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業個人成果及事跡
去網路文庫上搜索一下,上面很多類似的文章,你參考一下。
Ⅱ 名人事跡和主要成就
諸葛亮,事跡 三顧茅廬
火燒博望坡
草船借箭
火燒新野
空城計
借東風
舌戰群儒
三氣周瑜
七擒孟獲
Ⅲ 林琳的主要事跡及成果
該同志從事檔案工作二十年以來,刻苦鑽研檔案業務,系統地學習掌握了檔案專業理論,在檔案理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工作勤奮、業績突出:
一、指導基層單位收集、整理各類檔案33626卷,優秀案卷率達到了99%:建立規范化綜台檔案室384個,並全部達到市級以上先進標准,其中國家級綜合檔案室1個。
二、指導214個行政村建立了綜合檔案室。農村檔案工作九九年度被評為全省先進。
三、幾年來,組織、籌備、召開全區檔案工作現場觀摩會7個,受到入會的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為我區檔案局九九年度評為全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打下了基礎。
四、編寫教材並為基層管理員受課86期,培訓學員2856人次,參加區委組織的農村兩委成員素質教育培訓班授課十一期,編寫並主講了《農村檔案管理》,此教材被編入區委《農村幹部素質教育》教材之中。
五、指導、參與檔案館的接收、管理工作,共接收各種門類檔案5659卷,編制各種檔案檢索工具20餘種,收集、整理各類資料5640冊。
六、負責檔案館有關資料的編寫工作,獨立或參與編寫了《威海市環翠區黨史大事記》、《環翠區檔案館指南》,環翠區黨代人、人代會、婦代會、團代會以及環翠區氣象、自然災害情況等資料10多萬字。編寫87-97年環翠區大事記20萬字。
七、負責《WH文檔微機管理系統》項目的開發工作,該項目九六年通過省市聯合專家組的鑒定,九七年分別獲得省檔案局和環翠區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八、撰寫論文9篇並在國家及省市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其中《淺談農村民主制度建設中檔案的利用》、《計算機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上的具體應用》獲全省檔案學優秀成果二等、三等獎。
幾年來,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先後4次受到區委、區政府的嘉獎和獎勵,被市人事局、市檔案局榮記檔案工作三等功。
Ⅳ 一些名人的事跡、成就
俞敏洪,1962年生,江蘇江陰人,民盟成員。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大學學歷。 1985年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二十所新東方學校,兩家專業研究機構,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業務涵蓋教育培訓、教育研發、圖書雜志音像出版、出國留學服務、職業教育、在線教育、教育軟體研發等多個領域。截至2005年5月,已累計培訓學員達250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中有70%來自新東方。 俞敏洪及其領導的新東方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新東方自創立至今已在全國舉辦免費英語培訓講座數千場,聽眾累計近1000萬人次,同時為眾多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免費培訓。新東方還積極參與社會救助行動,多年來各項捐款捐物總計近千萬元。 俞敏洪的優秀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美國《時代》周刊等眾多中外媒體關注和報道,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從高考三次落榜到70%的哈佛、耶魯的中國留學生見面後叫一聲俞老師;從一次次留學申請失敗到指點莘莘學子遠渡重洋;從唱獨角戲的創業者到成為擁有4000員工的企業掌舵人;俞敏洪的事業經過了一次次的峰迴路轉。在他看來,把握自己就是把握機遇。 逾矩 偏離別人設計的軌跡 俞敏洪有過三次高考落榜的經歷、留學的宿願未能實現,以及後來當老師的種種不如意,但是他從不曾妥協。他認為這是生活在讓他懂得如何在「絕望中去尋找希望」,從而主動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我當年落榜、留學失敗、被北大處罰後接受大家的勸說安靜地過日子,現在我可能是個農民,可能是個外語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過著單位、社會為你設計的被動生活。」對此,俞敏洪認為,被動的生活一旦成為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我們像磨上的驢一樣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牽著鼻子在原地轉圈子,但由於被牽得太久了就忘了我們是被牽著鼻子在生活,有時候不被牽著還感覺不舒服。但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比如王強兩度飛越重洋並定居美國,經過超常的努力,成為貝爾實驗室的高級電腦工程師,現在成為國內最著名的口語教師;被朋友們懷疑其不食人間煙火的哲學家包凡一,在北美的現實壓迫下,讀完傳播學碩士之後,再熬出一個MBA,居然成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會計師……每個人都偏離了專業為他們設計的發展軌跡。所以要主動地把握未來。把握未來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勇氣走出這種生活,而走出這種生活又需要你放棄原來的既得利益和習慣。