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和P是什麼意思怎麼區分
在BASIC系列下,表示 t 小於等於p的平方根,在其他語言中 ,表示為t<=sqrt(P),含義是一樣的。
T值對應的P值,一般在一元回歸的報告里是做的雙邊檢驗:也就是說,回歸的檢驗里,T分布取值大於求出的T統計值的可能性(加絕對值的),如果P值很大,說明這個T值很靠近原點,而P值很小,則說明這個T值遠離原點(T的絕對值越大,P越小),根據上面的分析,P越小越好。
理解P值的計算
從研究總體中抽取一個隨機樣本計算檢驗統計量的值計算概率P值或者說觀測的顯著水平,即在假設為真時的前提下,檢驗統計量大於或等於實際觀測值的概率。
如果P<0.01,說明是較強的判定結果,拒絕假定的參數取值。
如果0.01<P值<0.05,說明較弱的判定結果,拒絕假定的參數取值。
如果P值>0.05,說明結果更傾向於接受假定的參數取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P值
2. 如果有人自己搞出什麼科研成果(比如T病毒什麼的),會不會被政府或者什麼大公司奪走
你要申請專利呀……國家就會保護你
如果這個東西對國家來說是有威脅的,那國家也可能強制拿走你的成果
3. 統計中t值和p值的區別
統計中t值和p值的區別為:
1、t值,指的是T檢驗,主要用於樣本含量較小(例如n<30),總體標准差σ未知的正態分布資料。T檢驗是用t分布理論來推論差異發生的概率,從而比較兩個平均數的差異是否顯著。
2、P值,就是當原假設為真時,所得到的樣本觀察結果或更極端結果出現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說明原假設情況的發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現了,根據小概率原理,我們就有理由拒絕原假設,P值越小,我們拒絕原假設的理由越充分。
p值代表的是不接受原假設的最小的顯著性水平,可以與選定的顯著性水平直接比較。例如取5%的顯著性水平,如果P值大於5%,就接受原假設,否則不接受原假設。這樣不用計算t值,不用查表。
3、P值能直接跟顯著性水平比較;而t值想要跟顯著性水平比較,就得換算成P值,或者將顯著性水平換算成t值。在相同自由度下,查t表所得t統計量值越大,其尾端概率P越小,兩者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但不是直線型負相關。
4. 成果的英文是什麼
成果的英語是result、achievement、fruit、outcome、gain等等。
1、result
英[rɪˈzʌlt] 美[rɪˈzʌlt]
n.後果;結果;結果(包括比分、得票、獲勝者或當選者名單等);(尤指足球比賽的)勝利,勝局
v.(因…)發生;(隨…)產生
例句:Result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seldom seem to correlate with those in art.
自然科學的成果似乎很少與藝術發生關聯。
2、achievement
英[əˈtʃiːvmənt] 美[əˈtʃiːvmənt]
n.成就;成績;功績;達到;完成
例句:The achievements include the launch of a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成果包括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
3、fruit
英[fruːt] 美[fruːt
n.水果;果實;(大地的)產物;農產品
v.結果
例句:And do not think of the fruit of action.
因此不必考慮行動的成果。
4、outcome
英 [ˈaʊtkʌm] 美 [ˈaʊtkʌm]
n.結果;效果
例句:Cooperation would bring us greater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outcomes.
合作能實現互利共贏。
5、gain
英[ɡeɪn] 美[ɡeɪn]
v.獲得; 贏得; 博得; 取得; (從…中)受益,獲益; 得到(好處); 增加; 增添; 增進; 增長;
n.(尤指財富、重量的)增值,增加; 好處; 利益; 改進; 利潤; 經濟收益;
例句:President Bush said the challenge is to consolidate gains, stressing this is not the time to call for retreat.
