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准備評教授級高工,可是我沒有科研成果,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需符合兩個基本條件:申報條件和評審條件。
(1)申報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任現職以來年度及任期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3、外語水平符合國家和省外語考試有關政策規定。
4、理工類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並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滿五年以上。
5、身體健康,能夠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2)評審條件:
1、專業理論知識條件
2、工作能力與經歷條件
3、業績成果條件
4、論(譯)著、論文條件
如果不符合以上條件的需符合破格條件。
(1)沒有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破格條件要求任高級工程師期間,取得下列業績成果之一:
1、主持或為主承擔的科技項目或工程項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二等以上獎一次或省(部)級一等獎一次,或省(部)級二等獎二次。
2、在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設計推廣應用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鑒定認可。
3、在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在生產科研實踐中,有較大的技術突破,解決過重大關鍵技術難題或填補國內同行業某一技術領域的空白,為國內同行業專家與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可。
4、在生產科研中,對生產的發展規劃、技術創新措施、產品質量等重大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明顯地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為國內同行專家與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可。
以上這四項是正常高級職稱評審中必須達到的,如果您走高級職稱破格評審,在具備上述條件之一時,其學歷、論著均可可適當放寬要求,但是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必須到五年及以上,而且在近兩年的考核中至少獲得一次優秀才可以。
如果是自己進行高級職稱評審破格申報,需要先向單位提出申請,填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還需要提交你的各項能夠反映自己水平、能力、業績貢獻的材料,包括學歷、資歷、外語、計算機合格證及獲獎證等證明材料等等。
同時要在評審表封面上註明破格申報字樣;如果您是單位推薦的,分三種情況,一種是國企單位,單位會把申報人員的相關申報材料、證件等向本單位全體職工公示,公示期間會徵求單位內各群眾和領導的意見,看看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異議,最後確定上報人員即可。
第二種情況就是省屬企事業單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市屬企事業單位經市人事職改部門審核匯總後,統一報省職改辦。第三種是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也是職稱評審中介機構最常做的那種,按屬地原則經所在設區市人事職改部門審核匯總,然後統一申報省職改辦。
最後一種情況是中央駐地方有關單位,由單位直接報省職改辦即可。
❷ 沒有本科生科研成果考北大研究生是不是很沒競爭力
不是,主要看你初試分數和你的英文水平,以及你在復試時候的表現,哪些成果只是考專核的一個小小屬部分,就是作為參考的,就好比說你本科所讀的學校是一流大學,那麼去考北大的時候,復試時肯定可以提升你的映象分,但是不能說,你不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北大就不招收你吧。所以不用擔心,本科時候能有幾個人有成果的,如果真是有成果,就不考北大了,直接申請國外的研究生。北大清華的本科生畢業都不會考本校的研究生,都是直接申請國外研究生。
❸ 做了很久的科研沒有成果是什麼感受
肯定不甘心啊,畢竟高科研是很費時費力的事情,研究半天還沒個成果,不甘心。
❹ 有沒有研究一輩子都毫無成果的科學家
不可能,厲害人10年都能換領域,除非濫竽充數
❺ 博士一定有研究成果嗎
博士一定是要有的,否則無法畢業,而且在未來的就業中若沒有研究成果也很困難,博士後是指拿到博士學位以後,在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職務,並不是學位。
❻ 單位職稱評定,沒有科研成果怎麼破
可以找掛名的。有的在找掛名人員。
❼ 做科研很久卻沒有成果是怎樣的體驗
1.日語需要達到什麼水平才可以去日本比較好的大學或研究所工作(postdoc和faculty)?
確實絕大部分日本的大學或者研究所都是說日語的,講英語的很少。像我所在的研究所這樣,2位教授都畢業於美國,所里國際學生比例大,英語講得好的不多。我想日語至少要N2級別才可以吧,我之前住宿舍的時候,隔壁是一個USTC的學生,他的日語就是N2級別,但是感覺他交流起來就好很多,碩士階段可以上學校的免費日語班,這樣能提高不少。
2.在日本的科研工作(比如體制、科研氛圍)整體和歐美、中國比起來有何異同?有何優缺點?
日本的科研我覺得最大的特點是傳承,一個方向會研究很多年,當然期間也會做一些調整,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很多實驗室的教授退下去之後,接任的教授就是自己的嫡系子弟或者在這方面很知名的學者。
另一個很大的特點是認真細致,我只拿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明,盡量不做overreach conclusion,參考院校是清華深圳研究生院環境系,京大環境系和我們研究所,英國Center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CEH)還有香港科大化工系。之前我在HKUST化工系讀書的時候,做實驗用儀器,學校會集體培訓安全知識,也要考試,合格才能用。但是具體每個儀器的使用守則,只能是師兄師姐來教。在京大環境系,會有專人教你使用,因為大部分儀器都是公用的。在我們研究所,因為規模小,使用更加嚴格。每個儀器都有1個負責的教授還有2個協管的學生,在使用之前要先問學生怎麼使用,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問好了再去找教授,教授會問你問題,如果打不上來就要再去問,直到可以回答上所有問題為止。
❽ 博士期間毫無或幾乎無科研成果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大概就是一開組會就肯定被罵得狗血淋頭,任何時候在導師都膽戰心驚大氣不敢出,任何時候討論到誰誰誰又發表了什麼什麼文章的時候就不自主地把頭埋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