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拓恆通是獲得了201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嗎
是的抄,科拓恆通參與的項目襲獲得了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技術發明一等獎。
該獎項是中國教育部將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和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合並設立的,科拓恆通能獲得這么權威的獎說明企業的綜合實力確實厲害啊。
2.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獲獎情況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年科研獲獎情況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完成單位或人 獲獎時間 獲獎類別名稱和等級 1 陝西通史 張豈之 2001.10 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一等獎 2 中國思想學術史論稿 方光華 2004.9 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 3 賀麟學術思想述論 張茂澤 2004.9 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 4 評維新派的「民權」說-兼析西方「人權」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命運 張茂澤
(排名第二) 2003.2 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5 哲學與跨學科研究 張豈之 2007.10. 陝西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榮譽獎 6 逍遙與自由 謝陽舉 2007.10 陝西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 7 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 方光華 2007.10 陝西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 8 中國思想學說史 張豈之、方光華等 2009.09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 9 宋代《詩經》學與理學 陳戰峰 2009.10 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 10 中國思想學說史 張豈之、方光華等 2009.06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1 宋代《詩經》學與理學 陳戰峰 2009.06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3.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般獎勵多少錢
估計不少啊來
教育部於2009年自4月9日發出教技發[2009]2號「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通知」,從2008年開始,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和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合並為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其中,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主要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專利技術實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4.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獎項名稱 成果名稱 獲獎人及成員 獲獎級別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 王宏波 一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研究 劉永富 一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論「紅色經典」的經典氣質 焦垣生、胡有筍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新時期以來紅色經典「冷」「熱」原因探析 焦垣生、胡友筍 三等獎
第七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 中國古代文學史 李建群、李慧、劉凱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中西哲學的歧異與會通 張再林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 鄔焜 二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信息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對哲學的全新突破 鄔焜 二等獎
第十屆優秀教材獎 自然辯證法新編 鄔焜、霍有光、陳久龍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構建工程哲學理論體系 霍有光、王宏波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 龔建平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社會學研究中「社會結構」的涵義辨析 鄭杭生、趙文龍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大眾傳播視野下文學批評的跨媒體現象分析 楊琳、李明德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試議墓誌銘變格破體的文學現象 李慧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傳媒業組織變革的理性分析 楊琳、黃蓉 三等獎
陝西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 社會工程學及其哲學問題 王宏波 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工委 論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主客體范疇 盧黎歌 二等獎
陝西省第九屇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試論人類生產和生產力的本質及其微觀結構 鄔焜 二等獎
陝西省哲學優秀成果 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 鄔焜 特等獎
中共陝西省委保先教育活動領導小組 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 李永勝 優秀獎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先進性辦公室 先進性教育要抓住著眼點突出著重點夯實落腳點 萇花榮 二等獎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理論徵文 論中國共產黨處理民工問題的基本經驗 任培秦 二等獎
陝西省紀念建黨85周年徵文 論毛澤東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當代價值 沈沛 三等獎
陝西省黨史研究室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中國政治生態的影響 李秀芳 二等獎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徵文 中共政權建設的早期實踐在我國政治體制形成中的作用 張啟安 三等獎
中國藝術研究院陝西省文化廳 西安鼓樂「別子」中鼓札段、鼓點的表現形態 曹耿獻、馬西平 一等獎
《大學時代》學術教育編輯部 詩教:美育的有效途徑 黎荔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資本的雙重屬性與經濟全球化的兩種走向 王宏波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黑格爾哲學解讀 劉永富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哲學的比附與哲學的批判 鄔焜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 陸建猷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價值沖突的本質與表現 宋永平 三等獎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優秀學術成果 論當代技術創新的特點和趨勢 陳九龍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論發明創造的途徑和方法 陳九龍 三等獎
