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飛升成仙
傳說要功德圓滿後,還要得到很多老百姓跪拜才能飛升,飛升之後在空中可以見到西王母,而且要向西王母行跪拜之禮,就是拜她施禮,可以不跪下,必須要她承認,才可以成仙,因為受她管轄,根據描述她是穿唐朝一樣的紅色的帶花紋一樣的衣服,而且身邊有一個侍女長得跟王母有點像,穿得也差不多,但是更年輕一點點。仙只有三種,天仙、地仙和屍解仙,飛升的才叫天仙,掌管天上,留在人間的叫地仙,也就是掌管人間,只能在人間享福,屍解仙屬於大多數人正常修仙方法,至於留在人間還是天上還是天上地下兩頭跑(使者)目前不清楚,成仙第一必須要先天資格,上輩子是仙,或者這輩子帶著任務下凡的也就是(仙緣),或者犯錯誤下凡的,三種之一,還要功德圓滿,不然沒有機會,成仙必須得到老百姓承認,也就是得到老百姓施禮參拜,才能飛升,飛升後還要得到西王母承認,也是施禮參拜西王母,才算是仙。煉丹只能長壽,增加壽命,並不能成仙,還有吸天地靈氣和五行布陣這樣的不屬於正常通道,屬於旁門,也就是偏方,沒有仙緣的就可使用這個方法,不過因為人間靈氣比較少,所以必須到有靈氣的仙山上去,否則無效。
2.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飛升」列入仙班的道士
1、張道陵
張道陵,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人。張道陵曾為東漢江州令,他自覺做官無益於年壽性命,於是棄官歸隱,改學長生之道。他得到了黃帝的《九鼎丹經》後,開始在繁陽山修煉。傳說在後來太上老君親自下凡為張道陵講道授業,並傳他降妖除魔的本領,以及法器玉印,冊封他為天師。隨後張道陵就四處為人降妖除魔,捍衛人間,並且創立了正一盟威道,也稱正一道,而後來有人信奉正一道的時候,必須繳納五斗米,所以也被成為五斗米道。
李淵父子建立唐王朝後,他毅然拒絕封賞,看破世間榮華富貴,悲歡離合,急流勇退,追隨叔父謝弘前往終南山三清觀,正式出家修道。在叔父的潛心指導下,謝映登專心研宄儒釋道三教經典,勤苦修道,過著清心寡慾的隱居生活。後來他又游歷西北名山大川,訪求至道,廣泛結交少數民族有道之士,得王真人指點,掌握醫術,能夠治療絕症,起死回生,於是廣行施化,治病救人,深得民眾愛戴。唐高宗儀鳳(676-679年)元年(676年),謝映登在終南山(亦有說在山西雁北)羽化登仙,後人尊其為道家仙祖。
3. 如何飛升成仙啊。。。
道友,莫要只想成仙。你心神容易動搖,容易走火入魔。再告訴你一句,道友很榮幸你被打劫了。此路是我栽,此樹是他栽,要想得答案,留下滿意答案來。
4. 是絕聖棄智,飛升成仙 是沖關一怒,戮神成魔 是脫卻紅塵苦業,證心成佛
不管是仙,魔或是佛,其實都是人的一種思想的選擇。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隨心而行,隨意而動,這也是一種修行。只要自己過得逍遙自在,問心無愧,就是正確的選擇!
