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債權人轉讓留置物可以保障債權的權利嗎
債權人能將留置物變賣以實現自己的債權。在債務人的履行期限屆滿以後,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其義務的,債權人可以就留置物優先受償,可以將留置物拍賣、變賣。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佔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
第四百五十三條
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後的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六十日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限,但是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第四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後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留置財產。
② 債權轉讓留置權是否轉讓
但是商事留置權具有不可分性,不隨債權轉讓而轉讓。
③ 留置、抵押、質押的區別
一、表達意思不同
1、留置:即放置,布置。
現今多指債權人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依法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在債權未能如期獲得清償前,留置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2、抵押: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或第三人不移轉佔有而用作債權擔保的財產,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以該財產折價或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質押: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憑證移交債權人佔有,以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折價或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二、特點不同
1、留置:債權人對已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在債權未能如期獲得清償前,留置該動產作為擔保和實現債權的權利。
2、抵押:抵押財產不移轉佔有,設立抵押,抵押物仍由債務人或第三人(抵押人)佔有。抵押權人行使優先受償權,以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為前提。
3、質押:債務人或第三人(質押人)須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提供動產的債務人或第三人是動產的所有人,動產質權的行使須以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為前提。
三、規定方式不同
1、留置:留置權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任意創設,但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
2、質押:質權由當事人約定創設,不存在約定排除質權;
3、抵押:當事人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合同自簽定之日起生效。
④ 哪些標的物不能作為留置物
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法律規定的一般就是禁止流通物和不可轉讓的物,禁止流通物如武器彈葯毒品等;不可轉讓物主要指法律規定禁止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是指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流通的物,我國的限制流通物主要是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物質、危險物品和受管制物品、黃金、白銀、外匯、文物等;禁止流通物是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不可以轉讓的物,如國家專有的物資、土地、礦藏水流等。這里的法理在於,留置的根本目的是為實現留置物的交換價值,所以要求留置物必須可自由流通交換。
⑤ 買賣合同中,當事人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依法享有留置權。
⑥ 徵收土地中留置地塊問題:我村的土地全部被徵收了,有留一塊地出來作為留置土地,全部土地的征地補償款
既然是留置土地,那就說明沒有被征地,也就無從談起征地補償款;如果是地塊也徵收,那麼征地補償款原則上是需要由監管部門直接被征地村集體;但你說的這種情況有也可能是土地整理部門對該地塊進行整理時對整理成本的返還,因此,這種事情在問題不是非常明確的時候,暫時無法預判,是否合理合法。
⑦ 動產和不動產都可以留置嗎
只有動產可以留置。
《物權法》第2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所謂不動產,是指依照其物理性質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將嚴重損害其經濟價值的有體物[1]。《擔保法》92條規定,「本法所稱不動產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附著物。」
所謂動產,就是不動產之外的物,是指在性質上能夠移動,並且移動不損害其經濟價值的物,如電視機、書本等。
動產與不動產概念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是否可以移動。動產通常可以移動,而不動產則不能移動。
移動是否在經濟上合理。房屋等土地附著物也可能是能夠移動的,但一旦移動耗資巨大,而動產通常可以移動,即使是沉重的機器設備,也可以移動,且較之於不動產其移動損耗不大。
是否附著土地。不動產除土地之外,其他財產如房屋、林木等都是附著於土地的,通常在空間上不可移動,若發生移動影響它的經濟價值。而動產通常並不附著於土地。
(7)留置地轉讓擴展閱讀:
不動產登記的效力
我國《物權法》第9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這就是從法律上正式採納了登記要件主義作為一般原則,而以登記對抗作為例外。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物權變動的效力,一般來說,以法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都是從登記之日起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凡是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的,其不動產物權的變動,都需要依法辦理登記,只有從辦理登記時起才發生物權的設立和變動。
《物權法》第14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二、權利推定效力,是指登記記載的權利人應當被推定為法律上的權利人,在登記沒有更正也沒有異議登記的情況下,只能推定登記記載的權利人就是物權人。我國《物權法》第16條確認了此種登記的效力。
三、善意保護的效力。它是指登記記載的權利人在法律上被推定為真正的權利人,即便以後事實證明登記記載的物權不存在或存有瑕疵,對於信賴該物權的存在並已從事了物權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認其行為具有與真實的物權相同的法律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動產
⑧ 樣品能不能留置。
具體樣品,具體分析。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法律規定的一般就是禁止流通物和不可轉讓的物,如武器彈葯毒品、我國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物質、危險物品、受管制物品、黃金、白銀、外匯、文物、國家專有的物資、土地、礦藏水流等。
⑨ 瑞安市塘下鎮山官村留置地轉為國有性質一些村官說給政府六畝地
- -! 這個不知道,就知道我們塘下路邊的橫幅都打出這個來,
不過肯定是損壞了村民的利益啊,就比如說我們韓田的地賣給了國家建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