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啥有的人學術成就高評不上院士
以前我們聽到學者、教授就肅然起敬,聽說院士更是咋舌。憑我膚淺而有限的知識認為,能夠當上教授甚至院士的,一定是飽讀詩書而且是學術水平特別高的人,不然何以能夠當上教授,甚至是院士呢?小時候我聽說,華羅庚雖然沒有讀什麼大學,但通過自學,結果不但成為中國最高學府里的教授,而且憑著他的數學才華而成為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傳說在蘇聯時期,當年蘇聯科學家要造什麼衛星和飛船。蘇聯那些最著名的科學家為了計算飛船和衛星的軌跡的數據而傷透腦筋,正在無法可想時,突然有人想到華羅庚教授,於是斯大林出面請他。華教授憑著他的天才,僅用一個算盤,就將那些復雜的數據算出來了,令蘇聯的數學家瞠目結舌,最後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然而,恕我孤陋寡聞,我只知道華羅庚是教授,卻不知道他是不是院士。
可是,昨天我讀報才知道,其實當中國院士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並不是某人的學術水平一流,就是院士。據《羊城晚報》(2008年3月20日)新聞《今早「雜交水稻之父」在廣州就落選中科院士袁隆平:院士不是我的目的》報導。
內文說,十多年前袁隆平在一些科學家的推薦下參選中科院院士,結果落選了。據我所知,雜交水稻是袁隆平最早培育出來的,他的科學貢獻不單是為了中國提高糧食產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為世界糧食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信,你如果記得20世紀70年代前畝產是300斤,那麼現在一般超千斤,你就可以想像他在解決國人盤中餐的功勞了。可是,就是一個對世界有如此巨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在競選中科院院士時也會名落孫山,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可悲嗎?回答:「是啊!」
然而,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說是「歷史誤會」。
袁隆回答說:「十分幽默」。
我說:十分諷刺。一個人對科學的貢獻是要經過世界檢驗的,而不是關門由誰定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獲得各項獎勵,就有十四項之多,他能夠當選上「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就足可以證明袁教授在國外的影響。試想,連美國這個世界上科學最發達的國家,尚且能夠選他為外籍的院士,而中科院卻將他拒之門外?難道你中科院的院士水平比美國科學院還高?是世界超一流?
於是,我同意袁教授的說法:在中科院的院士評選上「有門戶之見,有些不正之風」。譬如一些地方評獎,其實是分獎。從主管的領導按級分下去……
哈哈!院士呢?也許是某某是誰的博士生?某某是誰的兒子?於是院士名額就滿了。管你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
好在袁教授不計較,他說,院士不是我的目的,而是繼續研究新雜交水稻,繼續為世界人民解決無米之炊。
袁教授才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榜樣!
大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禮!
袁隆平:三次落選中科院 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10月14日 10:21 本文摘自《中國周刊》2010年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題為:「幸福老頭」袁隆平
核心提示: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均落選,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湖南省第四次推薦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終當選。至今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袁隆平,卻獲得了擁有2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稱號。
他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更是一個80歲的健康、好勝、幸福的老頭兒。
袁隆平在自己80歲生日之時收到了三件特別的禮物:總理的賀信,湖南衛視一台名為《為了大地的豐收》的專題晚會,還有一本沉甸甸的《袁隆平口述自傳》。
