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股份制改造基準日是否必須是月末最後一天,為什麼
股份制改造的基準日由被改造單位自主確定,國家沒有強制規定,企業自主選擇。但是企業一般選擇月末最後一天。因為股份制改造涉及審計、評估事項,在做審計時,需要確定截止到那一天的資產負債,在確定那一天的資產負債時,利潤會影響資產負債的相關金額。但是利潤是個期間數據,也就是某一個月的利潤額,很少有這一個月前半月或者是前10天的利潤額,利潤表最少是月利潤額,因此一般計算利潤時,都計算到本月最後一天,於是股份制改造的基準日均是月末最後一天
㈡ 股權轉讓的基準日是什麼意思
1、基準日是用於確定交易股權的價值的日期。
2、因為公司經營在股權交易的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因此需要確定一個基準日作為評估交易股權價值的日期。
㈢ 評估基準日為2012年12月31日,股權轉讓合同簽訂之日為2012年9月12日,請問,該評估報告可以採用嗎
評估基準日不可以取以後,若取以後不可以採用
㈣ 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日期是股權轉讓基準日還是交割日
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日期是股權轉讓基準日,這是各方都認可的日期,交割日的遲早,只涉及資產佔用的問題,與產權關系較小。你看呢?
㈤ 如何評估基準日後股權變更的股東權益
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股份(以下稱「新三板掛牌轉讓」),應當滿足持續經營時間的要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2.1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應當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眾多創造整體變更為股份空間有限公司的,存續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基於前述持續經營時間連續迅速計算的騰達考慮,境內企業為盡早實現IPO或新三板掛牌轉讓,通常採用整體變更設立的方式,將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過程中,需要確定某一日作為股改、審計基準日,由會計師對截止基準日的企業資產、負債、進行審計(本文不考慮資產評估問題),以確定折股的凈資產值。在實務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在確定股改基準日後,企業由於各種原因需要進行股權轉讓(不涉及實際控制人變化)。問題在於股改基準日後能否進行股權轉讓或者股權轉讓後是否需要調整股改基準日對於股改基準日後發生股權轉讓而股改基準日不作調整的做法,專業機構之間的認識不一致。
結合已有案例,由於認識的不一致,出現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處理方式:在原定股改基準日後發生股權轉讓,則把股改基準日調整至股權轉讓之後的時間。這是最常見、最穩妥的一種方式。
第二種處理方式:在股改基準日前較短時間甚或股改基準日當日進行股權轉讓。如實益達的股改基準日為2005年3月31日。2005年3月30日及2005年3月31日,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並辦理股權變更手續。
第三種處理方式:在股改基準日後進行股權轉讓,不調整股改基準日。如:
㈥ 國有公司擬進行股權轉讓,依法應當對公司進行評估,問,評估基準日之後的資產能否再次並入評估資產
評估報告的有效期限是一年,可以用。如果想並入評估基準日之後的資產,那就得從新評估,因為資產有連續性
㈦ 股權轉讓基準日 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釋
工商下達變更通知日,看企業注冊登記的相關規定。
㈧ 股改和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評估基準日嗎
股改和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評估基準日,但不是必須。
㈨ 股權轉讓日與股權轉讓基準日
基準日的設定不就是為股權定價作基準嘛,之後的收益都規定是給新股東,那利潤合並表肯定是做到630咯
㈩ 股權轉讓基準日至交割日 企業利潤/虧損的支付主體
未達到分紅條件的原因是什麼?建議對問題進行補充。如雙方無其他爭議,可在股東會決議分紅時在決議中明確將相關紅利直接支付給原股東,也可由新股東分取後向老股東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