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王安石的成果

王安石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11-05 10:41:59

❶ 如何評價歷史上王安石的成就

其實我覺得他的成就確實讓人非常的佩服,他為這個歷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❷ 北宋詩人王安石變法內容都是什麼影響、成果都是什麼

由於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系,並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在改革中,他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雖然強調了政府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征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推動改革變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後、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聯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1074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1076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❸ 王安石變法的成效

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軍事實力明顯提高,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緩解。在與西夏的交戰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勝利。這在宋夏交戰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然而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動搖,宋神宗死後司馬光出任宰相,徹底廢除新法,連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廢除。

❹ 王安石變法取得哪些成效為什麼最後失敗了

一、成效:
在這十五年中,每項新法在推行後,雖然都不免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1、積貧局面的改變
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通過一系列理財新法的實行,國家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目,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國庫充裕,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財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徹底改變了北宋「積貧」的局面。
2、積弱局面的改善保甲法的推行,加強了農村的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的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並節省了大量訓練費用;裁兵法提高了 軍隊士兵素質;裁兵法提高軍隊士兵素質,將兵法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保馬法使馬匹的質量和數量大大提高,同時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軍器監法增加了武器的生產量,質量也有所改善。
二、失敗的原因: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其最根本原因在於新法變法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
1、變法的超前性與社會現實的落後性差距過大,變法沒有適應的土壤。
2、新法的「斂財」實質導致社會基礎的喪失。
3、變法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4、政策執行不力。
5、用人不當。
6、變法派內部分裂。
7、保守派強烈反對。

❺ 王安石的散文創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安石的散文創作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特別他的政論文,在「唐宋八大家」中也居於突出地位。他的政論文聯系北宋的政治形勢,為變法論戰。在著名的《答司馬諫議書》中,他用三百字就把司馬光引經據典,冗長不堪,最長一封有三千三百宇的三封信駁得支離破碎,顯得勁悍凌厲。他的隨筆、雜感式小品論證方法各異,最後都能持論公平、深中肯綮、精闢透徹地說明問題。他的游記散文往往夾敘夾議,多議論的成分。王安石形成自己獨特的豪悍峻邁、流轉暢達的風格,成為蜚聲文壇的散文能手,是繼韓愈之後,以筆力雄健見長的散文名家。

❻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貢獻 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變法革新
王安石變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強對外防禦,對內彈壓的能力,以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從新法次第實施,到新法為守舊派所廢罷,其間將近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每項新法在推行後,雖然都不免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積貧局面的改變
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通過一系列理財新法的實行,國家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目,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國庫充裕,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勢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戶的高利貸,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盤剝;方田均稅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紳大地主的隱田漏稅行為;市易法使大商人獨占的商業利潤中的一部分收歸國家,打擊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操縱和壟斷;免役法的推行使農戶所受的賦稅剝削有所減輕,大力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負擔減輕,呈現了百年來不曾有過的繁榮景象。
積弱局面的改善
熙河開邊改變「積貧積弱」的現象是王安石變法的總方針,富國強兵是變法的總目的。通過「強兵之法」的推行,積弱局面得以緩解,北宋國力有所增強。保甲法的推行,加強了農村的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的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並節省了大量訓練費用;裁兵法提高了 軍隊士兵素質;將兵法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保馬法使馬匹的質量和數量大大提高,同時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軍器監法增加了武器的生產量,質量也有所改善。
變法的強兵措施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洮、岷等五州,拓地兩千餘里,受撫羌族三十萬帳。這是北宋軍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是兩宋時期漢民族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作戰時,北宋朝廷開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獲全勝的唯一戰例。同時培養出了王韶、章楶等傑出將領,並建立起進攻西夏地區的有利戰線,對宋與西夏的戰爭格局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范。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❼ 王安石變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王安石的變法的總目標是富國強兵,鞏固封建國家的統治。雖然由於變法本身的局限及在執行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產生許多弊端,實際執行情況與王安石原意也有不小的差距,效果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某些新法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並之家。其次,新法的實施增加了國家收入。再次,新法對於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

❽ 王安石的成就有哪些

王安石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哲學思想方面,他的認識論路線屬於唯物主義,他還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得到了發展。《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僅在彭耜《老子道德真經集注》等書中還保存了若干條目。他的文章以論說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同情民眾疾苦晚年的詩側重於講究技巧,雅麗精絕,為世所稱。有集本傳世,一是《臨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此外還有《字說》,系有關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僅在他人著作中殘存了若干條《熙寧奏對日錄》系王安石任宰執時有關個人政治生活的親筆記錄,主要保存在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中,亦無傳本。王安石曾封於舒、荊,死後又謚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和王文公。

❾ 王安石的成就

王安石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哲學思想方面,他的認識論路線屬於唯物主義,他還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得到了發展。《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僅在彭耜《老子道德真經集注》等書中還保存了若干條目。他的文章以論說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同情民眾疾苦晚年的詩側重於講究技巧,雅麗精絕,為世所稱。有集本傳世,一是《臨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此外還有《字說》,系有關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僅在他人著作中殘存了若干條《熙寧奏對日錄》系王安石任宰執時有關個人政治生活的親筆記錄,主要保存在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中,亦無傳本。王安石曾封於舒、荊,死後又謚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和王文公。

❿ 王安石的文學成就

1、散文

王安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論說文,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結構謹嚴,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 ,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為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陳己見,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獨特風貌,如史論《讀孟嘗君傳》,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層次分明,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還有一部分山水游記散文,簡潔明快而省力,亦記游,亦說理。

2、詩歌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以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罷相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前期創作主要是「不平則鳴」,注重社會現實,反映下層人民的痛苦,傾向性十分鮮明,風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壇後,心情漸趨平淡,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

後期創作「窮而後工」,致力於追求詩歌藝術,重煉意和修辭,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當時詩壇上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張舜民評:「王介甫(詩)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尋繹,不可得矣。」

3、詞

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餘首,大致可分為抒寫情志和闡釋佛理兩類,「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

其抒情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朴的形象,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他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豪縱沉鬱,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共開豪放詞之先聲,給後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10)王安石的成果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1、清廉樸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

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沒准備。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2、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

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閱讀全文

與王安石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