聆聽,它就像一座大熔爐,把幾百年間希臘的文化成果匯集起來並提煉翻新。我們總是把柏拉圖的意念分為邏輯、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和政治學等,但他的學說本無系統,而是雜揉在優美沉思的「對話錄」中。柏拉圖認為萬物取決於理念,崇拜超越肉體和精神的真理之愛,憧憬沒有墮落、貧窮、暴虐和戰爭的社會,在他的理想國里,人人有權接受教育,由賢明統治愚昧。亞里士多德承繼柏拉圖的事業,他博學深邃,智力超群,無論是哲學、政治學、邏輯學、修辭學,抑或詩學和理學,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印。
希臘是一個敢於思考、敢於挑戰、敢於實踐的民族。盡管一些最值得贊美的作品已不復存在,但細心地研究殘存的建築、雕刻和瓶畫,還是能夠洞察希臘藝術成就的輝煌。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建築的傑作,是人們征服自然的象徵。它的各個部分都有一種持久的平衡,並不因為賴以支撐的陶立克柱故意造成的長短不一而傾覆,它舒展、伸張、挺立、強壯,與文雅相和諧。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為萬能的神和奧林匹斯運動會上的佼佼者塑像。他們欣賞男人的陽剛強健,推崇女子的婀娜嫵媚。「擲鐵餅者」向後掄起的手臂和曲膝扭轉的態勢永遠讓人感到一股勢不可擋的強力,米洛斯的維納斯優美的「s」型的站姿和殘缺的手臂令人遐想無窮。紅與黑的搭配產生出穩重、高雅的視覺效果,希臘人以它們作為燒陶的釉色,用千變萬化的幾何圖形和行雲流水般的線條在瓶瓶罐罐上講述動人的傳說:有馬拉戰車在馳騁疆場,有奧德賽艱辛的回鄉旅程,還有大海深處女妖塞壬誘人的歌聲。無怪乎,馬克思高度評價希臘的藝術不但能給後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範本」。歲月可以流逝,權力可以更替,但希臘人所創造的文明卻如永恆的聖火永不磨滅。
古羅馬:
文化
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分,以及今天所強調的東部的帝國並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並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並不例外。在這個國家裡有希臘人、弗拉赫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依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以弗所、塞薩洛尼基和亞歷山大傳向全國。雖然當時還不很明顯,但東羅馬帝國在其學者如約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發展了他們自己的風格。

『貳』 古希臘的文明成果

古希臘文明的特徵及現代意義http://art.china.cn/wangshangtongbuzhan/txt/2006-09/26/content_213427.htm

『叄』 怎樣成就21世紀的基督

21世紀基督徒面臨兩大突出挑戰。
第一是異端爆發式增長
對於這一問題的應對策略是堅持回歸聖經,在靠著主不斷破碎自己的過程中堅固自己的信仰。首先要讓自己能夠在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中站立得住。在此之後靠著主的保守勇敢的挑戰異端和那些妥協的假冒為善者。哥林多前書1:10「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
第二是自以為有智慧的不信者的輕看
這就涉及到基督徒的文化使命。首先要認識到神的道高過一切。而且必須要在自己有一定生命基礎的前提下,從屬靈本質的角度來看透世界的知識,這將是非常艱巨的任務。理想狀況是一個博學的人在得救之後直接拿著自己的知識被真理破碎的過程見證主。但多數情況下需要信徒不斷的去操練這種屬靈的眼光,並且經過學習在真認識那些知識的情況下加以批判。
所以要成就21世紀的基督徒,弟兄姊妹們就必須要做好終生在主裡面操練自己的工作。

『肆』 張榮寰有哪些生平和成果

簡介
—————————————————————
張榮寰,1977年9月25日出生於河北省鹽山縣。文化學者、人學家。前人學研究學會主任。有思想車間和思想狂人的美譽。