傳媒產業化發展與傳媒理論創新高峰論壇 傳媒業組織變革的理性分析 楊琳、黃蓉 一等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徵文 抗戰時期西北國統區中等教育發展狀況分析 田建軍、馬金玲 三等獎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對研究生創新教育的影響 李永勝 一等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四大發明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鏡像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長春文化廣場時空雕塑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國家教學成果 國家教學成果 賈濯非 二等獎
西安交大第九屆教學成果獎 全方位深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教學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沈沛 一等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徵文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沈沛 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價值哲學新視野 劉永富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知識與信息的經濟 鄔焜、鄧波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中國古代科技史鉤沉 霍有光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信念論 張帆 二等獎
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場省哲學所涉及的理論辨析 劉永富 三等獎
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中國戲曲文化論 焦垣生 三等獎 王宏波 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3 專著
焦垣生 西部文化的當下傳播與發展論評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 專著
霍有光 開發大西北與綢繆水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專著
李明德 放像與超越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2 專著
鍾明善 《歷代篆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隸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楷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行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草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鍾明善書畫集》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張如良 當代美學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12 著作
周利明 案頭畫苑.周運昌畫魚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4 編著
王宏波 社會工程研究引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主編
鍾明善 《書鄉中國》第一期 作家出版社 2006 主編
張帆 所知學的視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主編
黨靜萍 解析與呼喚——誠信啟示錄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黨靜萍 迷失與重塑——網路文化下的青少年主體性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黨靜萍 自由與自製——青少年傳媒素養教育培養與教育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張如良 中國記事(李德回憶錄)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12 主編
張如良 虛擬認識論研究 中國文史出版社(論文集) 2006.11 主編
鄔焜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6 副主編
陸淑敏 面向價值鏈的RF2D體系架構與企業應用 科學出版社 2007.9
盧黎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8
盧黎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疑難問題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李紅 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06.7
王宏波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師教學參考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王宏波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高教出版社 2003.08
劉永富 張載官學與南冥學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9
劉永富 對話中的政治哲學 人民出版社 2004.1
李建群 價值問題研究 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價值哲學問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信息新診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哲學的比附與哲學的批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黎荔 中國禪學 中華書局 2003
黎荔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龔建平 中國古典哲學原著選讀 人民出版社 2005.2
龔建平 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 商務印書館 2005.11
萇花榮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陳九龍 創造性心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黃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李慧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李曉娥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李秀珍 政治理論考試要點與經典練習 高教出版社 2003.07
李秀珍 政治理論歷年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教出版社 2003.05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考試參考書配書-重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歷年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劉儒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熱點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全真模擬試卷最後沖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陸衛明 政治理論全真模擬試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
陸衛明 政治理論考試要點與經典聯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7
陸衛明 2004年政治理論理念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5
羅軍鳳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羅亞萍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馬新文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吳小俠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楊琳 實用寫作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6