布希總統說,目前的挑戰是鞏固成果。他強調現在還不是撤退的時候。
5. t是代表噸嗎
是的T代表噸
6. t檢驗的t是什麼是什麼的縮寫嗎
有點忘了,T好像代表的是student,因為這個公式最開始是一個學生推導的,很自然的就命名為student test 後來就教T test了。記憶中貌似是這樣,你可以問下你數學老師。
這個檢驗方法主要是檢驗兩個群體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
7. 主要成果
1.楊柳灣異常
1)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異常特徵:按平均值+1.65倍方差為異常下限圈定異常。水系沉積物Pt、Pd異常分布大致吻合,解體為多個子異常,以不規則帶狀為主,主要分布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異常總面積約3.5km2,主體異常面積約2km2,Pt最高值11.05×10-9,平均值9.96×10-9,Pd最高值13.4×10-9,平均值10.78×10-9。
Au異常主要分布於測區北面,主體呈NW 向轉EW 向帶狀,位於古元古界通安組,零星異常位於白堊系下統小壩組下段。Au異常與Pt、Pd異常不套合,濃集趨勢明顯,分帶性好,具外、中、內異常分帶,峰值突出,最高值92×10-9,異常平均值較高,達32.9×10-9。
2)1:1萬地質化探綜合剖面測量土壤異常特徵:按單號提取Ⅱ號剖面土壤樣品32件,分析Pt、Pd、Au 3個元素含量。主要特徵:①Pt、Pd、Au最高值分別為15.3×10-9、33.0×10-9、16.7×10-9,平均值分別為9.1×10-9、15.8×10-9、5.7×10-9;②Pt、Pd、Au在輝長岩體及其與灰岩接觸帶處含量略高,Pt最高值15.3×10-9,Pd最高33.0×10-9;③各類岩性段土壤中Pt、Pd含量的平均值見表9-4。顯然,在蝕變灰岩、輝長岩、蝕變橄欖輝長岩中,Pt、Pd含量相對較高。
3)異常區地質簡況: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Pt1t3)灰黃色絹雲母千枚岩、灰色中層至塊狀灰岩,在測區分布廣泛,約占測區面積的40%,岩層總體近EW向展布。
三疊繫上統至侏羅系下統白果灣群(T3-J1bg)灰綠色、灰黃色頁岩、粉砂岩近SN向出露於測區西緣,角度不整合於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之上,地層出露狹窄。
侏羅系中統盆門組(J2y)及新村組(J2x)紫色泥岩、砂岩夾頁岩,出露於測區北東角。
表9-4 楊柳灣土壤Pt、Pd、Au平均含量(wB/10-9)
白堊系下統小壩組下段(K1x1
)紫紅色粉砂岩、泥岩、底部為砂岩、礫岩,出露於測區北東角。
測區西緣為近SN向性質不明斷層F1,切割古元古界和三疊繫上統至侏羅系下統。測區內見—SN向轉NW向壓性斷層F2,地表出露差,位於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接觸部位,延伸大於500m,斷層破碎帶寬度大於5m,破碎帶內蝕變輝長岩片理發育,見碎裂灰岩發生了黃鐵礦化、碳酸鹽化、蛇紋石化熱液蝕變作用,片理化蝕變輝長岩與碎裂灰岩接觸處有20cm厚的褐鐵礦化石英脈穿插,脈體碎裂。另外,測區NE角近EW向斷層錯斷NNW向斷層。由於岩漿和斷裂活動,地層局部存在規模較小的背向斜構造,其核部往往為岩體貫入。
測區內岩漿岩發育,主要有蝕變輝長岩、橄欖輝長岩、輝石橄欖岩,不整合侵入於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千枚岩及灰岩中,出露面積約占測區的60%。岩體與灰岩接觸部位或在灰岩層內發生了程度不同的矽卡岩化。岩體有一定的分異性,從西向東由輝長岩向橄欖輝長岩再向輝長橄欖岩逐漸過渡。岩體均遭受了較強的蝕變作用,地表多呈鬆散土狀,主要有黝簾石化、綠簾石化、鈉長石化、高嶺土化、蛇紋石化、陽起石化。
