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是非判斷題 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獲得的成果,同時也是統計工作的理論和方法。
你理解的正確,答案是錯誤的。統計一詞有三方而含義:(1)統計工作。指搜集、整理和回分析客觀事物答總體數量方面資料的工作過程,是統計的基礎。(2)統計資料。統計工作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及有關文字資料,一般反映在統計表、統計圖、統計手冊、統計年鑒、統計資料匯編和統計分析報告中。(3)統計科學。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理論與方法。統計工作、統計資料、統計科學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統計工作的成果是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的基礎是統計工作,統計科學既是統計工作經驗的理論概括,又是指導統計工作的原理、原則和方法。
Ⅱ 統計工作和統計資料之間是什麼的關系
統計工作與源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過程與統計活動成果的關系。
「統計」一詞的三種涵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和統計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可見,統計工作是基礎,若沒有統計活動,統計資料就無從談起,統計學也就不能形成和發展。
Ⅲ 如何在統計工作中有所成就呢。 統計工作不輕不重,卻不太受人重視,也不容易出成果。求高人指點。
統計工作本來就是些重復繁瑣的工作,而且結果可能就只是一個數而已,所以一專般認為不就是屬個數么,豈不知為這個數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能換得,不過也不要氣餒,統計工作自有其重要性,統計的目的在於為企業的後期發展提供依據,這是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做的好,相信領導心裡會有數的,呵呵
Ⅳ 根據現代統計學的研究成果,「關鍵的事情總是少數,一般的事情常常是多數。」這意味著管理工作最應該重視
D
[解析] 題干強調的是,管理工作不僅要重視「關鍵的事情」,還要善於處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斷,最應重視的是不同事情之間的協調計劃和組織工作。
Ⅳ 如何深化重點領域統計改革有哪些做法取得什麼成效
統計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統計數據質量從使用的要求上看,取決於准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准確性是統計數據質量在統計信息客觀真實性方面的體現,是統計數據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時性是統計數據質量在統計信息的時間價值上的體現,是對統計數據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節奏、強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的內容含量上的體現,就是要求統計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在內容上應該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項目,不能殘缺不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經濟領域呈現經濟利益多元化、經濟格局多樣化、經濟統計現化化的趨勢,統計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越來越大。縣(市、區)統計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發揮統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確保統計數據可信可靠。筆者認為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統計環境強化統計生態
統計生態是指統計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外部政治、體制、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在相互聯系和動態演化中形成的有機整體。在惡劣的統計生態環境下,不可能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也不可能樹立統計的公信力。我們需要一個共建、共有、共保、共享的統計生態鏈,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第一要完善《統計法》。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執法力度,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我們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障統計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統計機構必須是依照法律獨立設置的,並且統計機構在行政上應保持其獨立的地位。要健全統計法制建設,依法統計,尤其要嚴格執法。強有力的法律實施機制將使得違法成本極高,從而真正杜絕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阻撓統計執法檢查等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三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廣泛宣傳《統計法》,增強社會各界的統計法制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依法統計,保證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性。大力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與人大、政協、監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大檢查,對違法案件進行處罰和曝光,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統計員的統計法律意識,統計數據質量得到較大提高。
第二進一步完善各級統計部門機關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獎優罰劣,精神和物質鼓勵相結合;強力推進學習型統計局建設,深入開展「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學教活動」和機關作風建設,在統計系統上下形成講政治、講大局、講團結、比學習、比作風、比進步的良好風尚;加強領導班子決策能力建設,按照「三強五好」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狠抓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忠誠統計、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五是抓辦公條件的改善,為幹部職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配備電腦,使辦公條件大為改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第三進一步理順統計管理體制,增強統計系統凝聚力。更好地體現整體性特點,發揮統計整體功能。為此,必須堅持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一致的原則,一方面在統計機構和制度上,提高獨立性和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約束機制,減少各方面的干預。這是科學管理的工作要求決定的,這樣有利於貫徹責權利的統一。
第四進一步增強縣(市)級統計局的力量。按照統計工作的流程對各級各類統計機構設置合理的內部機構進行系統優化。把統計局建設成為符合未來形勢發展要求的,靈敏、快速、高效、精乾的調查機構,提高效率,並使之適合網路時代的特點。各縣(市)可按照普查制度規定成立適應普查任務要求的普查機構,專司各項普查工作。
第五切實樹立統計大系統的觀念.
