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制度創新成果

制度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09 06:27:09

㈠ 中國農業取得巨大成就得益於什麼制度的創新

中國經濟,說到底是經濟資源的合理利用。
中國農業發展成就,主要就是高效配置農業經版濟資源。
從所有權制看,堅持完善了農村集體經濟所有制,將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逐步分置。
從經營體制改革看,進行了農村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資源合理配置。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充分發揮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從國家宏觀調控的角度,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將其作為重中之重。推進了一系列三農發展戰略與政策。如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

㈡ 如何建立健全組織工作創新成果評優制度

以思想解放推動組織工作創新發展

「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當務之要,也是實現組織工作創新發展的關鍵。組織部門要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列、當好表率、做好推手。

增強組織工作的科學性,在幹部隊伍建設上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發展。組織部門要真正從解放思想入手,深入分析科學發展觀對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組織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圍繞科學發展主題,把科學發展觀融入到領導班子建設、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中去,大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的公信力、執行力、凝聚力。大力加強幹部隊伍的能力、作風建設,著力打造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好、群眾公認、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集體。

拓寬組織工作領域,在服務大局中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發展。以深入開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動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引導廣大組工幹部從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貼近改革發展主戰場,加強和改進組織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把優質幹部資源向經濟建設一線、新農村建設一線、和諧社會建設一線傾斜,把各類優秀人才引導配置到最需要、最適合、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去,使組織工作始終與黨的中心工作同步推進,與改革發展的形勢需要相適應。

改進組織工作方式方法,在機制建設上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發展。正確面對和認真研究組織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幹部工作中,堅持把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選人育人用人的重要標准,用科學發展觀選人用人。逐步構建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要樹立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目標,逐步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夠有效發揮廣大黨員和基層組織先進性的組織工作體制機制。

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在提高組工幹部素質上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發展。組織部門要把解放思想貫穿於組工幹部隊伍建設始終,突出抓好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組工文化建設。要創新組工幹部培養鍛煉方式,堅持集中性的教育培訓活動和經常性的嚴格規范管理,提高組工幹部的能力素質,堅持既要在本職崗位上考驗和鍛煉組工幹部,又要在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工作中磨練和摔打幹部。要建立組工幹部崗位職責和工作規范,增強組織部門和組工幹部的執行力,確保組織工作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落實。

㈢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內容是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㈣ 談一談為什麼要將深化改革與推進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讓改革成果制度化

沒有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讓改革成果制度化,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國家不斷的進步。

㈤ 如何切實加強制度機制創新,為促進學習成果轉化運用創造條件

學習本身不是目的,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中共中央《關於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學習成果轉化制度,通過集體交流、媒體宣傳、內參反映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習教育成果及時運用於黨委和政府決策中。
一是要建立健全調研成果轉化制度。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求領導幹部每年寫一到兩篇調研報告。調研報告的形成,就是領導幹部運用所學理論解決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問題的一種思考,一種研究成果。由於領導幹部的身份,他們形成的調研成果可以拿到黨委會上、黨組會上進行集體交流,如果達成共識,就可以直接進入黨委政府的決策。這樣,調研成果就可以直接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政策,進而推動實際工作。當然其他有關部門形成的有價值的調研成果也可以報送決策部門參考。進入決策的研究成果越多,表明我們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成效就越大。
二是要建立健全先進經驗總結推廣制度。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包括一些基層組織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實踐中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許多創新經驗不僅適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而且也適合在其它地區推廣。這就需要建立一種總結推廣機制,讓更多的地方黨委政府能夠了解它、認識它、學習它,在自己的決策中借鑒它,讓它在更加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影響,發揮作用。這也是學習實踐成果的一種轉化方式。
三是建立健全內部情況反映制度。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些負面問題,有些問題已經產生比較嚴重的後果,並且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的是上級制定的政策有偏差,可能有些規定不符合地方實際。有的是上級政策基本正確,地方上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偏差。這些問題,我們經過調查研究,弄清了它的來龍去脈,寫出了調研報告,也提出了糾正錯誤的對策建議,但是不宜在媒體公開發表。這就需要通過內參的途徑反映上去,以便引起上層關注,在以後的決策中吸收借鑒,避免出現更大的錯誤。這是學習成果轉化為決策的一種特殊方式。

