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社科成果轉化

社科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11-19 14:34:15

❶ 武漢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72項,SCI論文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數居全國高校前三位,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社科課題均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有數十項成果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
學校連續十餘次榮獲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成交獎)和優秀組織獎。
武漢大學積極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資源優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方式,與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平台,聯合創辦了7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學校參與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在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協型、紅蓮型雜交稻、高頻地波監測雷達、GPS全球衛星定位與導航、高性能混合動力電池等應用型科技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理論價值,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人文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充分發揮「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積極探索關系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智力支持。

❷ 社科聯的職能職責有哪些

社科聯的主要職責是:

1、改革開放,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務;溝通市委、市政府與社會科學工作者之間的聯系,反映社科工作者的願望和要求,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科學隊伍建設。

2、組織理論研討,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組織協調各學科之間、理論工作部門與實際工作部門之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系與協作。

3、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推廣工作,促進社科成果轉化,興辦智力開發事業。

4、根據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組織力量開展調查研究,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服務。

5、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授權,負責全市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的評審獎勵和社科優秀青年專家評選工作。

6、編制市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規劃。

7、承擔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2)社科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社科聯全稱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是市委領導下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全市社會科學界的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機構,是全市委、市政府聯系全市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發展社會科學事業的參謀和助手。

舉例如下:

(1)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簡稱北京市社科聯)成立於1983年7月,是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北京市社會科學界學術性社會團體的聯合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首都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

(2)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簡稱山東省社科聯(英文縮寫為SFSS)。是中共山東省委領導下從事全省社會科學工作組織聯絡、指導管理、協調服務的人民團體,是省委、省政府聯系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發展社會科學事業的參謀和助手,是促進全省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

❸ 謝梅的主要成就

《中國傳統文化原典》,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9
《文化四川:文化體制改革與四川文化強盛建設的探索與實踐》,2009.05
《西部大開發與西部報業經濟》,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9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5
《公共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2
《辦公室管理工作》,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04-01 獲得「最受歡迎教學拓普一等獎」;「上海貝爾教學一等獎」;「電子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優秀函授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辯論隊優秀指導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三育人獎」等多項獎項。
獲得「中國秘書學會論著評獎委員會三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行政專業委員會二等獎」;「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成都演藝場館體系建設構想,《中國文化報》,2008,年7月,被文化部網站、中國文化產業網站等多家網站轉載;
詩學視野下的「工拙」論溯源,《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4期,人大復印資料《古代文學研究》2006年11期全文轉載;
全球化背景下四川文化產業的國際雙向同構平台構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06年05期全文轉載;
中國文論的日本化歷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06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雅格布森「主導」理論與中國新聞娛樂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整合式演藝場館營銷機制研究--成都市演藝場館1+N+M模式解析,《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5期
數字傳媒產業自組織運營模式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1期
張力與工拙——中西文論范疇之比較,《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 第3期
關於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體制障礙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西部大開發中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分析,《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年 第14期
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倫理實現基礎——公共管理主體道德性的研究,《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年 第12期
我國數字傳媒經營現狀及存在問題,《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試論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然性和緊迫性,《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網路傳播環境中的輿論傳播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 第8期
利用網路媒體構建和諧社會輿論環境,《理論與改革》2006年 第2期
網路文學的比較研究視野,《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2期
論毛澤東的幹部建設倫理思想,《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年 第3期
網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倫理分析及對策,《天府新論》2005年 第1期
建立適應知識經濟的行政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模式,《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3期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市場化途徑,《農村經濟》2005年 第12期
網路經濟對企業文化的負面影響,《電子科大學報(社科版)》.2004年 第1期
企業文化博弈透析,《Language Studies》2004年 第3期
淺談網路經濟對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2期
信仰教育:網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1期
對日本的企業文化的借鑒與思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5期
行政改革中思想教育工作的系統模式,《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3期
企業文化的作用機制分析,《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 第1期

