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軒華的主要理論研究成果
1、「圓道」理論,《財富論》,《我們是商人》,重新定位企業家的概念:企業家是有著多年的商業實踐,能夠有效配置資源,創造財富的領袖;重新定位智慧的概念:智慧是創造價值的綜合能力。提倡國家的富強、社會的穩定都離不開企業家隊伍的存在與建設,必須在全社會形成新的商業倫理,提倡「無誠不商」的理念·。
2、首倡「中國家族基金的模式」,探索中國企業家家族財富與智慧的傳承。
2. 理論研究成果是什麼
理論研究
《理論研究》創刊於1979年,是由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和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政治軍事法律綜合學術期刊。[1][2]據2020年第2期期刊內頁顯示,《理論研究》編輯委員會有委員11人。 據2020年7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理論研究》共出版文獻量3000篇、總下載次數388056次、總被引次數6557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40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159。[1]據2020年7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理論研究》共載文1929篇、基金論文量為4篇、被引量4485次、下載量4次,2018年影響因子為0.65。[3]
中文名
理論研究
外文名
Theoretical Research
語種
中文
類別
政治軍事法律綜合
主管單位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學院
更多
辦刊歷史
1979年,《理論研究》創刊,初期作為內部資料以活頁的形式不穩定出版。
1984年,《理論研究》刊期為半月刊。
1986年,隨著教育正規化步伐的加快和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改為16開本雙月刊。[2]
1987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1]
1988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為正式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2014年12月,《理論研究》被正式公布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4]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
《理論研究》設有專論、中西部發展論壇、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社會構建、科學發展觀、黨建研究、法治文明、理論探討等欄目。[3]
讀者對象
《理論研究》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各級領導幹部、理論工作者和幹部教育工作者
3. 最新科技成果,帶介紹的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4. 侯建新的科研成果
《資本主義起源新論》,三聯書店,2014年版
《中古政治制度》,《世界歷史》(多卷本)第10冊,侯建新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修訂組第一召集人
《當代西方史學流派》(與徐浩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2001、2002、2009年多次在北京和台灣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薦使用教材
《社會轉型時期西歐與中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薦使用教材。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6年)
《英國庄園生活》(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負責全書審校,並撰寫中文版序言,《中華讀書報》評該書為2005年最受歡迎的100本圖書
《農民、市場與社會變遷:冀中11村透視並與英國鄉村比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獲天津市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年)
《經濟-社會史:歷史研究的新方向》主編,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社會轉型時期西歐與中國》(第一版),濟南出版社,2001年版
《歐洲中世紀城市鄉村與文化》,主編,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現代化第一基石:農民個人力量增長與中世紀晚期社會變遷》,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獲天津市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3年),獲全國高校首屆全國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1995年)
《經濟-社會史評論》期刊主編
主編《歐洲經濟社會史研究叢書》,人民出版社 1. 「關於西歐現代社會轉型起始年代的新觀點」,《世界歷史》2014年第4期
2. 「歐洲文明再認識」,《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
3. 「認知歐洲 定位中國」,《光明日報》2014年09月17日第16版
4.關於「中世紀」這個概念,《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第 期
5. 「中世紀英格蘭農民土地產權研究」,《歷史研究》2013年第4期
6. 「歐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第4期
7. 「民國年間冀中村民的消費:究竟吃什麼」,《光明日報》2013-8-8
8. 「新視角:資本主義起源再探討」,《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3期
9. 「抵抗權:歐洲封建主義的歷史遺產」,《世界歷史》2013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9期摘引
10. 「議會在英國最高權力的確立」,《史學集刊》2013年第2期(與陸連超合作)
11. 「英國工業化以前農民的『飲食革命』」,《光明日報》2012-7-5,《新華文摘》(2012年第17期)全文轉載
12. 「近二十年英國中世紀經濟-社會史研究的新動向」,《歷史研究》2011年第5期(與龍秀清合作),《新華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3. 「英格蘭工業革命前的人均產值與消費」,《經濟-社會史評論》(第六輯),三聯書店2012年11月版
