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是素質教育成果摘要
.形式靈活來,發動全體學生參與活自動。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表現是,面對全體學生,選擇靈活的教學 形式,動員全體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就要認真設計和安排活動形式。教師應按 照聽說讀寫的要求,安排好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設疑點,激發學生靈感,促使人人思考,個個踴 躍發言。集體活動、個體發言交替進行,要切實避免老師和幾個尖子學生反復「表演」的現象。對能力差的學 生先讓他們回答淺而易懂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優秀生則讓他們回答難度大一點的問題。為了促使學 生人人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老師也可採取小集體活動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後桌討論,選一代表發言。如 復述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章節、默寫詞語、討論疑點等教學內容。
2. 小學老師素質教育業績成果有哪些
目前,中小學來教師的職稱源有未定、二、一、高級職稱;
在大學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稱;
中學里有:正教授級高級教師、高級教師(相當於副教授)、中學一級、中學二級;
小學里有:小中高(相當於中學高級)、小學高級(相當於中學一級)、小學一級(相當於中學二級)
小學:小教二級 小教一級 小教高級 小教超高。
3. 朱小蔓的研究成果
個人專著《情感教育論綱》(1993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編著作《反思與構建——小學素質教育模式理論研究(1997年)》 ,獲教育部師范司基礎教育改革優秀成果一等獎。對話性著作《教育的問題與挑戰》(2000年),獲中國教育圖書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專著《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 (與梅仲蓀合作,1998年)和論文《情感教育的意識與機制》(獨立,1997年)分別獲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編《獨生子女家庭素質教育》叢書(1997年)獲江蘇省政府「五個一工程獎」。
1992年以來,主持《教育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德育過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小學素質教育模式理論研究》、《中學情感性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青少年兒童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研究》、《社會轉型時期道德教育基本理論的研究》、《社會轉型時期道德學習的研究》、《各級各類師范生素質教育的途徑研究》、《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推進研究》、《新三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點項目,發表論文130篇、個人專著和主編專著20餘部。
1995年以來,擔任博士生導師,為博士生開設《教育哲學專題研究》、《道德與道德教育哲學》、《情緒情感發展與教育》、《教育實踐的哲學思考》《教育研究方法》等課程。
2001年以來,指導博士後研究人員。迄今共獨立指導碩士生5人、博士生18人、博士後9人、國內訪問學者9人。
4. 素質教育取得的成果
現在的素質教育就是教育者更會適應上級要求,更會做表面文章,你去看看現在孩子的身材、體質就知道素質教育的效果了。
5. 觀看「素質教育成果展」心得體會
看了有關素質教育的講座,受益匪淺,現總結心得體會如下: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應試教育」是指,偏離了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單純迎接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教育。 素質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人的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育。有什麼樣的素質,就應有與之相對應的素質教育。學習了季秘書長的講話,我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教育新觀念,應該樹立以下教育新觀念:第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觀。基礎教育多年來都是為構建教育「金字塔」服務的,單純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只要統考分數和升學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這種以應試為主導的教育目標必須改變。第二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我們一定要轉變升學者是人才、唯學者能成才的人才觀;確立多渠道成長、多規格育才的人才觀。要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類別、多層次、多結構的。第三,要樹立正確的質量關。其主要的含義,就是要徹底拋棄以考分高低、升學率高低論成敗的陳腐觀念,樹立以各種基本素質全面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展為標準的教育質量觀。第四,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要徹底拋棄單純重視。「尖子」學生,忽視一般學生,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重灌輸輕啟發、重死記輕思考、重傳授輕自學、重接受輕創造、重課堂輕課外,以書本、課堂、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以上四個帶有根本性質的觀念轉變了、更新了,就為基礎教育的轉軌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我們應該處理好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系,以切實行動抓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6. 收到來信說獲得第二屆素質教育教研成果評選一等獎是真的嗎
你參加那個活動沒有,參加了才有可能是真的。
例外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假的。。。。。
7. 長沙市雷鋒學校的素質教育成果
雷鋒學校堅持學雷鋒不動搖,通過進一步健全學雷鋒機制,努力開展「168」傳統學雷鋒工程,回積極答推出「月月有三五」活動,堅持續寫雷鋒日記,成立「愛心捐助站」,開展學雷鋒結對子、相互幫助、共同發展的「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將學雷鋒活動覆蓋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五年高考中該校有3000餘人升入本科院校,2008年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線241人。2009年本科上線618人,二本一次性上線261人。科技教育已成為該校的強勢品牌,2007、2008年學校科技作品參加市級以上競賽,獲得市級一等獎2個,省級獎2個,國家級獎3個。是「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第三屆中國集體雷鋒」、「湖南省雷鋒精神教育基地」、「長沙市學雷鋒最佳集體」、「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長沙市文明標兵單位」、 「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科技教育實驗基地」、「湖南省科技活動先進單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範基地」、「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綠色學校」,2009年起成為「全國百所特色項目學校」。
8. 全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評選大賽正規嗎
要是官方承辦的就正規些,要是其他的承辦的就要具體分析了
9. 業績成果----素質教育成果怎麼寫
寫作思路:真情實感的表達
近年來,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下面結合自己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談自己在本職工作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教育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種種落後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先進教育觀念,如平等教育觀、新型師生觀、科學人才觀、新型質量觀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
如果沒有新觀念新思想的改變,繼續沿用應試教育的各種落後觀念指導現代教學,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用心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成果。現代社會,信息更新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素質教育的各種教學改革實踐不斷發展,各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在教學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經驗和傳統;
研究和借鑒世界各國尤其一些西方國家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認真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中有關生命科學、教育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科學教育理論,不斷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只注重採取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潛力的培養,造就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提高學生潛力的道路上來。
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
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因此,教學過程中要要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數,輕潛力、一切圍著考試轉的課堂教學方法;
採取形式多樣、資料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課堂教學過於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9)素質教育成果擴展閱讀:
素質教育的本質:
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層次上對素質教育概念的一種規定,這一規定把素質教育與其他種種不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區分開來。
例如,它明確地區分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
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
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
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