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潛水艇

成果潛水艇

發布時間:2021-11-05 09:18:52

⑴ 潛水艇是根據什麼動物發明的小故事

鸚鵡螺也是我們國家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海洋軟體動物,而且還是隸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行列。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鸚鵡螺隸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並且專門給列了一個鸚鵡螺亞綱。不過盡管被列了一個亞綱,但是鸚鵡螺家族的數量卻不算上多,總共也就1目、1科、2屬合計六種而已。

作為一種頭足綱軟體動物,鸚鵡螺是一種典型的底棲動物。一般來說它們都生活在水深一百米左右的水底,最好是有海底岩石或者是珊瑚礁的區域。因為在這些區域,它們可以通過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珊瑚礁上。

當然鸚鵡螺也並不是總是呆在海底,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它們也會浮到海面上。盡管這貨不具備什麼運動能力,但是它們的身體結構非常精巧,可以通過排水、吸水來上浮或者是下沉。科學家們也正是通過鸚鵡螺的這一特性,才研究出了潛水艇。

16世紀,真實意義的潛艇出現。1578年,英國數學家威廉·伯恩著書《發明與設計》描述潛艇。1620年,首艘有文字記載的「可以潛水的船隻」由荷蘭裔英國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縱·戴博爾建成,主要即依據前者的設計,推進力由人力操作的櫓產生。

但有人認為那隻是「縛在水面船隻下方的一個鈴鐺狀東西」,根本不能算潛艇。

1620年至1624年,它有兩種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進行實驗。2002年,BBC電視節目 「Building the Impossible」播出,馬可ㄠ德華茲公司(Mark Edwards)根據當年設計圖建成一艘搭載兩人的戴博爾型潛艇,並成功潛航於伊頓的 Dorney 湖。

(1)成果潛水艇擴展閱讀

1648年,切斯特主教約翰·維爾金斯(John Wilkins)著書《數學魔法》(Mathematical Magic)指出潛艇在軍事戰略上的優勢:

1 、私密性:前往世界任何海岸附近,並且不被發現或被制。

2 、安全性:海盜和劫匪無法搶劫水下船隻;無常潮汐和強烈風雨無法影響海面下25-30英尺(5-6 paces);冰和霜凍也無法危及潛艇乘員,即便在南北極海域。

3 、有效抵抗敵人海軍,破壞和擊沉水面船隻。

4 、支援被水環繞或接近水的地方,無聲無息運送補給品。

5 、本身作為有益的水下試驗場所。

史上第一艘用於軍事的潛艇出現於美國獨立戰爭。美國耶魯大學的大衛·布希奈爾建成海龜號(Turtle),通過腳踏閥門向水艙注水,可使艇潛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約30分鍾。艇上裝有兩個手搖曲柄螺旋槳,使艇獲得3節左右的速度和操縱艇的升降。

艇內有手操壓力水泵,排出水艙內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攜一個能用定時引信引爆的炸葯包,可在艇內操縱系放於敵艦底部。內部僅容納一人操作方向舵和螺旋槳。

1776年,海龜號企圖攻擊英國皇家海軍老鷹號(HMS Eagle),雖未獲成功,但開創了潛艇首次襲擊軍艦的嘗試。

史上第一艘成功炸沉敵艦的潛艇在美國南北戰爭。何瑞斯·勞升·漢利(Horace Lawson Hunley)建成漢利號潛艇,乘員八人,手搖柄驅動。其前端外伸一個炸葯包,碰觸敵艦即爆炸。

1864年2月17日晚上9時許,它成功炸沉北方聯邦的豪薩托尼克號(USS Housatonic)護衛艦,但自己卻也因爆炸產生的漩渦而沉沒。

⑵ 下列哪項技術成果沒有應用「仿生原理」()A.薄殼建築B.潛水艇C.雷達D.克隆

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上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是通過對動物的觀察和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
A.烏龜的背甲雖薄但是強度很大,模仿其結構原理建造了薄殼建築;B.潛水艇是模仿魚鰾的升降原理來工作的;C.能通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射出去,利用折回的聲音來定向,這種空間定向的方法,稱回聲定位.雷達利用的是回聲定位模仿的是蝙蝠;D.克隆羊利用的是細胞克隆技術,與仿生無關.
故選D.

⑶ 潛水艇是根據什麼動物發明的

潛水艇是根據魚發明的。

首艘有文字記載的「可以潛水的船隻」由荷蘭裔英國人克尼專利厄斯·雅布斯縱·戴博爾建屬成,主要即依據前者的設計,推進力由人力操作的櫓產生。但有人認為那隻是「縛在水面船隻下方的一個鈴鐺狀東西」,根本不能算潛艇。1620年至1624年,它有兩種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進行實驗。

潛艇或稱潛水船、潛艦是能夠在水下運行的艦艇。潛艇的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小到全自動或一兩人操作、作業時間數小時的小型民用潛水探測器,大至可裝載數百人、連續潛航3-6個月的俄羅斯台風級核潛艇。按體積可分為大型、中型或小型和水下自動機械裝置等。

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海軍派出的潛艇的進攻成果是什麼樣的

擊沉、擊傷艦船(包括以水雷炸沉、炸傷的艦船)的情況如下:「U-26」號擊沉3艘船隻(計17414噸),其所布水雷炸傷1艘小型護衛艦,「U-27」號擊沉2艘船隻(計624噸);「U-28」,號擊沉1艘船隻(4955噸);「U-29」號擊沉3艘船隻(計19405噸);「U-30」號擊沉2艘船隻(計9625噸,不包括它所擊沉的「雅典娜」號客輪);「U-31」號擊沉2艘船隻(計8706噸),「U-32」號擊沉2艘船隻(計5738噸),其所布水雷炸傷2艘船隻(計17526噸);「U-33」號擊沉3艘船隻(計5914噸);「U-34」號擊沉2艘船隻(計11357噸),俘獲1艘船隻(2534噸);「U-35」號擊沉4艘船隻(計7850噸),擊傷1艘船隻(6014噸),「U-35」號擊沉2艘船隻(計14018噸)。9月22日,「U-27」號潛艇被擊沉。