14. 「深入研究中西轉型時期的社會變遷」,(侯建新、鄒兆辰),《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第4期
15. 「交融與創生:西歐文明的三個來源」,《世界歷史》2011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2011年第11期轉載,《歷史教學》(中學版)2012年第6期摘編
16. 「中國國民需要世界史知識」,《歷史教學》2011年第7期
17. 「抓住機遇,面向實際,大力推進世界史學科的發展」,《世界歷史》2011年第2期
18. 「經濟-社會史:歐洲社會轉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
19. 「前近代中英兩國農業僱傭勞動比較」,載錢乘旦等主編《英國史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Wage Labour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ngland,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 Edited by Qian Chengdan & Miles Taylor, University of La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
21. 「家庭教育:英國近代初等教育的催生劑」,《天津師范大學學報》 2010年第6期(與張曉晗合作)
22. 「加強文明多樣性和生動性研究」,《世界歷史》2010年第2期
23. 「新中國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學刊》2009年第4期
24. 「世界歷史研究三十年」,《歷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 「跳出舊巢穴,走出新天地—中國世界歷史研究3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12-2
26. 「從經濟史到經濟-社會史」,《世界歷史》2008年增刊(紀念改革開放30年創刊30年)
27. 「西歐崛起:經濟與社會互動的歷史及相關學科」,《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4期
28. 「高效農業是英國城鄉一體化基礎」,載《新京報》,2008年10月19日B3版
29. 「史學失去真實也就失去生命」,《天津日報·學術版》,2007-6-25第10版
30. 「讓歷史的解釋更有說服力:從經濟史到經濟-社會史」,《清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22期轉載
31.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eudal」,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2,No.1,January 2007, pp.1-24
32. 「史學的時代性與永遠的歷史性」,《史學理論研》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33. 「『封建主義』——概念錯位的原委及應對」,《歷史教學》2006年第1期
34. 「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世界歷史》2006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2007年第1期轉載
35. 「『主體權利』文本解讀及其對西歐史研究的意義」,《史學理論研究》 2006年第1期
36. 「原始積累的秘密:英國佃農何以抵抗過度侵奪?」《經濟-社會史評論》(第二輯),三聯書店2006年10月版
37. 「富裕佃農:英國現代化的最早領頭羊」,《史學集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5期轉載
38. 「20世紀前期中國農村市場分析:來自清苑縣的報告」, 載馮崇義等編:《二十世紀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39. 「學科創新與交融的平台——《經濟-社會史評論》創立與經濟-社會史研究的發展 」,《中華讀書報》2005-2-2
40. 「《經濟-社會史評論》首發座談會『為什麼要辦這個刊物』」,《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2期
41、「『封建主義』概念辨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2006年第1期轉載,《新華文摘》2006年第2期摘刊,獲天津市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42. 「工業化前中英鄉村借貸比較研究」(與趙文君合作),《史學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報》2005-4-6學術動態介紹該文;人民網論點摘編
43. 「新世紀世界史學術前沿問題研討會擷萃——西歐『封建主義』概念問題」, 《世界歷史》2005年第6期
44. 「增強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吸納、參與和升華」,《人民日報》2005-4-1,15版
45. 「『封建主義』概念在中國之由來」,《天津日報》(文史版)2005-12-12
46. 「原始個體權利:解讀中西傳統社會異同」,載《歷史比較的新視野——中西歷史比較研究學術論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 「主體權利與西歐中古社會演進」,《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第1期
48. 「個體權利與中西社會轉型比較」,《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1期
49. 「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中譯本讀後」(與孫立田合作),《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光明日報》2004-11-25第3版轉載
50. 「廿載不變的追求」,《歷史教學》2003年第10期
51. 「從非經濟因素看西歐與中國的社會轉型——兼議經濟-社會史學科的引進」,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52. 「開拓史學研究新領域——經濟社會史」, 載中國史學會:《21世紀中國歷史學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53. 「人文的和整體的歷史:西方經濟社會史初論」,《世界歷史》2002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2002年第3期
54. 「原始個人權利與西歐封建政治制度」,《河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2002年第8期轉載