生平
——————————————————————————————————————————————————————

1977年生於河北鹽山,在鹽山農村度過充實美麗的童年生活。
1980年舉家遷至滄州。

1995-1997年開始研讀《四庫全書》。學界稱為「讀庫」時期;
1997-1999年到大理雞足山閉關閱覽《大藏經》,學界稱為「閱藏」時期和「秘要」時期,;
1999-2000年整理和校對了龍虎山《正統道臧》,在「校藏」期間,將七十二家遁法整理,使之成為方外秘本,並再制《天師道正一心法》。
2000—2002年,張榮寰為赴福建福州市研究治學,通過一系列的思想創新,成立了人學研究會,後因體制改革而退出,由此到香港思高聖經學會參訪講學,從而將國內神學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在2003年發現和論證了「張氏人學」即人學是一項事關人類發展和哲學發展之命運的、具有根本性和建設性的「人格及其生態修養的實踐工程」將一個科學的人類學、一個哲學的人類學、一個神學的人類學來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層面「個性和共性」關系的成果,即更高質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層次、在歷史性層次、在社會性層次、在自我性層次予以貫通。
2004—2007年,經過又一番潛心論證,陸續發表了: 《人學研究及其應用》《《戰略產業學》《聯合國改革與人學主義》 《人類文藝復興論》等等。
2005年最先發現和調整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分化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全球社會——太空社會。他指出,與這些社會相對應的是,人類社會將歷經四大時代:農業時代(封建社會)——分化時代(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共生社會)——復興時代(全球社會)——自我實現時代(太空社會)。作為文化思考者和思想行動者雙桂冠的他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文明啟示。
2006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思想狂人,因為他偉大的發現問世了:一、文明社會和文明存在是循環的,是循環的生命群體存在; 二、人類復興的關鍵:將人格質量的提升放在國民教育的首位,來提高人在群體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將資源、技術和貨幣的集成戰略放在國家建設的首位,來提高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戰略產業能力;將公眾人本信念及其相應的倫理精神的法制秩序放在聯合國改革的首位,讓國際社會各階層利益公開自由的表達權利以期讓社會真理能夠真實的公共表達,來提高聯合國維護和尊重人的能力;」是人類文藝復興的關鍵! 三:水源文明集中論:就是開辟淡水或飲用水豐富的區域,將這些區域生產成為集中心區,衛星聯動區一體的新類型城市,使之成為特色產業急速增長,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
2007年獲「罕見的思想車間」稱號,因其發現了國家財富急速增長規律:「將資源、技術和貨幣的集成戰略放在國家建設的首位,來提高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戰略產業能力」是任何國家富強必然之路!當時獲此稱號的全世界僅三名。
2008年首次提出「人類幸福只能是人格社會的產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態和諧共進的結果。」的偉大論斷,被學界稱為「新文明論」和「新復興論」中最精準的未來世界發展的軌跡,其思想高度是全人類性的。」
10多年來,張榮寰先生獨立自主地著手建立全新的世界人學史、中國人學史、人類美學、人格及其生態上升工程等一系列基礎性學科,近10年來他走遍了人類古文明的遺址,參訪了當代各個強國,闡釋和揭密了世界各文明與文化間的規律,解開了國家財富急速增長規律,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譜開了新的篇章!

主要作品
—————————————————————————————————————————————————————

:《人學論》《人學研究及其應用》《戰略產業學》《聯合國改革與人學主義》 《人類文藝復興論》《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戰略產業學》《復興在資源、資本量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攻仿戰》《思維方式與第一推動》《思維是人生命的活水》《世界的精神行走在靈魂的上空》《神恩救贖了誰的靈魂》《品三墳、道、儒、佛》等。

『伍』 徐波的科研成果

1.《談公僕意識的起源》,載《史學集刊》1989年第1期
2.與人合作《文藝復興研究五百年》,載《世界歷史研究動態》1991年第2期
3.《但丁政治思想分析》,載《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4.《西方史學中傳統中世紀概念的形成》,載《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
5.《〈聖經〉與西歐史學》,載《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
6.《世界古代史導讀》,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94年出版
7.參與編寫《當代世界網路全書》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90年出版
8.參與編寫《遺憾與教訓總成》,人民日報出版社93年出版
9.《中古西歐的政教沖突與民族國家的崛起》,載《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10.參與編寫《世界近代史》,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11.參與寫作《新世紀的的曙光:文藝復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12.參與編寫的教材有《旅行社經營管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參與翻譯瓦薩里《義大利藝苑名人傳》,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出版
14.《西方史學中的民族史傳統》,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五期
15.《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方法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六期
16.《博學好古研究與西方史學》,載《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17.《博學好古研究與法蘭西民族史學》,載《2003年環球回顧》,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出版
18.《博杜安的整體史觀念》,載《四川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19.獨立完成專著《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陸』 彼得·聖吉的作品成就

