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楊俊蕾的科研成果
專著:
《中國當代文論話語轉型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學人」文叢,2003 年10月出版
《詩學經典的在體化面向》,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譯著:
《十八世紀法國室內藝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藝術廣場」叢書,2003年12月出版《小爵爺方特羅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
隨筆集:
《祥雲飄在五台山上》,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版
論文:
2007年
《國產大片的「文化斜視」》,《文匯報》,文藝百家版, 2007年1月7日 全文轉載:《馬克思主義文摘》2007年第2期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發展》,《文學評論》,2007年06期
《「英雄」什麼最讓人惦記》,《文匯報》,2007-08-04
《文化研究關鍵詞》,編纂詞條「零度寫作」「交往理性」「狂歡」,2007年1月出版《誰的痛苦與你無關》,《新民周刊》2007-5-4~17 日,第18~19期
《因為美麗而獲罪》,《新民周刊》2007.06.15第24期,總441期
2006年
《影像記憶中的歷史和個體》《杭州師范學院院報》2006年第1期
History and Indivial in the Image Memory 《愛情生活》《新民周刊》,2006年第1 期(1月6日~12日)
《海岩品牌的配方》《新民周刊》,2006年第11期(3月17日~23日
The Formula of Hai Yan Brand 《無「時」之尚:當代時尚透視》《上海文化》,2006年第2期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Fashion 《關鍵詞:狂歡-狂歡節化》
《國外理論動態》2006年第4期
Keyword: Carnival and Carnivalization 《paralogism由誰推斷,如何展開:談<詩學>第二十四章中的一個譯注》(9373字),《外國文學》2006年第3期
轉載: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Who deced the paralogism & How to make it: about the annotation of the chapter 24 of Poetics 《王後,還是奶媽》《文匯讀書周報》,2006年8月18日
Empress or Nurse, about the annotation of the chapter 24 of Poetics
《追逐理想的生命傳奇》《文匯報》2006年8月19日 影視A專刊
The Legend of Life: to Chase after the Dream 《寫在傳奇邊上》
《新民周刊》2006年第33期 影視
At the Edge of Legend 《人類學影像的紀實與虛構》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硯之道》,《新民周刊》2006年第37期 影視
The Logos of Ink-stone 《<越人歌>的寂寞》《文匯讀書周報》書人茶話版2006年11月3日
《<夜宴>的寂寞》《珠海特區報》11月22日
《論中國當代寫作中的少年敘述》《文藝研究》2006年第11期
《十年偏鋒 一朝失陷——韓國故事片<時間>的風格化失誤》《文匯報》2006-12-10文藝百家
《「補丁」太多 難以藏拙》《新民晚報》2006年11月7日
2005年
《迎合與拒斥:後殖民寫作中的身份與身位》《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1期
Humor or Reject: The Consciousness of Bodily Status in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轉載: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
中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2期轉載
《當代中國文論轉型的研究方向》在《陝西教育學院報》2005年第1期
The Research Aspe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打破文藝研究僵局,探索理論轉型可能》《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
《打左燈,向右轉》《文匯報》,2005年4月16日
About the World Directed by Jia Zhangke 《尋找流行讀物中的文學經典原型》
《語文學習》,2005年第6期
《飄的舞蹈,飄的美學:評賈樟柯<世界>》《大眾電影》2005年第10期
Fluttering: The Dance and Aesthetics 《從十七到十九的青澀旅程》
《中國藝術報》, 2005年6月17日
《大學問,真性情,薪火相傳承》《社會科學報》,2005年7月28日
《韓劇「箱底」不值得翻》《新民晚報》2005-10-07
《韓國人眼中的大長今》《她他周刊》 2005年9月16日
《看賈樟柯的「世界」》《每日商報》2005年4月8日
《掏空林語堂的口袋》《新民周刊》2005年11月30日
《續沒續上,改沒改好》《新民晚報》2005年12月20日
2004年
《當代後殖民文本中的族群記憶和身份認同》,《嶺南大學學報》(韓國),2004年第1期
《續寫新時代的鄉土文學》,《人民日報》,2004年4月13日
The Native Novel in the New Era
《新銳寫作中的歷史意識缺失》《人民日報》,2004年9月26日
The Lack of Historic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Generation Writing
《當代意義危機和精神價值重建》《當代中國:發展·安全·價值》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The Crisis of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and Re-build the Spirit Value