「袁老師並不想這樣大操大辦。」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辛業芸博士告訴《中國周刊》記者。
辛的另一個身份是袁隆平的秘書,從1996年開始,至今已有14年。她足夠了解袁隆平的脾氣秉性:「他不愛張揚,他80歲生日,我們本來打算搞一個關於雜交水稻的學術研討會就好了,結果國家領導都發來賀信了。」
辛業芸也是《袁隆平口述自傳》的作者。她說,寫作過程中並沒有特別多專門的時間坐下來與袁隆平交流,因為平常的生活中了解得已經足夠多了。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一個原則:真實生動,不過度「美化」。
這符合袁隆平的願望。袁隆平曾經不止一次地表達了他的擔憂:害怕別人把他寫成一個典型的學術大師,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談學術永遠都是義正辭嚴。
顯然,辛業芸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她的朋友頭一天拿到書,挑燈夜讀到凌晨三點,第二天興沖沖地給她打電話:「關於袁老師的傳記,你寫的這本算是翹楚了,原來有的書把袁老師寫得都太『馬列主義』了,又有很多誇張和杜撰,你的則是一個真實和鮮活的袁隆平。」
辛業芸認為自己只不過是「真實的記述」:「袁老師經常說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幸福的老頭,說的時候咧著嘴,笑得很開心。」
因此,在「雜交水稻之父」、「米神」、「當代神農」這些語境之外,我們重新梳理作為平常人的「幸福老頭」袁隆平,並以此向他80歲的生日祝賀。
喜歡的東西就喜歡學。
9月17日,袁隆平帶著雜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人員去隆回縣的基地,看超級雜交水稻畝產900公斤的高產公關示範。中午到一個酒店吃飯,一到那兒,袁隆平就對身邊的人說:「這酒店改名字了,原來叫做聖彼得堡的,現在改成花瑤山莊了。」
吃飯的時候,袁隆平給辛業芸他們從聖彼得堡講到列寧格勒,從列寧格勒又說到了立陶宛,然後再從立陶宛的籃球說到了最近土耳其男籃世錦賽上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籃球好啊,一個小小的波多黎各,就打贏了中國。」不過,辛業芸說:「這還不是重點,袁老師說波多黎各相當於中國的海南島,是一個好的南繁基地,有一個美國的合作公司每年到波多黎各育種,就像我們去海南一樣。波多黎各的緯度、面積、人口、天氣、特產等等,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
辛業芸他們已經習慣了袁隆平「像電腦一樣給他們講文史地理」。他們也曾經疑惑袁隆平如何做到這一點,按照袁隆平自己的說法是「凡是喜歡的東西,就特別願意學」。
袁隆平小時候的數學很糟糕,而化學地理和英文就特別好,區別就是一個興趣。他說:「我不喜歡學數學,比如三角,讓我頭疼。我們同班的一個同學數學好得很,他不會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幫我解題。結果他的游泳學會了,但我的數學依然故我。」現在袁隆平當年的這個同學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國防科工委舉行的游泳比賽中,還曾經獲得過第一名。
袁隆平落選院士是評價機制出了問題
2010年10月14日 11:33 北京日報 【大 中 小】 【列印】 共有評論79條
近來讀新聞一則:水稻之父袁隆平屢屢評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據說是其方法沒有創新;而美國那裡近日授給他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那裡可是擁有二十多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科學院!對此,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說,袁隆平當科學院院士夠格,沒當是個遺憾。
袁隆平未能當選中科院院士絕非偶然,是關於「創新」的評價機制出了問題。機制出問題,受委屈的就不會僅僅袁隆平一個人,還會有其他的大袁隆平、中袁隆平、小袁隆平、微袁隆平,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受到類似的委屈,一次又一次地「遺憾」。如果我們看不清這一點,只拿此事當孤立現象對待,下次設法把袁隆平評為中科院院士了事,那就真的是太遺憾了。
人的聰明在於會舉一反三,否則就太愚鈍了。如果能從袁隆平落選院士之事中汲取教訓,積極推進科研體制和評價機制的改革,類似的遺憾就會日漸減少。否則,按下葫蘆浮起瓢,那「遺憾」將會不幸地延續下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出現。(嵇立群)
袁隆平落選院士,折射出當今中國的什麼?
