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檢室成果

檢室成果

發布時間:2021-11-10 02:46:08

1. 檢查員年度工作回顧與成果怎麼寫

寫工作匯報的話,一定要以數據說話,本年度一共檢查了多少多少項目?發現了多少多少問題,挽回了多少多少損失?

2. 檢查內容與方法

(1)成果完整性檢查:根據要求,檢查提交的實地核查成果及資料是否齊全、完整、檢查成果資料是否進行整理、歸檔,裝訂是否規范,易於檢索。

(2)技術方法檢查:核查的項目是否有缺項;是否進行了野外實測;檢查坐標系、高程系、地圖投影、分帶是否符合要求。

(3)測量成果檢查:控制測量是否滿足要求;測量精度是否滿足要求;使用設備是否適當。以上內容主要檢查測量手簿。若有必要,抽取適當測點進行野外實測。

(4)成果圖件檢查:數學精度符合要求(包括數學基礎、平面位置精度);圖式使用正確,各種注記、編碼有無遺漏,圖面整飾清晰完善;圖內要素是否齊全;礦業權拐點、勘查、採掘工程測量點點位精度是否符合要求;顏色、圖案、線型是否符合要求;對轉繪的內容要和原始圖件對比。

(5)入庫數據檢查:屬性數據檢查:數據值正確,必填屬性數據項不能為空值;資料庫格式類型是否符合附錄N要求,數據欄位屬性是否明確;檢查各數據的准確性和邏輯性一致性。

空間數據檢查:圖內各要素的採集無錯漏現象;各要素的採集與矢量化底圖相吻合,線劃(點位)整體或部分偏移的距離不超過圖上0.2mm;數據具有嚴格的拓撲結構,不存在拓撲錯誤;所有數據層的層名以及點、線(弧段)、面的屬性結構與附錄O、附錄P是否一致。

(6)報告成果檢查:文字報告成果內容是否齊全,表達是否清晰、流暢,條理性強,前後表述是否一致;技術報告中調查各環節技術方法是否表述清楚,資料庫建設的內容是否符合建庫規范有關要求;各種數據表格是否規范,是否與報告中引述一致;問題分析是否有理有據。

3. 畢業答辯前還有什麼成果檢查,成果檢查嚴不嚴

不清楚你的來畢業答辯自是否公開,不過以下幾點是共同的: 1 自信、不要緊張。 2 衣著要得體,盡量穿正裝 3 答辯前反復研究你的論文,不要放過任何細小部分。對於自己也模稜兩可的問題,主動尋找答案。 4 不論是否是公開答辯,都會有一個較短的時間讓你介紹你的論文,因此好好准備,列出提綱,盡量在規定的時間里介紹完。如果是公開答辯,還需要准備幻燈片。 5 答辯當時,如果遇到被人問了不知如何不能回答的問題,千萬不要沉默,可以做一些技巧性的回答,如「你這個問題很好,但是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有不同的理解,這里我的個人想法是。。。」等。 6 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肢體語言,要表現得體。 7 注意與聽者的眼神交流,即做介紹的時候,要抬頭看著在場的人,在回答別人提問時,一定要看著對方。祝你好運

4. 成果質量檢驗

農用地分等工作必須對所取得的中間成果和最終成果進行實地校驗,即按照農用地分等方法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各等別初步成果後,對由各縣(市、區)的分等指數劃分出的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檢驗,以確定是否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實際情況。

為了檢驗成果與實際的符合情況,項目課題組把農用地分等各等別圖以及農用地分等所採用的相關自然、經濟因素數據發放給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再由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組織農業、土壤、水利、氣象等相關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專家,根據各縣(市、區)的分等圖件和有關系數表,對已經取得的初步成果進行實地驗證,然後提供書面意見並加蓋公章,及時反饋到課題組。課題組收到各縣(市、區)的反饋意見後,對分等成果中存在的問題,從基礎資料和數據源頭、計算方法、參數選取、結果表達方式等方面逐一進行原因分析,並在技術方案方面進行適當的修改完善,有針對性地進行農用地等別調整。