《有關買<島>與偶像同游海南事件的看法》《海南日報》「讀書」版2004年12月5日
2003年
《類像時代中的寫作策略》:《山花》,2003年第4期
《傳統文論話語的知識型改寫》:《文學評論叢刊》2003年第2期
《現代敘事危機中的古文論轉化》:《東方叢刊》2003年第4期
《晴月攬星,微風行船》(遲子建小說創作談):《上海文學》2003年第10期
《當代文論轉型中的危機表現》:《上海市社會科學界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2003年12月
Love with Regret: Reading about the Prehistory of Maturity
《獻給梵谷》《長江文藝》2003年第8期Comments about Chi Zijian, a Great Female Writer
《後殖民文本中的東方問題:身位考察與話語權確立》《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1月
2002年
《文化研究在當代中國》:《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轉載)
《尋找本真的卡夫卡》:《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話語權》:《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全文轉載)
《新新人類寫作的文化精神》:《求是學刊》2002年第2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文摘卡2002年第8期選登)
《關於德里達和他的論文字學》《學園》:2002年第2期
《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自救之途》:《社會科學》,2002年8期
《網路寫作的交往可能與局限》:《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第3期
《從權力、性別到整體的人》:《外國文學》2002年第5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外國文學》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後殖民文本中的東方問題:身位考察和話語權確立》:《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12月
《風入心》:《紅岩》2002年第3 期
To Accept the Post-modernism and Understand the Modernity
《遺憾地愛著:關於成長史前史的閱讀》《文匯讀書周報》2002年8月23日
The Crisi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
《接受後現代與理解現代性》《社會科學報》2002年9月19日
2001年
《論作品的場式存在》:《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卡片存目)
《精神絕望與價值關懷》:《馬克思美學研究》2001年第5輯
《試讀福柯:文本也癲狂?》:《中華讀書報》2001/8/1
《圖文結合的形式再造》《文藝報》2001/11/23
1999年
《追光:中西繪畫的美學精神》:《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論文翻譯
《《山石之音在藝術中的回響》:《東方叢刊》2001年第2期
藝術評論
《嘗試結緣:攝影文學中的圖文關系》:《文藝報》2001、4/27
《獻給梵谷》:《長江文藝》,2003年第4期
學術時評
《境中之鏡與像外之想》:《文藝報》2001/8/14
《問題批判與價值重建》:《二十一世紀》(香港),2002年第2期
《為學之道,魂魄精誠》:《北京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學術推進與范型新建》:《婦女研究論叢》2001年第2期
《整合獨創,返本開新》:《北京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個人成長的本真敘述》:《北京大學校報》2001/2/20
《遺憾地愛著:讀池莉<水與火的纏綿> 》:《文匯讀書周刊》,2002年8月23日
《接受後現代與理解現代性》:《上海社會科學報》2002年9月19日
小說散文
《酥皮兒餅》(外一題《聲聲寂靜》):《山花》20015期
這兩篇小說被收入《2001年大學生最佳小說選》,灕江出版社,2002年版。
《春日的空中花籃》:《綠色家園》2001年第4期
文論教程與文學讀物編寫
《歌德談話錄賞析》、《審美書簡賞析》,《名著導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十章:論女權主義》、《第二十二章:論解構主義》,國家教委高等學校教材,《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主編散文集《人生至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㈡ 科研項目的成果形式具體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
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
4、發明專利
5、實用內新型專利
6、外觀設計容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
10、其他
㈢ 符立梧的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研基金(NO.30371659) FG020327及其同系物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及其機制
2、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 開發新型MDR逆轉劑的研究
3、廣東省重點攻關科研基金(NO.2004B30101005) 吩秦酮類化合物強效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
4、廣東省重大專項基金 MDR逆轉劑FG020326及FG020318開發研究
5、橫向研究 葯敏試驗系統的研製
發表論文
1、戴春嶺,符立梧*,腫瘤多葯耐葯性逆轉劑的研究進展, 中國葯理學通報,2005;21(5):513-8.