[精品原創][置頂][精華][推薦] 發表於:2008-03-15 10:48:34
袁隆平沒有當選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面對當今世界級的科學家的落選,有人說只不過是一個歷史上的遺憾。「遺憾」二字,輕描淡寫地將中國科學院遴選院士的弊病輕輕地化解於無形!也許當今的中國科研人員把頭銜看得比任何都重要。前些年,院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無比崇高,那時候的院士也確實是頂級科學家中極為優秀的代表人物,雖然也有名實不符的,但畢竟是少數。然而,一旦榮譽帶來超出榮譽的物質利益之時,純粹便被骯臟玷污,殿堂就會充斥銅臭。 在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的競爭中,有些人覺得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可悲的是科學容不得半點摻假,你欺騙了科學,科學也就欺騙了你自己。歷史的遺憾往返重復,會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就會在歷史的潮流中隨之東流,一去不再復返。所以,為了當選院士,不惜運用國家的資金去打開通路,是和科學背道而馳的。我國的院士制度,由於伴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導致科學界、工程界和周邊階層的失衡,例如,在人文、哲學、藝術、宗教等領域,沒有和科學院士、工程院士相對應的榮譽稱號,這些領域內大師級的專家便自覺矮了科學家一頭。拿中醫界來說,沒有實驗研究成果,根本不要想當什麼院士,逼得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祛病保命、以人為本的醫學專家,變成整天斷小鼠腦袋的劊子手。正如有人所說,歷史的遺憾使袁隆平沒當上院士,歷史的遺憾也使不少人當上了院士。
袁隆平沒能當上院士,也許他沒有時間去做別人的工作,也許是他不懂得這個行業的潛規則,也許他對此不屑一故。總之,造成這樣的遺憾事情,倒能給世人細細品味個中滋味,給後人一個借鑒,但有一點那是不能更改的,就是搞科學研究的人,如果不按科學規律辦事,不遵守科學規則,則必然會被科學所遺棄。
袁隆平重提當年落選院士事件:當院士不是目的
2008-03-20 17:49:27 金羊網-羊城晚報 【大 中 小】 查看評論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鄧瓊、闕道華,實習生韋英哲報道:今早,應邀出席廣東科協論壇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方回應有關他十幾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的話題。
兩會期間,袁隆平十幾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的討論引發關注,不少網友和公眾將其視為「中國科學界的悲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說此事是「歷史誤會」。身處「漩渦」中的袁老此次來到廣州,在講座之前專門抽出時間,首度就此事「開腔」。
袁隆平笑說,「歷史誤會」的說法十分幽默。「事情發生在十幾年前,當時就有記者說我落選比人家當選更引起震動。」但袁老的態度十分輕松:「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哦,我努力並不是為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袁隆平說,自己從來沒有毛遂自薦參選院士,都是人家推薦的,「落選」以後也沒有再參選過。他也認為,在兩院院士的評選當中,可能還是存在一定的門戶之見,有些不正之風,例如在同等條件下,中央單位的學者得票比地方上的高。「但是我不管這么多,我只管自己搞研究。我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也是人家推選的,我的目的不在於院士不院士。我是搞超級雜交水稻的,我的目的就在於能夠不斷出新成果,為糧食安全作出貢獻,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袁院士還說,「現在國際上給我的獎勵是14個,在農業科學領域可能是最多了吧。但是我並不以此為驕傲,特別是不能翹尾巴,還要夾著尾巴做人啊,哈哈!」
廣東科協論壇是省科協主辦的科學技術專題報告會或討論會,迄今已舉辦19期。袁隆平此次演講的主題為《超級雜交水稻與糧食安全》。
B. 鍾南山院士都有哪些成就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在其職業生涯中取得過非凡的成就。
一、成長經歷鍾南山先後獲得國家和省市兩級科研成果20餘項,200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先後榮獲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個人特等獎。
鍾南山在中國國內外醫學期刊發表的論文多達15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或者引用了81篇,主編了多部醫學書籍。
C. 院士人員評選,有怎樣的評選流程及標准
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想知道,茅台女總工為何就不能當院士?
