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1)教學成果教材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Ⅱ 許政的教學成果
二十多年,致力於教法學法、教材探精、作文教學研究,已有《我的數教、詩教版法》《優權化課堂教學的「錘納談唱」法》《農村學生作文「高原明象」重在於「導」》《說課研究的在伸》《作文訓練優化的「三階六步」體系》等120多篇學術論文在《語文教學之友》《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報教師版》《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等十多家刊物上發表,20多篇獲省、國家級獎勵。被《中學語文教與學》《光明日報(考試)》轉載3篇,合著合編書籍6本。 專著《初中寫作羊皮卷》於2010年9月1日全國公開出版發行;2012年10月專著《初中寫作羊皮卷》榮獲「四川省第十五次優秀教育科研成果」省級一等獎。
主要科研課題《集約教學法》:1998年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首屆教學科研成果三等獎;《作文訓練優化的「三階六步法」體系》,1999年獲市級優秀課題;《農村初中優化教學過程》實驗研究,於2002年4月獲省政府第二屆科研成果二等獎。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7項,已有5項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遂寧市人民政府教學科研成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目前正致力於教法學法、作文教學、教材研究等。
Ⅲ 陳彬的教學成果
2003年7月《職業技術教育》發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
2005年6月《學生雙語報》發表《高三英語「精講精練」》;
2005年參加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研究中心規劃課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研究》,2006年9月結題, 獲2009年廊坊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6年4月《文教資料》發表《高一英語新教材教學試探》;
2007年5《素質教育論壇》發表《試探英語課整體閱讀教學》;
2007年9月教學設計《Unit 3 Modern Architecture》獲中國教育學會全國中小學新課程優秀教學設計二等獎;
2007年9月參與編寫《中學教材學習講義》(課標版-九年級英語下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2008年1月《中小學教學研究》發表《全國卷英語單詞拼寫題解題指導》;
2008年參與編寫《(中學生QQ英語系列叢書·基礎篇)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0年1月《求學》(理科版)發表《書面表達的漢語式錯誤》;
2009年參與主編《2010新課標高中總復習導與練-人教版-第一輪-英語》,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獲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一等獎;
2010年11月論文《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新嘗試》獲中國移動校訊通杯」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育創新論文大賽河北賽區二等獎,2011年5月發表於《中國教育信息化》。
Ⅳ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Ⅳ 教學成果怎麼寫
描寫思路:在寫教學成果要按照總分總的格式,首先要總結教學情況,然後寫具體的改進措施,最後寫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和反思。其範例為:
這學年來,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但以下方面仍需要改進:
一、政治思想方面: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復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准備:備好課。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
通過以上的改進,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Ⅵ 什麼是教學成果獎
教學成果獎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內基礎教育容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
拓展資料:
申報材料:
1.反映成果的總結
2.教學成果鑒定書
3.視頻
支撐材料:
1.示範中心實驗教學情況統計表
2.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情況
3.學生發表的學術論文
4.校際共享合作協議
5.承辦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研討會一覽表
6.示範中心面向校際開放、共享的實驗實訓一覽表
7.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批准文件
8.學生獲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技術資質證書
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
10.公開發表的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1.出版及自編的實驗教材
Ⅶ 在國家級期刊發表的論文算教學成果嗎
你好:這個問題要明確什麼是教學成果,其中教學成果包括很多,比如教材、專論文、專利和教學成果獎屬等很多,但是中學教師一般教學成果獎相對困難一些。為此,可以考慮教材或者試題集或者教學方法改革,同時可以發明或者發現具有特色的教具,也就是專科,不過具體要看學校的規定和要求,期刊的級別和檔次。
Ⅷ 如何展現教育教學成果
1.教師的腦力勞動和學生的腦力勞動相一致。教育過程的技巧就在於,要使學生的作業形式反映出他們的思維過程,使教師有可能根據學生活動的外部表現來判斷,學生是怎樣思考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等。如果教師要等到上課結束後才去了解學生哪裡懂了、哪裡不懂,那麼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3.注意力並不靠什麼專門的教學方式來維持,而是首先取決於學生腦力勞動的性質。目標明確、思想專注——這才是注意力的主要泉源。應當盡量做到使思維的努力和意志的努力統一起來。
5.記憶力過度疲勞——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須特別細心地對待記憶力這件嬌嫩而精細的東西。有一些思想和片語是特別難記的。無論如何不應當使兒童的記憶力過度疲勞。當你剛剛發現疲勞的徵兆時,你就要設法給兒童變換一種不需要隨意識記的活動去做。
這些記載是進行概括性總結的素材。按照同樣的原則,在一星期末的時候,把日常工作中其他方面的概括性的想法記入記事簿。如:檢查教師的課時計劃,查看書面作業、教室日誌,觀察復雜的教育工作,特別是有關師生之間、各個班級和各個年齡的集體成員之間的精神交往的問題等。下面是在一個星期末所寫的幾條:
1.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師是不把教材的提綱寫進課時計劃的。他的知識就在自己的頭腦里。課時計劃只不過是對教材的教學論的加工而已。這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如果教師死守住講課提綱,如果教師很費勁地尋找著他要講的話,那麼學生就很難聽懂教師所講的東西的意思,他們的頭腦里就會是一團亂麻。
……
下面我再舉出在幾個星期的末尾所寫的關於教育工作的幾條想法:
1.集體對個人的教育作用應當是非常細致的。不要讓學生(特別是少年)感到,人們專門地「整」他是為了拿他作靶子來教育別的人。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在集體與個人的相互關
繫上可能出現的最不好的現象之一。它會使少年學生對自己的命運抱著無所謂的、滿不在乎的態度。不要讓學生感到他是供人做試驗用的兔子。
2.擔任少先隊輔導員的女教師到區里的一所學校里參加一次討論會。她回來說:那裡舉行了一個有關道德問題的示範性辯論會。一群七年級學生在那裡辯論,二十位輔導員在旁邊深入思考地研究「教育過程」。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可以把學生的心靈拿來供展覽用嗎?這種做法不是在少年身上培養虛偽的作風嗎?
我覺得,教育教學日記就是這樣實在、有針對性的,有實效的靈動的隨筆記錄,而不是文采斐然、詞藻華麗,內容經過精雕細琢,用來發表的所謂作品。因為教育教學日記真的是用來為你最好的作品:學生服務的。
Ⅸ 張曉明的教學成果
長期以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曾擔任過木材加工專業和建築裝飾專業的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後教授過《木材學》、《傢具設計》、《木製品生產工藝學》、《室內裝飾設計》、《建築構造》等多門課程,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任教以來在省部級以上刊物近 20 余篇, 2000 年參加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規劃中等職業學校木材加工專業整體教學改革方案的研究」的教科研項目,該項目獲省「九五教科研成果」二等獎;主持黑龍江省「十五」教科研課題《 21 世紀我國傢具工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並已結題驗收。現正參加教育部「林業工程類專業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的課題。
主參、編三部教材, 1988 年主編《木材學》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1998 年參編《木製品生產工藝學》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2002 年主編人全國規劃教材《木製品裝飾工藝學》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Ⅹ 自然拼讀專項教材哪套教學成果好
我兒子報的課程就開設這節課,他們培訓班用的Sounds
Great教材,課堂氛圍特別的好。教材內容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