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鄭希怡綵排受傷,她還能參加接下來的節目錄制嗎
無論是從鄭希怡團隊還是從鄭希怡本人的回應來看,雖然鄭希怡綵排受傷但鄭希怡不會退出節目的錄制,對於走入最終的女團出道,她信心百倍。
鄭希怡從醫院歸隊後,很快地融入到了團隊當中,進行邊養邊戰。鄭希怡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她會一直參加節目錄制,不會半途而廢。鄭希怡還在網路上對受傷退賽一事進行了回應,她表示:”上天很眷顧她,她受傷的是腿部而不是嘴巴,唱歌還是會非常給力的。“
⑵ 簡述戲劇排演基本原則
戲劇排演,戲劇、演出前,演員在導演指導下的練習。一般分初排、連排、總排、綵排等階段。① 初排階段。也稱「粗排」,俗稱「搭架子」。即把一幕戲或全劇先樹立起情節行動的初步輪廓來,讓演員對它有個完整印象,以便作行動貫串性的思考。導演可以得出一個粗略的構思體現輪廓,有助於審視自己的處理概貌。② 細排階段。在初排的骨架基礎上,作更進一步的細致加工排練。 逐場、 逐段地幫助演員深入理解劇本,同時精雕細刻,以便完成整體和部分的完整創造。這一階段任務較多,也較復雜,導演要把劇中沒有寫出來的而實際蘊含的內容,盡力挖掘出來。另外這一階段尤須做個別排練和重點抽排的工作,這是最易於出成果的排練階段。③ 合成階段。合成之前,先應在排演場中進行連排,把已排的戲連起來,作幾次連貫性的檢查。然後進入劇場,上台合成。合成也稱綵排,就是把演出的一切結構因素均帶入自己的創造領域,使演員的表演和舞台賦予的環境融合在一個和諧的整體中。也即把一出戲中許多片斷、場景和各幕間銜接起來塑捏成一個藝術完整性的演出。導演隨時以觀眾或批評家的身份,嚴格審查自己的一切處理。在此期間,導演均是以中心指導者的身份工作,有絕對的權威,盡量做到重大體,盡精微,務必使各項因素都能融合、和諧、統一、優美。這就是在執行綜合任務。《網路》
⑶ 第二個董卿出現了,順成功地接管了董卿的所有資源,她是誰
懂得進退,方能成就人生。
不知不覺,「央視一姐」董卿已經連續四年的時間缺席春晚舞台,這一點讓很多喜歡她的觀眾感到特別失落和遺憾。
失去才懂得珍惜,記憶中的董卿在台上永遠是那麼知性、熱情、大方、美麗,那種自信的氣質彷彿身上總有一種耀眼的光芒。對於董卿的離開雖不適應,但這卻是她成熟的表現,她知道何時就任何時下台,都是最好的安排,更何況董卿已即將步入知天命的年紀。
董卿退居二線每每碰到疑難問題疑問句,董卿常常輕輕鬆鬆表述而且拓展許多內容,但龍洋的專業知識儲藏量比較欠缺,不但不可以即興發揮,還會繼續經常念錯一些音標發音,「兒童強不睡」中的「強」字應讀作三聲,龍洋讀作了二聲。
盡管不正確不大,但連續出錯,難免不受人詬病,尤其是珠玉在前,極大的差距更令觀眾調侃持續,乃至有網民立即表明「沒了董卿才發覺並不是確實愛詩詞」、「沒有董卿主持人的古詩詞是沒有靈魂的」。
殊不知,「河山輩有新手出」,老年人遲早都需要被取代下來,它是很無奈的事兒,並且董卿也只有一個,不論是誰都接任不上她在觀眾心裡的影響力。
要是沒有董卿的存有,堅信他們做得也是早已充足啦。
⑷ 如何制定合唱排練的方案
謝謝,包括如何選人,如何分聲部,練聲曲應該用什麼?星星:這可是個長期、細致而又艱巨的工作,做起來相當不易。咱們這里的幾個版主都是合唱團的指揮,有的還是學校合唱團的,我想他們一定會給你一些方案。古典Andy:1.選人。我覺得應該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嗓音條件,二是樂理知識。我覺得,憑你的耳朵,你應該很容易做到。(如果你挑的學生正在變聲期,你就要掂量掂量了。) 2.分聲部。當然根據音域了。說直白一些,就是看看他唱那個那個聲部最舒服。 3.練聲曲的選擇。這個不是固定的。要視年齡段呀! 是不是沒幫什麼忙呀?沒有具體的資料,概括的說,我一時就想起這么多了。因為,這個過程中的很多環節都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我估計你是個中學音樂教師,你大膽的嘗試吧。我覺得你把車開到山前的時候,自己就找到路了。