(一)校驗的內容和方法

1.農用地分等校驗的內容

(1)劃分的分等單元及其邊界的合理性,即劃分的分等單元及其邊界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2)分等因素及其權重選取的准確性。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的合理性。

(4)檢驗農用地自然質量分的准確性和合理性。

(5)自然質量等指數的計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6)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校驗。

(7)農用地各等別的校驗(計算得到的各等別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8)農用地各等別統計面積的校驗。

在以上的調整內容中,第1項以及第5~8項由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實地校驗並提供反饋意見;第2~4項由項目課題組進行實地校驗。

2.農用地分等校驗的方法

以縣(市、區)為單位,從各縣(市、區)所有分等單元中隨機抽取不超過總數5%的單元進行野外實測,將實測結果與分等結果進行比較。如果差異小於5%,則認為初步分等成果總體上合格,對於發現的不合格的初步分等結果應進行調整;如果大於5%,則應對初步分等成果進行全面調整。

1)分等單元的校驗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單元的劃分方法採用「疊置法」。因農用地的分布錯綜復雜,地塊間的邊界參差不齊,地形特徵相同、土壤類型和性質相同、耕地類型相同的地塊有時存在多個,在劃分單元時,也可能存在誤劃現象。應隨機抽取5%的單元進行野外觀測,主要是觀測同一個單元在地形特徵、土壤類型和性質、耕地類型等方面是否相同,邊界是否合理。如果相同、符合實際、邊界合理,說明單元劃分正確。

2)分等因素及其權重選取的准確性的校驗

各因素指標區分等因素選取的准確性和分等指標體系確定的合理性對整個區域農用地分等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對於分等因素及其權重(分等因素指標體系)選取的准確性必須驗證其合理性。驗證方法採用經驗法、互為印證法和統計分析法三者相結合。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工作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縣(市、區)作為檢驗縣(市、區),抽取不超過其單元總數的5%作為分等因素選取和其權重准確性的檢驗對象,將抽查對象與現有資料的具體數據進行對照。如果在這個指標區中,選取的因素對這個區域農用地的質量差異有明顯影響,則認為選取的因素合理;如果選定的分等因素對這個指標區農用地的質量差異的影響小或不明顯,則認為選取的因素不合理,必須重新進行調整。

在各指標區中,隨機抽取不超過其總數5%的單元,進行野外實測,根據經驗統計進行分析,互為印證分析結果,判斷這套分等指標體系(權重)是否切合當地的實際,如果與實際相符,則認為這套分等指標體系(權重)合理;否則,必須進行全面調整。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的校驗

在農用地分等過程中選取的分等因素對於不同植物的生長發育,其最佳值是不同的,它們各自都有對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長發育最佳值進行影響的最大值。因此,對於「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的檢驗主要採取「實地驗證法」。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各指標區中,隨機抽取不超過總數5%的評價單元,進行野外實地驗證,分析抽取的這些分等評價單元的土壤特性對其作物影響程度的大小,若最終評價符合實際,表示評分合理;否則,表示這些因素因子的指標不能正常地表現其作用,必須進行修正。

4)農用地自然質量分的校驗

主要採取試評法、經驗法、互為印證法和統計分析法進行校驗。

(1)試評法:主要在分等工作的初期,為校驗單元劃分及賦分的准確性和合理性,採取試評法確定分等方法的可行性。首先,選擇1~2個典型縣(市、區)進行單元劃分和賦分試點,然後對試點結果的准確性和合理性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土壤分布圖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吻合程度及修正,各相關圖件行政界線與分等基準年行政區劃的吻合程度及修正,鄉、村一級劃分單元的數量及調整,賦分結果與農用地實際質量狀況的吻合程度及修正等。通過對試點縣(市、區)的試評,將一些具規律性、整體性的不當結果進行修正,為全自治區開展單元劃分和賦分工作提供基礎。

(2)經驗法:通過試評法確定單元劃分和賦分方法後,影響賦分准確性和合理性的關鍵是各指標區的選定因素和各因素指標的資料來源。鑒於各種資料的專業要求不同及形成資料時期的技術水平限制,在按資料賦分後,要對一些與農用地質量評價不符的分值根據專家經驗進行校正。