4)礦化情況:野外對發生了礦化蝕變的F2斷層進行了岩石取樣。從其分析結果(表9-5)可見,位於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接觸部位F2斷層中的矽卡岩化灰岩構造透鏡體發生了一定程度的鉑鈀金礦化,Pt 95.0×10-9,Pd 99.0×10-9。值得注意的是,碎裂褐鐵礦化石英脈具有強烈的金礦化,與鉑鈀礦化無明顯相關性,Au含量高達11700×10-9(11.7g/t),石英脈厚20cm,由於浮土掩蓋,地表延伸不詳。
表9-5 楊柳灣岩石樣品分析結果表
5)異常的解釋推斷:綜上所述,①水系沉積物Pt、Pd異常主要分布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Au異常主要分布於測區北面通安組地層,有沿NW向和近EW向斷層分布的趨勢,濃集趨勢明顯,峰值突出,異常強度較高;②在土壤剖面中Pt最高值為15.3×10-9,Pd最高33.0×10-9,分布在輝長岩體及其與灰岩接觸帶處;③在蝕變灰岩、輝長岩、蝕變橄欖輝長岩出露處,土壤Pt、Pd平均含量相對較高,明顯高於攀西地區含量平均值。
在輝長岩與灰岩接觸帶的F2斷層中的矽卡岩化灰岩構造透鏡體鉑鈀金礦化較弱,碎裂褐鐵礦化石英脈具有強烈的金礦化。
因此可見:①楊柳灣Pt、Pd異常主要為輝長岩體高背景及輝長岩與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灰岩接觸帶弱矽卡岩化作用引起,在接觸帶斷裂發育處局部有一定的鉑鈀礦化;②Au異常主要為輝長岩體與灰岩接觸的斷裂帶中石英脈較強的金礦化引起,在測區北面有較強的Au異常,延伸方向與發現的含金礦化石英脈斷裂方向其本一致,推斷北面異常有找金的遠景,可沿NW向和近EW向斷層尋找石英脈型金礦。
2.冉家溝異常
1)1:5萬水系沉積物異常特徵:按平均值+1.65倍方差作為異常下限圈定Pt、Pd異常,異常分解為多處子異常,以橢圓狀為主,主要位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總面積約1km2,Pt最高值14.6×10-9,平均值12.48×10-9,Pd最高值15.88×10-9,平均值11.41×10-9。
2)1:1萬地質化探綜合剖面測量土壤異常特徵:提取Ⅰ、Ⅲ號剖面土壤樣品53件,分析了Pt、Pd、Au等3個元素含量。主要特徵:①Pt、Pd、Au在千枚岩、砂質板岩、灰岩地層含量較低,而在輝長岩體及其與灰岩接觸帶處含量略高,局部有微弱的Pd異常,Pt、Pd、Au的最高值分別為22.6×10-9、29.3×10-9、22.6×10-9;②在各類岩性段土壤含量平均值如表9-6。顯然,在輝長岩、斜長岩中,Pt、Pd含量相對較高。
表9-6 冉家溝土壤Pt、Pd平均含量(wB/10-9)
3)異常區地質簡況:異常區從老到新主要出露地層有: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Pt1t3)灰黃色絹雲母千枚岩、灰色中層至塊狀灰岩,在測區分布廣泛,約占測區面積的40%,岩層總體近NE向展布。白堊系下統小壩組下段(K1x1)紫紅色粉砂岩、頁岩、泥岩近SN向出露於測區西緣,與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為斷層接觸。