55.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人口流動與僱工」,《東北師大學報》2002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5期轉載
56. 「近代冀中土地經營及地權轉移趨勢—兼與前工業英國地權轉移趨勢比較」,《中國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2002年第2期轉載
57. 《西方經濟-社會史研究》,載《天津日報》(學術版)2002-1-21
58. 「民國年間冀中農業成本、農民負擔與剩餘——來自11村的一項計量分析」,《理論與現代化》2001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2001年第6期轉載
59. 「西歐與中國社會轉型比較初論」,《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4期
60. 「20世紀上半葉冀中農村市場評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1. 「20世紀上半葉冀中農業生產條件考察」,《歷史教學》2001年第2期
62. 「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民生活與消費水平」,《世界歷史》2001年第2期
63. 「民國年間冀中農戶勞動生產率研究」,《中國農史》2001年第1期
64. 「試析現代中國農村經濟研究若干誤區」, 《天津師大學報》2001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2001年第6期轉載
65. 「中世紀英國農民個人力量增長與自然經濟解體」,《20世紀中華學術經典文庫?歷史學?世界歷史卷》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6.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村經濟調查與研究評述」,《史學月刊》 2000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0年第12期轉載
67. 「中英封建晚期鄉村組織比較」,《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
68. 「民國年間冀中農民生活及消費水平研究」,《天津師大學報》2000年第3期
69. 「西歐富裕農民-鄉紳階級形成與農業資本主義興起——兼與明清紳衿階層比較」,《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2000年第8期轉載
70. 「民國年間冀中人口與教育研究」,《歷史教學》 2000年第2期
71. 「國外小農經濟研究主要流派評述」,《世界歷史》1999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農業經濟》1999年第4期轉載
72. 「西方法律傳統與資本主義的興起」,《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獲天津市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12月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CICSC)評為優秀學術論文,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1999年第6期轉載
73. 「中西封建晚期農村僱工比較研究」(與趙文君合作),《史學月刊》1998年第5期
74. 「英國『邊疆運動』及其對舊庄園制度的沖擊」, 《天津師大學報》1998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轉載
75. 「從新人口論、均衡陷阱到『過密化增長說』」,《史學理論研究》 1998年第3期
76. 「中世紀晚期中西農業勞動力遷徙比較」,《南開大學歷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紀念論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77. 「封建農民及其與商品經濟的關系」,載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
78. 「明清農業僱傭經濟為何難以發展:兼與英國封建晚期農業僱傭勞動比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1998年第期轉載,獲天津市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79. 「中世紀晚期中英農業發展與現代化啟動比較研究」,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歷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0. 「談陳翰笙三十年代農村調查的政治意義和學術價值」,載《陳翰笙百歲華誕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81. 「英格蘭種族、語言和傳統探源」,《天津師大學報》1995年第10期
82. 「中英勞動生產率及其在近代化中的核心含義」,《世界歷史》199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1994年第6期轉載
83. 「中世紀晚期的商品化與現代化啟動」,《歷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史》1995年第2期轉載
84. 「西方兩性關系史述評」,《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3-12轉載
85. 「中西文化比較要有歷史層次感」,《史學理論研究》1993年第1期
86. 「中世紀晚期中英農業發展趨向的比較——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的一項計量研究」,載羅榮渠:《各國現代化比較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 「西方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動因」,《歷史研究》1991年第3期
88. 「歷史比較研究概述」,載《建國以來世界史研究概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
89. 「關於西歐中世紀城市公社若干問題——評《中世紀法國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輯,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0. 「從客觀主義走向主觀唯心主義的蘭克學派」,《歷史教學》1990年第11期
91. 「西方社會史定義與發展趨勢」,《世界史研究動態》1990年第5期
92. 「強化農業基礎的歷史思考與現實抉擇」,《生產力研究》1990年第3期
93. 「英國的騎士、鄉紳和紳士都不是貴族」,《歷史教學》1988年第3期