⑸ 中國首艘核潛艇研發的艱難歷程:花了12年,沒用一個外國零件,成果如何

核潛艇的續航能力要比一般的潛艇更強,能在水下待的更久,而且不用頻繁更換和添加燃料,這也給核潛艇騰出了更多的空間,讓它能夠填裝別的設備以及武器。各個國家都知道核潛艇的重要性,幾個大國更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研製核潛艇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在1954年正式下水和服役,而這艘核潛艇就來自於俄羅斯。

中國則是在建國以後才開始想辦法研製核潛艇的,因為起步晚加上技術積累不夠,我們的研究進行的非常艱難。雖然艱難,但好在我們最終還是完成了,中國用12年造出第一艘核潛艇,沒有用哪怕一個外國零件。

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潛艇在攻擊海上運輸船方面取得了什麼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潛艇就投入海戰。戰爭期間,潛艇共擊沉艦艇192艘。潛艇在攻擊海上運輸船方面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戰果,僅被德國擊沉的運輸船就有1300餘萬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潛艇的戰術技術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動范圍幾乎遍及各大洋,戰爭後期,潛艇裝備了雷達和自導魚雷,這使潛艇的攻擊能力大為增強。德國潛艇還首先採用了荷蘭人發明的通氣管,大大增加了潛艇在水下的續航力和航速。

⑺ 中國近年來有哪些潛水艇潛水成功

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和潛水艇一樣,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潛的,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成功挑戰7000米深度.

⑻ 潛水艇的由來

潛艇,做為一種新式武器出現,與船舶有所不同,它經歷了極為曲折的過程。假如不回是戰爭和鮮血答,潛艇是不可能過早地問世的。人類設想製造一種水下航行工具的想法,很早以前就已經萌生了。1620年,荷蘭 人德雷貝爾發明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潛艇,在英國泰昭士河上試航時,成功地潛入水下四 至五米深。後來,美國人大衛·弗休奈 爾又建造了一艘供實戰使用的潛艇,名叫「海龜號 」,只能乘 坐一個人,完全是用木頭製成的,它利用人力搖動曲柄轉動的螺旋漿推進。177 6年,美國的水兵埃茲拉·李,駕駛這艘海龜號潛艇駛近了停泊在紐約港的英國艦只。因埃茲 拉無法將炸葯包固定在船底,只是在英艦附近的水面上爆炸了,英艦並未受傷。在世界潛艇史上,最早把潛艇推進到實戰中去的,恐怕要數英國約翰菲利普·霍 蘭了。潛水艇第一次在海戰中正式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4年9月間,德國人和英國人在丹麥海岸附近發生海戰。德國潛水艇U-9號,擊沉了英國的「亞博克號」、「 克雷塞號」和「霍格號」三艘巡洋艦。當時,霍蘭才逝世一個多月,德國人正是根據霍蘭的潛艇結構和原理,建造出了使世界為之震驚的潛水艦只的。

⑼ 人們怎麼能夠根據魚兒發明潛水艇

潛水艇是受到魚的潛游啟發而發明、研製出來的。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殖民統治者憑藉海上優勢,糾集大批戰艦,輪番轟擊美國海陸軍,使美軍傷亡慘重。當時美軍中有一個名叫達韋·布希內爾的將軍,不堪英軍的欺侮,決心反戈一擊。

他一直在苦思冥想:怎樣才能炸沉敵艦呢?從空中,無法接近;從水上,無法隱蔽。一次,他走到海邊的礁石上,突然看見一條大魚悄悄潛游到小魚的下方後,猛地朝上一躍,咬住了一條小魚。

他從這場「海戰」中大受啟發:能否造條像大魚那樣的船,潛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覺地鑽到英國戰艦底下去放水雷,炸它個人飛艦沉呢?魚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是靠鰾,船是否也可以仿造一個「鰾」?

從這個思路出發,布希內爾與軍事專家們共同研製成功一艘可在水下潛行的機動船,船的底部做一個類似魚鰾的水艙,水艙內有兩個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時,就往船艙里灌水;船要上浮時,就把空氣壓進水艙,排出船里的水。

這艘機動船第一次出去就巧妙制服了英國戰艦,炸得它人仰馬翻。後經逐步改進,就成了現代的潛水艇。

(9)成果潛水艇擴展閱讀:

潛水艇的早期歷史

潛艇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紀的列昂納多·達芬奇。據說他曾構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但這種能力向來被視為「邪惡的」,所以他沒有畫出設計圖。直至一戰前夕,潛艇仍被當成「非紳士風度」的武器,其被俘艇員可能被以海盜論處。

16世紀,真實意義的潛艇出現。1578年,英國數學家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著書《發明與設計》描述潛艇。1620年,首艘有文字記載的「可以潛水的船隻」(submerible vehicles)由荷蘭裔英國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縱·戴博爾(Cornelius Jacobszoon Drebbel)建成,主要即依據前者的設計,推進力由人力操作的櫓產生。

但有人認為那隻是「縛在水面船隻下方的一個鈴鐺狀東西」,根本不能算潛艇。1620年至1624年,它有兩種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進行實驗。2002年,BBC電視節目 「Building the Impossible」播出,馬可艾德華茲公司(Mark Edwards)根據當年設計圖建成一艘搭載兩人的戴博爾型潛艇,並成功潛航於伊頓的Dorney湖。

閱讀全文

與成果潛水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