測區西緣為近SN向性質不明斷層F1,切割古元古界和白堊系下統小壩組。測區南緣為近SN向性質不明斷層F2,產於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測區內見—NE向張性斷層F3,位於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板岩、千枚岩接觸部位,延伸約1500m,斷層破碎帶寬度約30m,破碎帶內見角礫灰岩發生了較弱的矽卡岩化,並伴隨有較弱的皮殼狀、細脈狀的磁鐵礦化。
由於岩漿和斷裂括動,地層局部存在規模較小的背、向斜構造,其核部往往有岩體貫入。
測區內岩漿岩發育,主要為蝕變輝長岩,不整合侵入於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千枚岩、板岩及灰岩中,出露面積約占測區的60%。岩體與灰岩接觸部位或在灰岩層內發生了程度不同的矽卡岩化。岩體均遭受了較強的蝕變作用,地表多呈鬆散土狀,主要有黝簾石化、綠簾石化、鈉長石化、高嶺土化、蛇紋石化、陽起石化。
4)礦化情況:測區主要有接觸交代型銅礦化和磁鐵礦化。其中銅礦化帶位於測區西緣的蝕變輝長岩與厚層至塊狀灰岩接觸帶上,礦化呈帶狀近SN向延伸300m以上,寬數米至數十厘米不等,銅礦石為條帶狀構造,可見少量被膜狀孔雀石,礦化不穩定,最高達4.89%。
對各類發生了礦化蝕變的特殊地質體進行了岩石取樣,從其分析結果(表9-7)可以看出,測區除有明顯的銅礦化和磁鐵礦化外,未發生明顯的鉑鈀礦化。
表9-7 冉家溝岩石樣品分析結果表
5)異常的解釋推斷:綜上所述,冉家溝異常可解釋為:①水系沉積物Pt、Pd異常主要分布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②土壤剖面中Pt、Pd在輝長岩體及其與灰岩接觸帶處含量略高,局部有微弱的Pd異常,在輝長岩、斜長岩處土壤Pt、Pd平均含量相對較高;③磁鐵礦化帶位於靠測區東部的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接觸帶的NE向斷層內,礦化不均,最高可達39.2%,延伸不穩定,多呈透鏡狀。在銅礦化和磁鐵礦化帶等各類蝕變礦化岩石中無明顯的鉑鈀礦化。因此認為:冉家溝Pt、Pd異常主要為輝長岩體高背景引起,無較大規模的鉑鈀礦化存在。
3.白龍山異常
1)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異常特徵:按平均值+1.65倍方差為異常下限圈定異常。Pt、Pd異常大致套合,主體呈近橢圓狀分布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面積約2km2,Pt異常最高值16.91×10-9,平均值13.03×10-9,Pd異常有一定濃集趨勢,最高值20.08×10-9,平均值14.53×10-9;Au在測區北緣有一定規模的異常存在,異常主要分布在三疊繫上統至侏羅系下統白果灣群灰黃色、灰綠色頁岩中,面積較小,最高值50.00×10-9。
2)1 :1萬地質化探綜合剖面測量土壤異常特徵:提取Ⅱ、Ⅳ號剖面土壤樣品67件,分析Pt、Pd、Au 3個元素含量。主要特徵有:①Pt、Pd在輝長岩體局部以及岩體與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地層接觸帶附近有一定強度的異常存在,最高值分別為34×10-9、82×10-9;②Pt、Pd在各類岩性段土壤含量平均值如表9-8。顯然,Pt、Pd在輝長岩體處含量明顯較高,在千枚岩、板岩、灰岩、頁岩、砂岩等地層含量較低;③Pt、Pd含量相關性較好,而與Au含量無明顯的相關性。
表9-8 白龍山土壤Pt、Pd平均含量統計
3)異常區地質簡況:異常區從老到新主要出露地層有: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Pt1t3)灰黃色絹雲母千枚岩夾板岩、灰色中層至塊狀灰岩、大理岩,在測區分布廣泛,約占測區面積的50%,岩層總體近NW向展布。