lz: 先從選人、分聲部方面說說我的意見,共參考。嗓音條件及變聲期的麻煩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清楚。我主要說的是聲部分配問題,分聲部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即把視唱最好的、音最準的分到中聲部,其次是低聲部,最後才是高聲部。夜鶯613:最開始的發聲練習,可以通過幾條風格不同的練習曲來訓練,(連音、跳音、跳連結合)用「嚕」母音來練習,幫助控制和調整統一的音色。古典Andy :要想得到別人的重視。你自己就必須重視!首先你要那這件事情當成個事情來做。其次,要在他們心目中樹立權威。讓他們看到發展的希望。最重要的,你要那出成果呀!所謂成果,一方面是合唱團的水平,另一方面就是拿獎。此外,還要讓他們感覺你由衷地認為合唱團是在他們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該怎麼說,你應該清楚了!)夜鶯613 :是呀,最開始的階段就是需要反復的做班主任及一些文化課老師的思想工作,而且需要「軟硬兼施」的,否則你就排練的基本時間都得不到保證!然後就是充分利用現有的業余時間來排練,提高效率,盡快取得團員的支持和理解! 這是一個不斷的磨練自己意志和承受力的過程,必須要有充分的抵禦各種困難和冷言冷語的打擊,最後就是。[我要評論]
⑸ 一下子是啦啦操綵排日記100字
無論在世界上的哪個國家,高精尖的科技創新人才都會極受重視,因為他們的研究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人們的命運。如今,我們國家的科學創新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能躋身國際學術頂尖行列的科學家實在少之又少。造成這種情況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條件的限制。在創新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基礎、榜樣和方向。創新本就不易;要讓創新的思維在科學的土壤中開出花來,更是難上加難。無數的積累,加上萬里挑一的靈感才能造就一項科學成果。所以,像小李這樣的創新性科學家,需要被大眾了解,被孩子們銘記。
⑹ 20世紀我國有什麼重大的科學成就(特提特提啊!100——150字小短文,是1901年——2000年)
我只能給你科技成就的舉例,但是小短文的文字你自己寫。
第一位:兩彈一星。年-1956年研製導彈、原子彈、氫彈和衛星。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用了僅15年的時間完成了導彈(1964年)、原子彈(1964年)、氫彈(1967年)、衛星(1970年)、核潛艇(1971年)的研製任務
第二位:漢字處理與印刷革命,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使新聞出版業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已經成熟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使漢字文化進入新的輝煌時代
第三位:石油工業。石油是現代化工業的、交通運輸、衣食住行的主要能源與材料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和「黑色金子」。 20世紀下半葉,我國的石化工業從零開始,逐步研究開發和建成各類大型工程,是人造纖維達到694萬噸(2000年),合成塑料摺合乙烯470萬噸(2000年),合成橡膠年產73.28萬噸(1999年)石油技術和產品已經大量出口
第四位:農作物增產技術 。從1949-1958年,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為41種大田作物育成5600多個新品系,1000多個果蔬新品種。主要農作物已普遍跟換4-6次。新化肥、農葯年年足供,耕作、栽培技術歲歲進步。單產普遍提高3-5倍。人均糧食產量從280公斤(1952年)提高到406公斤(1999年)
