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鵬收購福迪:收購或是造車新勢力拿到下賽段入場券的最佳方式
日前有媒體曝出,小鵬汽車已經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迪汽車」)100%股權,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廣東福迪汽車股權變更發生在3月19日,股東變更為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小鵬進而獲得生產資質。
自造車新勢力興起以來,大多新勢力就面臨著缺乏生產資質的尷尬處境。一直以來,是否有量產車流向市場都是造車新勢力由PPT造車向正規軍轉折的分水嶺。
相比較之下,選擇收購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些問題。一次性買斷,質量和排產全部由自己控制,也不必讓自身品牌和別的品牌捆綁在一起。
2020年,被看做是造車新勢力大洗牌之年,像博郡汽車這樣的新勢力,已經在淘汰賽剛開始之際便「體力不支」。如今,隨著特斯拉大舉入侵,老牌合資新能源車型兇猛來襲、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積極布局,造車新勢力已經沒有時間小火慢燉了。
面對危機與挑戰,小鵬選擇主動出擊收購廣東福迪汽車,徹底的解決了關鍵的生產資質問題,為自己博取一線生機。而針對此次收購福迪汽車,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稱,「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自成立始,旨在更好地完善小鵬汽車的供應鏈布局,為將來公司的產品發展做好充分准備,此次股權收購是雙方本著優化行業市場優質資源配置的目的做出的選擇,相信這是一次共贏的決定。」
綜合看來,雖然「代工」和「收購「各有利弊,但新能源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大背景下,收購或是造車新勢力拿到下賽段入場券的最佳方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扭虧為盈後,福田汽車緣何再「賣子」
福田汽車又雙叒叕賣資產了。
6月4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格為3645.24萬元。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
據悉,安凱車橋主要從事汽車車橋及配件的開發、製造、銷售等業務。2019年,其業績虧損75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其凈利潤為虧損700.92萬。
對於此次股權轉讓,福田汽車表示,「本次股權轉讓對未來公司財務狀況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有利於公司聚焦資源投入主營業務,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賣子」求存
賣資產,福田又缺錢了?
近幾年,「賣賣賣」似乎正成為福田汽車的一個主旋律,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賣寶沃」。
而福田與寶沃的故事,源於一份市場「野心」。
2014年,一直專注於商用車領域的福田汽車,為了進軍乘用車領域,花費了500萬歐元收購德國寶沃,當時的德國寶沃已然破產,雖然曾經一度輝煌過,但生產、技術已經停滯,業界一直認為,福田汽車只是買回了一副 「空殼子」。
事實上,被寄予厚望的寶沃,最終成為了福田的「死穴」。扉旅汽車梳理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寶沃汽車分別虧損4.84億元、9.85億元、25.45億元。尤其是2018年,寶沃的虧損額占福田的70%,直接導致福田汽車在當年虧損35.7億元。
2018年12月,福田剝離所持有的寶沃股份,最終得以「扭虧為盈」。數據顯示,2019年,寶沃67%股權出售及一攬子交易實現投資收益17.33億元,權益法核算確認投資收益-9.67億元,共增加利潤總額7.66億元。
或許,嘗到了「甩包袱」後的輕松,福田汽車開啟了「賣賣賣」步伐。
3月31日,福田汽車擬公開掛牌轉讓北京歐曼重型汽車廠(沖壓工廠)沖壓業務涉及的資產及負債,掛牌價格為19620萬元。
4月20日,福田汽車掛牌出售了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51%股權,掛牌價格不低於2.4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末,河北雷薩凈資產為67154.80萬元,僅兩個月後,凈資產就驟降到了47851.88萬元。
4月22日,福田汽車再次公告,擬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
據扉旅汽車估算,上述股權和資產出售將給福田汽車帶來逾5億元收入。
而通過一系列「甩包袱」,深陷虧損泥潭的福田汽車也迎來了翻身。
數據顯示,2019年,福田汽車總營收達到469.66億元,同比增長14.4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2億元,同比增長105.36%,實現扭虧為盈;在銷量上,福田汽車更是頂住了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下行壓力,全年銷量達到54萬輛,同比增長5.45%。
事實上,在此次「賣子」公告發布的前一天,福田汽車再次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5月份實現銷量66054台,同比增長47.68%;回款近百億元,逼平歷史最好水平。福田汽車1月至5月的累計銷量超過25萬輛,同比增幅13%。
那麼,在向好的形勢下,福田再次出手,又折射出怎樣的信號?