❹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的第六章

項目驗收與成果轉化
第二十二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完成後,均需進行驗收和結項,履行必要的結項手續。
1.一般項目最終成果鑒定工作由依託學校組織,鑒定專家主要由校外同行專家組成;成果鑒定合格者方可申請結項,並提交由鑒定專家簽名的鑒定證明材料報教育部備案。
2.重大項目最終成果鑒定工作由教育部組織,項目責任人可選擇通訊鑒定或會議鑒定方式進行。通過鑒定後,須按教育部提供的帶統一標識的封面和規格出版。
3.申請結項須填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提供最終成果鑒定證明及成果原件、成果摘要報告(含電子版),經依託學校和申報單位審核同意後,在每年第二季度由申報單位匯總後集中向教育部報送。
4.教育部對通過驗收、確認可以結項者,頒發結項證明或鑒定證明,撥付項目經費的其餘部分,並將驗收結項情況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條 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成果評價體系,注重成果質量,注重實際價值。
1.最終成果形式可以是論文、專著、咨詢報告、軟體、資料庫、專利等;除學術成果本身外,項目責任人及課題組成員結合項目研究進行的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學術報告、咨詢服務及其實際效果和社會影響等,一並納入驗收范圍綜合考慮。
2.項目驗收的主要內容是:項目責任人按項目合同和任務計劃書完成了研究任務;最終成果與立項時批準的「最終成果形式」相符,不存在署名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爭議;經費開支合理合法。最終成果須在顯著位置標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字樣,否則驗收時不予承認。咨詢報告類成果須有採納單位的證明材料,並詳細註明採納內容和實際價值。
3.項目驗收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一般項目中的優秀項目由依託學校推薦報送,教育部對學校推薦的優秀成果進行復審。教育部每年對一般項目組織抽查。重大項目由鑒定專家在打分和投票基礎上確定成果等級。
第二十四條 建立項目成果獎懲制度。對成果驗收為優秀的項目,予以通報表揚並作為項目責任人下次申請項目的重要參考;對成果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一律做撤項處理,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社科項目。
第二十五條 強化成果轉化意識,拓展成果轉化渠道,充分發揮教育部社科項目成果的社會效益。
1.各類項目結項時,須同時報送3~5千字的成果摘要報告,簡述本課題學術價值、創新內容、社會影響等情況,經依託學校審核後報教育部。教育部除擇優選報有關部門外,還可向有關媒體推薦刊登,或結集出版。
2.鼓勵項目成果向課程、教材、教學轉化,為培養優秀人才服務;向決策咨詢轉化,為政府和企業科學決策服務;向社會轉化,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質服務;向文化產品轉化,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服務。
3.項目責任人應注意收集本課題的引用、轉載、採用、獲獎或進入教材、產生效益的情況,由依託學校擇優上報教育部。對那些通過一個項目形成一個創新領域、一支創新團隊、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其成功經驗。
4.建立教育部社科項目成果庫和學術精品庫。所有驗收合格並正式出版、發表的項目成果轉入成果庫集中保存、展閱。對其中優秀的作品以「學術精品」的形式統一出版和展示。成果庫分設實物展示庫和電子文本庫,面向高等學校和社會開放。
5.申報單位和各高等學校應採取積極措施,支持和資助項目優秀成果的出版,積極做好項目成果的宣傳、推廣和應用工作。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研究報告、咨詢報告、調研報告,在提交有關部門的同時須報送教育部。