94. 「淺議當代西方家庭史學」,《天津師大學報》1990年第3期
95. 「個人的發展與英國農村階級結構變遷」,《世界歷史》1989年第1期
96. 「從英國歷史看傳統農業的變革目標——兼論家庭農場主成為中國農民企業家主體」,《農村經濟與社會》1989年第4期
97.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作),《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10期
98. 「鴉片戰爭前農民個人力量考察」,《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1期
99. 「中世紀法國公社的定義」,《世界史研究動態》 1987年第4期
100. 「中世紀英國農民個人力量的增長與自然經濟的解體」,《歷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史》1991年第4期轉載,獲天津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1. 教學成果「地方高校世界史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獲第七屆高等教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
2. 指導博士論文《中西中古稅制比較》獲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9年),並獲天津市優秀博士論文(2008年)
3. 天津市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8年)
4. 全國高等學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5. 天津市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
6. 天津市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
7. 天津市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
8. 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
9. 天津市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3)
10. 天津市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991)
11. 天津市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理論徵文一等獎(1988) 1. 全國先進工作者(2010)
2. 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09)
3. 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2009)
4. 天津市德業雙馨十佳教師(2009)
5. 天津市授銜專家(2005)
6. 全國優秀教師(2004)
7. 天津市勞動模範(2004)
8. 曾憲梓教育基金獎(2000)
9. 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8)
10. 國家人事部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996)
11. 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
12. 天津市立功獎章(1993,1995,1999,2004)
5. 2014年最新科技成果
從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店,到與《星球大戰》中類似的全息通信,在接下來的2014年中,將有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和技術革新成為現實。
全息的交流方式
Leia顯示系統有望使全息視頻在2014年成為現實視頻通信如今已經非常普及,Skype擁有3億多用戶,而2012年的一次調查顯示,如今全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經常進行「遠程辦公」。對於許多科幻迷來說,他們期待多年的一項新技術將很可能在接下來一年中成為現實。這種技術被稱為「遠程全息呈現」,可以將你的三維移動圖像傳送到任意一個目的地,讓你彷彿身處不同的場合。來自英國的Musion公司利用的是「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這是一種魔術表演中經常使用的技術,藉由一面平坦的玻璃和特殊的光源技術,產生物體出現、消失或變形等幻覺。在一次音樂節上,Musion已經用數字技術復活了饒舌歌手吐派克·夏庫克(Tupac Shakur)。不過,說到全3D全息通信,來自波蘭的Leia公司的產品更加接近現實。該公司的「Leia Display XL」顯示系統利用激光投射儀將圖像投射到一團水蒸氣雲上,產生的三維物體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操控。近日,在IBM公司對3000名研究者的調查中,全息視頻被普遍視為是將在明年出現的一項技術。
糞便細菌療法
並非每個新興的科學成就都是復雜、尖端的,也不是每項技術都適合拿來飯桌上進行討論。糞便菌群移植(FMT),即將健康人的糞便細菌移入病人體內的過程,在1957年時就已經出現。不過,直到近十年來,糞便菌群移植才逐漸被視為一種簡單、安全、低成本、低風險,而且可以用來替代高強度抗生素的療法。
當給予病人廣譜抗生素之後,病人腸道內的健康細菌也會遭受攻擊,從而使腸道更容易受到其他細菌的感染,如可能會致命的艱難梭菌(學名:Clostridium difficile)。艱難梭菌的高毒性菌株早在2000年就已經出現,目前僅在英國,每年就有超過2000人死於這種細菌。糞便菌群移植可以快速、簡單地恢復病人腸道內的菌群,對抗這種細菌的感染。據報道,有89%的病人都獲得了快速、持久的治療效果。
新的研究顯示,糞便菌群移植不僅可以為腸易激綜合征、結腸炎、便秘和結腸潰瘍等提供治療,也可以為治療逐漸增多的神經和自身免疫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等提供幫助。今年10月份,糞便菌群移植療法已經推出了葯片形式,這應該會相對容易接受一點。
E級方程式賽車
E級方程式賽車如果你覺得1級方程式大獎賽還不過癮,那你可以關注將於明年舉辦的E級方程式賽車。在這項賽車比賽中,賽車手駕駛的是鋰離子電池供能的電動汽車,在市中心的環形賽道進行比賽。據國際汽聯的冠軍賽車手稱,這些賽車的駕駛體驗與漢密爾頓、維泰爾等駕駛的燃油賽車一樣美妙。盡管電動賽車的速度預計為155英里每小時,較1級方程式賽車慢,但這項賽事將以精彩的街頭賽道和燈火輝煌的夜間比賽來吸引眼球。比賽中的停車方式也不一樣,由於電池在20分鍾後就能量耗盡,因此賽車手將不再更換輪胎,而是直接換另一部賽車。據悉,第一個賽季將於明年9月13日在北京舉行,之後在里約熱內盧、柏林和洛杉磯等城市的街道上也將舉行這一賽事,而最後的決賽將於2015年6月27日在倫敦市中心進行。