困境猶存
是未雨綢繆,還是困境猶存?
成立於1996年的福田汽車發家於山東農用車,在歷經多次大舉擴張之後實現了眾人所看到的華麗轉身,一躍成為國內的商用車銷量之首。也因此,福田贏得了戴姆勒的青睞,與其在重卡領域實現了合資。長期以來,福田在北汽集團旗下都是非常顯眼的一個板塊。
2010年,嘗到了擴張甜頭的福田汽車開啟「2020戰略」,計劃用10年時間,讓汽車年銷量突破400萬輛、銷售收入超過4000億元,實現利潤200億元以上,進入全球車企前十。
轉眼到了收官季,福田的flag能實現嗎?
數據顯示,2019年,福田汽車實現營業收入469.66億元、凈利潤1.92億元,均與目標相距甚遠,超200億元的凈利潤,似乎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導致福田汽車如今的經營局面,除了近年來汽車市場調整外部因素外,更主要的還是自身擴張太過激進。」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戰略」下,福田汽車開展了新一輪大擴張。2011年,出資6.2億元設立福田汽車印度製造有限公司。此後的五年裡,福田的建廠「腳印」遍布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印度、泰國等,歐盟、北美以及日本等成熟區域市場也同步開發中。
此外,福田還將汽車業務向卡車外的更多領域拓展。目前,其擁有歐曼、歐輝、瑞沃等10多個業務品牌,涵蓋卡車、客車、乘用車以及核心零部件、發動機等產品,可謂是商乘並舉,同時還涉足融資擔保等金融業務。
大舉擴張後,福田汽車資產規模也急劇膨脹。2017年底,公司總資產達624.19億元,2010年底為246.41億元,7年增長377.78億元,增幅為153.31%。這相當於再造了1.5個福田汽車。
然而,一味的擴張,讓並未准備好的福田「吃了大虧」。近年來,福田汽車凈利潤不斷下滑,尤其是2014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連虧6年,累計虧損82.32億元。而商用車銷量之首的寶座,在此之間,也早已換人。
「聚焦商用車」成為福田汽車的救命稻草。
「給乘用車做減法,給商用車做加法」。2018年5月,福田汽車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加快非主營、虧損業務的改革調整,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一攬子行動。按照此前的規劃,從2018年~2020年,福田汽車要通過系列整合,實現在重卡、輕卡以及乘用車領域的領先。
今年是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後一年,從年初開始,福田汽車開啟了「賣賣賣」節奏。
但一味地變賣資產也有隱患。據福田介紹,接手寶沃股權的長盛興業沒能按照協議付清股權轉讓款,剩餘的14.81億元價款被延遲至今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
如此看來,對於福田而言,寶沃這個「包袱」並沒有完全甩出去。
更糟糕的是,福田還向寶沃提供了大額的借款以及擔保。據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福田汽車還對寶沃汽車有約8.1億元的擔保,一旦寶沃汽車陷入債務危機,對福田來說也是一個沉重打擊。
如今,「開了小差」的福田汽車,想要重回商用車巔峰,賣賣賣之外,提升自身實力才是根本。畢竟,商用車市場已從增量市場競爭階段轉向存量市場競爭階段,「躺贏」的時代早已過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朱華榮接棒張寶林丨長安下一步怎麼走
陣痛中轉型。
文丨杜巧梅
靴子落地。
6月10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母公司中國兵裝集團正式宣布,長安汽車日前召開幹部職工大會,兵裝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龔艷德代表黨組宣布朱華榮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任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6月5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副總經理、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且不再在公司任職。
就在當日長安汽車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六十八次會議上,推選朱華榮、譚小剛、馮長軍、呂來升、周治平、王俊、張德勇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而位於非獨立董事首位的朱華榮,接替張寶林成為長安汽車董事長也早已成為業內共識。
據了解,朱華榮歷任長安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技術部部長、汽車製造廠總工程師,長安汽車公司副總裁兼市場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等職務,並於2014年12月升任長安汽車總裁。
公開信息顯示,技術出身的朱華榮在2014年擔任長安汽車總裁後,積極推動長安汽車在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技術、新能源領域的研發,並推動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業務的發展。
但是目前,長安汽車並未對外宣布總裁一職的繼任者。
發展步伐加快
自2017年銷量大幅下滑以來,經過三年「至暗時刻」和「第三次創新創業」的長安汽車正迎來曙光。
而隨著長安PSA股權轉讓順利落地,自主品牌與福特新車周期開始,公司混改持續推進,疊加新能源股權轉讓完成,公司業務虧損點持續減少。
6月9日,長安汽車產銷快報顯示,2020年5月,長安汽車產量18.3萬輛,同比增長57.4%,環比增長10.4%;銷量17.4萬輛,同比增長54.3%,環比增長9.1%。