❺ 陳忠林的主要成就

自1998年以來獨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10項省部級優秀科學、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其中《自由、人權、法治一人性的解讀》獲重慶市第三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義大利刑法綱要》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從外在形式到內在實質的追求一論罪刑法定原則的價值沖突及我國應有的立法選擇》獲重慶市第一次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關於我國刑法學界對義大利現行刑法的幾點誤解》獲司法部「九五」期間優秀論文獎;《關於我國刑法時間效力的幾個問題》獲中國法學會「海南世紀杯」三等獎;《關於我國屬地原則的理解、適用與立法完善》,《我國刑法中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等論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關於祖國統一中的幾個刑法問題》、《香港地區法律與全國性法律的關系》、《國際法中的政治犯罪與政治庇護》、《我國對國際刑事法院應有的態度》等提交相關國際、國內會議上的論文均因獨樹一幟的觀點在引起了相當的反響。在2004年科研成果工作量排名全校第一,獲得本校「世再教育基金」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陳忠林教授不斷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各種建議和立法議案,其中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最高人民法院提交《關於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收回死刑核准權的建議》以及《關於制訂統一的強制性預防措施法》、《關於將我國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犯罪轉化為國內法》、《關於將我國現行審判制度由「二級終審」為「三級終審」》等多項建議和議案均被最高人民法院及全國人大相關機構正式採納或批准為正式立法議案,並在由人民網攜手新華網、中國網、央視國際等著名網路媒體主辦「2004年度十大新聞——人物評選」中入圍「2004年度十大風雲人物之建言獻策」評選候選人。
主要學術成果和影響:
在義大利留學和工作期間的學術活動被義大利方面鑒定為 為中意兩國法學家的第一次合作作出了真正有意義的貢獻,用最好的方式為自己偉大的祖國增添了榮譽。1996年回國後,在教學上首創能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兩方面積極性的互動式教學法,現已為校刑法研究生教學普遍採用。在科研上,除主持司法部重點項目《刑法基本原則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九五大型社科項目《國際反貪的理論與實踐》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外,迄今已出版專著、譯著、教材、工具書11部,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
在刑法學研究中,陳忠林教授堅持國外先進理論與中國優良傳統的結合,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改造傳統刑法理論,在刑法基本原則、刑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內地法律與香港地區法律的關系、犯罪的本質特徵等「刑法基本論問題上獨辟蹊徑,形成了自己獨立的觀點」;在碩士論文中率先提出了應區別構成犯罪的方面與犯罪構成要件,犯罪主體要件是犯罪構成的邏輯起點,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同一性與不可分割性,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是犯罪構成的核心,犯罪客觀要件應只是犯罪行為的客觀性質,犯罪客觀要件應包含行為人運用來作用於犯罪對象的客觀條件等現在已在不同程度上為國內刑法學界所接受的觀點;在博士論文及有關的教材中則系統地提出了應從犯罪構成各要件相互聯系的角度解決刑法中的行為與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等世界性刑法基本理論難題的新思路。
主要代表作有:
論文
1.《關於我國刑法學界對義大利現行刑法的幾點誤解》(1998年獲司法部九五期間優秀論文獎,《中外法學》創刊10 周年優秀論文獎)
2.《從外在形式到內在實質的追求 論罪刑法定原則的價值沖突及我國應有的立法選擇》(1999年獲重慶市第一次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西南政法大學第八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3.《中國刑法的歷史與現狀》(《義大利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雜志》上發表,已為多本義大利刑法教科書引用)
4.《我國刑法屬地原則的理解適用與立法完善》(人大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5.《應受刑罰懲罰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中國法制報》詳細摘要轉載)
專著:
1.《義大利刑法綱要》(個人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義大利刑法學原理》(譯著,法律出版社,1998)
3.《刑法中的行為與犯罪構成要件的關系》(博士論文)。