第五位:傳染疾病防治。醫學科學和醫療技術的飛速進步使中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從34歲(1928-1933年)提高到70歲(1997年)
第六位:電氣化。中國第一個發電廠在上海建立(1882年)。到1949年全國發電裝機總裝機容量僅為180萬千瓦,人均用電8千瓦時。到2000年,裝機容量達到3.2億千瓦,年發電13685億千瓦時,人均1094千瓦時。全國已形成12個區域電網,鄉村農戶通電率達98%以上。正在建設的100萬千瓦以上的水力、火力和核電站有81座。世界上最大的三峽水利工程於2003年開始發電,建成後將新增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847億千瓦時。全國電氣化時代正在到來
第七位:大江大河治理。
第八位:鐵路建設。19世紀末20世紀初,交通運輸靠的是南船北馬。從北京到武漢要走27天,到廣州56天,到雲南59天,到到新疆要3個多月。鐵路干線建設始於19世紀末,高潮是20世紀。到2000年鐵路運營里程為6.8萬公里,干線不斷提速,年運旅客10.2億人,貨物16.6億噸。機車、車輛、鋼軌及通訊,各種設備全部自己製造並開始出口。
第九位;船舶設計製造。1949年以前,中國河海船運主要靠買船。在以後的50年內,工程師們設計製造了客貨輪(1954年),15萬噸以下的油船(1992-1996年),炮艇(1957年),護衛艦(1957年),潛艇(1965年),驅逐艦(1971年)和核動力潛艇(1974年)等各種船舶
第十位:鋼鐵工業。從張之洞建立的第一個漢陽鐵廠(1890年)開始,到1949年,鐵的最高年產量曾達到178萬噸,鋼92萬噸(1942-1943年)。共和國建立後,50年中建立了年產鋼1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廠36家,年總產量1.27億噸(200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號鋼鐵大國。
我不信你看了這么多還寫不出來、
看了這么多你應該對中國的未來有信心了。
⑺ 如何用排練法則排練好銷售這幕劇
托德·鄧肯認為:決定銷售成敗的因素很多,在銷售前充分考慮好各方面的情況,排練好銷售這幕劇至關重要。
銷售盡量讓氣融洽
在推銷洽談的時候,氣氛是相當重要的,它關繫到交易的成敗。只有當推銷員與顧客之間感情融洽時,才可以在和諧的洽談氣氛中推銷商品。推銷員把顧客的心與自己的心相通稱為「溝通」。即使是初次見面的人,也可以由性格、感情的緣故而「溝通」。
那麼怎樣才能創造融洽的氣氛呢?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時間、地點、場合、環境等等。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推銷員應當處處為顧客著想。
年輕氣盛、沒有經驗的推銷員在向顧客推銷產品時,往往不願傾聽顧客的意見,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不斷地同顧客爭論,這種爭論又往往發展成為爭吵,因而妨礙了推銷的進展。要知道,存爭吵中擊敗客戶的推銷員往往會失去達成交易的機會。推銷員不是靠同顧客爭論來贏得顧客。同時,推銷員也知道,顧客要是在爭論中輸給推銷員,就沒有興趣購買推銷員的產品了。
沒有人喜歡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更不會喜歡那些自以為是的推銷員。推銷員對那些自作聰明者的不友好的建議很反感,就是那些友好的建議,只要它不符合推銷員的願望,有時推銷員也同樣會感到很反感。所以,有些推銷員總是願意同順客進行激烈的爭論。可能他們忘記了這樣一條規則:當某一個人不願意被別人說服的時候,任何人也說服不了他,更何況是要他掏腰包。
