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緯全站儀 ZT20使用說明書,謝謝
中緯全站儀ZT20用戶手冊 點擊下載 (下載後 安裝PDF閱讀器打開瀏覽)
友情提示 :看到回復 處理提問(請點擊選為滿意回答);
註:說明書已上傳本頁面,手機提問者如果看不到上傳文件,請用電腦登陸下載!
⑵ 求中緯zt20r全站儀USB數據傳輸軟體,在這里感謝大家了!!!!
軟體太大了,名稱叫做pctools,可以到中緯官網下載。只需要網路「中緯」。也可以下載附件里的軟體。
ZT20-Series.rar不是傳輸軟體,那個是機載軟體,也就是類似固件的東西。
⑶ 深圳中緯傑服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中緯傑服裝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01月2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生產經營各類服裝及其它飾品等。
法定代表人:金子傑
成立時間:2000-01-20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501135281
企業類型:合資經營(港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鹽田區北山道146號北山工業區三棟四樓402
⑷ 中緯ZT20R全站儀顯示界面是英文怎麼轉換成中文版,求全程指導,急急急。。。。
這個需要刷程序
⑸ 中緯全站儀ZT20怎麼讀數據到電腦裡面
裝個中緯的PC套件 直接用數據線連接
⑹ 強中緯力的地球響應
我們討論了受強中緯力作用的海水的運動、大氣的運動,從而獲得了強中緯力是形成地球上環流的重要作用力組成部分的認識。
強中緯力的作用除了對地球中緯度地帶物質有強烈作用外,還對相對低緯度地帶的物質有作用,只是隨著緯度的增高或降低作用影響越來越小,直至為零。受強中緯力作用的物體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需要總結,即物體在強中緯力作用下,並輔以一定條件,將可以跨越赤道。
1.對板塊的作用
強中緯力作用於地殼,主要表現在對板塊的作用上。板塊分為活動的和相對穩定兩種,強中緯力對活動板塊的作用表現在板塊運移上,這一點將在專門論述板塊的全球運移時闡述。強中緯力對相對穩定板塊的作用表現在使地殼受力錯斷和褶皺上,大型的地殼褶皺以山脈出現,是強中緯力的地貌表現。
我國是一個絕大部分陸地和部分海域位於北半球最大強中緯力作用帶的典型的受最大強中緯力作用的領域。之所以說是「典型的」,是因為它不僅從局部表現在許多沉積盆地的構造格局上(如圖7-5、圖7-6、圖7-7是我們從東到西,由北往南,分小、中、大三個等級找了三個不同盆地,來分析強中緯力的作用),而且從宏觀表現在我國的主要活動斷裂上。
海拉爾盆地是位於我國東北、內蒙古自治區,緊鄰蒙古和俄羅斯的小盆地;四川盆地是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中型盆地;塔里木盆地是位於我國西部邊陲的大型盆地。圖7-5反映了盆地基底隆坳格局和局部斷裂及控制盆地邊界的斷裂主要為北東走向;圖7-6反映了盆地基底隆坳格局和局部圈閉及盆地邊界斷裂的主體走向也是北東向;圖7-7從盆地內部斷裂和盆地周邊斷裂的總體格局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及鄰區的構造特徵受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作用力控制。雖然三張圖所反映的是三個不同地區,但它們卻具有相同的受力特徵,這是因為它們均處於北半球強中緯力作用帶內,同樣受強中緯力作用的結果。通過這三張分別由不同地區不同工作人員所作的具有相同含義的構造分析圖,可以獲得這樣一個認識——只要掌握了強中緯力作用帶的作用力機制,就可以應用其原理進行盆地基底構造格局的斷裂組合、構造分區,甚至進行構造評價等。