2.評審程序
各學部常委會負責組織本學部院士對屬於本學部專業學科範圍內的全部有效候選人進行評審。
學部常委會組織各專業組和學部全體會議,採取審閱材料、介紹情況、醞釀討論和無記名投票表決等方式,對候選人進行兩輪評審,分別產生本學部進入第二輪評審和正式候選人的名單。
對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的第一輪評審,按其專業背景在相關學部進行。
第一、二輪評審會議一般分別安排在增選年6月份和10月份的最後一周進行。
第一輪評審
本輪評審的任務是從全部有效候選人中,產生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1)審閱材料:候選人的材料是評審的基本依據,與會院士除重點審閱本專業組候選人材料外,還應認真審閱本學部其他候選人的材料。
(2)專業組評審:專業組對本組候選人充分討論評議,投票產生進入學部評審會介紹的候選人名單,各組進入學部評審的名額由學部常委會決定。
(3)學部評審:學部召開全體會議,介紹各專業組進入學部評審的候選人情況,充分討論評議。
(4)產生第二輪候選人:學部投票,產生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進入第二輪評審的限額為學部增選名額的2—3倍,具體人數由學部常委會研究決定。
(5)第一輪評審是否採用通信評審方式,由學部常委會研究確定,報主席團備案。
(6)第一輪評審會後,中國工程院在工程院網站和有關報刊上公布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並通知本人。學部常委會對第二輪候選人中受到投訴以及有疑點的問題,組織調查核實。
第二輪評審
通過本輪評審,從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中,產生正式候選人名單。為了對候選人更直接地考察了解,第二輪評審增加候選人自我介紹、回答問題的程序。除此之外,評審程序和辦法與第一輪評審基本相同,但須注意以下幾點:
(1)為便於評審時學部之間的交流,第二輪評審會由全院組織,集中統一進行。
(2)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在評審會上進行自我介紹,圍繞提名書主要成就貢獻的范圍,實事求是地介紹本人在完成重要工程項目中所發揮的作用、解決的工程技術難點、創新之處等。候選人應嚴格按通知時間准時到會,及時離會。
(3)對被投訴候選人的有關調查核實材料連同其投訴信,一並提交評審會參考。在對被投訴人評審時,有關院士應根據常委會研究意見,將有關調查核實結果向會議進行說明。
(4)學部評審會要對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全部候選人逐一評議。經學部評審會認真、全面評議後,進行無記名投票,按增選名額120%的比例,依得分順序,產生正式候選人名單。
(5)工程管理學部多為跨學部院士,由學部常委會統籌安排適當時間,組織本學部院士集中評審。
D. 院士的評選,你認為什麼樣的人適合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經濟水平都是得到了一個顯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我們國家現在綜合實力得到了一個顯著的提高,對於科技方面我們的國家也是正在奮力的追趕,有一批老的科學家他們為國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一些巨大的貢獻,而且現在我們國家的高科技人才可以說是變得越來越多,我們國家也是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機構來招賢納士,如今我們國家的科研人才基本上都可以去當選一些院士,但是院士的評選可以說是十分的嚴格,今天主要介紹一下什麼樣的人當院士最合適具體介紹如下。
一、有重大科研成果在我看來對於院士的評選想要真正成為院士的人他們必須是有著重大的科研成果的,而且這些科研成果對於我們國家都是有著巨大的幫助,如果他們有一些重大科研成果,給予我們國家帶來很多的便利的話,那麼我認為這樣的人最適合當院士。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關於我對“院士的評選,你認為什麼樣的人適合呢?”的看法,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哦。
E. 「茅台院士」成果有點弱嗎
茅台院士的成果,跟其他院士相比,確實不太強。貴州省科協收到的申報材料梳理了王莉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及貢獻,包括開創了基於儀器分析技術與感官評價相結合的傳統名優白酒質量控制模式、主導構建和完善基於先進分析技術集成體系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控制平台、構建形成以釀造微生物多樣性、穩定性和功能微生物代謝機制為三大核心的傳統工藝闡釋體系等。
“高大上”的院士評選雖然沒有直接關聯到老百姓的生活,但其人選為誰卻仍然關乎老百姓的利益。相較於其他普通科技工作者,院士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公共資源用於自己的研究項目,最終能夠更好的實現項目目標,其成果也會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而這些工作成果終將轉化為各種工程和產品造福千家萬戶,為改善民生作出貢獻,這些產品大到出行的道路橋梁,小到維護生命的食品葯物。研究成果讓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或是廣被同行認可、或是硬性的科技進步,這樣的院士才是眾望所歸。“茅台院士”符合哪一條?