❻ 求一篇歷屆大學生「挑戰杯」人文社科類的獲獎作品的作品展示。注意,是人文社科類的,作品展示,詳細

摘要 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也是衡 量一所高校學術水平以及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准。高校作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 是 國家創新體系中產生科學技術和知識的主體之一 , 也是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良好 基地 , 對國家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並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改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統計 , 我國高校每年經過中央和省級政府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近刀工頁, 而且這些科技 成果代表了中國科學研究及應用研究領域的最高水平。但是 ,這些科技成果的實際轉化 率只有 10%-15%,80% 以上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鄭州輕工業學院 , 在河南省高校中排名前十位 , 蘊藏著雄厚的科技潛力 , 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 有著良好的科研環境 , 它擁有 2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3 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和 31 個科研中心。鄭州輕工業學院的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對推動河南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 鄭州輕工業 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率卻非常低 , 還不到5%, 大部分科研成果滯留在實驗室 , 被束之高閣 , 無人問津 , 造成了極大的科技資源浪費 , 因此有必要對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紹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產業化和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概念 ,介紹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現狀 , 從外部環境和學校自身這兩個方面分析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影響因素 , 從擁有的科研資源情況分析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潛力 , 提出了促進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 科技成果 : 科技成果產業化 : 科技成果轉化
參考網站:挑戰杯官網 http://www.tzbei.com/portal-list-catid-37.html所屬目錄,作品欣賞

❼ 請問市社科聯是個什麼樣的單位,什麼編制,進去後如何,舒服不舒服急

社科聯全稱為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是各地區社會科學界(包括社科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管理機關。不屬於政府機關的范圍,直屬於各級黨委,宣傳部代管。社科聯一部分人屬於參照公務員管理,享受公務員待遇。一部分屬於事業編制,這部分人可以評職稱。

市社科聯的主要工作任務是:

1、組織廣大社科工作者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理論,做好理論武裝工作。

2、組織開展社科應用性研究,對蘇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研,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服務,促進社科研究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3、組織開展社科知識普及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科學素養。

(7)社科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市社科聯是在各級黨委領導下的全市社會科學界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在加強黨和政府同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聯系方面,積極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在組織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進行學術研究和參與決策方面,充分發揮組織協調的作用。

可以促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化方面,積極發揮咨詢服務的作用,能幫助廣大幹部群眾增強理論素養和提高理論水平方面,努力發揮宣傳普及的作用。

❽ 挑戰杯人文社科類作品對的重視程度怎麼樣

摘要 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也是衡 量一所高校學術水平以及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准。高校作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 是 國家創新體系中產生科學技術和知識的主體之一 , 也是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良好 基地 , 對國家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並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改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統計 , 我國高校每年經過中央和省級政府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近刀工頁, 而且這些科技 成果代表了中國科學研究及應用研究領域的最高水平。但是 ,這些科技成果的實際轉化 率只有 10%-15%,80% 以上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鄭州輕工業學院 , 在河南省高校中排名前十位 , 蘊藏著雄厚的科技潛力 , 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 有著良好的科研環境 , 它擁有 2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3 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和 31 個科研中心。鄭州輕工業學院的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對推動河南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 鄭州輕工業 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率卻非常低 , 還不到5%, 大部分科研成果滯留在實驗室 , 被束之高閣 , 無人問津 , 造成了極大的科技資源浪費 , 因此有必要對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紹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產業化和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概念 ,介紹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現狀 , 從外部環境和學校自身這兩個方面分析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影響因素 , 從擁有的科研資源情況分析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潛力 , 提出了促進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 科技成果 : 科技成果產業化 : 科技成果轉化

❾ 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職責

1、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和課題管理,支持全省社科工作者開展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
2、組織開展和指導學術交流,組織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營造健康的學術氛圍;
3、組織開展社會科學宣傳普及、咨詢服務和教育培訓等工作,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4、組織開展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
5、資助出版和宣傳推廣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促進成果轉化;
6、聯系、指導、協調和管理省級社會科學社會團體工作,指導市、縣等社科聯工作,密切與省級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單位的聯系;
7、根據政府的授權,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管理民辦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8、編輯出版《浙江社會科學》和內部資料,主辦浙江社科網,加強社會科學信息工作和信息化建設;
9、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會科學界的意見和要求,維護本會團體會員和社科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10、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❿ 長春大學的學術研究