托德·鄧肯告訴我們:要改變顧客的某些看法,推銷員首先必須使顧客意識到改變看法的必要性,讓顧客知道你是在為他著想,為他的利益考慮。改變顧客的看法,要通過問接的方法,而不應該直接地影響顧客。要使顧客覺得是他們自己在改變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其他人或外部因素強迫他們改變看法。在推銷洽談開始的時候,要避免討論那些有分歧意見的問題,著重強調雙方看法一致的問題。要盡量縮小雙方存在的意見分歧,讓顧客意識到你同意他的看法,理解他提出的觀點。這樣,洽談的雙方才會有共同的話題,洽談的氣氛才會融洽。
應當盡量贊同顧客的看法。因為你越同意顧客的看法,他對你的印象就越深,推銷洽談的氣氛就對你越有利。如果你為顧客著想,顧客也就能比較容易地接受你的建議。有時候必要的妥協有助於彼此互相遷就,有助於加強雙方的聯系。推銷員不應過多地考慮個人的聲譽問題,一個過分擔心自己的聲譽受到損害的推銷員很快就不得不擔心他的推銷。
在推銷洽談中即使在不利的情況下也應該努力保持鎮靜。當顧客說推銷員准備向他兜售什麼無用的笨貨的時候,應當友好地對他笑一笑,並且說:「無用的笨貨?我怎麼會推銷那些東西呢?特別是我怎麼能向您這樣精明的顧客推銷那些東西呢?我為什麼要和您開那樣的玩笑呢?您想一想,還有什麼比我們之間的友誼更重要?」
有時候,推銷洽談會出現僵局,雙方都堅持己見,相持不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明智的推銷員會設法緩和洽談的氣氛,或者改變洽談的話題,甚至把洽談中斷,待以後再進行。總之,決不在氣氛不佳的情況下進行洽談。
托德·鄧肯認為:在空間上和客戶站在同一個高度是使氣氛融洽的很好的一個方法。
回想一下你被上級叫去,面對面地站著講話的情景,大概就可以體會到那種使人發窘的氣氛。人是在無意識中受氣氛支配的,最能說明問題的事例便是日本的SF經營方法。其方法是等顧客多起來後,運用獨特的語言向人們發起進攻,讓人覺得如失去這次機會,就不可能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買到如此好的東西,抱有此種觀點的顧客事後都發現「糊里糊塗地就買了」。這種人太多了。
再次推銷時,常常要說:「對不起,能否借把椅子坐?」若不是過於笨拙是決不會被拒絕的。如一邊說著「科長前幾天談到的那件事……」一邊靠近對方身體,從而進入了同等的「勢力范圍」,這樣做既能從共同的方向一起看資料,又能形成親密氣氛。不久,顧客本人也較快地意識到並增添了雙方的親密感。
空間上的恰當位置是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的輔助手段,是非常重要的絕不可忽視的手段。學合讓顧言盡量說「是」
世界著名推銷大師托德·鄧肯在推銷時,總愛向客戶問一些主觀答「是」的問題。他發現這種方法很管用,當他問過五六個問題,並且客戶都答了「是」,再繼續問其他關於購買方面的知識,客戶仍然會點頭,這個慣性一直保持到成交。
托德·鄧肯開始搞不清裡面的原因,當他讀過心理學上的「慣性」後,終於明白了,原來是慣性化的心理使然。他急忙請了一個內行的心理學專家為自己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而且每一個問題都讓自己的准客戶答「是」。利用這種方法,托德·鄧肯締結了很多大額保單。
優秀的推銷員可以讓顧客的疑慮統統消失,秘訣就是盡量避免談論讓對方說「不」的問題。而在談話之初,就要讓他說出「是」。銷售時,剛開始的那幾句話是很重要的,例如,「有人在家嗎?……我是××汽車公司派來的。是為了轎車的事情前來拜訪的……」「轎車?對不起,現在手頭緊得很,還不到買的時候」。
很顯然,對方的答復是「不」。而一旦客戶說出「不」後,要使他改為「是」就很困難了。因此,在拜訪客戶之前,首先就要准備好讓對方說出「是」的話題。
關鍵是想辦法得到對方的第一句「是」。這句本身雖然不具有太大意義,但卻是整個銷售過程的關鍵。
「那你一定知道,有車庫比較容易保養車子嘍?」除非對方存心和你過意不去。否則,他必須會同意你的看法。這么一來,你不就得到第二句「是」了嗎?