2、Chen LM, Fu LW*, et al.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a Novel Potent Molator, FG020326., Submitted 2005 3、Wang SW, Shi Z, Ding Y, Liang YJ, Fu LW*,FG020326 Reversed Apoptotic Resistance to Paclitaxel Via Sensitizing Sequential Activation of Caspase-8 and –3 in Multidrug Resistant Human KB Cell Lines. Biochemical Pharmacol submitted
4、Yong-Ji Liang, Li-Yong He, Ding Yan, Qi-Chao Pan, Li-Wu Fu*,Bullatacin Inced Multidrug Resistant Cell Apoptosis via Cytochrome c Release. submitted
5、Zhi Shi1, Zhe-Sheng Chen2, Yong-ju Liang1, Yan Ding1, Li-ming Chen1, Xiu-wen Wang1, Xiao-hong Wang1, Xiao-ping Yang1, Li-wu Fu*1,3 Reversal of MDR1/P-glycoprotein-Medi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EGFP Vector-based RNA Interference. Cancer Biological Therapy 2005; in press.
6、梁永鉅, 吳興平, 石智,丁岩, 陳黎明,王秀文,楊小平, 符立梧*,建立以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裸鼠移植瘤組織中阿黴素濃度的新方法,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2005;21(4):296-8
7、陳黎明1 ,李艷芳1,張旭,嚴蘇麗,梁永鉅1,符立梧1* 多芳基取代咪唑化合物FG020327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及其機制,癌症2005;24(2):189-193
8、丁 岩1,何麗容1,曹卡加1、陸豫2,古練權2,符立梧1*疊氮甲基蒽醌衍生物誘導人口底癌細胞及其耐葯株細胞的凋亡 葯學學報 2005;40(1):22-26
9、王秀文1 ,丁岩1, 梁永鉅1, 陳黎明1, 石智1, 楊小平1, 古練權2, 符立梧1*, FG020326通過增加泰素帝介導caspase-8和3激活的敏感性克服多葯耐葯細胞MCF-7/adr的凋亡抗性 癌症2004;23(11s):1379-1385
10、丁 岩1,梁永鉅1,陸豫2,陳黎明1,李艷芳1,古練權2,符立梧1* 大黃蒽醌衍生物介導KB及KBv200細胞氧化損傷的研究 中草葯,2004;35(11):1259-1262
12、丁岩, 符立梧*,Iressa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新葯雜志, 2004;13(6):485-487
13、李艷芳,符立梧*,番荔枝內酯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3):245-7
14、阮繼武,符立梧,黃志紓,陳黎明,馬林,古練權, 多芳基取代咪唑的合成及其逆轉多葯抗葯性的研究,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4,25(5):870-873 (SCI)
15、阮繼武,黃金鳳,符立梧,黃志紓,馬林,古練權, 多芳基取代蝶啶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 葯學學報 2004;39(5):342-7
16、Wu QL, Wu XP, Liang YJ, Chen LM, Ding Y, Fu LW *. P-glycoprotein is not involved in pathway of anti-Fas/Fas-inced apoptosis in KBv200 cell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Jun 21;11(23):3544-8. (SCI)
17、Chen LM, Liang YJ, Ruan JW, Ding Y, Wang XW, Shi Z, Gu LQ, Yang XP, Fu LW*. ?Reversal of P-gp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vitro and in-vivo by FG020318. J Pharm Pharmacol. 2004 Aug;56(8):1061-6. (SCI)
18、Chen LM, Wu XP, Ruan JW, Liang YJ, Ding Y, Shi Z, Wang XW, Gu LQ, Fu LW*. Screening novel, potent multidrug-resistant molators from imidazole derivatives. Oncol Res. 2004;14(7-8):355-62. ?(SCI)
19、Fu L*, Liang Y, Deng L, Ding Y, Chen L, Ye Y, Yang X, Pan Q.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ndrine, a potent inhibitor of P-glycoprotein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2004;53(4):349-356 (SCI) 20、梁永鉅 符立梧*, MTS法細胞增殖試驗的非線性,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6):623-627
21、熊慧瑜,李艷芳,丁岩,湯麗芬,梁永鉅,陳黎明,楊小平,符立梧*,高壓液相法測定粉防已鹼血葯動力學方法的建立,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 2004;20(1):56-59
22、李艷芳,王旭東,梁永鉅,陳黎明,丁 岩,黃 民,符立梧*,As2O3通過線粒體依賴性通路誘導喉癌細胞及其耐葯株細胞凋亡, 癌症,2004;23(6):631-4
23、石智, 符立梧*, SiRNA在抗腫瘤研究中的應用 生理與生化科學進展 2004;31(6):492-499(綜述) (SCI)