2006年-2014年,學校共承擔科研課題924項,其中科技部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12項,教育部科技計劃和人文社科規劃項目28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2項,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團隊項目2項,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項目1項,企事業委託及成果轉化103項;發表學術論文4000篇,被SCI、EI等檢索論文546篇,CSSCI收錄期刊論文80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90部,獲授權專利51項,科研成果獲獎93項,其中吉林省科技進步獎6項、技術發明獎1項,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
長春大學2009年-2012年主要科研獲獎情況一覽表 年度 姓 名 獲獎名稱 類別 級別 2012 王麗榮 盲文自動識別系統 二等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2012 徐德斌 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學思考 論文類
三等獎 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1 宋立軍 量子混沌系統中自旋壓縮性質的研究 三等獎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2011 王麗榮 基於RFID技術的實車離合器檢測系統 一等 吉林省高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1 王麗麗 高磁性Fe-N薄膜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二等 吉林省高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1 於淼 串並聯動研拋加工的協調控制研究 二等 吉林省高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1 谷再秋 基於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構建 三等 吉林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1 陳研 課堂主題活動中彰顯藝術魅力研究 三等 吉林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0 王金玲 幽默語篇理解的多維理論闡釋 著作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高市 ERP沙盤高級實訓教程 著作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潘福林 我國汽車再製造產業發展研究 著作類一等獎 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武一 試論英語習語語義及結構特徵對其翻譯策略的影響 論文類三等獎 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劉娟 術語Концепт及其概念意義探究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王澤霞 費爾克勞話語三維模式解讀與思考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王愛國 融合背景下的聾人高等網路教育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宗世英 藝術設計教育中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於焱 汽車零部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灰色關聯評價方法 論文類三等獎 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王力民 基於知識聯盟的集群企業知識創新動力機制研究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喬志強 從信息流與知識傳遞探究供應鏈協同運行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喬 梅 吉林省大中型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劉宣傑 關於3C框架下製造成本控制的研究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尹桂鳳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節能效益分享型企業會計核算 論文類 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獎 2010 丁寧 稀土永磁起重技術發明及應用 發明類 吉林省科學技術發明獎 2010 李丹 生物酶法轉化大豆異黃酮的技術與產品 進步類 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0 胡淑莉 西方意識流小說對宗教信仰觀念的反叛 論文類三等獎 長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0 趙珺 冬蟲夏草深層發酵新條件與產品 一等獎 吉林省高校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 2010 陳星 油莎豆深加工綜合利用研究 三等獎 吉林省高校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 2010 王曉紅 吉林省地區城市屋頂花園的植物選擇與栽培技術研究 三等獎 吉林省高校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 2009 於淼 含間隙鉸的柔性機器人動力學研究 二等獎 吉林省高校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 2009 王力民 吉林省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研究 三等獎 吉林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9 張麗英 醫療污水排放自動檢測控制系統的研製 三等獎 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9 宋立軍 Entanglement Dynamics and Chaos in the Dicke Model 二等獎 吉林省自然科學獎/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 學術期刊 《長春大學學報》是長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1991年1月起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主要欄目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技術、數理科學、生態林業、醫學衛生、經濟管理、語言文學、政治法律、美學藝術和薩滿文化等。分《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和《長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長春大學學報》是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 館藏資源 據學校官網2014年8月顯示,長春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196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143萬余冊;電子圖書53萬余冊。圖書館先後購進了12個資料庫,有清華同方(CNKI)資料庫中的中文期刊全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資料庫;愛迪科森就業培訓資料庫;國研網教育版資料庫;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考試資源系統;中科UMajor大學專業課學習資源資料庫;讀秀知識庫;森圖就業數字圖書館;ABI資料庫;SPECIALSCITMDBS學術資源平台; EBSCO外文資料庫; Emerald管理學期刊資料庫;Osiris全球上市公司分析資料庫;bankscope全球銀行與金融機構分析資料庫。

閱讀全文

與社科成果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