三疊繫上統至侏羅系下統白果灣群(T3—J1bg)灰綠色、灰黃色、頁岩、粉砂岩、礫岩近EW 向出露於測區北緣,在測區中部有零星出露,與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為角度不整合或斷層接觸。
測區構造較發育,主要有NW向、NE向及近EW向斷裂。NW向斷裂產於通安組地層與輝長岩體接觸部位,NE向斷裂錯斷NW向斷裂及通安組上段地層,近EW向斷裂切割通安組及白果灣群。由於岩漿和斷裂活動,局部存在規模較小的背、向斜構造,其核部往往為岩體貫入。
測區內岩漿岩發育,主要為蝕變輝長岩,不整合侵入於古元古界通安組第三段千枚岩、板岩及灰岩之中,出露面積約占測區的50%。岩體與灰岩接觸部位或在灰岩層內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岩體均遭受了較強的蝕變作用,地表多呈鬆散土狀,主要有黝簾石化、綠簾石化、鈉長石化、高嶺土化、蛇紋石化、陽起石化。
4)礦化情況:測區主要有接觸交代型銅礦化和磁鐵礦化。其中見銅礦化點2處,位於測區東緣的蝕變輝長岩與厚層至塊狀灰岩接觸帶上,礦化不穩定,主要為透鏡狀,寬數米不等,岩石為塊狀構造,可見少量細晶黃鐵礦和被膜狀孔雀石。磁鐵礦化帶主要有5條,位於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接觸帶上,多呈透鏡狀,厚度可達數米,總體呈NW向展布,礦化帶延伸不穩定,磁鐵礦呈塊狀,礦化不均。
對上述礦化岩石和其他各類發生了礦化蝕變的特殊地質體進行了岩石取樣,從其分析結果(表9-9)可見,測區主要是發生了銅鎳礦化,鉑鈀礦化不強(Pt+Pd為0.31×10-6)。另外,在極個別含磁鐵礦矽卡岩化灰岩中偶爾有較弱的鉑鈀礦化,Pt+Pd為0.199×10-6。
表9-9 白龍山岩石樣品分析結果表
5)異常的解釋推斷:綜上所述:①白龍山地區水系沉積物Pt、Pd異常主要分布於蝕變輝長岩體及其附近,異常有一定濃集趨勢和濃集中心;②土壤剖面中有明顯的Pt、Pd異常,且Pt、Pd在輝長岩體處含量明顯較高;③在蝕變輝長岩與灰岩接觸帶處的銅鎳礦化體和個別磁鐵礦化體中有一定的鉑鈀礦化。由此可見,白龍山Pt、Pd異常主要為輝長岩體與灰岩接觸帶處的矽卡岩化作用產生的礦化引起,屬接觸交代型礦化異常。
8. t到底是什麼意思
,
t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0個字母。今日的字母T系由腓尼基語的象形寂母變化而來。早先的字形恰
似如今的字母X,叫做taw,意為「記號」(mark)。Taw是西方閃族語字母表和希伯來字母中的最後一個字母。閃族語中的Taw的音值、希臘字母..(Tau)以及伊特魯里亞字母和拉丁字母的T都曾發作/t/。在北約音標字母中使用Tango來表示字母T。
編輯本段字母T的含意大寫T代表
氚的化學符號
(氫的同位素)
它的原子核由一顆質子和二顆中子組成。
表示溫度的符號
物理學中表示周期的符號,或拉力也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
在遺傳學中表示胸腺嘧啶(Thymine)
在生物化學中是蘇氨酸(Threonine,Thr)的一字母縮寫
在國際單位制中表示磁感應強度特斯拉
國際單位制詞頭的1012
大寫T在某些判斷題里表示正確。
Technical
foul:技術犯規,籃球比賽中說某個球員吃了個T,就是說他得到一個技術犯規
在人際關系中指裝扮、行為、氣質較陽剛的的女同性戀
(tomboy的縮寫)
在「LGBT」中,表跨性別者(Transgender)
T在汽車中還代表Turbo,即渦輪機,也就是渦輪增壓.例如:1.8T
2.0T.
另外,T在網路中也有「踢」的意思,T_T可以表示流淚.