彼得·聖吉是暢銷書《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五項修煉·實踐篇》、《變革之舞》、《學習型學校》等書的作者或合著者。
1990年《第五項修煉》出版後,連續三年榮登全美最暢銷書榜榜首,並於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Pathfinder Award)。在短短幾年中,被譯成二三十種文字風行全世界,它不僅帶動了美國經濟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並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浪潮。美國《商業周刊》也因此而推崇聖吉為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第五項修練》是理論與實踐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術方法,是繼「全面質量管理」(TQM)、「生產流程重組」、「團隊戰略」之後出現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業界譽為21世紀的企業管理聖經。主要內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等五項管理技巧,試圖通過這些具體的修煉辦法來提升人類組織整體運作的「群體智力」。《第五項修練》的核心是強調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和靜止思考,並通過了解動態復雜性等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高「杠桿解」。《第五項修煉》涉及個人和組織心智模式的轉變,它深入到哲學的方法論層次,強調以企業全員學習與創新精神為目標,在共同願景下進行長期而終身的團隊學習。《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中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
《第五項修煉》
《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21世紀的管理聖經」
作者: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學習型組織之父,十大管理大師之一
首次出版:1990年
全書名:《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
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 、20世紀屈指可數的幾本管理經典之列、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 、《哈佛商業評論》評為近百年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圖書。
《第五項修煉》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這是一本開拓性地倡導學習型組織管理思想的巨作。《第五項修煉》是彼得·聖吉博士是在總結以往理論的基礎上,並通過對4000多家企業的調研而創立的一種具有巨大創新意義的理論。1990年《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一書出版後,連續三年榮登全美最暢銷書榜榜首,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陣陣學習管理的熱潮,並於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Pathfinder Award)。由於其創新價值,並由於其已在無數美國企業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引起理論界及企業的濃厚興趣,在短短幾年中,被譯成二三十種文字風行全世界,它不僅帶動了美國經濟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並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浪潮。
這本書被評為「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而該書的作者彼得·聖吉被《經營戰略》雜志譽為「20世紀對商業戰略影響最大的24個偉人之一」,《金融時報》評述他是「頂尖管理大師」,《商業周刊》將其列為「十大管理大師之一」。現在彼得·聖吉被譽為繼彼得·杜拉克之後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被稱為「『學習型組織』理論之父」。
《第五項修煉》出版後迅速席捲全球,被各個行業的大小企業所認同,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如殼牌石油、福特汽車、克萊斯勒、摩托羅拉、蘋果電腦等都隨即以 「五項修煉」作為操作方法,在企業內建立起了學習型組織。可以說,《第五項修煉》給組織管理帶來了一個全新理念,而這些理念轉化為實際管理制度與行為,就可能引起管理方式的大變革。
《第五項修煉》的意義與貢獻
《第五項修煉》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習慣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改變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統。從 而能看到存在與內的智障,尋求到克服它們的可能。《第五項修煉》的成功和傑出之處不僅在於它的理論,而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性。它可能幫助你在弄清為什麼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 力;自我開發、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認知的能力;團隊學習和團隊建設的能力;系統思考、掌握未來的能力。
《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中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
彼得·聖吉在研究中發現,要使企業茁壯成長,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即將企業變成一種學習型的組織,並使得組織內的人員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在本職崗位上獲得成功。因此,《第五項修煉》這本書不僅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需要研讀,只要是從事傳授知識、創造知識和創造財富的人都應該了解和深入研讀。《第五項修煉》的五項修煉概括地說: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柒』 西方有成就的科學家信仰上帝嗎

首先,肯定有。當代的知道的不多(呵呵,現在還活著的有名的科學家也就那麼幾個),但是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弗朗西斯·柯林斯是。
歷史上的那就多了,19世紀之前我們知道的大科學家幾乎都是,牛頓,伽利略,哥白尼(別看他們被當時的教會迫害,其實當時的教會並沒有遵照聖經來行事的)。愛迪生是,愛因斯坦沒加入教會,但是信有神……

第二,這不重要,因為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建立在這些有成就的科學家身上的,因為他們也不過是個人。為什麼大科學家信了,我們就覺得不一樣呢,還不是把信仰放在了這些科學家身上嗎?人都是有限的,也都是會犯錯的,為什麼相信人卻不相信永生神——耶穌呢?

關於問題的補充:
科學是靠著人的意志而發展起來的一套方法,不存在唯心和唯物的區別。
By the way,其實唯物主義的內容很讓人感到奇怪:世界都是由物質組成的。什麼是物質呢?物質就是一種存在(馬克思主義好像就是這么說的),什麼是唯物主義討論的世界呢?世界也就是存在……
所以唯物主義的內容就是:存在是由存在組成的~~~~¥#%¥%……※

再接著補充?
為什麼總把進化論放在能徹底打倒基督信仰的位置上呢?
進化論告訴我們了生命是怎麼來的,人的靈是怎麼來的嗎?
進化論它再偉大,也是一種科學理論,是一種假說,能解釋很多現象所以被許多人認可。但是它作為一種假說性的理論,局限性是很明顯的:它沒有脫離創造論的范疇,而且不同於別的理論,進化論(我這里說到的都是指達爾文的理論,其實進化論的理論非常多)是無法用實驗重復的。
而且,承認了進化就能說明沒有神的創造嗎?第一個生命哪裡來,人與動物的基因那麼接近,為什麼我們是這么特別呢?聖經說神用塵土造人,決不等於很多人想像的捏個泥人,吹口氣就活了。我們人的肉身,有什麼組成成分是超過塵土的呢?
另外,科學理論總是只有相對的真理性,為什麼用進化論去質疑聖經,為什麼相信人的判斷,不去仰望神呢?