更快捷的物流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為網路購物的商品到達等待數天已經顯得十分過時。從明年開始,類似亞馬遜、eBay這樣的行業巨頭將努力加快送貨的速度,實現當日到達,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白佐斯提出了無人機送貨的主意,據稱在半小時之後就可以把商品送到你的門口。與此同時,他還在不斷增加倉庫的數量,並整頓合作夥伴的關系,讓快遞員們盡可能快地將商品送達。毫無疑問,物流的發展對傳統的商店零售業將帶來巨大的沖擊。
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行
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行夢想盡管比原計劃的2011年推遲了許多,但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從太空中掙錢的夢想正逐漸接近現實。今年4月份,維珍銀河進行了一次試飛。這家屬於維珍集團的公司在11月宣布,在「2014年的某個時候」將在新墨西哥州進行首次公開的飛行,屆時NBC電視台將進行直播。
多功能的信用卡
據近日的一份調查稱,有五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攜帶現金。從明年開始,他們或許也不再需要帶著那麼多的塑料卡片了。舊金山的Coin公司開發了一種與信用卡相同大小的產品,能集合多達8張借記卡、信用卡或禮品卡等的信息。消費者在支付的時候,可以像平時一樣刷卡,然後按鍵選擇其中所需要的服務。如果丟失了Coin卡怎麼辦?不用擔心,這張卡片會與你的智能手機同步,當二者分開的時候,手機會收到一個提示。換句話說,當你離開家(或者商店、餐廳)的時候,不會把它落下。
上海的地下酒店
上海天馬山的地下酒店在距離上海近50公里的天馬山山腳下,有一處廢棄的採石場,那裡一座非凡的酒店正逐漸成形。由洲際酒店集團打造的這座五星級酒店的造價達到3.45億英鎊。酒店有兩層位於一百米高的岩壁上方,有17層位於地平線以下,其中包括位於水下的兩層。如果建設計劃順利的話,這家酒店將在2014年年底左右迎來首位賓客。
火星倒計時
要想完成近8700萬公里的火星之旅,需要差不多9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在大概39周的時間里,你要面對宇宙輻射、小行星以及骨骼和肌肉的損耗等問題。不過,VASIMR可以改變這一切。VASIMR是可變比沖磁等離子體火箭(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的英文縮寫。這種實驗引擎將於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初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測試。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將有望在三個月內到達火星。
簡單來說,現在的化學燃料火箭盡管燃燒大量的燃料,但只能進行較短時間的加速,速度也相對較低。相比之下,VASIMR只需要少量的推進劑(等離子體),用無線電波加熱到極高的溫度(200萬攝氏度),然後用磁場推動產生極高的速度。於是我們便得到了一個穩定、持續的加速度,而使用的燃料很少。
在理論上,目前的問題是用於加熱等離子體的能源從何而來。在地球附近的短期飛行中,太陽能電池板足夠提供能量,但要想去到火星,就要求一個大得多的能量來源。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建造一個既小又安全的核反應堆,來實現火星之旅的計劃。
更加透明的購物
對有些人來說,這意味著工廠的工人是否遭受虐待;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有關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而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確定每天給小孩子吃的食物是用來自哪裡的原料製成的。換句話說,在全球化時代,了解產品在那裡製作或生長,以及輸送到市場的途徑,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引領這一消費習慣轉變的是一個名為「Provenance」的新型搜索引擎。從巧克力棒到夾克、鞋子,再到廚師所用的刀,Provenance將告訴你這些產品是在哪裡生產出來的,誰是生產商,以及產品的確切原料是什麼。
盡管Provenance包含了許多來自農民、工人、手工藝者等的鮮活故事,但這家網站並非只有這些。從小商品生產者到大型的跨國企業,所有人都可以與網站合作,將全球商業網和供應鏈中的神秘之處揭開,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這也將促使各個企業改善它們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6. 翟冠傑的理論研究成果
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1]Guanjie Zhai, Yufen Yang, Della M. Roy ,Research on the Whiteness and Propertiesof Modified Coal Fly Ash,2009WorldofCoalAsh
[2]翟冠傑,姜侃. 粉煤灰漂珠復合材料的實驗研究【J】.粉煤灰. 2008,(5):30-31
[3]王金山,翟冠傑. 粉煤灰分選磁珠在污水處理方面的實驗研究【J】.粉煤灰.2008,(3):33-34
[4]翟冠傑,陳傑,婁永國. 高摻量粉煤灰燒結陶粒的試制【J】.粉煤灰. 2008,(1):42-43
[5]王素瑞,翟冠傑,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機理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5,(2):6-7
[6]翟冠傑,漂珠阻熱研究【J】粉煤灰2005,(1):28-30
[7]翟冠傑等,造紙黑液在大摻量粉煤灰燒結材料中的作用機理研究【J】粉煤灰2003,(6):20-22
[8]翟冠傑,漂珠納米結構對阻熱的貢獻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3,(4):8-10
[9]翟冠傑,用造紙黑液和高摻量粉煤灰研製燒結磚【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3,(1):35-37
[10]翟冠傑等,粉煤灰綜合利用【J】德州學院學報2003,(2):8-9
[11]翟冠傑,粉煤灰漂珠的納米結構及其傳熱機理研究【J】新型建築材料2003,(8):38-40
[12]翟冠傑,粉煤灰納米空心球的發現及其性能的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2,(2):10-11
[13]翟冠傑等,粉煤灰燒結磚原料處理與燒結反應機理的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02,(2):34-37
[14]翟冠傑,高摻量造紙黑液粉煤灰燒結磚的研製【J】新型建築材料2002,(9):13-15
[15]張憲璽,翟冠傑,鹼式碳酸鋅煅燒制備納米氧化鋅【J】無機化學學報2002,(10):1037-1041