(3)互為印證法:將以現有資料為主劃分單元和賦分獲得的結果與標准樣地實地調查獲得的結果進行互相比較、校驗,對易於產生誤差的因素,例如岩石露頭度、灌溉條件、排水狀況等,通過比較發現問題後,請專家組對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作為對整個項目修正的依據。

(4)統計分析法:在劃分的全部單元和賦分結果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縣(市、區)作為校驗縣(市、區),對校驗縣(市、區)隨機抽取不超過單元總數的5%作為檢查單元劃分和各因素賦分准確性的檢驗對象,將抽查對象與現有資料的具體數據進行對照,如結果差異小於5%,則認為初步賦分結果合格,對發現有差異的部分進行調整即可;如果結果差異大於5%,則認為初步賦分的結果不合格,應對成果進行全面調整。通過統計分析法,項目課題組先後對賦分結果進行過2次以上的全面調整或重新賦分。

5)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的校驗

由自然質量等指數的計算方法可知,水田的質量比旱地的質量好,相同地類(水田或旱地)的等別受自然質量分的影響最大,不同的單元,自然質量分不同,自然質量等別就有差異。根據以上原理,隨機抽取該縣(市、區)5%的單元進行野外實測,包括自然質量等指數最高的單元、最低的單元和中等的單元。召集土壤、農業、水利、土地等方面的專家會議,論證自然質量等指數是否真實反映農用地的自然質量,再到實地觀測抽取的單元,檢驗自然質量等指數最高的單元是否是最好的耕地,自然質量等指數最低的單元是否是最差的耕地。如果是,說明自然質量等指數的計算結果計算正確;如果不是,找出原因並進行修正。

6)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校驗

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校驗,是以縣(市、區)為單位,隨機抽取各縣(市、區)5%的單元進行野外實測,查看各隨機抽取樣點的作物單產和物化成本數據是否合乎實際情況,如果不符合,應進行全面調整。通常作物單產較高的鄉(鎮)農用地等別也較高;物化成本較低,農用地等別也較高。

7)農用地各等別的校驗

由分等指數的計算方法可知,相同地類(水田或旱地)的等別受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的影響最大,即受產量和成本的影響最大,且同一鄉(鎮)相同地類的等別接近(相同或相差1~2個等別)。在各縣(市、區)農用地各等別圖上,比較農用地各等別的分布是否基本符合實際情況,也就是說,在該縣(市、區)范圍內,農用地各等別較高的鄉(鎮),是否是耕地自然質量和產出水平較高的鄉(鎮);反之,農用地各等別較低的鄉(鎮),是否是耕地自然質量和產出水平較低的鄉(鎮)。需召集土壤、農業、水利、土地等方面的專家,論證各等別的劃分結果是否真實反映農用地的質量;再以各縣(市、區)為單位抽取該縣(市、區)5%的單元,到實地進行觀測,論證各等別最高的單元是否是自然質量好、產量高、投入低的耕地,各等別最低的單元是否是自然質量差、產量低的耕地,如果是,說明分等結果正確;如果不是,找出原因。

8)農用地各等別統計面積的校驗

按照《農用地分等規程》和《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項目技術簡報》的規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總面積的統計數據以200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利用現狀變更數據為准。校驗以各縣(市、區)2000年的土地現狀變更數據為准,檢驗分等成果中農用地各等別的面積是否准確,精度至少要達到鄉(鎮)一級。

(二)校驗的結果

經過認真、細致的校驗,得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成果的校驗結果如下:

(1)各縣(市、區)一致認為本縣(市、區)農用地同一分等單元在地形特徵、土壤類型和性質、耕地類型等方面基本相同,邊界基本合理,分等單元的劃分基本正確。

(2)經過實地抽樣調查,採用經驗法、互為印證法和統計分析法進行校驗,得出的結果表明,各分等指標區選取的分等因素符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對農用地的質量差異有明顯的影響;各分等因素的權重能正確地反映各因素對土地質量的影響程度。因此,各分等指標區選取的分等因素及其權重具有較高的准確性和合理性。

(3)經過實地抽樣調查檢驗,「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的評分絕大部分合理,能充分反映分等因素對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長發育最佳值的最大影響。較少部分(未超過單元總數的5%)的分值顯得過高,需進一步調整。