楊琳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張蓉 中西文化比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9
張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張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2
趙文龍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5. 如何申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1.每三年評選一次,具體時間不定。
2.所有推薦材料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回」進行公示。
3.擬答獲獎成果名單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進行為期1個月的公示。
4.獎勵委員會向教育部報告評獎結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評獎結果並授獎。
申報成果包括著作(含專著、工具書、古籍整理、譯著)、論文、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報告等)以及普及類成果(教材、教輔和文學藝術類作品除外)。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6. 霍有明的科研成果
1.《清代詩歌發展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獨著
2.《清代詩歌發展史》(修訂本),台灣文津出版社,入選「大陸地區百部文史哲博士論叢」,1994年11月,獨著
3.《論唐詩繁榮與清詩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月,獨著
4.《文藝的「復古」與創新》,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年3月,獨著
5.《唐詩精品附歷代詩精品》,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主編
6.《新選新注唐宋八大家書系·韓愈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97年3月,主編
7.《絕妙唐詩》,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3月,主編
8. 十三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隋唐五代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主編
9. 《〈欽定學政全書〉校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作者
10.《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獨著
11.《雁塔聖教序譯注》,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兩人合注 1.《試論高適的邊塞詩》,《理論研究》,1983年第6期,獨撰
2.《略論〈西遊記〉的諷刺藝術》,《理論研究》,1984年第1期,獨撰
3.《研究古代文學應弄清用典》,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刊,1985年4月9日,獨撰
4.《釋杜詩中的「轉愁疾」》,《語文園地》,1986年第9期,獨撰
5.《軍歌與戰鼓齊鳴 吟壇共戰場並捷——〈懷安詩社詩選〉芻議》,《抗戰文藝研究》,1987年第2期,獨撰
6.漢英對照唐詩一百五十首平議——兼及中國舊詩英譯中的一些問題》,《湖南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專刊,獨撰
7.《新詩潮與中國詩歌傳統關系的思考》,《求索》,1988年第2期,與導師王昌猷先生合作,第二作者
8.《念奴嬌·赤壁懷古詮釋中的幾個問題》,《唐都學刊》,1988年第2期,獨撰
9.《鄭谷詩歌美學觀初探》,《湖南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第5期,獨撰
10.《〈西遊記〉正面喜劇形象塑造的藝術手法》,《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1期,獨撰
11.《論鄭燮的詩論及創作》,《學術論叢》,1992年第3期,獨撰
12.《葉燮的詩歌理論及創作實踐》,《唐都學刊》,1992年第2期,獨撰
13.《鄭谷生平事跡考略》,《河北學刊》,1992年第4期,獨撰
14.《論翁方綱的詩論及詩作》,《江海學刊》,1992年第3期,獨撰
15.《論晚唐詩壇巨擘鄭谷的詩歌創作》,《人文雜志》,1992年第2期,獨撰
16.《論沈德潛的詩歌理論和創作》,《渭南師專學報》,1992年第3期,獨撰
17.《論趙翼的詩歌理論和創作》,《咸陽師專學報》,1992年第2期,獨撰
18.《王士禎的「神韻說」及創作》,《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獨撰
19.《龔自珍「個性解放」思想初探》,《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第2期,獨撰
20《袁枚「性靈說」內涵考辯》,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29號,1995年3月出刊,獨撰
21.《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與王孟的詩歌創作》,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30號,1996年3月出刊,獨撰
22.《試論袁枚的〈新齊諧〉——兼及康乾之際的文言短篇小說創作》,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31號,1997年3月出刊,獨撰
23.《當代生態學發展與新人文主義思潮》,日本《信州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紀要》第2號,1997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
24.《「異聞」海內勤搜取 筆蘸「精忱」樹世型——新刊晚明孤本擬話本小說〈型世言〉探討》,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32號,1998年3月出刊,獨撰
25.《論中國當今的通俗文學》,日本《信州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紀要》第4號,1998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
26.《為現代作家立傳同樣要注意用典》,《文藝報》,1998年7月4日,獨撰
27.《略談中國古典詩中的對仗及其形成過程》,日本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中國關系論說資料》第39號,1999年2月出刊,獨撰
28.《略論鄭珍及道咸之際的宋詩運動》,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33號,1999年3月出刊,獨撰
29.《也談「會計」溯源》,日本《華風新聞》2000年1月1日,獨撰
30.《略談中國唐代時禪宗與文人的詩歌創作》,日本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中國關系論說資料》第40號,2000年2月出刊,獨撰
31.《近代「詩界革命」與黃遵憲的詩歌創作》,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科學論集》第34號,2000年3月出刊,獨撰
32.《劉禹錫詩歌創作中的「尚怪」之風》,《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獨撰
33.《王維、賈至、杜甫、岑參「早朝」唱和詩平議》,日本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中國關系論說資料》第41號,2001年2月出刊,獨撰
34.《試論盧綸的邊塞詩》,《運城高專學報》,2001年第2期,獨撰
35.《由「義」詞源的演化略探〈水滸〉的忠義》,《唐都學刊》,2001年第4期,獨撰
36.《魏源文學主張及詩歌創作芻議》,《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獨撰
37.《唐初詩歌的承傳與演進——兼論初唐詩人楊師道》,《人文雜志》,2001年第6期,獨撰
38.《略論元和詩風及劉禹錫的創作》,日本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中國關系論說資料》第42號,2002年2月出刊,獨撰
39.《鍾嶸〈詩品〉論謝詩源出曹植尋繹》,《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獨撰
40.《蒼涼詩史兼心史——關於錢謙益〈投筆集〉的思考》,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刊,2003年8月27日,獨撰