優秀的推銷員一開始同客戶會面,就留意向客戶做些對商品的肯定暗示。
「夫人,你的家裡如裝飾上本公司的產品,那肯定會成為鄰里當中最漂亮的房子!」
當他認為已經到了探詢客戶購買意願的最好的時機,就這樣說:
「夫人,你剛搬入新建成的高檔住宅區,難道不想買些本公司的商品,為你的新居增添幾分現代情趣嗎?」
優秀的推銷員在交易一開始時,利甬這個方法給客戶一些暗示,客戶的態度就會變得積極起來。等到進入交易過程中,客戶雖對優秀的推銷員的暗示仍有印象,但已不認真留意了。當優秀的推銷員稍後再試探客戶的購買意願時,他可能會再度想起那個暗示,而且還會認為這是自己思考得來的呢!
客戶經過商淡過程中長時間的討價還價,辦理成交又要經過一些瑣碎的手續,所有這些都會使得客戶在不知不覺中將優秀的推銷員預留給他的暗示,當作自己所獨創的想法,而忽略了它是來自於他人的巧妙暗示。因此,客戶的情緒受到鼓勵,定會更熱情地進行商談,直到與推銷員成交。
「我還要考慮考慮!」這個借口也是可以避免的。一開始商談,就立即提醒對方應當機立斷就行了。
「你有目前的成就,我想,也是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吧!要是在某一個關頭稍微一疏忽,就可能沒有今天的你了,是不是?」不論是誰,只要他或她有一丁點成績,都不會否定上面的話。等對方同意甚至大發感慨後,優秀的推銷員就接著說:
「我聽很多成功人士說,有時候,事態逼得你根本沒有時間仔細推敲,只能憑經驗、直覺而一錘定音。當然,一開始也會犯些錯誤,但慢慢地判斷時間越來越短,決策也越來越准確,這就顯示出深厚的功力了。猶豫不決是最要不得的,很可能壞大事呢,是吧?」
即使對方並不是一個果斷的人,他或她也會希望自己是那樣的人,所以對上述說法點頭者多,搖頭者少。因此下面的話,就順理成章了:
「好,我也最痛恨那種優柔寡斷,成不了大器的人。能夠和你這樣有決斷力的人談,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這樣,你怎麼還會聽到「我還要考慮考慮」之類的話呢?
任何一種借口、理由,都有辦法事先堵住,只要你好好動腦筋,勇敢地說出來。也許,一開始,你運用得不純熟,會碰上一些小小的挫折。不過不要緊,總結經驗教訓後,完全可以充滿信心地事先消除種種借口,直奔成交,並鞏固簽約成果。
抓住顧客心理促成交易
有兩家賣粥的小店。左邊小店和右邊小店每天的顧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的。
然而晚上結算的時候,左邊小店總是比右邊小店多出百十元來,天天如此。
於是,一天我走進了右邊那個粥店。
服務小姐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問我:「加不加雞蛋?」我說加。於是她給我加了一個雞蛋。
每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員都要問一句:「加不加雞蛋?」有說加的,也有說不加的,大概各佔一半。
過了一天,我又走進了左邊那個小店。
服務小姐同樣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問我:「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我笑了,說:「加一個。」
再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員又問一句:「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愛吃雞蛋的就要求加兩個,不愛吃雞蛋的就要求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來,左邊這個小店就要比右邊那個小店多賣出很多個雞蛋。
