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轉讓了別人的研究院,但是沒有過戶,我能營業嗎
沒有過戶,前期有合同就可以,協議也可以,只要有相關手續證明此研究所轉讓給你了都不違法。
B. 科研所轉讓技術成果收入開發票還繳稅嗎
根據《關於對科研單位取得的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的通知》(財稅字[1994]第010號)第一條規定:為了鼓勵技術引進和推廣,對科研單位取得的技術
轉讓收入自1994年1月1日起免徵營業稅;《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字「1994」001號)第一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自1994年
1月1日起,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但是,《關
於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科研單位認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6]256號)第一條對什麼是「科研單位」是這樣解釋的:科研單位是指全民所有制獨立核算
的科學研究機構,不包括企業、事業單位所屬研究所和各類技術開發、咨詢、服務中介服務。所以,由於你們研究所是隸屬於企業的一個研究機構,故不能享受財稅
字「1994」001號和財稅字「1994」第010號所指的「科研單位」取得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和所得稅的政策。
C.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技術轉讓收入是否繳納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5號)規定:「二、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享受如下稅收優惠政策:
1.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所得的收入,按有關規定免徵營業稅。」
D. 科研成果轉讓信息發布平台
你去萬維標准網吧,萬維標准網提供了標准在線查詢修編平台、產權股權轉回讓交易信息發布平答台、科研成果轉讓信息發布平台,信譽好,給你提供一個交流空間,有興趣的話趕緊看看去 這個網站很適合你 很多專家教授都是在那裡發布自己的科技成果的 很多都成功轉讓出去了萬維標准網 收錄了各種行業和產品的國家標准,去那可以方便查詢 分類很詳細
E. 北京有研究院公司轉讓嗎
北京 研究字眼的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均停止注冊,但是可以正常轉讓。
中啟聯盛(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注冊/收購/轉讓/變更。等等業務
各行業類型公司轉讓,研究院/培訓類等等
F. 研究院轉讓的話是什麼流程
hello,研究院本身也屬於企業的一種形式,轉讓流程和普通公司轉讓流程一樣的。
首先是核名,您可以自己進行或者委託第三方進行,核名通過之後您就可以將研究院改成自己想要的名字了
其次是變更工商信息,說白了就是把法人或者股東信息都變更成您的信息,在工商方面和前法人股東斷絕聯系,方便後期經營(經營范圍這塊可以在這個階段進行變更)
再次是變更銀行和稅務這塊信息,一般都是直接注銷重新開戶,這種變更模式比較徹底。
最後,刻章。完畢
這只是大概上整體的流程 各地可能會有一些小細節上的異常,但是整體上應該差不多。
G. 科研成果如何轉讓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取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審核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7]833號)第一條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25號)規定,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個人獎勵,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此項審核權自2007年8月1日起停止執行。同時,國稅函[2007]833號規定,將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為股份、投資比例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者獲獎人員,應在授(獲)獎後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相關部門出具的《出資入股高新技術成果認定書》、技術成果價值評估報告和確認書,以及獎勵的其他相關詳細資料。另外,該文件還規定,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獲獎人不能提供上述資料,或者報送虛假資料,故意隱瞞有關情況的,獲獎人不得享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21、22、23、24條規定,國家財政用於科學技術、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改造的經費,應當有一定比例用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財政經費,主要用於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資金、貸款貼息、補助資金和風險投資以及其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資用途。
國家對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家金融機構應當在信貸方面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增加用於科技成果轉化的貸款。
國家鼓勵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或者風險基金,其資金來源由國家、地方、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用於支持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科技成果轉化,加速重大技術成果的產業化。
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風險基金的設立及其資金使用,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H. 什麼是轉制科研機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等部門關於深化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38號)的部署,由原國家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
科研機構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的,多數實行屬地化管理,其國有資產、人員編制、勞動工資等均劃歸地方政府管理。少數轉制為中央直屬的大型科技型企業,由原主管國家局推薦,經科技部、國家經貿委、人事部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科研機構轉制後,原具有學位授予權的,繼續列入國家招生計劃招收研究生,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在轉制期間,242個科研機構的現有領導班子要保持相對穩定,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日常工作仍以國家局管理為主。
科研機構轉制後,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主要用於解決轉制前已經離退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他們的離退休計發辦法不變。轉制後的在職人員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科研機構轉制後,自1999年起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免徵其技術轉讓收入的營業稅,免徵其科研開發自用土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時,還享有自營進出口權,享受國家支持科技型企業的待遇,參加科研課題和項目的申請、競標,享有與其他科研機構同等的權利。
I. 某科研單位20××年11月1日轉讓一項專利權,取得轉讓收入50萬元,轉讓款項已存入銀行。
轉讓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專攤銷,借記「累計攤屬銷」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一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