各級統計部門的領導要多為基層著想,為基層辦實事、解難事。在開展普查時,要貫徹受益者出錢的原則,按照受益大小分擔經費,使基層統計局的領導從為上級要經費的尷尬局面中解脫出來。上級統計部門要切實為基層統計幹部在待遇上排憂解難。一是爭取提高統計人員待遇上的有關政策,二是對經濟貧困縣(市)統計部門實行經濟扶貧,增加經濟投入,解決統計人員經濟待遇差的問題,確保統計幹部隊伍穩定。
第六改革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現行的考核評價體系很大程度是以統計數據為主要考核依據。考核是對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評價,也是領導政績的體現。考核作為指揮棒,具有很強的引導性。近年來,各級各類的工作考核,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數據失真,三是圍繞考核想盡「辦法」拿名次。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就會造成「聰明人」得益、老實人吃虧,從而挫傷大部人的積極性。因此,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種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考核體系,以引導各級領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使統計數據不受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干擾,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改善統計方法 提高統計質量
提供高質量統計數據是統計工作的中心任務和根本職責,是統計事業改革和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亦是新時期和新形勢對統計工作的基本要求。1、樹立新的統計數據質量觀理念。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但是在不同時期對統計數據質量有不同的標准,明確新時期統計數據質量的涵義和概念,樹立全新的統計數據質量理念,是指導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對數據質量評估判斷標準的思維須從狹義轉向廣義,要從過去的只重視搜集生產轉為生產和營銷並重的觀念。要從過去單純注重提高數據准確性和及時性,擴展到提高數據的時效性、科學性多維的質量內涵,要從過去工作重點是收集上報搞准統計數據的工作思維中解脫出來,既要抓數據的准確性,
又要做好解讀統計數據,
開發統計分析研究成果。逐漸把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作為評價數據質量的標准。以新理念來確立新思路,制定新措施,開拓新局面。2、改革統計制度及方法。當前統計制度存在著調查方法單一、對全面報表的依賴仍然過多、指標體系不盡合理、任務繁重以及完成任務的條件脫節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快統計制度及調查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須明確應收集哪些資料,官方統計機構的職能除了將這些數據收集、整理及出版外,還要對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或將數據分析工作交給社會研究機構,這些都必須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規定。其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適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統計指標體系,並且保證經確定的統計指標體系的全國統一和相對穩定,對指標的含義、統計口徑、計算方法都必須做出說明和界定范圍,同一指標不能有兩種口徑和隨意變更,這些也都必須以制度形式予以規定。一方面,這樣可以保證數據在時間上的可比性,使它能更好地反映現象發展的數量特徵;另一方面,有利於使用者根據指標的說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對數據進行調整和分析,增強數據的適用性。此外應建立從實際出發的科學適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適當減少全面統計報表,推廣抽樣調查,注重效益、節省成本,提高時效,減少被調查者的負擔。3、建立完整規范的統計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和統計數據質量監控評估中心。統計數據質量的監控與評估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可在政府統計部門內建立權威的數據質量監控和評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統計數據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對統計數據生產全過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提高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最近國家統計部門建立了自我檢查和評估制度,對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的統計指標數據質量實行定期評估,它對於減少統計數據的誤差,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實際上,統計數據的監控與評估可以採用自我評估、監督評估與定性評估、定量評估相結合的方法。4、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工作,提高統計人員素質。統計基礎工作是整個統計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就必須加強基層統計組織的建設。一是狠抓基層統計機構的設立,統計人員的配備工作;二是加強對基層統計基礎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三是抓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工作,針對部分鄉鎮統計力量薄弱,工作條件差,有些部門統計、行業統計工作削弱、人員精減、統計人員兼數職、統計台帳、原始記錄不全的狀況,必須採取多種有力措施,強化統計基礎工作;軟硬並舉,統計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階,爭取領導重視,充實統計信息化的硬體設施;統計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使鄉鎮單位實現了聯網直報。
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解決經費問題和改善基層統計組織的工作條件,提高先進統計設施在基層統計部門中的普及率和應用率。可以考慮建立部分數據的有償使用機制,幫助籌措更多的資金來更好地收集數據,以維持統計基層部門工作的正常進行
?幫助統計機構建立激勵機制,以獎勵那些對數據的搜集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另一方面,要著手培養和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素質,採取定期培訓或考核的