41.《劉辰翁暮年詞作論》,《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
42.《文學傳播學芻議》,《西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43.《略論明清小說、戲劇的文學教育觀》,《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44.《關於中國文學史「重寫」的若干思考》,《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獨撰
45.《清人張問陶詩學理論及創作成就觀照》,《復旦學報》,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46.《略論〈西遊記〉對〈型世言〉中「神魔」情節的若干影響》,《東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獨撰
47.《略論〈紅樓夢〉成書的女性主義創作方略》,《西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48.《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意義》,《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獨撰
49.《清代科舉文獻與科舉制度的文化觀照——以〈欽定學政全書〉為中心》,《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第4期,獨撰
50.《由〈欽定學政全書〉看清前期科舉的人才選拔制度》,《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獨撰
51.《立志仍須追稷契 傳薪豈必效黃陳》,《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
52.《晚清詩人周福清創作平議》,《南京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獨撰 1.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清代詩歌發展史》,霍有明(唯一),陝西省教育廳2003年11月頒發
2.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論唐詩繁榮與清詩演變》,霍有明(唯一),陝西省教育廳2005年4月頒發
3.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文藝的「復古」與創新》,霍有明(唯一),陝西省教育廳2007年11月頒發
4.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中國文學編年史》(13卷),陳文新主編,《隋唐五代卷(下)》分卷主編霍有明,中央人民政府2008年2月頒發
5.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包公文學及其傳播》(李永平博士論文),導師霍有明,陝西省學位委員會2009年3月頒發
6.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關於中國文學史「重寫」的若干思考——以晚唐五代為中心》,霍有明(唯一),陝西省教育廳2009年6月頒發
7.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霍有明(唯一),陝西省教育廳2011年11月頒發
8.西安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霍有明(唯一),西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9月頒發
9.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詩詞大賽二等獎,《賀香港回歸》《澳門媽祖閣感懷》,霍有明(唯一),北京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活動委員會2007年7月頒發
10.中國當代散文大賽一等獎,《千禧金秋憶信州》,霍有明(唯一),中國散文家協會2010年11月頒發
7.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什麼條件的能評上
估計不少啊 教育部抄於2009年4月9日發出教技發[2009]2號「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通知」,從2008年開始,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和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合並為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其中,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主要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專利技術實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8.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七,科研成果
1 張莉 我國檔案概念演變的歷史邏輯(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 2009
2 薛冰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9
3 薛冰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
4 薛冰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2
5 許琳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9.2
6 許琳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9.
7 許琳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
8 許琳 2009年獲科技獎 陝西省 2009
9 曹蓉 《西安市公務員在職培訓研究》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2009
10 曹蓉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基於人力資本的視角》,200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2009
11 何君安 論社會資本與政治系統的關系人文社科(三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9
12 楊九龍 圖書《數字信息資源檢索》獲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2008年度)(三等獎) 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評委會 2009.9
13 楊玉麟 《信息描述》(教材)(二等獎) 西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 2009.2
14 張盈華 構建西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研究(三等獎) 西安市政府 2009.7
15 劉文瑞、梁忠民、孫錄見 管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西北大學 2009.2
16 劉文瑞、梁梁忠民、孫錄見 管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陝西省 2009.4
17 朱海霞(2)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與利用模式研究》(研究報告)2009年度陝西高校科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6
18 朱海霞(2) 《漢杜陵萬畝生態林建設與區域發展》(調研報告)(2009年)第三屆陝西科技調研成果獎三等獎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2009.8
19 朱海霞(2) 《大遺址保護與遺址文化產業發展--以漢杜陵(雁塔)區域發展為例》(專著)
200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6
20 張莉 檔案管理:價值轉向與範式轉換 三等獎 陝西省第九次社科優秀成果 2009
21 牛紅亮 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研究三等獎 2008年度全省統戰工作優秀調研成果 2009.2
22 席恆 西安市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模式演講二等獎 西安市科學技術獎 2009.2
23 楊玉麟 「志願者行動—基層圖書館服務」項目 獲國家圖書館「創新服務獎」 2009.2
24 楊玉麟 中國圖書館學會全國圖書館志願者行動 獲第三屆文化部創新獎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