5. 全真教的成仙證真的信仰
長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是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根本標志。全真道的基本信仰也是如此。但是它和舊道派有很大的不同,舊道派大都認為,經過修煉,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體與精神一起長存,即所謂「白日飛升」。全真道則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不再追求「肉體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升天。他們認為,人的肉體是要死滅的,人的真性或陽神則可以長存。王嚞謂:「修行須借色身修,莫滯凡軀做本求。假合四般終是壞,真靈一性要開收。」又謂「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因此他批評肉體長生的追求者,曰:「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慾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的《至真語錄》亦稱:「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又:「真我者,人之性也,……無形之道也。」「無形之道則真也。」「偽我,則養身之道,則假也。」全真道放棄肉體不死的信念,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升天,雖與舊道教相區別,但卻與佛教追求的「涅」相近似。實際上他們所謂的真性,或叫本來一靈,元神,元性,真心等概念,即源於佛教。
既然肉體是要死的,只有「真性」、「陽神」得到解脫後可以長存、升天,因而他們乃視人的肉體為桎梏,意欲其毀滅,以便真性、陽神的早日解脫。所以人們在王嚞及其弟子們的詩文集中,能見到許多破斥肉體、否定人生的言論。丘處機斥肉體為「臭皮囊」和「爛肉」,「一點如如至性,撲入臭皮囊,遊魂失道,隨波逐浪,萬年千載不還鄉。」「一團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一團膿,三寸氣,使作還同傀儡。」譚處端認人體「本是一團腥穢物,塗搽模樣巧成魔」。王嚞等又斥人體為「走骨屍」、「骷髏」。曾畫骷髏警馬鈺,又作《嘆骷髏》詩。譚處端雲:「骷髏骷髏顏貌丑,只為生前戀花酒。」丘處機又謂「子羽潘安,泉下骷髏總一般」。又斥人生為「苦海」、「火宅」,視父子、夫妻親情為「冤業」。
全真道還援引禪宗的見性成佛說,宣稱只要做好內省功夫,便能頓見真性,超出生死,得到陽神解脫。譚處端稱「一念不生,則脫生死」。
丘處機稱「一念無生即自由」。王嚞進一步宣稱:「心忘念慮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他認為這種精神上超出「三界」的人,就像蓮根在淤泥而花在虛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雖然身居一室之內,卻「性滿乾坤」,謂之「法身」。「法身者,無形之相也,不空不有,無後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濟」。這里所謂的「法身」,大概就是全真道所追求的那個不死的「真性」和「陽神」的形象,但它和佛教所謂的離言絕相的「法身」卻十分相似的。
先性後命的內丹學說全真道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基本法門,認為道教其他修煉術皆為「區區延年小術」,只有該派所倡的內丹術為「天上大道」。他們的內丹術淵源於鍾、呂,以性命雙修為基本內容但與道教南宗修持的路線相反,不是先命後性,以修命為主,而是先性後命,以修性為主。王嚞雲:「賓者是命,主者是性。」邱處機稱:「吾宗惟貴見性,水火配合(指煉氣修命--引者注)其次也。」又說該派內丹功是「三分命術,七分性學」。其《大丹直指》所述九節丹功,前三節為命術,後六節為性學。所謂先性後命,大略是教人先收心降念,做對境不染的明心見性功夫,使心定念寂,然後靜坐調息,按鍾呂派傳統內丹法程序,依次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全真道首領從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的基本路線出發,有時又宣揚一種以性兼命的丹法,謂只要修性,或直接煉神還虛,即可自然了命。《丹陽真人語錄》稱,做清凈心地工夫,「屏絕萬緣,表裡清凈,久久精專神凝氣充,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九年不漏上丹結,是名三丹圓備,九轉功成。」李道純《中和集》卷二《試金石》分所有丹法為三乘九品,以直接修性而自然了命之法為「最上一乘」之頓法。牧常晁《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二也分丹法為頓、漸二乘,稱直接修性者為頓法。很顯然,全真道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或以性兼命的丹法是受禪宗影響很深的結果,故牧常晁稱之為「釋氏金仙之道」,可謂一語破的。
6. 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凡人飛升成仙的條件到底是什麼
能不能成仙,是命中註定了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仙,因為仙有天仙,地仙,有等級的,有的只能在人間享福,並不能成仙,因為這違反了天界規矩。功德圓滿的,上輩子是仙的這輩子才可以成仙,跟佛教不同,還有成仙必須得到老百姓承認才可以成仙,還有飛升必須得老百姓行禮,西王母承認之後才可以成仙,要求比較嚴格。
7. 全真派的成仙證真的信仰