當然,西方的牧師主教們都強烈反對進化論,認為承認了進化論就等於否定了聖經,這是對科學理論本身的性質不了解的結果。
當然,我本人並不是所謂「神創論」者,因為聖經本身是真理,想把聖經的話轉換為具有科學性的理論就可能會出錯,給別人留下攻擊的把柄。
我們必須有的概念是,並不是所有事情只有經過了科學的檢驗才是真理,科學是很偉大不錯,但它本身也是人類發展起來的思想方法和知識體系,是人活動的結果。既然我們都承認人無完人,都知道如果把人當作神去拜就會出問題(可以參考對毛主席和歷代皇帝的過於崇拜),可我們為什麼對科學確是如此崇拜呢?

『捌』 李筱菊的成就總結

李筱菊教授在高等學校執教並從事教學研究四十五年,有以下兩方面的突出成就:
1、外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
李教授是中國最早研究並引進交際語言教學理論體系(簡稱CLT)的學者。1978年發表中國第一篇介紹CLT的文章起,先後在國內外發表十多篇有關論文。其中「為交際教學道路辯護」(英文)一文,1980年在國內學術會議上引起正反兩方面的強烈反響。後登於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刊物,一度成為英國文化委員會培訓海外英語教師的必讀材料。1990年被作為對八十年代外語教學變革有代表性之作而收入同一出版社的論文集中。在對CLT的研究中,她對其理論本身有所補充和創新(胡文仲評語),同時把它創造性地應用於中國教學大綱設計及教材建設。前者見於其負責制定的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及高年級階段兩個英語教學大綱中的交際能力部分。後者則見於其所主編的高校英語教材《交際英語教程》,該教程為全國高校教材編審委員會推薦教材,1992年獲國家教委全國優秀教材獎,曾受到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認為它體現了「中國英語教學的現代化」(許國璋語),它的出版,「標志著外語教學思想的一大轉變,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一套教材的出版。這是中國學者、教師成功地運用國外的外語教學路子並根據中國學生的需要和教師的條件,編出的一套立意新、內容新、方法新的教材。它絕不是簡單的移植,更不是抄襲」(胡文仲語)。美國語言學家E.Nida的評語是:「這遠遠是我所見過的最有效的語言教程」。英國文化委員會中國辦事處專家的評語是:「這是中國唯一能走向世界的英語教材」。此教材十年來在多所高校應用,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目前正在更新修訂。
2、外語測試理論研究和實踐。
李教授是中國建立科學的外語測試的最早參與者之一。1979年開始參與中國第一種有科學依據的語言測試「英語水平測試(EPT)」的工作。1985-1989年她是全國高考英語考試標准化改革三人領導小組成員。該項改革1989年通過國家鑒定推廣全國,並獲國家科研成果一等獎。該項目最大的成就是:在開創中國科學化外語測試的同時,探索了把國外測試理論運用於中國條件下解決中國特有的難題的途徑,這在國際上也是一種突破。至今李教授仍為國家教委考試管理中心咨詢和審題,為全國高考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出力。她在致力於語言測試標准化改革同時,更為引進交際語言測試方法作出努力。此種努力始於1984年為全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設計的考試中,由於其代表了最新的語言測試路子,當時曾引起一定的震動。其後這種努力更見於為中國設計的多種考試及在國內外發表的多篇論文中。李教授還在本單位多次開語言測試課,建立語言測試研究和發展中心,領導多個語言測試項目,最後寫出了55萬字的專著《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1997出版),為若干高校作教材用,並有同行認為是「語言測試工作者的聖經」(全國大學英語考試CET負責人楊惠中教授語)。李教授通過語言測試的實踐、講學和出版論著,為中國培養了不少語言測試人才,對中國語言測試的科學化、標准化、現代化、交際化作出了貢獻。

『玖』 王守仁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王守仁是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王守仁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是良知,為善去惡者是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王守仁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行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王守仁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王守仁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王守仁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王守仁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拾』 牛頓畢生研究神學的成果有哪些

在宗教方面,牛頓持有一種極端的神論異端思想——反三位一體說。這比當時有一定市場的無神論更甚。三位一體主要講的是,聖父聖子聖靈是一個神。牛頓認為三位一體說開始據於正統地位的時間即是羅馬教廷開始墮落的開端,同時也是千年至福期的開始。所以,他將目光放在公元四世紀,著重探討了三位一體起源的那段歷史,寫了許多相關的文章,還通過計算得出基督二世降世的時間再1643年左右,巧合的是,這個時間點與牛頓自己的生日很接近。他自知這些學說不宜公開發表,他還是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釋以及《光學》的30-31疑問中對其理解上帝的方式做了一些說明。

閱讀全文

與成果聖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