7. 2014年到2016年中國取得科學技術新成就有哪些
一、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將投入使用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一個「大窩凼」里,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預計9月竣工,9月25日投入使用,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
高分衛星是「天眼」觀地,射電望遠鏡是「巨眼」觀天。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鄭曉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它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它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對科學家們來說,FAST具有極其重大的科學意義。它將可能搜尋到更多的奇異天體,用來觀測脈沖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暗物質暗能量、星系與銀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
二、中國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2016年5月13日,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
這艘船以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回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近期在吊重試驗中,該船成功起吊了高於最大吊重能力110%的船舶,顯示其「實力強勁」。
該船的成功交付進一步鞏固了振華重工在巨型起重船領域的地位,為我國打撈救助事業向深海延伸提供了裝備支撐。
三、天河二號
「天河二號」是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以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持續計算速度每秒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優異性能位居榜首,成為2013年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天河二號」以比第二名美國「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連續第四次獲得冠軍。
2015年5月,「天河二號」上成功進行了3萬億粒子數中微子和暗物質的宇宙學N體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同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粒子數最多的N體數值模擬。
11月16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公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連續第六度稱雄。2016年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使用中國自主晶元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登上榜首。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達拉斯發布,中國超算「天河二號」位列第四名。
四、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葯學家。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五、首次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科研成果,當選歐洲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位居榜首。
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打破了國際學術界從1997年以來只能傳輸基本粒子單一自由度的局限,為發展可擴展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網路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際量子光學專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雜志撰文評論:「該實驗實現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個最深遠和最令人費解的預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並可以作為未來量子網路的一個強大的基本單元。」該成果已被歐洲物理學會評為「2015年度物理學重大突破」。
8. erp理論研究最新成果
ERP在國外應該是使用得比較廣泛,這個與他們的基礎設施比較健全,配合度比較高是有專很大的關系的。
但是在國屬內,因為國內設施基礎還有待健全,盡管使用得也比較廣泛,但是由於結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很多的項目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可能背離原來的目標或者安於現狀。
製造行業中,采購,生產和物流,如果是根據訂單來生產的企業,排產會比較困難些,主要還是看訂單的規則性和生產瓶頸,這方面解決了,還要看供應商的狀況和物流狀況,前者直接影響到生產,後者直接影響到銷售,進而反作用訂單。
如果是先行排產的企業,那這方面的壓力會小很多,壓力主要集中在銷售。
9. 領導理論的研究成果
馬克思領導理論
領導理論的研究成果可分為三個方面,即領導特性理論、領導行為理論和領導權變理論。
由於領導特性理論忽視下屬的需要、沒有指明各種特性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缺乏對因與果的區分、忽視了情境因素,導致它在解釋領導行為方面的不成功。
領導行為理論集中研究領導的工作作風采口行為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勒溫的三種領導方式理論、倫西斯·利克特的四種管理方式理論、領導四分圖理論、管理方格理論、領導連續統一體理論等等,這些理論主要是從對人的關動和對生產的關心兩個維度,以及上級的控制和下屬參與的角度對領導行為進行分類,這些理論在確定領導行為類型與群體工作績效之間的一致性關繫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對影響成功與失敗的情境因素的考慮。