中國火車車次中表示特快列車,車速介於快速列車(K)和動車組列車之間。
T有時也會作為身高的簡稱(不過很少用到啦)
生物試劑盒規格:96T是指可以做94個標本,2個標准對照,48T是指可以做47個標本,
小寫t代表
表示時間的符號
重量單位噸
音標
國際音標
[t]是清齒齦塞音
9. t是噸嗎
t是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於1000公斤,t是英文ton的頭文字。
單位換算:
1,000納克(ng)= 1微克(ug)
1,000微克(ug)= 1毫克(mg)
1,000毫克(mg)=1克(g)
1,000克(g)=1千克(kg)
1,000千克(kg)=1噸(t)
重量單位,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各國就有自己的計量單位,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鈞:三十斤是一鈞;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
我國有特定的計量單位斤,國際的計量單位千克、噸,美國英國的磅等等。
1791年規定: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 ,並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後稱國際千克原器。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1千克將定義為「對應普朗克常數為6.62607015×10^-34J·s時的質量單位」。其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
10. 成果表達
一、參數圖
(一)區域磁異常剖面平面圖
(1)以簡化地理圖為底圖;
(2)依據原始數據繪制(不允許依據網格化數據繪制);
(3)正異常為紅色,負異常為藍色;
(4)繪圖比例尺依據原始資料數據密度確定,盡量保留更多的信息,測線距0.5~1cm。
(二)磁異常平面圖
(1)以簡化地理圖為底圖;
(2)依據網格化數據繪制;
(3)正異常為紅色,負異常為藍色;
(4)繪圖比例尺同剖面平面圖。
(三)重力異常平面圖
(1)以簡化地理圖為底圖;
(2)依據網格化數據繪制;
(3)色階從暖色到冷色對應異常從高到低;
(4)繪圖比例尺依據原始資料數據密度確定,盡量保留更多的信息。
當收集到其他區域性物探資料時,也應繪制相應圖件。
二、推斷成果圖
定性、定量解釋和異常查證結果,應繪製成推斷地質圖和找礦遠景區分布圖。在該圖上,只圖示依據物探資料新發現的、修改的、補充的和印證的地質、找礦信息。
(一)推斷地質構造圖
(1)以簡化地理圖為底圖;
(2)圖中內容包括:
a.推斷的隱伏、半隱伏斷裂和印證的斷裂;
b.推斷的隱伏、半隱伏岩體和印證的岩體;
c.推斷的隱伏、半隱伏地層和印證的地層;
d.推斷的火山機構;
e.其他推斷成果,例如依據重力資料和有電測深資料時,可提供基岩或基底埋藏深度圖等;
f.推斷隱伏地質體應標注其埋藏深度。
若進行了二維、三維反演,應採用二維、三維顯示方法繪制綜合剖面圖、組合斷面圖或不同深度平面地質圖等。
(二)推斷找礦遠景區分布圖
(1)以簡化地理圖為底圖;
(2)圖中內容包括:
a.認為與成礦有關的推斷斷裂和印證斷裂;
b.認為與成礦有關的推斷岩體和印證岩體;
c.認為與成礦有關的推斷地層和印證地層;
d.認為與成礦有關的推斷火山機構和印證火山機構;
e.推斷有找礦意義的異常;
f.已經查證過的異常及查證結果;
g.推斷的找礦遠景區范圍。
三、圖件說明書
每一種圖件都應編寫圖件說明書,簡要說明資料來源與精度(含測點密度和數據質量)、數據處理方法;重點逐一交待每一個異常的定性和定量反演方法、定性和定量反演結果的可靠性分析以及注意事項等。
圖件說明書不同於傳統的工作報告,不必交待工作過程,不必求全,務必簡明扼要,主要便於使用者了解相關情況,防止誤解、誤用。
圖3-2甘肅北山西段(大一明鎮)地區航磁△T剖面平面圖
圖3-3甘肅北山西段(大一明鎮)地區航磁△T等值線平面圖
圖3-4甘肅北山西段(大一明鎮)地區航空伽瑪能譜總量剖面平面圖
圖3-5甘肅北山西段(大一明鎮)地區航空伽瑪能譜總量等值線平面圖
圖3-6甘肅北山西段(大一明鎮)地區航空物探推斷岩性構造圖
圖3-7贛東北地區布格重力圖
圖3-8贛東北地區重力綜合信息及岩體、構造推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