㈥ 制度創新是古今中外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

(1)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2分);文件:《權利法版案》。(1分)美國:三權分立權的共和政體(2分);文件:1787年憲法。(1分)
(2)中華民國確立了美國式的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2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落入袁世凱之手,北洋軍閥專制獨裁,民主共和徒有虛名。(2分)
(3)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制定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任答3點得6分)

㈦ 制度變遷理論與科技成果轉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依賴良好的環境和制度保障,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系統性的保障,科技成果轉化將步履維艱。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亟待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高新技術成果順利轉化。然而,傳統科技管理體制部門利益、條塊分割所造成科技與經濟脫節現象依然嚴重,舊觀念、舊體制的影響根深蒂固,嚴重阻滯和減弱了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科技創新活力。因此,必須通過制度變遷,實現科技進步與創新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激勵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科技和知識創新體系,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實踐中,制度創新重於技術創新(銀純泉,2003)。

(一)制度變遷中的產權理論與科技成果轉化

制度變遷理論認為,產權是構成制度框架的重要元素,產權結構的無效率必然導致制度結構的無效率,因此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產權結構的創新。明晰產權,調整不合理的產權結構,是推進改革和制度變遷進程的重要前提和有效力量。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其制度安排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特點,產權結構是有缺陷、無效率的,缺乏激勵和動力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影響了市場機制原動力作用的發揮以及知識運營家積極性和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借鑒諾思的制度變遷中的產權理論,必須重視產權改革,打破現行制度環境下科技成果產權界定的不明晰(產權的不明晰實際上是對創新權利的一種變相剝奪)和行政劃分產權的陳規,建立基於市場機制的利益分配原則,放手由創新和投資者根據成果開發和應用的實際進程協商解決科技成果產權分配問題,實現參與各方責權利關系的對稱(劉溶滄,2006)。當改革進展到深層攻堅階段以後,產權改革更需要解放思想,大膽推進,以便為制度變遷掃清障礙。

(二)制度變遷中的國家理論與科技成果轉化

諾思的國家理論指出,國家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政府是國家機構的代理人,政府代表國家界定和實施產權,並最終對經濟增長或衰退負責。可見,政府在制度變遷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政府在推動制度變遷中的主導和推動作用。考慮到科技成果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政府對科技成果轉化只是扶持和服務,其行為必須界定在「市場失靈」領域,要做到「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最終還要靠市場化運作將成果轉化為產業。在基礎研究領域,政府應加大投資,通過產權保護,產業政策、反不正當競爭、市場建設等方式,通過政策、法律、法規等規范的手段實施,避免因「市場失靈」而造成我國基礎研究下滑;在技術開發領域,政府應強調依靠市場的力量,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這樣,政府才能最有效率地使用有限的政府資源,促進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

(三)制度變遷中的意識形態理論與科技成果轉化

諾思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歷來注重意識形態作用的觀點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肯定了意識形態在制度變遷和經濟增長中的特殊作用,改變了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經濟人」單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設,解釋了人們有時表現的利他行為,解決了普遍存在的「搭便車」等機會主義行為的難題,認識到了道德倫理等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當前,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進程中,還存在著眾多不利於轉化的制度安排,必須對現有的制度進行變革。在制度變遷的同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要跟著發生較大的轉變,需要更大的理解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意識形態的約束作用和推動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借鑒諾思的意識形態理論,發揚以往注重道德倫理因素的優良傳統,重視意識形態的特殊作用。對於政府而言,就是要將法治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滲透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方方面面,以減輕改革的摩擦,降低改革的成本,從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制度變遷的過程,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

㈧ 基於制度變遷理論的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現狀

合理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國內學者從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投資機制創新、知識產權制度創新、體制創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風險投資機制創新

趙達薇(2004)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經驗,提出只有加快發展風險投資體系,才能彌補科技成果轉化階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籌資能力、國家財政支持、私人資金投入和銀行貸款之間的空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投資機制來保證風險投資資金充足。張興隆(2000)進一步認為風險投資體系的建立能夠激活資本運作市場,疏通融資渠道,使風險與權益有機結合,變過去那種單純的融資形式為投資、監管、參政議政有機融合的機制。這樣一來,對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論證更充分,評估更客觀,結論更准確。項目各方一旦達成共識,成果的轉化就得到了根本的保證。