領導行為與領導的有效性之間的關系顯然依賴於任務結構、領導成員關系、領導權威、下屬的主導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領導權變理論彌補了這一缺陷,提出領導的有效性依賴於情境因素,並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離出來,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權變模型、情境領導理論、路徑目標理論和領導者參與模型。但由於實踐者很難確定領導成員關系、任務結構等權變變數,領導權變理論相對於實踐者顯得過於復雜和困難,使它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Burns)在對政治型領導人進行定性分類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領導過程應包含交易型和變革型兩種領導行為,這一分類為領導行為的研究開辟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換型領導行為理論和變革型領導行為理論,它比以往理論採取更為實際的觀點,是以一個「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領導行為,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0. 本科論文相關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動態
你好啊,你的美國校園俚語開題報告選題定了沒?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嗎?准備往哪個方向寫?
開題報告學校具體格式准備好了沒?准備寫多少字還有什麼不懂不明白的可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順利通過,畢業論文寫作過程順利。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論文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論文開題報告 做的細致程度。論文開題報告做的細致,前期雖然花費的時間較多,但寫起論文來就很順手,能夠做到胸有成竹,從而保證論文在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視論文開題報告,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寫起論文來就會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彎路,也很難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一、論文開題報告的意義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獻調研後寫成的關於學位論文選題與如何實施的論述性報告。論文開題報告既是文獻調研的聚焦點,又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展開的散射點,對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寫論文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請老師及專家們幫忙判斷一下所研究的選題有沒有價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因此論文開題報告就要 圍繞研究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或闡述的主要觀點),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為主要內容。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往往在論文開題報告中花費大量筆墨敘述別人的研究成果,談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時,往往寥寥數語一筆帶過。這樣,不便於評審老師指導。
二、如何寫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開題報告的前提——通過理論思維選擇課題
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選題不合適。有的提出的問題太過「平庸」,有的選題范圍太大,研究內容太多、太寬泛, 提出的問題不切合碩士生的實際,實踐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如有的學生提出的論文題目:「新型中性鎳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選題 有意義,有創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較正確,但論文選題范圍太大,研究內容對於一個碩士生來說明顯偏多,無法按時完成。因此應重新確定研究內容,注重項目 的可操作性。
那麼如何選擇研究問題呢?這里要強調的是通過理論思維來發現研究問題。
理論是由一系列前設和術語構造的邏輯體系,特定領域的理論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疇和研究範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視角和範式下,理論才能夠對話。只有通過對話,理論才能夠發展。碩博論文要想創造新理論很難,多數是在既有理論的基礎上加以發展。
其次,選擇問題是一個「剝皮」的過程,理論問題總是深深地隱藏在復雜的現實背後,而發現理論問題,則需要運用理論思維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鍛煉 和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斷總結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體是從哪些視角來分析和研究問題,運用了哪些理論工具和方法,通過學習和總 結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從而選擇具有學術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並與國家經濟建設及導師承擔的科學研究項目緊密結合的研究問題。
(二)做好文獻綜述,為論文開題報告打好基礎