(4)經過實地抽樣調查、檢驗,採取試評法、經驗法、互為印證法和統計分析法,對農用地自然質量分進行校驗,絕大部分合理,較少部分(未超過單元總數的5%)的分值顯得過高,需進一步調整。

(5)從各縣(市、區)的反饋意見和上報的資料來看,提交的自然質量等指數基本上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的等別分布規律。個別縣(市、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與實際稍有出入,但這些單元數均未超過本縣(市、區)單元總數的5%,只需局部調整。

(6)針對第(5)點出現的問題,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需進行局部調整。

(7)少數幾個縣(市、區)分等成果中部分農用地的等別與實際稍有出入(未超過單元總數的5%),需按照計算程序重新進行調整。

(8)極個別縣(市、區)在校驗時發現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按2000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詳查變更數據進行校正平差。

(三)農用地各等別的調整

實地驗證後,項目課題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中存在的問題,從基礎資料和數據源頭以及計算方法、參數選取、結果表達方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分析,並在技術方案里提出改進方法和調整措施。

1.等別劃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校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認真分析、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查明原因,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採取切實可行的科學方法對需要修正、修改的因素、參數、分值、系數、面積數等進行修正、修改。

在修改完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6個方面:

(1)「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賦分的合理性。

(2)部分農用地自然質量分。

(3)個別縣(市、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4)個別農用地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需進行局部調整。

(5)少數幾個縣(市、區)分等成果中部分農用地的等別與實際稍有出入。

(6)部分面積需更正。

農用地的經濟等別是由自然質量等別和利用等別決定的,而自然質量等別和利用等別又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賦分、農用地自然質量分以及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決定;另外,農用地自然質量分是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的賦分決定的,面積更正只需按反饋資料來修改。因此,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賦分的合理性;二是個別農用地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調整。

2.等別調整的技術手段

課題組積極組織技術力量對這兩個關鍵性技術問題進行攻關。經過實地調研、校驗,科學分析、積極探討、多方面論證,決定採取以下方案:

(1)調整「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個別分級分值。

①對「表層土壤質地」因素賦分結果的校正。第二次土壤普查中關於質地的資料主要是反映室內化驗結果,與外業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異,例如,屬洪積母質發育的水田單元(土壤為A4、B4等),室內分析土壤細粒部分質地多為壤土或粘壤土,其賦分結果為100分,但實際上這類土壤含礫石較多,需要校正為60分;同理,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特有的硅質岩母質發育的耕地單元(土壤為A9、A10、B9、B10等),適耕性較差,需要校正為60~80分;屬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墾種的耕地單元(土壤多為紅壤性土或赤紅壤性土等),土壤含礫石較多,需要校正為60分。

②對「土壤有機質含量」因素賦分結果的校正。實踐經驗證明,並不是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耕地質量越好,耕地質量與土壤有機質的活性也有關。由泥炭土、沼澤性土和冷浸田等發育的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雖然較高(≥4.0%),但其有機質活性較低,因此,不能完全按有機質含量結果給予賦分,一般需校正為50分。

③對「灌溉保證率」因素賦分結果的校正。因項目涉及的農用地面積比較廣,難以全面收集到農田灌溉保證率方面的資料,所以該因素賦分時按現有資料或區位狀況或農用地類型,最後結果也需進行校正。例如,淹育性水稻土(A型)的賦分,習慣按「一般滿足」賦分,校正時則要考慮到,處於低平地帶的新開田多有良好的灌溉系統,屬「基本滿足」;台地、低丘梯田屬「一般滿足」;高丘梯田和岩溶峰叢地帶的梯田,多為望天田,屬「無灌溉條件」等幾類進行適當修正。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旱地部分的指定作物是甘蔗,而甘蔗在自治區多數種植在高丘梯田和岩溶峰叢地帶的梯田,絕大部分為望天田,近幾年來降雨量又偏少,因而將旱地的「灌溉保證率」的因素賦分由原來的30分、50分統一校正為30分。