辦法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使他們熟練掌握統計新知識、新方法,特別是現代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技能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並做到培訓教育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行業職業道德的優秀典型,弘揚務實求真、忠於職守的精神。
Ⅵ 統計、統計資料、統計工作、統計學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及有關文字資料,一般反映在統計表、統計圖、統計手冊、統計年鑒、統計資料匯編和統計分析報告中。
2.統計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觀事物總體數量方面資料的工作過程,是統計的基礎。
3.統計學是關於認識客觀現象總體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它是通過搜集、整理、分析統計資料,認識客觀現象數量規律性的方法論科學。
統計是統計資料、統計工作、統計學的統稱。統計工作與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過程與統計活動成果的關系。「統計」一詞的三種涵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和統計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可見,統計工作是基礎,若沒有統計活動,統計資料就無從談起,統計學也就不能形成和發展。
統計工作與統計資料是統計過程與活動成果的關系,統計工作與統計學是統計實踐與統計理論的關系,統計工作先於統計學。統計學研究的對象是統計研究所要認識的客體。
統計工作或統計實踐活動:對現象的數量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動過程 (2)統計資料:通過統計實踐活動取得的說明對象某種數量特徵的數據
Ⅶ 統計工作的成果是
數據是次要的,關鍵是統計分析,根據統計數據,反映現象、發現優點問題和趨勢、找出規律、得出結論,並根據結論提出意見建議,意見建議得到採納和施行後取得的成效。
Ⅷ 企業效能監察工作成果中的增加經濟效益、挽回經濟損失、避免經濟損失、節約資金這幾項之間如何區別和計算
1、增加經濟效益
增加經濟效益是綜合性指標,主體范圍較大,通常是扣除所有成本因素並修正客觀條件後較歷史值增加的凈利潤,一般以企業整體經濟效益體現——部門或局部經濟效益往往會有一些政策性、人為調節收益的嫌疑,不便理清關系。
計算:增加經濟效益=項目涉及總收益-所有成本投入(含監察措施投入)-歷史值+客觀條件修正
難點:涉及收益的范圍和數值確認;成本計算范圍和數值確認;歷史值與現值的統計口徑一致性確認;客觀條件修正(包括市場價格浮動的修正)。
技巧:設置歷史值與現值的統一統計口徑、范圍、價格;使用相對數表達(缺點:沒有絕對數那般容易讓人流鼻血);合理攤銷監察措施投入。
2、挽回經濟損失
挽回經濟損失是特定范疇指標,特指已經因過失失去、通過一定手段收回的經濟價值。挽回經濟損失應有對應的懲戒和整改予以證明與監察工作的因果關系。
計算:挽回經濟損失=收回的經濟價值累加-監察措施付出值
難點:證明過失的存在、挽回經濟價值與監察措施的關系,須懲防配套。
技巧:採用對過失處置結束後的審計結論。
3、避免經濟損失
避免經濟損失是特定范疇指標,特指存在裝備、材料、方法或規則缺陷,以及社會、自然等其他本不可避免的因素預期可能的損失,通過糾正彌補後,使之不發生或少發生量折算成的經濟價值。影響因素包括客觀善意的和主觀惡意但未能行為的。
計算方法:避免經濟損失=預期付出值-實際付出值(含長期付出和須攤銷的當期投入措施成本)
難點:確認預期損失值與因素、監察措施的有效性;措施成本中,一次性投入的攤銷和長期投入的劃分和計算;統計口徑、方法的確認。
技巧:建議撇開沒有變化的固定投入,如沒有發生變化的固定資產折舊、人工費等,僅可變成本相比較的相對數輔助說明更能突出挽回經濟損失的效果;採用同價計算。
4、節約資金
節約資金是指相同客觀條件下,通過主觀努力獲得同等功能、實物或價值,資金投入較參照對象少付出。節約資金包含避免經濟損失中少付出資金、不購買標的可舍棄附加物等少付出的資金。節約資金的實際價值還應合理扣除減少資金投入後可能的功能、實物和價值風險。
計算:節約資金=參照對象投入資金-實際投入資金-功能、實物和價值風險+客觀條件修正值
難點:證明客觀條件一致或客觀條件修正(包括市場價格浮動的修正);減少資金投入後的功能、實物和價值風險計算。
技巧:大凡節約資金的監察措施都能用前述三個指標更簡單明了地說明,將節約資金放入輻射效果里,錦上添花而又避免難點犯難。
總之,效能監察項目的成果中,這四個經濟指標能夠很好地吸引眼球,要善於使用,避免難點犯難。但比這四個指標更有價值的是形成長效機制的管理舉措和過程總結,因為企業前進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那幾個乾巴的數字——或許那幾個數字別人也撞上了。
Ⅸ 統計工作與統計學是( )的關系 A.統計實踐與統計理論 B.統計活動過程與活動成果 C.內容與
A,工作是實務,統計學是理論
Ⅹ 徐國祥的專業工作成果業績獲獎情況
[1]債券指數編制研究200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課題類優秀成果一等獎;
[2]統計學(主編)2004年9月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
[3]證券指數體系及其應用研究200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課題類一等獎;
[4]全國統一股價指數編制研究----指數期貨標的物選擇實證分析2002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
[5]人才指數體系及其應用研究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三等獎;
[6]統計學專業教材系列建設2001年4月獲上海市教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期貨市場保證金和漲跌停板數量界限及其實證研究(論文)2000年7月獲國家統計局第五屆優秀論文二等獎;
[8]上市公司綜合測評方法及其實證分析(課題)2000年7月獲國家統計局優秀課題二等獎。
[9]統計學教學改革系列研究,1999年4月獲上海市教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0]體制轉軌時期宏觀經濟分析和預測的方法研究(課題)1998年獲第四屆全國統計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統計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類一等獎;
[11]新中國經濟思想史綱要(參加)1998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一等獎;
[12]MBA管理統計學1997年獲上海發展汽車工業教育基金會優秀著作三等獎;
[13]涉外經濟統計(著作)1997年獲上海財經大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獎;
[14]國內凈遷移人口數估計方法研究(論文)1996年獲上海財經大學優秀論文獎;
[15]統計預測與決策(著作)l996年獲上海市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財政部優秀教材二等獎;
[16]股民投資門徑-股市行情分析和對策(專著)1995年獲上海市統計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專著三等獎;
[17]統計預測與決策(著作)1994年獲上海發展汽車工業教育基金會優秀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