24、王秀文,符立梧*,IAPs,抗癌葯物新靶點, 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2):129-132
25、李艷芳,符立梧*. 法呢基轉移酶抑制劑研究進展。 腫瘤防治雜志,2003;10(10)(suppl):111-113
26、阮繼武,黃忠京,符立梧,馬林,古練權, 胺類化合物與4,4′-二氟苯偶醯的親核取代反應研究 有機化學 2003;8:861-864 (SCI)
27、 Fu LW*, He LR, Liang YJ, Chen LM, Xiong HY, Yang XP, Pan QC. Experimental chemotherapy against xenografts derived from multidrug resistant KBv200 cells and parental drug-sensitive KB cells in nude mice by acetogenin 89-2. Acta Pharmaceutic Sinica,2003; 38(8):565-570。
28、梁永鉅,符立梧*,丁 岩,熊慧瑜,陳黎明,楊小平,潘啟超 拓撲異構酶Ⅰ和Ⅱ抑制劑聯合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 癌症 2003;22(4):368-371
29、熊慧瑜,符立梧*, As2O3抗腫瘤作用機理研究新進展 中國新葯雜志 2003;12(8):599-602(綜述)
30、陳黎明,符立梧*,抗腫瘤新葯STI571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 2002;29(5):333-3337。(綜述)
31、Fu LW*, Zhang YM, Liang YJ, Yang XP, Pan QC.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was reversed by tetrandrine in vitro and in xenograft derived from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adr cells. Eur. J. Cancer 2002, 38(3):418-426. (SCI)
32、周軍民,潘啟超,楊小平,劉宗潮,廖端芳,符立梧,梁永鉅。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Manumycin誘導HepG2細胞凋亡的研究, 癌症,2001;20(11):1237-40
33、Fu LW, Deng ZA, Pan QC, Fan W. Screening and discovery novel potent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molators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Anticancer Res.2001, (4): 2273-80(SCI)
34、梁永鉅;符立梧*;潘啟超等。以羥基喜樹鹼為基礎的聯合方案實驗治療鼻咽癌的研究。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1;22(6):423-6
35、符立梧,李小波,潘啟超等,馬藺子甲素克服腫瘤多葯抗葯性的研究,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1;17(2):234-6
36、符立梧*,梁永鉅,潘啟超等,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羥基喜樹鹼為基礎的聯合方案實驗治療鼻咽癌的研究。癌症 2001;20(4):363-367
出版著作
出版年月 出版社 書 名 編者身份
1998 上海衛生出版社 腫瘤學的新理論新技術 一般作者
1999 人民衛生出版社 呼吸葯理學與化學治療學 一般作者
2000 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 腫瘤葯理學與化療學 一般作者
2003 廣東科技出版社 葯品名稱辭典 副主編
2004 人民軍醫出版社 腫瘤內科治療學 一般作者
2004 人民衛生出版社 腫瘤葯理學進展 一般作者
研究專項
1、腫瘤葯物敏感性試驗圖像分析儀攝像裝置 申請號:20053379.9
2、吩惡嗪酮類化合物提取制備方法和制葯用途 申請號:03146847.0
3、羥基蒽醌類衍生物及其在制備抗癌葯物中的應用 申請號:200310112459.2
4、2,4,5-三取代咪唑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於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 申請號為:02149752.4
獲獎成果
1、「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系列研究」
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1完成人
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1完成人
廣東省醫葯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1 完成人
2、「腫瘤MDR逆轉及其機理」
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2完成人
3、 衛生部青年科技優秀人才稱號
4、 首屆中國葯理學會-Servier優秀青年葯理學工作者獎
5、 第三屆中國新醫葯技術博士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㈣ 湖南農大在湖南省的排名
農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成果都做的不錯,由於其主流學科的運用范圍限制(通常說的專業不夠熱),所以導致學校錄取分數線一直處於2本水平。今年農大是按照一本招生,應該說是發展的平台更廣。硬要說排名的話農大應該排在第六或者第七的位置,這也是在廣大學生和家長心中認可度的反應。
㈤ 湖南農大
都很強,不過我個人認為湖南農大要強些,考慮其它方面的因素也是。
你可以進去看一看:
湖南農業大學煙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http://61.187.55.45/tobaccoscience
http://61.187.55.45/tobaccoscience/ReadNews.asp?NewsID=717