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會上,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的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上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情況了解不夠全面、詳細, 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很多學生沒有完全搞清論文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他們的論文開題報告有很多僅僅是對前人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工作 介紹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這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文獻綜述還是評論性的,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要想寫好論文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個初步的了解,知道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入點,因此,文獻調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會相當程度地影響論文開題報告的質量,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客觀基礎。
(三)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及寫作技巧
1.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一個清晰的選題,往往已經隱含著論文的基本結論。對現有文獻的缺點的評論,也基本暗含著改進的方向。論文開題報告就是要把這些暗含的結論、論證結論 的邏輯推理,清楚地展現出來。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步驟:課題選擇—課題綜述—論題選擇—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選題的意義;研究 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闡述的主要觀點);研究(工作)步驟、方法及措施;畢業論文(設計)提綱;主要參考文獻。為了寫好論文開題報告,江蘇工業 學院研究生部專門出台了詳細的規定,規定論文開題報告的一般內容包括:
(1)論文開題報告——課題來源、開題依據和背景情況,課題研究目的以及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2)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在閱讀規定文獻量(不少於50篇,其中外文文獻佔40%以上)的基礎上,著重闡述該研究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同時介紹查閱文獻的范圍以及查閱方式、手段。
(3)論文開題報告——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學術構思、研究方法、關鍵技術、技術路線、實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解決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預期目標。
(4)論文開題報告——擬採用的實驗手段,所需科研和實驗條件,估計課題工作量和所需經費,研究工作進度計劃。
(5)論文開題報告——主要參考文獻,列出至少10篇所查閱參考的文獻。
2.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技巧
(1)提出問題注意「層次」
選題是撰寫學術論文的第一步,選題是否妥當,直接關繫到論文的質量,甚至關繫到論文的成功與否。不同於政策研究報告,學術文章聚焦理論層面、解決理 論問題。有的學生的選題不具有新穎性,內容沒有創新,僅僅是對前人工作的總結,或是對前人工作的重復。在選題時要堅持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則。在提出問題時,要以「內行」看得懂的術語和明確的邏輯來表述。選題來源包括:1、與自己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相關的、較為熟悉的問題;2、自己從事的專 業某問題發展迅速,需要綜合評價;3、從掌握的大量文獻中選擇反映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或新動向的題目。
所選題目不宜過大,越具體越容易收集資料,從某一個側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準主流文獻,隨時整理
文獻資料是撰寫好學術論文的基礎,文獻越多,就越好寫,選擇文獻時應選擇本學科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選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學性; 選擇文獻應先看近期的(近3~5年),後看遠期的,廣泛閱讀資料,有必要時還應找到有關文獻所引用的原文閱讀,在閱讀時,注意做好讀書卡片或讀書筆記。
整理資料時,要注意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時不是將看過的資料都羅列和陳述出來,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將其提煉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獻綜述,也才能寫出好的論文開題報告,進而為寫出好的論文打下基礎。
(3)研究目標具體而不死板
一般論文開題報告都要求明確學位論文的研究目標,但筆者認為,研究目標不宜規定得太死板,這是因為,即使條件一定,目標是偏高還是偏低,往往難於准 確判斷,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個實驗室條件不同,具體研究時條件也不同。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目標體現了研究工作的價值特徵。
三、論文開題報告的質量保證
為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高論文質量,就必須對論文開題報告進行評價。論文開題報告會由3~5位相關學科的專家對論文開題報告進行評議,與 企業合作的重大科研項目可以聘請1~2位相應企業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參加,不同學科的論文開題報告的側重點不同。江蘇工業學院研究生部規定學生必須進行 論文開題報告,並規定了統一的格式,設計了專門的論文開題報告評審表,論文開題報告會上研究生應對課題進行詳細匯報,並對專家提問做出必要的解釋和說明。 論文開題報告的成績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記。評審小組成員最後簽名並給出學生是否合格的評審意見,並以百分制打出具體的分數。論文開題報告成績不合格者,不 得進入課題研究。
為了提高論文質量,研究生必須首先從思想上重視論文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從各個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研究問題的能力。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為優秀的學位論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