(2)個別農用地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調整。

包括兩個方面:①對特殊值的調整。進一步剔除個別與實際明顯不符、不合乎邏輯的數據。將大於0.99和小於0.20的系數列為重點核查的對象,通過實地調查、對上報部門及填表人進一步核實等方法,獲得更接近實際的產量、工價、工時、成本數據,從而對原有系數進行修正。

②對特殊鄉(鎮)的處理。由於個別鄉(鎮)沒有種植其所在指標區的指定作物或因各種原因收集資料困難,造成這部分鄉(鎮)用於計算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的產量及成本等數據空缺或不全,不能計算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這些鄉(鎮)的相應系數應參考與其鄰近的鄉(鎮),原則上取相鄰土地經濟系數和土地利用系數且自然狀況最近似的鄉(鎮)的相應系數值,或自然狀況近似的相鄰幾個鄉(鎮)的相應系數的平均值。

(3)重點檢查因分等過程簡化可能造成的錯誤。

(4)通過認真細致的檢查,消除工作中由於疏忽引起的計算、輸入等錯誤。

(5)對於部分需要調整等別的分等單元,重新按照《農用地分等規程》規定的分等程序進行計算,劃分等別。

(6)詳細記錄調整過程,形成材料,與第一次計算資料及結果一並整理,歸入檔案永久保存。

(7)將按照程序校驗合格的農用地等別確定為農用地分等成果,填入表格並保存。

(四)農用地各等別的確定

對農用地分等的初步成果,按以上步驟進行實地校核,對不合格的評價單元按照程序進行調整,重新以國土資源部《農用地分等規程》規定的分等程序進行計算,劃分各類等別。

1.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的確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各等別的劃分結果顯示,全自治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分為4~18等,無1~3等。各指標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劃分結果如圖3-13所示。

圖3-13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指標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單元數分布柱狀圖

2. 農用地利用等別的確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利用等別分為 2 ~ 15 等,無 1 等地。各指標區農用地利用等劃分結果如圖 3-14 所示。

圖 3-14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指標區農用地利用等別單元數分布柱狀圖

3. 農用地經濟等別的確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經濟等別分為 1 ~ 13 等。各指標區農用地經濟等劃分結果如圖 3-15 所示。

圖 3-15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指標區農用地經濟等別單元數分布柱狀圖

5. 分等成果分項檢查

(一)文本成果檢查

主要是檢查農用地分等成果報告的內容是否全面、論述是否清楚、處理是否得當,是否與圖件成果和數據成果一致。文字成果的邏輯性檢驗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表達邏輯性,文字成果表述是否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以及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前後一致;二是排版邏輯性,文字成果的排版是否合理、一目瞭然。

(二)圖件成果檢查

圖件成果以綜合、直觀的形式承載農用地的質量及其分布信息,直接為土地管理工作服務,為深入應用提供基礎信息平台。對圖件成果進行檢驗,可以確定成果的可靠程度,明確提高質量水平的方向,提高和擴大成果的應用面和適用面。

圖件成果的檢驗分為形式檢驗和內容檢驗。形式檢驗主要包括工作底圖的形式檢驗、中間成果圖的形式檢驗、最終成果圖的形式檢驗。內容檢驗以分層的思路進行檢驗,主要包括位置誤差檢驗、屬性誤差檢驗、數據的完整性檢驗、數據邏輯的一致性、拓撲關系的正確性。

省級圖件成果的自檢一是將各縣(市、區)的等別成果圖與匯總完成的省級圖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確保兩者在耕地優劣程度方面的整體分布狀況一致;二是檢查工作底圖的內容完整性與准確性,中間成果圖件的基本制圖規定以及數據存儲組織上的合理性與高效性,最終成果圖件的數學基礎和數據存儲組織上的合理性;三是檢查圖件成果的各項屬性數據是否正確表達了成果要素的分類、分級等質量、數量特徵,要素屬性項的完備性、屬性項數據類型的正確性以及屬性值的准確性,檢查圖件成果數據是否按嚴格的拓撲結構組織,是否正確反映各要素的關聯、連接與包含關系。