圖7-5海拉爾盆地構造略圖(據李國玉等,1988)
圖7-6四川盆地構造略圖(據李國玉等,1988)
圖7-7塔里木盆地及鄰區構造特徵(據周清傑,1990;梁狄剛,1997等資料改編)
圖7-8是我國主要活動斷裂的簡化圖,由於它是地殼活動後的真實遺跡,所以人們曾經應用它作為解釋各自學說或觀點的地質證據,有的還加上自己的主觀意念。我們說中國大部處於強中緯力作用帶,自然也應該對此做出相應的評價,圖7-9即是所做的相應匹配工作。
對比圖7-8和圖7-9,不難發現,除雲南及其與四川、西藏交接區部分斷裂因為受不同板塊拼合時邊界限制而具有非強中緯力作用特徵外,其餘絕大多數的斷裂走向完全具有強中緯力的作用特點。
強中緯力作用不僅表現在板塊內部活動斷裂的走向上,還表現在陸塊分離後的分布格局上,圖7-10是反映我國及與周邊國家受強中緯力作用網格控制的情況。由於圖面上緯線被拉直,所以強中緯力網路線並非對稱。圖中示意性地加進了幾個中國含油氣盆地和幾組斷裂,以配合顯示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庫頁島、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和普里比洛夫群島等分布情況。
2.對山脈走向的控制
強中緯力作用於地殼,可以表現在山脈的基本走向上。
圖7-11繪出了中國不同類型山脊及其走向分布與強中緯力作用網格匹配情況。
盡管山脊的形態和走向受控因素較多,與構成山脊的岩石成分、當地氣候、地表植被、溫差大小、河流、冰川、波浪、以及人為因素等相關,但山脈的形成動力始終是第一位的,它是控制山脈走向的主體因素,其他均為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可以局部改變山脊的形態和類型,但無法改變山脊的走向,人為行動可以消滅一座山,但無法消滅一條山脈。
無論這些山脈的成因是由於岩漿的垂直上升,還是因為地塊受周圍壓力作用,它們已經明確地表現出了走向的規律性。
圖7-8中國主要活動斷裂簡化示意圖(據高慶華等,1996。引用資料時去掉了推測斷裂、斷裂性質)
圖7-9中國斷裂基本走向與強中緯力作用網格匹配關系示意圖
1—經緯度網格;2—強中緯力作用網格;3—斷裂基本走向
圖7-10強中緯力作用帶內中國部分含油氣盆地與北太平洋部分島嶼分布形態示意圖
圖7-11中國不同類型山脊及其走向分布示意圖(據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學,1990改編)
1—平頂山脊;2—平頂-尖頂山脊;3—圓頂山脊;4—尖頂山脊;5—尖頂—圓頂山脊
3.對火山分布格局約束
強中緯力作用於地殼,可以表現在火山的分布上。
圖7-12記錄了發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火山群、火山。
圖7-12東北地區火山分布圖(據孫文昌資料)
1—察哈彥火山;2—古羅亞火山群;3—干河火山群;4—諾敏河火山群;5—輝河火山群;6—伊敏河-莫克河火山群;7—阿爾山火山群;8—五義溝火山群;9—阿爾善保力格火山群;10—阿爾嘎火山群;11—達米諾爾火山群;12—赤峰火山群;13—七星山火山群;14—石嶺火山群;15—富峰山火山群;16—閣山火山群;17—二克山火山群;18—南尖山火山群;19—蓮花山火山;20—五大連池火山群;21—北尖山火山;22—科洛火山群;23—門魯河火山群;24—嘎叢火山群;25—四季屯火山;26—庫爾濱火山群;27—津街口南山火山;28—二龍山火山;29—小孤山火山;30—佳木斯火山群;31—疙瘩山火山;32—高麗山火山群;33—缸窯火火山;34—伊通火山群;35—遼源火山群;36—雞冠山火山群;37—馬鞍山火山;38—團山子火山群;39—鏡泊湖火山群;40—三家子火山群;41—敦化火山群;42—龍崗火山群;43—長白火山山群;44—寬甸火山群