其中,自主銷量同比增長59.4%,長安福特5月銷量為24402輛,相較去年同期大漲229%。
隨著5月產銷快報的發布,包括華西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認為新產品周期內長安汽車銷量強勁,維持對長安汽車的盈利預測和「買入」評級。
而隨著朱華榮的履新,長安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調整。
首先,人事方面變動頻繁。
日前,原東風雷諾市場銷售部部長助理陳曉波重回長安,出任長安汽車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也有消息指出,兵裝集團排名第一的副總經理劉衛東除原有分管中國長安(主要是零部件業務)業務外,此次將增加分管長安汽車業務。
此外,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的合資企業長安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蔚來)也在近日發生工商變更,除了注冊資本增加0.9億人民幣至1.88億人民幣之外,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卸任該公司董事長,董事長變更為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
值得關注的是,長安蔚來原董事李偉和張洋也已退出。目前,長安蔚來總經理楊放、董事雍軍、監事陳陵濤均為長安系高管。
對於長安蔚來的此番調整,6月10日,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加速。」
的確,自2017年4月成立,至今已有三年的長安蔚來,鮮有動作,的確需要加快發展的速度。
一方面,長安汽車本身缺少新能源的生產平台,同時,在品牌布局方面,也缺少自主高端品牌的重要一環。
工商信息顯示,長安蔚來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設計開發;汽車銷售及相關售後服務;汽車零配件批發及零售;與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等。
而雙方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在純電動整車研發、智能汽車前沿技術、銷售服務模式、產業鏈的整合、大數據分析及軟體應用及創新管理機制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
因此,對於長安汽車而言,加快長安蔚來的發展無疑將成為長安汽車補齊短板,推動品牌向上的有效方式。
而在「新四化」領域,6月2日,長安企業與其母公司中國兵裝集團、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60億元成立了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電動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核心平台。
陣痛中轉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業內看來,長安汽車近年來的發展與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的業績息息相關。
2017年之前,合資板塊一直以來是長安汽車利潤的最大貢獻者,長安汽車經營業績也與投資收益密切相關,而長安汽車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長期股權投資的合營、聯營企業,包括長安福特汽車、長安馬自達等11家關聯企業。從數據上看,2015年到2017年,投資收益占長安汽車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95.4%、93.5%、96.8%。
但自2017年開始,長安汽車整體銷量急速下降,到2018年,長安福特銷量大幅下跌至37萬輛,長安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為213.78萬輛,同比下滑達到25.58%,投資收益也大幅度降低;2019年,長安福特銷量再次腰斬,長安汽車更是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潤虧損。
而長安汽車能否扭虧為盈,關鍵在於合資業務的提振。
從朱華榮的職務安排來看,此番擔任長安福特董事長也意味著恢復長安福特的業務將成為朱華榮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事實上,自去年9月,長安福特發布加速計劃以來,長安福特經歷了在銷售、研發、降本、國產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也在今年3月迎來了復甦。
面向未來,長安汽車與福特汽車還將加強戰略合作,計劃到2021年底將累計投放超過20餘款產品,長安福特研究院也已正式落成。
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其他汽車集團相比,長安汽車合資業務優勢並不明顯。合資板塊體量比較小,品牌單一,更容易受經濟、政治環境影響。
近兩年來,除了一元收購鈴木持有的長安鈴木股權、出售長安標致雪鐵龍、為長安新能源引入戰略投資者,長安汽車淘汰了20多款沒有競爭力的產品、整車和發動機100多萬落後產能。
但目前,長安汽車依然面臨旗下合資品牌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正經歷緩慢復甦,自主業務經歷新一輪產品煥新,轎車板塊與新能源汽車短時間內難以挑起「大梁」等諸多問題,在陣痛中轉型。
而今年是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的關鍵之年,在全球汽車市場低迷以及面向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如何重振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等合資業務,並推動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向上,實現汽車產銷超191萬輛、同比增長8%的目標,將成為朱華榮履新之後面臨的巨大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曙光股份股權轉讓大概什麼時候通過