托德·鄧肯發現:給顧客提供較少的選擇機會,你就會收到較多的效果,「一」或「二」的選擇比「要」、「不要」的選擇范圍小了很多。
面對愛挑剔的顧客,也自有推銷之道。
一天,商場瓷器櫃台前,來了一位男人,他在櫃台前老是挑來挑去。上等的瓷器他不要,偏偏要那種朴實便宜的青瓷盤,並且還要一件件地開包挑選。這位先生看一件說有瑕疵扔在一邊,又拿過一件說花紋不精美又扔在一邊。而推銷員不急不惱、泰然處之。他扔下一件,推銷員就隨手拾起「啪」的一下將它摔碎。他再扔下一件,推銷員又摔一件,就這樣連摔了3件。那位先生開口了:「摔它幹啥?我不要,你可以再賣給別人嘛!」
推銷員堅決地回答:「不!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絕不把顧客不滿意的產品賣給任何一個消費者!」
那位先生愣了一下,像是有意要試試這份承諾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於是就旁若無人地低下頭繼續挑選。推銷員毫不心疼,仍舊是他扔一件摔一件,就這樣連續摔了31個青瓷盤。不過這一過程中,推銷員臉上始終帶著微笑。這時,已有許多人紛紛趕來圍觀了。
「不要再摔了!不要再摔了!」
「那算什麼毛病?他不要賣給我!」
人們開始對這件事情發起評論來了。冷寂許久的櫃台前第一次擁來這么多人,顧客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像看一出驚心動魄的大戲一樣。當這位先生抓起第32件瓷盤時,沸騰的人群發出一聲聲憤怒的吼叫。
這次,那位先生抓起瓷盤後,看都沒看,便拿上走了。
「我買!我買!」
「給我一件!給我一件!」
人們開始來到櫃台前搶購瓷器,就在這一天,這個瓷器櫃台前空前火爆。當場賣了近300件,第二天賣了500件,是以前幾十上百倍的銷量。那天晚上,老闆重重表揚了那位推銷員。
讓人想不到的是,一個月後,那位先生又來了。不過,他不是來退貨或是再來挑毛病的,而是洽談購買瓷器生意的。後來,那個摔瓷器的推銷員和這位先生也就成了朋友。在隨後的幾年裡,他和他的朋友先後從這兒買去了幾萬件瓷器,為公司增加了上百萬的銷售額。
托德·鄧肯的銷售秘訣是:面對不同的顧客,找到適當的方法去推銷你的產品,盡管有的時候顧客很挑剔,你只要用心去做,對症下葯,銷售也一定會成功的。
⑻ 現在大一參加了一個部門,最近在搞成果展,但是他要每天排練而且還強迫我們走T台,我不想去綵排,怎麼辦
現在放棄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嘛?還差最後一步就成功了,加油啊,不然以後絕逼後悔
⑼ 軍訓匯操綵排日記
俺們這里是用現代化的設備進行綵排地,
傳統的觀念為:軍訓是培養群體意識,自律意識,令行禁止的意識還有鍛煉人的意志力。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所缺失的。
俺們這噶達是集體佩戴VR眼鏡、AR眼鏡進行隊形變換訓練,
散兵游勇、草台班子、街邊游盪的小混混、街邊徘徊的散兵游勇、殘兵敗將,第一次訓練就比長期專業訓練的正規軍還要整齊強悍!!!!!!!
無需集中起來合練,第一次走台就整齊劃一,要動態變化就立即快速組合成為各種連續變化的動畫圖形和復雜的字形,
耍些嗨的,比如:
首長和嘉賓每發出一條指令,
立即就語音自動識別,即刻就變換出對應的人體字幕,
這可就是團體操的最新創造成果,
這就是生動的、具有吸引力的、引人入勝的國防軍事科技教育,
科學普及教育,創新教育,素質教育!!!!
當教官隨機下達了一條口號,一句命令,
隊伍就立即組合排列成為對應的人體字幕!!!
終身難忘的國防軍事科技教育啊!!!!!!!!
太精彩了,太動人了,太震撼了!!