張璞、張學東(2001)認為風險資本是適應高新技術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而成長起來的融資工具,通過風險投資機制的建立可以解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不足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立風險投資機制:以風險投資基金為主要形式,充分發揮民間力量,使風險投資來源社會化,鼓勵銀行、保險公司、企業集團向風險投資公司參股,活躍風險投資資本市場。提高項目評估、會計審計、法律咨詢和產權界定等機構的服務質量和信譽,發揮他們在風險投資活動過程中的作用。除證券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以外,我國還應建立一個全國性集中管理、統一監管、規范運作的第二板塊市場用以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為風險資本提供多層次的上市與退出投資渠道。政府應加強對風險投資的宏觀調控和引導,通過特別法形式,為風險資本運作提供特別的法律依據。政府還應運用稅收杠桿和優惠信貸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為風險投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胡薇薇(2006)對此持相同的意見,但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針對高新技術產品的科學評估體系,評估非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和收益,以減少風險投資企業的盲目性。

鄒東俊(2002)則從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角度指出,高校應與風險投資公司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夥伴關系。這樣,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可以揚長避短,優勢互補。高校在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在融資、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

(二)構建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

鑒於知識產權在制度變遷中的重要地位,對於知識產權的研究較豐富,各位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對策建議。

曹欽潤、蔣美仕(2004)認為知識產權制度障礙的本質是人為的社會體制或制度與科技發展內在客觀規律之間沖突的具體體現,可以綜合運用《財政法》、《產權法》及其他相關政策配合引導和開拓市場,通過市場自動合理配置科技研發資源和推動研發過程的良性運行,促進資本與技術、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從而實現官、產、學、研、商的一體化。

楊萍、張源(2010)指出科技成果的轉化需要建立在科技成果產權邊界清晰的基礎上,科技成果的產權邊界清晰將有助於科技成功產權所有者獲得合理的回報,增加科技項目研發的投入,也更有助於風險資金的進入。在科技成果的產權界限明晰以後可以通過科技成果的產權登記程序,完成科技成果的產權信息公布,這必然有助於科技成果信息平台的形成,使科技成果信息平台成為有源之水。

李序南(2004)認為我國在專利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缺乏專利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對專利戰略知識的了解和研究;二是沒有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和形成較強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專利知識產權制度創新的關鍵,就是要提高整體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對專利戰略的運用能力以及建立以市場為核心的企業自主技術創新體系。具體來說,就是加強專利戰略管理的組織建設專業人員的配備和培養,以促進企業專利運作機制的形成和完善;有選擇性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並改造一批傳統產業;對高技術研究成果的評價要從以發表論文數量與水平為主轉變為以獲得發明專利為主;將使用權和收益權更多地讓利給承包單位和發明人,以利益機制調動專利發明人和實施人的積極性;建立支持海外專利申請的政府基金制度,使我國民族工業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保護,通過採取一系列稅收減免制度和專利產品的政府采購制度,帶動企業開展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的活力;建立產學研合作和企業合作共享機制,實現創新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與使用;通過產權流動組合機制,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多渠道、多投資主體參與技術創新合作和科技投入動力機制的形成;加強專利信息發布和交流制度建設,促進專利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專利流通。

郭洪波(2005)通過對比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制度,發現相對於經濟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在激勵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還有完善空間。建議從下列幾個方面完善:完善知識成果產權歸屬制度,對《專利法》、《著作權法》中「職務成果」與「非職務成果」做出明確、具體的界定,並增加可操作性,以解決科研單位與科技人員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權益平衡機制。降低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的期限,切實改變申請專利人的時間成本過高的問題。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股權化的法律制度,對知識產權投資的定義、種類、作價方式、出資比例、出資方的權利義務等做出規定,以激勵科技知識成果的迅速轉化。在科技成果轉化法律制度中增設懲罰性損害賠償規定,為科技創新主體及權利人提供更充分的司法保障。

趙達薇(2004)從分配的角度討論產學研聯合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指出在產學研聯合的實踐中,多以技術轉讓的一次支付方式為主,這種分配方式難以體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不利於產學研聯合的良性發展,建議逐步建立起產學研合作創新利益與風險共擔的責任制度,實現分層次、分階段分解風險責任,使收益的大小取決於投資的多寡、項目進展主動權的控制等因素。

冷俊峰、李明生(2008)從知識產權發明者的角度出發,指出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要建立專利等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對科研成果要多方籌集經費,積極申請專利,形成專利創造、保護、應用體系。考慮到專利等知識產權對科技人員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可以根據《合同法》和《專利法》的規定,約定單位與科研人員個人知識產權的權屬比例,進行有效的產權分割,通過明晰產權,為專利成果的有效轉化打下基礎,還可以防止科技人員對分配方式的不滿意所造成的成果流失。

