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計算科技成果轉化的平均數量
對於科技成果抄轉化率究竟應襲該誰來統計的問題,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澄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權威的統計部門應該是知識產權局,由知識產權局統計專利交易數據,並估算轉化率,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都應該以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為准。
『貳』 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缺乏資金,缺少相關支持
缺少資金投入是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中小型企業較多,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對於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投入不足。民營企業缺少融資渠道,受資金問題的影響對科學技術成果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而停止。相比中小型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有相對雄厚的經濟基礎,但是對於科技成果轉化的存在的風險,企業不願意冒險嘗試,由於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還不夠完善,原始科學技術的產業化不好,是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部分問題。
項目不夠成熟
眾所周知,大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掌握在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此類機構往往更加重視理論研究和論文,對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不夠重視,所以部分前沿科技成果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不能給企業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相當一部分科研單位只是為了完成指標,和企業之間的溝通不順暢,沒有真正的實現與企業的合作,對技術的投入不重視是項目不成熟的重要原因。科技項目的不成熟使企業在轉化過程中存在著風險,所以企業不願意麵臨這種風險而減少了資金投入和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
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
很多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過多的追求切實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對科研人員的重視,相關研究人員很難獲得對等的經濟回報,僅僅靠理想來推動科技創新是行不通的,這會大大的降低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是非常不利的。
『叄』 億元GDP科技成果轉化率是什麼意思
就是每一個億的GDP中有多大部分是由於科技成果轉化而來的。用科技轉化的成果的貨幣價值除以GDP可以得到。
『肆』 科技成果轉化率的簡介
科技抄成果轉化率(the r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占科技成果總量的比值。有專家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率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概念。
『伍』 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貢獻率一樣嗎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
科技貢獻率是指GDP增長額中由於科技進步影響而增長的份額,
『陸』 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改進
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是好的,但絕不能回到以成果轉化率論英雄的時代,不能把從科學到創新的復雜問題簡化為一個轉化率指標,而是要建立合理的、科學的指標體系。首先應當改革考核機制,提升科學家的誠信意識,考核不要老盯著成果,盯著專利,真正要盯的是成果對現實的效用。其次,應當強化市場約束,使科研面向市場,與市場無縫銜接。
科技成果轉化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知識產權資產的交易、開發與利用,趨利謀利是技術轉移供需雙方的根本動力。在市場機制下活躍而高效的技術轉移,「得小利者」是技術轉移的供需方,「得大利者」是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柒』 運用科學宏觀調控知識說明國家是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率的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
①國家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
②發揮財政、稅收等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扶持力度。
③規范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交易與流轉市場秩序
『捌』 科技成果轉化率如何計算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中國的科技成果專轉化屬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科技成果轉化率(the r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占科技成果總量的比值。有專家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率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概念。關於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是多少、如何計算等問題,不少專家都表示:"沒有統一的計算口徑。"
『玖』 科技成果轉化率的介紹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
『拾』 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怎麼計算轉化次數
同一成果轉化不同產品或服務只能計算一次;多個成果轉化成一個產品的,幾專個成果就計算轉化屬幾次。企業提供的所有成果轉化證明材料須為近三年企業新增加的材料,且成果轉化的結果必須與企業主營業務相關。成果來源可以從專利、科研項目立項和驗收證明等方面提供證明材料;轉化結果可從新產品或新技術推廣應用證明等方面提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