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 科技成果轉化 凈收入 概念
凈收入(英文名: Net Income (NI)) 一名人士或一家公司的盈利總額,即總收入扣除業務成本、稅版款及其他開支以後的權個人或公司行號的所得或收入余額。
凈收入(英文名: Net Income (NI)) 一名人士或一家公司的盈利總額,即總收入扣除業務成本、稅款及其他開支以後的個人或公司行號的所得或收入余額。
B. 成果轉化「凈收入」怎麼算,法律沒說清楚
去掉成本(包括製造工資)、市場費用、稅費及國家強制性交費(比如社保)外的剩餘即凈收入。
C. 轉移性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轉移性收入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轉移性收入加劇農村—城鎮區域間的收入不平等,進而導致總區域的收入不平等,其原因除了各省市地區的財政狀況差異所造成的轉移支付差異外,根本原因在於城鄉分割的,或者說歧視性的收入再分配製度。
實踐表明,由於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局面,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在政府轉移性支付的分享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農村居民往往享受不到城鎮居民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待遇。
(3)成果轉移收入擴展閱讀
轉移性收入在《貧困戶信息表》《扶貧手冊》登記家庭收入和幫扶成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登記,填寫在相應表格內,僅用於統計口徑計算。
在考核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是否達到脫貧標准時,轉移性收入應分為以下三種情況對待:
1、「三保障」類轉移性收入不應計入家庭收入,目的是防止出現通過計算教育補貼、危房改造收入等算賬脫貧、數字脫貧的情況。
包括危房改造資金,減免學雜費、住宿費、生活費補助等教育資助,代繳新農合補助資金,醫療報銷費用,以及保險賠款、救濟金、救災款、撫恤金等。
2、幫扶的種苗、物資在出售前不計入家庭收入,比如:農葯、化肥、飼料等。產品出售後,獲得的收入計入家庭收入,幫扶的種苗、物資不作為成本予以扣除。
3、其他轉移性收入,如生態補償、獎勵收入、慰問金、在外人口寄(帶)回及農村以外親友贈送的收入等應計入家庭收入。
D. 國家稅務局股權入股成果轉化收入個人稅收交多少
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境內居民企業,如果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權,企業或個人在現行相關稅收政策的基礎上,也可以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也就是說,企業和個人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選擇遞延納稅政策有2個條件:一是入股的企業必須是境內居民企業;二是入股的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100%為股權支付。若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除股權外,還有現金,則不能選擇遞延納稅。
選擇遞延納稅的,在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當期暫不納稅,待實際轉讓股票或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例2李某2016年9月以其所有的某項專利技術投資作價100萬元入股A企業,獲得A企業股票50萬股,占企業股本的5%。若李某發明該項專利技術的成本為20萬元,入股時發生評估費及其他合理稅費共10萬元。假設後來李某將這部分股權以200萬元賣掉,轉讓時發生稅費15萬元,李某應如何計算納稅?
解析:李某專利技術投資入股,有兩種稅收處理方式:一是按照原有政策,在入股當期,對專利技術轉讓收入扣除專利技術財產原值和相關稅費的差額計算個人所得稅,並在當期或分期5年繳納;二是按照新政策,專利技術投資入股時不計稅,待轉讓這部分股權時,直接以股權轉讓收入扣除專利技術的財產原值和合理稅費的差額計算個人所得稅。
按原政策計算:
李某技術入股當期需繳稅,應納稅額=(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20%=14萬元
轉讓股權時李某也需繳稅,應納稅額=(200萬元-100萬元-15萬元)×20%=17萬元
兩次合計,李某共繳納個人所得稅31萬元。
按遞延納稅政策計算:
李某入股當期無需繳稅。
待李某轉讓該部分股權時一次性繳稅。轉讓時應納稅額=[200萬元-(20萬元+10萬元)-15萬元]×20%=31萬元
雖然政策調整後,李某應繳稅款與原來一樣,但李某在入股當期無需繳稅,壓力大大減小,待其轉讓時再繳稅,確保有充足的資金流。
例3接例2,若李某選擇遞延納稅後,李某僅以40萬元合理價格將股權賣掉,假設轉讓股權時稅費為5萬元。則轉讓時李某該如何計稅?
解析:根據遞延納稅相關政策,李某轉讓股權時,按照轉讓收入扣除技術成果原值及合理稅費後的余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雖然李某的股權轉讓收入較當初專利技術投資時作價降低了,但其仍根據股權轉讓實際收入計算個人所得稅,李某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風險大大降低。
應繳稅款=[4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20%=1萬元
E. 轉移性收入的結果
轉移性收入在各區域對總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城鎮—農村區域間的影響,進而影響了總區域的總收入不平等。
為了使城鎮和農村數據具有同一性和可比性,我們將樣本中的收入來源分為:勞動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在城鎮樣本中,勞動收入只指工資性收入,其他收入則包括財產性收入和其他(年鑒中)未計收入;在農村樣本中,勞動收入則包括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兩部分,其他收入只指財產性收入。這樣,樣本集中總共有174個樣本。從結果表明(1)從貢獻率比重來看,勞動收入構成了總區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響因素,而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對收入不平等的貢獻率則相對較低;(2)但是從貢獻率的變動趨勢看,結論卻不同。這一期間的勞動收入貢獻率呈單調下降趨勢,而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貢獻率卻呈上升態勢,轉移性收入的上升態勢尤其顯著。中國農村—城鎮區域間收入不平等,進而導致的總區域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劇,與轉移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上升密切相關。
而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的原因之一,是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過低。所謂居民的轉移收入,是居民無須付出的任何對應物而獲得的貨物、資金或財產所有權等,其中財政的各種無償支出是轉移性收入的重要來源。隨著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中的財政轉移支付收入數量不斷增多,比例不斷增大。
但是中國經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其中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2006年城鄉收入差距比是3.3:1,世界平均是1.8:1,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趨勢可能是繼續擴大。「九五」期間,農村人均收入增長4.7%,城市增長5.7%,「十五」期間農村增長5.3%,城市增長9.6%,2006年政府加大對農村的支持,農村增長7.4%,城市增長10.4%。展望今後10年農村有望每年增長7%,城市可能至少增9%。中國這樣增長下去,10年以後,城鄉收入差距比可能是4.2:1,城鄉差距會更大。
F. 規劃成果的轉讓收入列什麼預算科目
規劃成果屬於無形資產,規劃成果的轉讓收入屬於無形資產的轉讓收入。 1、無形資產所有權的回轉讓即為答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或「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2、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僅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受讓方只能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無權轉讓。轉讓取得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發生與轉讓有關的各種費用支出計入「其他業務支出」,不能注銷無形資產攤余價值。
G. 什麼是轉移性收入啊
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H. 什麼叫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包含哪些類別
您好,會計學堂Snell為您解答
轉移性收入就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