人最壞的習慣之一就是抱住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放,其實一個人只要捨得放下自己的那點小天地,就很容易海闊天空。 當然,主動把握自己並不等於盲目出擊,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選擇一條發展道路,也許前景暫時不算明朗,但興趣推動下的努力最終會幫助自己撥得雲開見月明。 敏感 以同情心尋找機遇 當大學生、研究生甚至海歸越來越多,懷才不遇的嘆息聲也越來越常見。作為國內最著名的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創造者,俞敏洪認為機遇其實就在自己不斷仔細觀察所屬的社會環境,認真思考、歸納總結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面臨著得與失、取與舍、成與敗,是一次次順流逆流中痛並快樂的自我更生。 在創辦新東方學校以前,身為北大教師的俞敏洪為其他培訓機構打工。工作中冷眼旁觀,俞敏洪發現大量的培訓學校對學生的態度、管理和理念上有缺陷。「我也是從學生走來,而且為了高考還參加過輔導班。我就想,如果我來管的話,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吸引學生。」12年後俞敏洪回憶當年創辦新東方的初衷,在他看來,之所以選擇進入民辦英語培訓領域,是因為自己作為一個曾經接受過補習的學生,所以了解學生渴望幫助的迫切心理;因為自己是一個外語老師,所以有機會接觸到外語培訓的領域,從而了解外語培訓領域的新動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找到市場的需求,並不斷思考改進的方式,每一步都在困難中尋找新的希望,機遇就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寬宏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職場中的每一次升遷都意味自己角色的轉換,如何更好地在新崗位中扮演新角色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痛苦的轉變,尤其是由技術崗位轉向管理崗位的過程中,很多人不知所措。對此,一直認為自己是由教書匠轉化為職業經理人的俞敏洪表示,任何轉變都意味著獲得與失去並存,在獲得的同時,必須學會放下。所謂放下就是在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的過程中認可他人,並適當地把可能屬於自己的權力、榮耀讓更多人和你一起分享. 俞敏洪表示,過去自己一個人演獨角戲時各種成功與榮耀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可以一言九鼎。但是當組織結構不斷擴大,僅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整個機構的運轉時,吸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成為管理成功的關鍵。在現代化的管理組織機構建立的過程中,自己的決策能力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智囊所淡化,同事們的直言甚至可能傷害自己的尊嚴。那麼,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加強與團隊中所有人員的相互了解。只有對每個人的個性、道德品格、缺點非常了解後,大家才可能一起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而且是毫不留情面。了解方式可以是工作中的互相切磋,可以是哥們似的促膝談心,根據不同同事的性格製造增進了解的機會非常必要。當你知道了對方的缺點,也同時知道對方優點的時候,做一件事情要學的就是盡可能使用對方的優點,避開對方的缺點。對任何一個人的優點弘揚,可以使自己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應用自己的長處做事。同時作為一個管理者只有看到大家的長處,並認可長處,才有可能心服口服地把曾經屬於自己的權力、榮譽逐漸讓渡。每個管理者都希望成功,任何一個優秀的同事也渴望成功,讓更多的優秀同事享受你讓渡的榮耀是團隊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Ⅳ 在逆境中取得輝煌成就的事跡
1、楊威
中國體操運動員,多餘的話我便不說了,因為他的事跡大家都知道,當年他在賽場上幾經失手而且在受到整個中國的責難的時候還頂住難以想像的壓力摘得金牌,甩掉了千年老二的名頭。那個場面真是令人震撼。
他說: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2、女歌手羅琦
中國搖滾第一女歌手,13歲便已經出名,曾經指南針樂隊主唱手,深度吸毒者,青少年時期便經常尋畔滋事被歹徒打瞎了左眼,所有壞事都在這個年輕的女孩兒身上匯集了,全中國一夜之間都知道了,頂著巨大的壓力,去德國深造經歷戒毒及生活上萬千磨難,戒毒的痛苦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何況一個深度吸毒者,鳳凰涅磐,終於活出了自己,並美滿的生活著。現在的她漂亮,優雅,根本看不出左眼是假的。
她說:我不願意做「戒毒大使」形象代言人,我只想平靜的生活。
3、劉璇
幾次重大國際比賽失利,被國家和人民忘記,未滿20歲時黯然退役,給十來歲的小孩子在國家隊陪練,一個月中體重增加10斤。兩個月後,20歲重新出山的她,完成了國家隊教練給的超強魔鬼般訓練(整個國家隊只有她一個人完成,在20歲高齡下)。這時與2000年悉尼奧運會只有不到幾個月時間了。最終,這位20歲的老運動員在悉尼奧動會上一舉奪得平衡森冠軍並再次光榮退役,實現了中國隊在奧運中平衡木金牌0的突破。
她說:如果你不能戰勝自己,那麼你永遠也戰勝不了別人。