更換股權大概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
⑸ 股權轉讓價款未還清,傳寶沃正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
[億歐導讀]?轉讓寶沃67%股份一年後,福田汽車扭虧為盈。
作者丨張男
編輯丨楊雅茹
甩掉了寶沃這個「包袱」後,福田汽車似乎迎來了新曙光。
近日,福田汽車發布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顯示,預計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60億元左右(去年同期為-35.75億元),將實現扭虧為盈,其業績預盈的關鍵因素是轉讓了北京寶沃汽車67%股份。
公告顯示,2019年1月起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就不再納入合並范圍,這使福田汽車虧損同比大幅減少。福田汽車還透露稱,寶沃正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預計將對歸還公司借款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具體而言,在福田汽車轉讓北京寶沃汽車67%股份的交易過程中,「接盤俠」長盛興業(廈門)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盛興業)應分兩期支付價款:2019年1月18日,福田汽車已收到首付款(30%)約11.92億元,剩餘27.81億元的價款應在合同實際生效日(2019年1月15日)的一年內付清。截至2020年1月16日,福田汽車只收到剩餘價款13億元,尚有14.81億元款項未收到,其表示,該到期未支付的剩餘價款,將對公司經營現金流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和經營。
這引起監管層的注意。1月16日當晚,上交所向福田汽車下發了監管工作函,要求上市公司全面核實長盛興業經營、財務、資信等方面的具體情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收回相關款項,保證上市公司利益,但神州優車方面未有回應。
據了解,寶沃被福田之初(2014年),曾憑借「德系兄弟」的口號,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但自2016年福田成立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後,北京寶沃便一直處於虧損狀況,2016年-2018年累計虧損40.14億元。2018年10月18日,福田汽車隨之決定掛牌轉讓寶沃汽車67%股份。
2019年1月15日,福田汽車以39.7億的價格向長盛興業轉讓北京寶沃67%股權,但實際上,這筆交易的真正買家是神州優車。2018年12月28日,神州優車曾發布公告稱,為促成交易,實現與寶沃汽車的戰略合作,神州優車將幫助長盛興業為42.7億元借款提供擔保,擔保金額最高24億元。
去年(2019年)3月,神州優車擬通過子公司以41.0911億元的價格收購長盛興業67%的寶沃汽車股權。當年7月29日,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取代長盛興業法定代表人王百因,成為寶沃汽車董事長。至此,寶沃汽車完成了工商過戶,成為神州優車旗下控股公司。
神州優車發布公告稱,本次交易有助於加強公司對汽車產業鏈上游的掌控,進一步打通公司的汽車產業鏈布局、充分發揮汽車及出行綜合服務平台的優勢。
換句話講,在神州優車眼中,寶沃是神州出行生態的最後一塊拼板,其燃油和新能源兩張牌照、中美德三地的研發中心、整車和發動機工廠,都能讓神州優車少走許多彎路。
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曾對寶沃評論道,品牌和產品本身無毛病,唯一的問題是車賣不動,而賣不動的根源則在於傳統的產銷模式。因此,神州優車入主後對寶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於2019年初推出神州寶沃新零售平台,實現汽車產銷分離。
具體而言,主機廠將專注於產品研發、生產及售後服務,經銷商則回歸銷售本質,實現零庫存。平台則基於神州優車覆蓋全國的"租車+專車"汽車共享網路,及線上APP運營和大數據分析,推出0首付、深度試駕、90天無理由退換車和全透明售後維修等服務。
神州優車入主半年後,寶沃2019年上半年銷量便超過3萬輛,同比增長80%。但同時期神州優車的財報數據並不向好。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19.19億元,同比減少49%,凈虧損6.52億元,同比跌幅達550%。對此,神州優車解釋道,公司與寶沃聯合推出了汽車新零售模式,但市場正處於培育初期,公司在其渠道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大。
下降的財務數據或許也影響了神州優車對福田汽車價款的償還,因此目前寶沃正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屆時,寶沃將得到進一步盤活。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大眾入股江淮、吉利控股華菱 資產優化大勢所趨!下一個是誰