F. 院士的成就非常高,屬於什麼等級
院士可以說是我國的國寶,是我國的科學家。所以院士的等級也非常高,他們享受副部級待遇。我
院士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新冠肺炎來臨的時候,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這些人都為抗擊肺炎作出了重大貢獻。當時應對新冠肺炎的蓮花清瘟膠囊也非常火,蓮花清瘟膠囊所屬的企業屬於以嶺葯業,以嶺這個名字其實也是我國一位中國院士的名字。
所以能夠成為院士的人都是非常厲害的科學家,他們在我國屬於頂尖人才,可以說這些人比考上清華北大的人還要少。
院士的支撐也非常高,因為院士基本上都是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一般來說一些院士是在大學工作的,有些院士是在科研機構工作的。
總的來說,院士的等級還是非常高的,院士相當於一級教授。院士更多的是一種終身最高榮譽,相當於是國家級科學家,相當於國家對他們一輩子作出重大貢獻的一種榮譽獎勵。
獲得院士非常不容易,他們可以享受副部級待遇,但是一個老師評上院士以後還是堅持在自己崗位上進行科學研究。
同時,院士可以享受到專車接送和醫療保障服務,畢竟能夠評上院士的教授基本上都在60歲以上,年紀比較大了,他們都屬於國寶級的人物,需要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
每個能夠評上院士的科學家都是在某個領域上有突出貢獻的,他們都獲得過多次,國家級獎勵,為我國的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像袁隆平院士,鍾南山院士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些院士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為世界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這些院士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尊敬,他們才是我們所有人最該崇拜的偶像。
G. 人民網評:讓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和榮譽性,成為院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最高學術職稱,是終身榮譽。2.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做出重大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者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以提名和選舉為院士。
在某些領域的“重大貢獻”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具體組織和參與上述領域的工程項目實踐,並在實踐中創造性地發揮先進管理理論指導下的管理科學作用,以促進工程項目的優質高效實施,取得舉世公認的成果,或者在工程管理理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並通過實踐取得具體成果。國家重點支持的重點研究項目要有突出成果。要迎合民族形式。2.有作品被列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引起一定反響。國內的作品和在一流期刊發表的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3.研究結果對生產生活具有指導意義,而不僅僅是項目研究和技術突破。估計能達到這個水平。不能急功近利。
H. 作為工程院院士的袁國勇,都取得過哪些重大成就
早在1997年H5N1禽流感在香港爆發的時候,袁國勇最先在Lancet報道H5N1患者具有較嚴重的臨床症狀和高死亡率,而H5N1患者的樣本可以在他的實驗室通過自行研製的分子診斷方法進行快速檢測。2003年SARS爆發,袁國勇及他領導的小組成員追查到了SARS的病原冠狀病毒,接著他又發現了SARS冠狀類似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華菊頭蝙蝠,並且提出由於蝙蝠攜帶有新型的病毒,是造成突發傳染病的主要源頭。對當時快速控制疫情有很大的幫助。然而他的成就不止這些,他發現新型微生物方面也有顯著的成就,截至2019年3月已在人類和動物體內發現越60種新型病毒、10種細菌、四種真菌及兩種原蟲。
袁國勇出生於中國香港,他自小體弱多病,在他三歲時因為患上肺炎,沒想到他長大了之後成為了那麼一名優秀的醫學者。
他的這些成就對中國的醫療事業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他們見證了中國的兩次大規模疫情和禽流感,並且都在努力的為祖國作貢獻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也是我們新一代的榜樣和自豪,我們一定要向他們看齊,成為下一的驕傲。
I. 求教:錢易老師評院士時候的代表性成果是什麼
明天過後就會議紀要
J. 怎樣評價鍾南山院士
鍾南山院士是我們國家非常偉大的一位教授,他在醫學方面非常的有自己的見解,並且可以在國家爆發這樣的危機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去幫助人們挽救這樣惡劣的局面。雖然身處高齡的他,可能會在身體上有一些不適,但是他卻沒有因此推辭,哪怕是自己的身體非常的疲憊,對於這種病情很難進行一個具體的解決,也會堅持不懈的進行自己的科研工作,並且可以去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來幫助人們度過這樣的難關。
鍾南山院士無論是在之前的一些醫學的研究上,還是對於這樣的一些疫情的研究上,都保持著自己一絲不苟的態度,非常值得人們去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