錢鋒(2011)則從專利權質押融資的角度建議政府建立專業權威的技術評估機構以防止不同機構對專利權價值評估的結果差距較大。盡快制定專利權質押貸款政策及其相關的評估、流轉、擔保、貼息等政策,構建相應的運作平台、操作規程和專家庫並設立專利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銀行發放的專利權質押貸款進行風險補償。

郭百濤等(2003)則指出了專利文獻的重要性,強調專利文獻是集技術信息、法律信息、經濟信息於一體的信息載體,蘊藏著巨大的戰略信息資源,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可為國家的科教興國和技術創新工程提供戰略決策依據,促進科技成果信息流通,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

(三)科技成果轉化體制創新

制度會形成一種外在的壓力,促使相關各方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於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主要有下列觀點:

伍湘(2002)認為我國科研和生產兩分離的現狀使高技術成果難以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應實行政研分開,鼓勵科研院所以合理的方式進入企業,或按企業化方式運作,以縮短科學、技術、生產彼此之間的距離,促進潛在生產力迅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張璞、張學東(2001)也指出目前科研院所所屬的企業存在股本結構過於單一、企業體制運作不夠規范、企業資產界定不清等問題。建議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把科研院所向企業轉制,少數大型科研院所可組建成控股公司,行使國有資產經營與產權管理。對於中小型科研院所,可轉製成科技型企業,或直接進入大企業集團,或轉變成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進行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和咨詢、技術培訓的知識密集型企業,或成為中介服務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

梅昌超(2003)認為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忽視科研成果市場開發前景的評價體系導致科研與市場脫節。建議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科技體制;改革科研經費撥款制度,對大多數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減少政府撥款,實行技術合同制,迫使其科研工作更多地面向市場;發展技術市場,推動技術成果的商品化;改變科研機構與企業相脫離,研發、中試和成果的產業化相分離的現狀,推動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的分流與重組,鼓勵科研機構轉制或進入企業;國家直接評價體系范圍縮小,主要用於「直接控制項目」,鼓勵理論型研究;建立市場評價體系,用於「市場主導型項目」,主要以成果轉化收益和社會評價形式出現;激發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把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作為研究機構的科研立項、經費投入和評估的重要指標。

譚華等人(2010)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先決條件是科技成果本身是優質的,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質量,應對那些技術先進、應用性強、有明顯經濟效益並能自創條件盡快完成研究任務的選題在立項、申報予以傾斜;在項目研究進程中,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督促;在成果鑒定時,嚴格按程序執行成果鑒定,保證鑒定質量。除此以外,要正確確定科研投資的比例並逐步形成制度化,既要加強應用研究和科技開發,促進成果轉化,又要保證基礎研究工作的科研後勁。要徹底改革科技立項、科研選題、課題組織、成果評審及職稱評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科技項目立項選題,要立足和面向市場,一切以市場競爭力、市場效益、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技成果的評審,要拋棄完全由「專家評審」的弊端,建立起「專家評審」與「市場評審」,「用戶評審」和「管理評審」相結合的新機制,真正實現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與生產應用和市場經營的內在結合。

(四)其他相關研究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種制度創新外,很多學者還從其他角度給出了制度變遷的建議。

王水平、蔣寒(2005)等學者指出,當前我國的技術市場發育仍不夠完善,科技服務中介機構成長不力,經紀技術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較低,使得技術市場的交易規模及成交率受到嚴重製約,要改變這種現狀,應該進一步完善對技術市場的宏觀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秩序,並促進技術市場在規模、結構、水平和管理上的發展。推動技術市場與信息、勞務、金融、產權等市場對接,構造全國性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並通過政策、資金上的支持,重新配置,合理利用高校的科技資源,不斷完善技術市場,建立市場領域和公共領域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楊萍、張源(2010)從信息平台的角度指出,科技成果信息平台的缺失會導致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無法適時地根據供求制定引導性的政策,從而致使科技成果轉化的「官產學研」一體化鏈條無法建立的惡性循環。通過交易市場的建立,企業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尋求資金、技術成果,應用多種組合,始終在科技成果產權流轉與整合中保證獲得最大收益。

㈨ 請列舉近代人類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成果一例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

三權分立指:司法權、行政權和立法權的相對獨立。在歐美,三權分立很好的實行了「憲政」的主旨思想。實現了依憲治國的目的,也是法治國家的根本面貌。

謝謝

與制度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