【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商用車「戰場」亦是如此。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加速推進,市場競爭更加地多元化,同時對於整車廠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資金壓力。盲目地搞規模擴張並不可取,一味地單打獨斗也不可取,如何緩解車企巨大的資金鏈壓力?引入戰略投資、股權轉讓或重組上市成為我國商用車企降低市場風險、提升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2020上半年還未過去,在外資股比放開的頭半年,商用車企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件卻接連發生,與往年相比明顯頻繁了許多。我國商用車市場競爭或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現代汽車獨資控股四川現代 加快中國商用車事業擴張速度
2020年1月1日,商用車外資股比正式放開。在此機遇下,為了明確基於獨資經營體制的全球企業定位,擴大中國商用車事業,四川現代於今年初就已經完成了股份變更。變更後,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成為唯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0%。至此,四川現代變更為外國法人獨資,同時也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的商用車企業。
3月18日起,四川現代更名為現代商用車,並採用新的CI設計。現代商用車獨資運營後,為其更快引進現代汽車在世界市場積累的經驗和先進技術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通過擴大產品線,引領未來中國商用車市場,現代商用車有望成長為行業備受關注的品牌。
安凱轉讓安凱車橋40%股權 「易主中車」將於7月31日前完成
近些年,迫於客車行業日趨低迷的市場行情,安凱客車(公司全名為「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試圖通過資產「瘦身」,緩解經營壓力,進一步增強業務發展能力。2018年和2019年,安凱客車兩次欲轉讓揚州宏運100%股權,但似乎發布公告後,並無較大收獲。
今年,安凱客車資產「瘦身」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3月20日,安凱客車通過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車橋」)40%股權」,轉讓底價4860.32萬元;4月17日,安凱車橋 40%股權轉讓在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期滿,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徵集到 1 個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廣西方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盛實業」)為最終受讓方。
與此同時,安凱的控股權變更也在今年加緊推進和落實之中。在2019年9月,安凱客車收到江淮汽車、安徽省投的《關於安凱客車股份協議的轉讓意向書》,根據該意向書,中車產投將持有安凱客車21.3%的股份,江淮汽車將只有12.35%的股份,安凱客車控股股東將不再江淮汽車而是中車產投;2020年3月,安凱客車發布公告表示,2020年1月以來,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交易各方及顧問機構人員復工不足,會面和商談進程推遲。各方希望在2020年7月31日之前達成關於協議轉讓的最終協議。
福田掛牌轉讓河北雷薩51%股權、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及安凱車橋30%股權
在福田汽車聚焦商用車業務,實現三年行動計劃的戰略背景下,為了引入多元化資本,保障全資子公司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北雷薩」)的長遠可持續發展,2020年4月21日,福田汽車發布關於「公開掛牌轉讓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的公告。掛牌價格為2.47億元,股權轉讓後,福田汽車將持河北雷薩49%股權。
4月22日,福田汽車又發布關於「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的公告,福田擬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房地和設備等相關資產,轉讓底價不低於評估報告北汽集團備案結果;本次轉讓收益用於福田汽車償還銀行貸款,支持商用車業務發展等。據悉,本次通過資產轉讓實現存量資產優化,預計為福田汽車帶來資產轉讓收益約1億元。
另外,在安凱客車成功脫手安凱車橋40%股權之後,福田汽車於6月4日晚間也發布了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30%股權」的公告,公司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格為3645.24萬元,轉讓完成後福田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
目前,這三項掛牌轉讓均在進行之中。其中,在河北雷薩51%股權轉讓公告中,福田汽車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減少福田汽車的資金佔用,減少與其他工程機械企業的競爭從而增加底盤的銷量,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在安凱車橋30%股權公告中,福田汽車表示,本次交易是為了加強公司對外長期股權投資管理,提高資產配置效率及運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次掛牌轉讓中,福田汽車均表示,交易將利於「福田汽車將聚焦商用車核心業務,繼續夯實福田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優勢,推動商用車業務技術創新和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通過一汽轎車重大資產置換 一汽解放重組上市