從小就培養出我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嚴肅的歷史責任心,
鍛煉出我們強壯的體魄,使我們朴實、健康、明朗、具有遠大的理想、樹立起執著的事業心,
教官開發研製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國防軍事游戲,
將虛擬現實科學技術應用於軍訓科目,
激發出你們忘我地激情投入軍訓的無比熱情,
煥發出你們勢不可擋的青春活力,
吸引你樂此不彼,玩上了癮,樂此不疲、樂而忘返、專心致志、沉迷不醒、不可自拔,迷戀之中,
誘惑那些怕苦怕累、沒有堅強意志的同學,逐步培養起他們堅強的鬥志和意志,
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行走習慣的同學、旁觀者、觀眾、師生、親屬、家屬和市民均可隨時踴躍加入,插入、穿插、參加,
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籍、不同服裝的各國遊客可以即興參與,立即融入虛擬現實團體操之中,
隨時退出,在指揮員的和圖案風格自動生成計算機的整體調度之下,
在參演人員、接受檢閱學生、投入軍訓的戰士積極的協調配合之下,
整體隊形不受影響,繼續處於預定的、連續的圖形變化之中。
任意編排、隨意組合、隨時變換相互的位置,隨機挑選周圍的伴侶、
卻不影響動態的、連續變化之中的圖形整體變化效果。
激發了師生和家長的愛國主義熱誠、增強了忠誠於祖國的凝聚力。
2016年全國高考,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題目與虛擬現實有關,就此,結合中小學的列隊訓練、團體操文藝體育表演、閱兵式、廣場舞蹈,來討論一番。
我希望能夠在2019年的天安門廣場的yue兵式和文藝表演上實現我在20多年前的原創設計。
這些活動的要求都十分類似,群體進行編組、集群運動,要能夠實時、連續不斷地,無接觸地測量出場地內每一個人在實際場地中每一個瞬間的空間位置和精確的運動軌跡。將測量所得到數據,以自動編輯處理後的二次圖像形式,以立即反饋的形式,將實測動態圖像轉發給場地內每個隊員的可穿戴設備之中。測量和控制系統的另外一項任務,是根據預先對於團隊整體運動的規定參數進行計算,例如,學生的一個隊列規定在什麼絕對時間到達校長的主席台的東側規定的地理標志,然後學生的這個隊列在規定的什麼絕對時間離開主席台西側的某個地理標志。這樣,就推算出一個反映行進速度的連續的、動畫的、虛擬的場景,這個動畫場景內的每一幀圖像就包括了每一個學生理想的地理位置。這個場景也立即轉發給隊列中的每一位學生。
隊列中的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可穿戴設備中,可以同時觀察到疊加在一起的兩幅圖像,這兩幅圖像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別。隊列中的每一位學生就立即知道自己應當如何修正自己的移動中的位置,就包括了下一步的行走方向偏差變化、步態的調整、步行速度的改變。
所以,這個系統就建立起了隊列中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彼此之間的配合和默契。
對於集體的舞蹈表演和體育運動,還有形體上的細節要求,就要有身體運動姿態的測量系統和理想的身體姿態的指揮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實時指揮團體操表演,實現群體圖形的流動、綻放、聚集、擴散、變形、扭曲、縮小、放大等等表演效果。
這都是傳統的、沿襲的、古老的、代代相傳的訓練方法所完全不能夠實現的。過去的訓練方法,構築普通的圖形變化,都要夏練三伏酷暑、冬練數九寒冬,進行長期的專業訓練、演練,反復的綵排預演,佔用學生寶貴的青春時光。而且,這些圖形變換的訓練沒有任何「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僅僅是專屬於一場不再重復的匯報表演。
而這種方法最突出的創新意義在於,可以是貴賓、支付贊助費用的客戶,即興說的一句詩詞、賦詞一首、樂隊的即興演奏、領舞表演舞者的情緒和舞姿的即興變化、朗誦的抑揚頓挫,就立即生成搭配的指揮圖形,並且立即在廣闊的場地上立即實現。
對於賓客和東道主之間的即興對話、對於演員之間的舌戰,對於長篇累牘的愛的宣言誓詞,就採用連續變化隊形的方式來演繹。
無人駕駛飛機在空中的集群編組表演,也可以採用相同的系統。