周冀衡,我國煙草學科領域的著名專家。現為湖南農業大學教授、煙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煙草科學與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我國惟一的煙草科學與工程技術博士學位點博士導師領銜人,安徽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雲南省煙草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及國內數省(市)煙草專賣局的科技顧問。
周冀衡教授從事煙草科研和教學工作二十餘年,他主持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6項,開發並轉讓技術成果2項,發表研究論文80餘篇(16篇獲獎),編著出版《煙草生理與生物化學》《中國煙草病蟲害彩色圖志》《煙草栽培生理》《雲南煙草栽培學》等6部專著。他主持的《煙鹼和潛香型物質的合成機理及調控技術研究》《煙草質量和工業可用性評價體系》等重大項目產生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完成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對土壤磷、鉀礦物的活化機理研究》《植物誘導抗性機理及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等國家基金項目,在相關基礎理論研究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周冀衡教授先後在國內近百家煙草企業中開展科研和技術指導活動,是我國煙草行業享有盛譽的中青年科學家,與河南農業大學劉國順教授齊名,共同稱雄我國煙草行業。
㈥ 陳穗紅的主要科研成果:
《關於復式預算的幾個理論問題》,財政研究,1992。
《財政改革與審計》,第一至七章,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
《商務國際慣例總覽·財政稅收卷》,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
《企業改革及其財稅對策》,財政研究,1998。
《關於我國社會保險稅的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0。
《黃金流通體制改革初期的稅收政策研究》,《中國黃金珠寶》,2001。
《關於國外黃金稅收政策的研究與借鑒》,《財政研究》,2001。
《稅收優化理論與稅制改革》、《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收錄於《財政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 2001。
《現行中國預算會計制度研究》(收錄於《政府預算與會計的未來—權責發生制改革縱覽與探索》),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
《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和預算改革的國際趨勢》(收錄於《政府預算與會計的未來—權責發生制改革縱覽與探索》),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
《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收錄於《政府預算與會計的未來—權責發生制改革縱覽與探索》),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
《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深化改革》,《財政研究》,2002。
《中國稅收理論與實踐》,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美國政府預算編制》(編譯,第四章),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考察和現狀分析》,財政研究,2003。
《以產出和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改革國際經驗》(收錄於《財政形勢與政策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保險公司內部目標管理及稅務管理》(譯),北京中財國嘉投資咨詢公司,2003。
《論權責發生制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的應用》,財政研究,2004。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突破口》,財經界,2005。
㈦ 王莉雯的科研成果
1、Wang Liwen, Wei Yaxing, Niu Zheng.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in Naqu prefecture of Tibet [J]. AMBIO, 2008, 37(4): 322-324. (SCI)
2、Wang Liwen, Wei Yaxing, Niu Zhe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satellite data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18(1): 73-84. (SCI)
3、王莉雯,牛錚,衛亞星,基於MODIS NDVI的新疆潛在荒漠化區域探測[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7,26(6):456-460 (SCI)
4、王莉雯,衛亞星,牛錚,基於遙感數據的遼寧省植被變化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12):2956-2960(SCI)
5、王莉雯, 衛亞星, 牛錚. 基於遙感的青海省植被覆蓋時空變化定量分析[J]. 環境科學, 2008, 29(6): 1754-1760.(EI)
6、王莉雯,牛錚,衛亞星,應用遙感技術探測土壤侵蝕的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7,26(2):59-66.
7、王莉雯,牛錚,衛亞星,基於MODIS NDVI的新疆土地覆蓋類型劃分與潛在荒漠化區域探測[J],乾旱區地理,2007,30(4):573-578.
8、王莉雯,牛錚,衛亞星,應用遙感技術評估土壤侵蝕影響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330-333.