還有諸如大楊揚、王軍霞、王楠……其實在各行各業上逆境中走向輝煌的人比比皆是,還有我們身邊的親戚、同學、朋友、同事……可是我更喜歡這些可愛的體育明星,他們掙著比別人少的錢,卻做著比別人苦N倍的生活,只為了中國的強大,別人不敢欺負。至於影視界也有可是我不太想舉他們的例子,因為與那些訓練甚至終生殘疾的體育明星們來說,他們始終是渺小的。娛樂精神的體育精神相比,後者凝聚的力量始終是前者無法比擬的!是一部分人與一個國家的對比!
至於文藝界的明星,我則推薦劉德華和周潤發!別的沒了。
Ⅵ 我國現代著名科學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及其事跡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2005年並入西南大學)。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1982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製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00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
畢業後,袁隆平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71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
袁隆平是我國的著名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袁隆平 (1930.9.1 -) 籍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生於北京。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2005年並入西南大學)。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1995年研製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00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 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1982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發現很多人不理解雜交水稻的真正意義,不少人認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麥,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沒關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假設世界上有100個人,而糧食只夠90個人吃,糧食緊缺再加上財富的不均衡分配,那麼就會出現50個人有充足的糧食,而另外40個人沒糧食吃,於是大規模的飢荒和戰亂就爆發了,這樣這場危機就從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糧食夠110-120個人吃,那麼糧食就不再緊缺,就不會出現大規模囤積現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這些危機。
袁隆平是我國的著名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
Ⅶ 我想寫一篇工作成果以及事跡應該怎樣寫
有一天,我經過努力終於完成了暑假作業,寫的太差,被老師罵了一頓。
Ⅷ 五位科學家的事跡與成果
【牛頓】
事跡:牛頓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瘟疫。這兩年裡,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回劍橋後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盧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
成果:牛頓在科學上最卓越的貢獻是微積分和經典力學的創建。
------------------------------------------
【愛因斯坦】
事跡: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成果: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
【居里夫人】
事跡:出生於波蘭,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成果: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
------------------------------------------
【愛迪生】
事跡: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並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一千多種成果,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
成果:一生約有兩千種發明成果
在網上一個一個查的,然後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煉部分。。希望可以對您有幫助~
Ⅸ 勤出成果的事例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 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Ⅹ 要我寫工作成果和典型案例不知道什麼寫
您可以使用網路的搜索引擎功能,查找到相關的模板或範文,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