這就是表演藝術的革命的里程碑。這些效果,在網路上已經公開的「制導煙花」、「制導焰火」中(皆為本人的拙作),已經有更詳細的說明。
本文的作者,在1980年就提出了音樂指揮儀的設計,日本是在1995年才實施的。本文的作者,在改革開放前就開展了「力反饋鍵盤」的工作,以上的內容,都是密切相關的。
隊形的整齊是相對的,隊形的不整齊是絕對的。
在當今的時代,操練、廣場舞也將要用上AR、VR、MR眼鏡和頭盔,這可就是黑科技喲。
公眾都見過無人機遠程式控制制的屏幕中和航天發射控制大廳的屏幕中,顯示了許多的運動軌跡參數。而對於以上的群體表演,對於每一個表演者,都有自己獨立的一組運動軌跡參數,另外有他與整體運動相關的一組運動參數,可見這個系統可不是「小兒科」耶。
運動軌跡要用繁多的數據來表示,除了當前瞬間的絕對地理坐標,還要有以前的坐標參數,相互聯系起來,這才能表示「運動軌跡」。所以,「運動軌跡」就包含了運動方位、移動速度。
對於這類露天的、大面積的場所,就不可能在地面鋪設感測器來檢測演員的運動軌跡;超聲波在空氣中的衰減快,傳播距離短;微波雷達解析度在這里偏低,精度高的太赫茲雷達正在發展之中,目前滿足不了大尺度現場探測的要求;無線電標簽、差分GPS、射頻測距系統都不實用;激光雷達掃描速度低;攜帶型、加速度感度靈敏(高精度)、低漂移的慣性儀表系統尚未國產化;衛星攝取的圖像受到解析度、傳輸延遲、數據分析整理時間漫長的限制;用無人駕駛飛機在空中拍攝,首先要求對於無人駕駛飛機的運動軌跡進行精確測量,然後是對於無人駕駛飛機搭載的攝像頭空間姿態進行測量,整個數據處理的過程十分龐大。當然啰,如果數學功底好的話,從圖像兩側固定物體標志,可以直接推算出整個受到檢閱隊伍方陣和車隊的全部目標的絕對地理坐標;只有可見光攝像頭適合、管用、使用、實用。
當然啰,在降雨、下雪、霧霾的環境之下,可見光拍攝系統的能力也急劇下降。
在敵我對抗的軍事領域,戰場空間目標的採集就更加困難了。
人們都期望,在敵對的、要求隱蔽的戰場上,高速地,實時完成戰場地形、敵我位置、雙方軍事布局等等戰場環境的測量,有效地快速勘測地形,與其他的現場態勢測量系統,快速地在戰場展開,為作戰部隊,提供戰術支援、單兵指揮支持。主動提前與敵方作戰的決策時間,縮短對手的被動決策時間。
這個系統的一個新功能,是表演者能夠從可穿戴顯示設備上,立即看到整體的表演效果,欣賞自己的藝術成就。當然,為了提高表演的水平,通常是選擇顯示其個人所在的局部圖景場面。
這套設備,也可以用以指揮球賽中間休息的時候穿插的「啦啦隊」助興表演;也可以協調「快閃」展示;也可以調度在學生宿舍下面的求愛、表白、求婚等等造勢活動,點蠟燭、燃放煙花必定遭致物業、保安的毀滅性進攻,要猝不及防地、突發地、迅雷不及掩耳、閃電般地、瞬間展示聲勢浩大的陣容才有終身難忘的震撼力;也可以幫助公共場合的商業推銷演出,邀請觀眾參與互動,激情體驗;也可以臨時從街頭拉人來拼湊草台班子匯演舞台劇(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呼之則去),其效果可以叫板傳統方式長期訓練出來的專業表演隊伍;也可以用於勵志團體活動;也可以用來培訓員工的凝聚力;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團結協作和協調合作性;也可以進行科學普及和國防軍事教育;也可以用於剛入學學生的學生的軍訓(自娛自樂、自行組織、不聘請教官,避免教官與受訓學生之間發生戀情);也可以用於情人之間的調情尋歡作樂;可以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捉迷藏游戲;可以用於猜猜看、你知道我在那裡嗎的游戲;也可以用於電視節目和群眾文藝體育娛樂活動的爭搶競賽節目;也可以用於「野戰」對抗活動;也可以用於搜尋訓練;也可以用於拼圖娛樂活動;也可以指揮在未知區域的探險活動;也可以協調驢友的戶外活動;可以作為企業文化體育活動來增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和團結協作性;可用於領袖人物、領軍人物、未來領袖的指揮官培訓、為企業家、導演提供施展呼風喚雨點豆成軍權力的空間;通過商業出售來滿足客戶的表演慾望、指揮慾望、權力慾望;組織新形式的尋寶游戲來滿足人們的探索慾望和好奇心;用於學生的藝術創作;用於培養空間意識和空間思維能力;可以用於機場、港口裝卸、大型企業的指揮和協調救援活動;響應鄧小平同志關於「學習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的最高指示,用於幼兒園的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