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適用企業嗎
適用於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第二條本法所稱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職務科技成果,是指執行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單位的工作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貳』 為什麼國家要修改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2018年3月21日,世界來知識產權組織源(WIPO)公布消息稱,2017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高達48882件,僅次於美國的56624件
。這其中,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其專利申請數量也在不斷攀升,目前國內有四所高校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列全球教育機構前二十名。然而國內高校現有科技專利中,真正實現產業化的卻不足5%,存在嚴重的科學資源浪費!
高校科研工作者往往只專注於科研工作本身,實際轉移轉化的積極性不高,且對於轉化的途徑不擅長。
因此,政府應搭建專利轉移轉化服務平台,將高校專利、尤其是有價值的專利輸送到平台上,幫助科研成果買賣雙方獲得有效信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通過技術平台交易,能夠實現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同時保障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人員能夠獲得實際的經濟收益
,激勵和促進科研人員持續不斷地將創新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最終形成良性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循環機制。
『叄』 如何落實修訂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打死也不說逼毛有幾根
『肆』 國家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主席令里的專利法是最高權力的法,下邊有國務院和各部委的相關專利和科技成果的條例和規章
『伍』 有專利證書就適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嗎,
是的。還需要實用的有創造價值的專利。
科技成果轉化法指的是通過專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屬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
具有實際意義的知識產權,比如轉知匯得相關專利,都可以用於科技成果轉化。
可以繼續問答溝通。
『陸』 專利成果轉化合同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司法解
專利成果轉化合同來自於科技成果轉化合同,是以具有產業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的後續開發為內容,以形成新的產品和服務、發展新產業為目標的新型合同。該合同的當事人包括科技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轉讓實施人和科技成果轉化投資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節錄)
(1999年3月15日)
第十八章技術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三百二十二條技術合同是當事人就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或者服務訂立的確立相互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合同。
第三百二十三條訂立技術合同,應當有利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加速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
第三百二十四條技術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項目名稱;
(二)標的的內容、范圍和要求;
(三)履行的計劃、進度、期限、地點、地域和方式;
(四)技術情報和資料的保密;
(五)風險責任的承擔;
(六)技術成果的歸屬和收益的分成辦法;
(七)驗收標准和方法;
(八)價款、報酬或者使用費及其支付方式;
(九)違約金或者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
(十)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一)名詞和術語的解釋。
與履行合同有關的技術背景資料、可行性論證和技術評價報告、項目任務書和計劃書、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原始設計和工藝文件,以及其他技術文檔,按照當事人的約定可以作為合同的組成部分。
技術合同涉及專利的,應當註明發明創造的名稱、專利申請人和專利權人、申請日期、申請號、專利號以及專利權的有效期限。
『柒』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做了哪些修改
1、強化政府職能,來加強政策導源向。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風險性事業。沒有政府作後盾,沒有政府資助,單個個人或企業很難做到。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迅速轉化,首先是政府要加強引導,制定相應的政策。目前,我國已出台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換法是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專,規范科技成屬果轉化活動,加速科學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1996年5月15日通過,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現行版本為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修改。
『玖』 科技政策與法律法規的轉化法
第二十四條國家鼓勵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或者風險基金,其資金來源由國家、地方、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用於支持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科技成果的轉化,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第二十六條科技成果完成單位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當依法由合同約定該科技成果有關權益的歸屬。合同未作約定的,按照下列原則辦理:
(一)在合作轉化中無新的發明創造的,該科技成果的權益,歸該科技成果完成單位;
(二)在合作轉化中產生新的發明創造的,該新發明創造的權益歸合作各方共有;
(三)對合作轉化中產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權利,轉讓該科技成果應經合作各方同意。
第二十七條科技成果完成單位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合作各方應當就保守技術秘密達成協議;當事人不得違反協議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技術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許他人使用該技術。
技術交易場所或者中介機構對其在從事代理或者居間服務中知悉的有關當事人的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關於國家科研計劃項目研究成果知識產權管理的若干規定》
2002年3月,由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對在國家的科研經費支持下完成的科技成果產權的歸屬問題做了明確規定:
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識產權,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以外,國家授予科研項目承擔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可以依法自主決定實施、許可他人實施、轉讓、作價入股等,並取得相應的收益。同時,在特定情況下,國家根據需要保留無償使用、開發、使之有效利用和獲取收益的權利。
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10年(1991—2000)成就
1. 超常的發展速度。按53個國家高新區統計,2000年技工貿總收入達到9209億元,是1991年的105倍,平均年增長率為67.8%。
2. 巨大的經濟效益。2000年利稅總額是1991年的88.8倍,達到1057億元。人均工業產值31.6萬元,是1991年的5.1倍,是2000年全國平均值的10倍多。
3. 突出的社會效益。在高新區內創造了251萬個就業崗位,拉動區外就業人數為直接就業人數的5倍。高新區工業增加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迅速提高。1999年,蘇州佔46%、吉林佔39%、綿陽佔31%、北京佔27%、南京佔27%、西安佔22%、武漢佔21%、深圳佔11%,有效地改變著當地的產業結構。
4. 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迅速成長。至2000年底,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1萬家,其中技工貿總收入億元以上的達1252家,過10億元的143家,百億元以上的6家。
5. 開發了大量高新技術產品。區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份額達70%以上,近6000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在高新區實現產業化,許多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國外,參與國際競爭。2000年出口創匯186億美元,是1991年的103倍,1995年的6.3倍。
6. 聚集了大批科技產業化人才。至2000年底,高新區內大專以上科技人員83萬人,其中工程師以上40.8萬名,碩士近5.2萬名,博士9000多名,吸引留學歸國人員9700名。
7. 形成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良好環境。高新區的建立,全面推進和深化了科教體制、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全方位推進產權制度、分配製度、勞動人事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和條件。
『拾』 說明我國為什麼要修訂和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2002年12月28日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20.《關於加強科技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