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代科技成就有哪些
1988年10月日,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
B. 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哪些
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有:
1、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如今口徑最大、最精密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
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2、神舟飛船: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
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3、長征五號:
長征五號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 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大型運載火箭系列,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與歐洲阿麗亞娜5基本同級。其設計思想以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為重點,並已經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進入到實質性研製階段。
4、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5、中國探月工程: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2020年10月底,按照計劃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通過鏟取、鑽取兩種方式,採集月球樣品並帶回地球。
C. 現代科技的成果
便捷的交通,發達的通訊,媒體.舒適方便的工作學習生活.
環境污染,地球變暖,核威脅/
D. 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有何重大作用
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科技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進人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為我國90年代乃至跨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驅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去認識科技進步的重大作用:一是從經濟常識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財政的巨大作用。經濟發展靠科學,科學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而這些事業單位的發展必須依靠財政的大力支持。當今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現。二是從哲學常識看,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於科學家尊重了客觀規律,另一方面是他們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應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認識深化發展的觀點。人們應當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人類基因技術的研究過程和我國航天技術發展情況等事實,都是認識深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三是從政治常識看,國際競爭的實質。當今世界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國家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職能和組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能。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並運用到經濟建設中去,促進經濟的發展。
總而言之,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科技。只有堅定地推進科技進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主動。
E. 舉5例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要有名稱,特點和作用性能,簡潔
名稱 特點 性能、作用 電子計算機 廣泛應用於生活、工作 廣泛應用在工程技術、科學研究等方面 網路技術 無國界,快速 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 基因工程 研究人類基因組 了解人類基因構成、造福人類 克隆技術 無性生殖方式 可以克隆將要滅絕的生物 原子能 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 原子能發電、功能
F. 現代科技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什麼好處
看看歷史,從印刷術到造紙術,從文字處理器到網路咨訊的共享,使人的智力得以深化,此乃人文動力;從人的精神價值上而言,科技讓人擺脫了貧窮的籠罩,網路科技資訊帶來了第四波民主與人權的思考,在生理上從抗生素到器官移植,從水利灌溉到生物品種的改良,都為人類舒緩了一次次的危機,當科技發展帶來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價值的深化、廣化和優化的時候,還能說科技發展抑制了人的全面發展嗎~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醫療,我們現在是一個健康的人站在這里當然可以義無返顧的說 科學發展弊大,因為它破壞了環境,讓地球負載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可那些在痛苦中掙扎的病人,因為沒有科學的發展,沒有更先進的醫療措施,面對他們,我們還能說環境保護第一嗎?是命重要還是環境保護重要呢……
現在,黃金大多使用專門的采礦技術,都將黃金毫發無損地取了出來,假設在以前,用人工的技術,那麼一塊黃金會有約和百分之五\六十的部分被白白浪費掉,如果沒有科技發展,會白白浪費掉那麼多財產。
從前,人們的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火車都用煤發動,那麼污染空氣
幾千年來,從馬車變成了轎車、火車、飛機;從煤油燈變成了白熾燈、霓虹燈、節能燈;從海角天涯變成了近在咫尺、視頻聊天、滑鼠一點盡知天下事。我認為科技發展是推動人類進程的主要力量。沒有了科技的進步,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水稻?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
再說,之所以科技有發展,才能發明出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電池……這麽好的節能環保的產品。雖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類,那就無關痛癢。 對方辯友,如果你說科技發展弊大於利,請問,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坐車來上課,不用中性筆、不用圓珠筆、不用鋼筆?你能在一周之內不看電視、不聽新聞,不看報紙,不讀書,不上網?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吃研發的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