長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是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根本標志。全真道的基本信仰也是如此。但是它和舊道派有很大的不同,舊道派大都認為,經過修煉,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體與精神一起長存,即所謂「白日飛升」。全真道則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不再追求「肉體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升天。他們認為,人的肉體是要死滅的,人的真性或陽神則可以長存。王嚞謂:「修行須借色身修,莫滯凡軀做本求。假合四般終是壞,真靈一性要開收。」又謂「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因此他批評肉體長生的追求者,曰:「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慾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的《至真語錄》亦稱:「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又:「真我者,人之性也,……無形之道也。」「無形之道則真也。」「偽我,則養身之道,則假也。」全真道放棄肉體不死的信念,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升天,雖與舊道教相區別,但卻與佛教追求的「涅」相近似。實際上他們所謂的真性,或叫本來一靈,元神,元性,真心等概念,即源於佛教。
既然肉體是要死的,只有「真性」、「陽神」得到解脫後可以長存、升天,因而他們乃視人的肉體為桎梏,意欲其毀滅,以便真性、陽神的早日解脫。所以人們在王嚞及其弟子們的詩文集中,能見到許多破斥肉體、否定人生的言論。邱處機斥肉體為「臭皮囊」和「爛肉」,「一點如如至性,撲入臭皮囊,遊魂失道,隨波逐浪,萬年千載不還鄉。」「一團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一團膿,三寸氣,使作還同傀儡。」譚處端認人體「本是一團腥穢物,塗搽模樣巧成魔」。王嚞等又斥人體為「走骨屍」、「骷髏」。曾畫骷髏警馬鈺,又作《嘆骷髏》詩。譚處端雲:「骷髏骷髏顏貌丑,只為生前戀花酒。」邱處機又謂「子羽潘安,泉下骷髏總一般」。又斥人生為「苦海」、「火宅」,視父子、夫妻親情為「冤業」。
全真道還援引禪宗的見性成佛說,宣稱只要做好內省功夫,便能頓見真性,超出生死,得到陽神解脫。譚處端稱「一念不生,則脫生死」。
邱處機稱「一念無生即自由」。王嚞進一步宣稱:「心忘念慮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他認為這種精神上超出「三界」的人,就像蓮根在淤泥而花在虛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雖然身居一室之內,卻「性滿乾坤」,謂之「法身」。「法身者,無形之相也,不空不有,無後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濟」。這里所謂的「法身」,大概就是全真道所追求的那個不死的「真性」和「陽神」的形象,但它和佛教所謂的離言絕相的「法身」卻十分相似的。
先性後命的內丹學說全真道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基本法門,認為道教其他修煉術皆為「區區延年小術」,只有該派所倡的內丹術為「天上大道」。他們的內丹術淵源於鍾、呂,以性命雙修為基本內容但與道教南宗修持的路線相反,不是先命後性,以修命為主,而是先性後命,以修性為主。王嚞雲:「賓者是命,主者是性。」邱處機稱:「吾宗惟貴見性,水火配合(指煉氣修命--引者注)其次也。」又說該派內丹功是「三分命術,七分性學」。其《大丹直指》所述九節丹功,前三節為命術,後六節為性學。所謂先性後命,大略是教人先收心降念,做對境不染的明心見性功夫,使心定念寂,然後靜坐調息,按鍾呂派傳統內丹法程序,依次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全真道首領從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的基本路線出發,有時又宣揚一種以性兼命的丹法,謂只要修性,或直接煉神還虛,即可自然了命。《丹陽真人語錄》稱,做清凈心地工夫,「屏絕萬緣,表裡清凈,久久精專神凝氣充,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九年不漏上丹結,是名三丹圓備,九轉功成。」李道純《中和集》卷二《試金石》分所有丹法為三乘九品,以直接修性而自然了命之法為「最上一乘」之頓法。牧常晁《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二也分丹法為頓、漸二乘,稱直接修性者為頓法。很顯然,全真道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或以性兼命的丹法是受禪宗影響很深的結果,故牧常晁稱之為「釋氏金仙之道」,可謂一語破的。
8. 問問是絕聖棄智,飛升成仙 是沖關一怒,戮神成魔 是脫卻紅塵苦業,證心成佛 宿命,因你我的一念之別
看你是什麼門派啊 ,門派不同加入仙佛魔陣營也有不同的效果
9. 修仙小說里飛升成仙後的等級劃分
仙人,真仙,金仙,大羅金仙,道祖,天尊,天神(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神王,主宰,鴻蒙老頭
10. 要怎麼做才能飛升成仙
去武當山請教張三豐 如果找不到他老人家 就到「上善若水」的山頂烏龜那 ...喊他一天一夜 老張就會出來接你了 還有個比較簡單 爬到武當山頂 看見雲層的時候 氣沉丹田 雙腿用力 腦袋往下 跳山...說不定你還能有奇遇 找到九陰真經什麼的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