由圖7-12可見,火山活動與強中緯力作用具有很大程度的匹配性。
據統計研究,世界上的主要火山活動與板塊邊界有著密切的關系,15%發生在板塊分離的引張帶,80%發生在板塊會聚的擠壓帶,只有少數發生在板塊內部。圖7-12所示的火山活動顯然應歸為板內火山,對於板內火山所表現出的這一規律性,同樣應適用於解釋處於太平洋板塊的皇帝海山—夏威夷火山島鏈的形成。
與火山活動相近的岩漿侵入活動,同樣要受到強中緯力的作用,圖7-13描述了我國大陸的岩漿岩侵入與強中緯力作用網格的匹配情況。
圖7-13中國岩漿岩(未分時代)分布示意圖(根據中國地質圖摘編)(圖中國界以中國地圖出版社1989年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校正)
圖7-14美國大陸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圖(據馬宗晉等,1995)
4.對地震震中的影響
強中緯力作用於地殼,可以表現在地震震中的分布上。
圖7-14是反映美國大陸的地震震中分布圖,馬宗晉等在進行全球大陸地震分區時,已經認識到了大陸地區存在著沿一定方向排列並具有一定定向遷移規律的地震密集帶,在比較了美國大陸和中國大陸的地震震中分布圖後,指出它們存在著北東向地震線和北西向地震線,尚存在部分南北向地震線和近東西向地震線。
圖7-15是我國大陸地震震中分布圖,圖面上的地震分布走向——北西向和北東向,較美國大陸地震震中更明顯。
針對地震震中分布所表現出來的規律性,馬宗晉等歸結為地球自轉的原因,這實際上還是沒有突破出地質力學的束縛。地質力學是以地球自轉為核心,以緯向構造和經向構造為拳頭縱論全球地質,是無法解釋地球的北東向和北西向構造體系真正原因的。只有建立了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這樣一個復合的運動系統,才能得以正確解釋。
5.對風沙分選沉積的作用
強中緯力作用於地殼,還可以表現在對組成地殼的風沙沉積物的分選上。
我們曾經討論了大氣受強中緯力作用,指出了大氣在強中緯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參見圖5-5、圖5-6)。
也許有人會說——火山、斷裂、岩漿、山脈走向等存在著嚴重的相關性,不是獨立的事件,因而不能說明問題的實質。其實它們的相關性,實質上就是表現出了它們都受強中緯力作用這一點。如果沒有地球的傾斜,只有地球公轉和自轉軸垂直於黃道面的自轉,那麼,地球上將不會出現北西向和北東向的地質現象,只有人們現在常說的緯向和經向地質現象了。
張伯聲(1980)在地質力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假說,實際上是一種自發的力圖擺脫地質力學思維的學術爭鳴,他的最大進展表現在對緯向構造和經向構造說的抗爭,但仍然不能突破地質力學的緊箍咒——地球的自轉是地質的動因。
⑺ 怎樣區分中緯全站儀ZT20是免棱鏡型
儀器型號有R就是免棱鏡的
或者開機後
找到測距設置
裡面看是不是有棱鏡模式
,反射片模式、免棱鏡模式就可以判斷了
⑻ 中緯ZT20R全站儀怎麼把測量數據導入到WIN8系統的電腦上。有數據線
1、使用數據線將手機與電腦連接。如電腦無法上網,自然也就不談那些「助手」了,只能用系統自帶的驅動程序。數據線插入電腦後,系統提示發現設備,試安裝驅動,如提示不能安裝成功就很麻煩了,需要手機驅動安裝盤。如提示安裝成功,打開資源管理器窗口,找到手機存儲設備(有的手機顯示兩個盤符,也有隻顯示一個的)。復制操作大家很熟悉的。
2、利用別人可上網的電腦與手機通訊。通過文件傳送、QQ、微信、雲盤等方式,手機發送給電腦。然後用U盤轉移到目標電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