5月20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司中文名稱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由「一汽轎車」變更為「一汽解放」,注冊資本增至46.96億元。這標志著經過對一汽轎車一年左右的資產重組,一汽解放正式實現上市。
在重組前,一汽解放是商用車龍頭企業,有著出色的業績表現,盈利能力超過國內A股多數上市車企。2019年4月12日,一汽轎車擬置入一汽解放100%股權,主營業務由乘變商;2019年6月25日,一汽轎車5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用以承接重組一汽解放的置出資產;2019年8月31日,一汽轎車置入資產一汽解放100%股權;2020年2月19日,一汽轎車作價270億元置入資產一汽解放100%股權事項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2020年4月24日,一汽轎車人事變動,胡漢傑擔任董事長,朱啟昕擔任總經理;2020年5月20日,一汽轎車正式更名一汽解放。
據悉,一汽解放資產重組上市,體現了一汽股份戰略的「商進乘退」,一汽集團戰略的「商乘分拆上市」,是一汽集團戰略調整的「冰山一角」。而近年來在卡車領域銷量強勢領先的一汽解放,在上市之後,必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大眾收購江淮50%股權,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中國放開股比,以全新姿態擴大對外資的開放,向全世界釋放了強大而積極的信號。這在較大程度上促成了大眾對江淮50%股份的收購,以及對江淮大眾股份的增持。
5月29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將簽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大眾中國投資將通過增資方式獲得江汽控股50%股權,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直接持有合資公司75%股權的股東後,大眾集團有意願授予合資公司大眾集團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將逐漸擴大規模並力爭在2029年間達到年產量350,000-400,000輛。項目總投資額預計達到約10億歐元或等值人民幣。同時,大眾集團有意願與江汽控股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在各領域進一步進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華菱星馬掛牌出讓15.24%股權 吉利已支付3000萬元意向金
除開安凱和福田外,掛牌轉讓股權的企業還有華菱星馬。為契合《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引進有實力的戰略夥伴,突出主營業務發展、促進汽車產業整合、提升市場競爭力,5月23日,華菱星馬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華菱星馬全部股份(累計華菱星馬15.24%股權)。若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完成後,華菱星馬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該掛牌轉讓事件一出,行業為之震動,近半個月來,華菱星馬持續成為各大媒體號的熱點。6月8日,華菱星馬在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進展公告中表示,目前已有吉利商用車集團向星馬集團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3000萬元。如果最終真的是吉利接盤,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挺不錯事情,一是吉利近年來對商用車領域野心頗大,但有點「偏科」於新能源領域,而華菱星馬將可快速地讓其獲得傳統重卡技術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儲備;二是華菱星馬也將獲得吉利雄厚資金的支持,既能緩解現在的困境,未來發展也是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造車新勢力再現收購案 生產資質到底值多少錢
隨著資本進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備受關注,特別是在疫情籠罩的2020年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表現尤為突出,每個月初都會率先曬出連續增長的銷量成績,這除了與消費者分享喜悅外更多的也是為了讓投資人看到。巨額的融資為造車新勢力不斷前行保駕護航,解決人員、技術等諸多難題,甚至造車新勢力夢寐以求的生產資質也能通過它來解決。
不過電咖的首款車型並不是在泉州投產,而是由由東南汽車代工,雙方在浙江紹興簽署了投資額35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項目。電咖汽車獲得資質後的造車路程同樣不太順利,因為本就融資金額不高2019年初被爆出拖欠工資遭遇資金困境。在2019年3月1日獲得A輪融資後於11日將公司名更名為「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至此電咖汽車更名天際汽車,產品線也指向高端電動車型。近日,天際汽車完成超過5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成立5年來累計融資115億元。同時,天際汽車表示,已開啟IPO准備工作,計劃2021年上市。
目前很多造車新勢力仍然沒有生產資質,而通過收獲邊緣傳統車企獲取資質確實是條不錯的途徑。特別是隨著2020年市場環境的加劇,很多邊緣車企已經被推入破產邊緣,這為湧入的造車新勢力提供了不少造車資質,這種情況或許會因為競爭的加劇越來越普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