9、王莉雯,牛錚,衛亞星,基於GIS的沙漠化土地面積遙感分析監測[J],地球信息科學,2007,9(3):132-134
㈧ 我還知道最新的農業研究成果有什麼呢
目前應該有一個成果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光合聚焦殺蟲」採用光合透鏡聚熱原理,利用版獨家專利SHOUK技術,將權生物能晶體與仿生植物誘餌相結合,SOE—P物質在植物吸收之後形成保護膜,當害蟲啃食植物,生物能晶體隨之進入害蟲體內,最終聚合成晶體焦點,在光照作用下,晶體溫度升高引起蛋白質變性器官功能受損衰竭,最終導致害蟲死亡。
藉助陽光滅殺,保證「光合聚焦殺蟲」的廣譜適用性,結合光之能的肥料長效控釋技術,可以保證在作物生長期內持續防蟲,做到一次施用,長期有效。同時生物能晶體可以增強植物光合作用,促進作物對於營養物質吸收利用,增加糧食產量。 現在的話好像河南光之能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光合聚焦殺蟲」已經從科研成果到具體農業生產使用的轉化過程當中,未來兩年之內將實現產業化生產。
㈨ 王順金的科研成果
專著三部《原子核理論(核反應部分)》《 高等量子論與量子多體理論》《物理學前沿問題》
發表論文 230 多篇 (SCI 120 多篇 ), SCI 引用 700 多次 ,CSCD 引用 300 多次。
獲獎情況
1.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兩次(1978)
2.國防科委戰略武器與尖端科技成果獎一次(1980)
3.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 (1994)二等獎三次( 1985,1987,1998 )
4.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一次 (1995)
5.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兩次( 1987,1995 )
6.1988 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7.1990 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8.1994 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優秀專家等稱號
9.2002 年被評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
㈩ 湖南農大學生種的科研玉米為何會影響畢業
摘「科研玉米」的老太太被學生攔住。繼油菜花被摘影響學生畢業後,又有學生因玉米被摘而處境尷尬。近日,湖南農大的一名學生爆料,稱自己和同學在基地所種的玉米被摘了,其中包括班級參加科研競賽所種的實驗用品,以及一名同學的畢業設計樣本。
該學生說,估計科研競賽很可能就「涼涼」了,而同學能不能畢業,還需和導師進一步溝通。目前,該校師生已報警。
7月7日,一名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自己與同學所種的玉米被偷了。7月8日上午,記者聯繫上爆料網友小湯。小湯介紹,自己是湖南農大的大三學生,和同學在瀏陽一種植基地實習,基地里種了不少玉米,7月7日突然得知玉米被摘了。被偷的不是普通的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材料」,並且其中一部分還會影響一名同學畢業。
後果 學生的實驗數據已不完整 ,小湯介紹,基地里的玉米除了是班級科研競賽的實驗用品外,還包括一名同學的畢業設計。「其中一個是育種家直接提供的原種,非常昂貴。」小湯說,這個原種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材料,導師之前還特意強調,說原種「一定要回收,不得外流」。
小湯惋惜地說,被摘下來的玉米科研價值已經不大了。「農作物的考種要到特定周期才行。」小湯說,玉米何時完全成熟還得根據其長勢具體考量,此時被摘下顯然太早,「不然我們自己早就摘下來了」。
小湯告訴記者,目前可以預測的是,科研競賽「直接沒有結果」。帶隊老師則稱,涉及畢業設計的樣本雖然沒有被拿光,但實驗數據已不完整,至於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正常畢業,還需該學生與導師進一步溝通。當天下午,了解到,該高校相關負責人也聯繫上沿溪鎮花園村、河東村等地政府部門,相關部門將協助師生進行處理。
據了解,湖南農大的師生在試驗田中種了許多作物。由於田地面積很大,周圍並沒有設置防護措施,於是作物經常「莫名不見」。「之前一些蔬菜瓜果、棉花啊什麼的,經常被拿走。」帶隊老師稱,校方經常派人勸阻或制止,但仍然屢禁不止,「可能附近村民認為這些可以隨便拿,所以經常來」。
2016年,有媒體報道稱,該校農學院一名碩士研究生在實驗基地所種的油菜花險遭遊客採摘。「一株優良油菜的培育,可能會花費老師和學生幾年的時間,如果中途出了任何差錯,那就前功盡棄,只能從頭開始。這一點小差錯,可能只是遊客無意中的隨手採摘。」
該帶隊老師稱,相比前幾年,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