(三)表格成果檢查

數據成果是分等成果在數據表格上的聚合,具有結構復雜、記錄數多、涵蓋面廣的特點。縣級數據成果有嚴格的數量特徵的要求,既是圖件成果承載的空間及描述特徵信息的基礎和補充,也是全省農用地分等省級匯總的數據保障。縣級數據成果檢驗主要涉及基本情況、指標體系及權重、分等相關參數、系數成果、分等指數成果、等面積和標准樣地;主要採用專家經驗法、實地校驗法、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

省級表格成果的自檢主要是在匯總完成後,按照各縣(市、區)各等別、各地類進行匯總,檢查省級成果與縣級成果的一致性。省級匯總出現漏等現象時,先查看省級耕地圖斑對應的縣級耕地圖斑中是否有所缺等別的耕地圖斑,若有所缺等別的耕地圖斑,則檢查對應關系表的准確性,若沒有所缺等別的耕地圖斑,則通過更新地類,分割圖斑和增加圖斑等方法實現不漏等的目的。

6. 縣級數據匯總和縣級成果檢查

(1)分批次完成縣級土地調查資料庫和基本農田圖層建設任務。第一批次:市內5區(含高新區)、正定縣、欒城縣、無極縣、藁城市、鹿泉市、新樂市、辛集市、晉州市,於2008年7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次:元氏縣、深澤縣、高邑縣、趙縣、靈壽縣、井陘礦區,於2008年9月31日前完成;第三批次:平山縣、井陘縣、行唐縣、贊皇縣,於2008年11月30日前完成。

(2)分批次開展縣級農村土地調查成果的檢查,檢查合格的,及時按批次上報省土地調查辦驗收。

(3)適時開展專項調查成果調查,以縣為單位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匯總。

7. 檢驗學習成果的成語

1、受益匪淺抄
解釋:指意識/形態方面有很大的收獲。匪:通「非」 不是。

2、碩果累累
解釋: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形容收獲很多。也比喻巨大的成就。

3、滿載而歸
解釋: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4、仰取俯拾
解釋:低頭拾地上的東西,抬頭拿上面的東西。形容一舉一動都有收獲。

5、一樹百獲
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6、以蚓投魚
解釋: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

7、左右采獲
解釋:左手右手都有收獲。比喻研究學問,收獲頗豐。

8、穩吃三注
解釋:四人賭博,一個人贏三個人的賭注。比喻憑空的大量收獲。

9、勝讀十年書
解釋: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10、稇載而歸
解釋:稇載:滿載;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

8. 衛片執法檢查成果應用於哪些方面

從2007年度開始,國土資源部根據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結果,對違法嚴重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開展警示約談工作。2007年度集體約談了9個城市;2008年度拓展了約談方式,登門通報1個城市、集體約談5個城市、委託約談2個城市,並扣減用地指標;2009年度集體約談了5個市(州)、7個縣(市、區),委託約談了6個市、3個縣。國土資源部領導還帶隊到部分省登門通報情況,到交通運輸部、鐵道部走訪介紹情況,並聯合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首次依據《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以下簡稱15號令),對土地管理秩序混亂、違法用地嚴重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員和其他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實施責任追究。
2010年度,依據衛片執法檢查結果開展警示約談和責任追究,同時,對礦產資源管理秩序混亂、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嚴重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作了書面通報。
2011年度,仍將依據衛片執法檢查結果,對土地違法嚴重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進行警示約談和責任追究,同時對礦產資源管理混亂,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嚴重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進行警示約談。

9. 檢驗結果是什麼意思啊!

1這是乙肝小三陽(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陽性),兩對半結果是人體感染乙肝病毒的免疫學指標,不能反應病情的輕重,只有結合肝功能,HBV-DNA,肝膽B超的結果,綜合分析,才能判斷病情是否嚴重,是否有傳染性,是否需要治療。
2.你的表面抗原是弱陽性,估計是假陽性或者是正處在表面抗原轉陰的過程中,如果肝功和B超正常,HBV-DNA是陰性的,估計很快就能轉陰了。
3 建議再查一下肝功能,HBV-DNA,肝膽B超。男性30、女性40以上加查AFP!不管是那種情況只要肝功和B超正常,都暫時不用治療。

閱讀全文

與檢室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