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2017國際醫學學術成果交流高峰論壇
就是一個對中西醫學術成果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的一個高峰論壇。。
後期還要舉行一個精神疾病臨床先進診療技術推廣活動。。
② 我國有哪些醫學成就,對治療有很大幫助的
我認為呢,《神農本草經》是個充滿智慧的醫學成就,又稱《本草經》版或《本經》,現存權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經過代代口耳相傳,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其中記載了365種葯物的療效,多數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葯;其中辨證用葯的思想,所論葯物適應病症能達170多種,對用葯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本經》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它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的初步建立。如果認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忙採納下
③ 20世紀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及其成果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他們發現了核糖核酸(RNA)干擾機制,這一機制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療法。
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他們發現了導致人類罹患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罪魁——幽門螺桿菌,革命性地改變了世人對這些疾病的認識。
2004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他們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做出貢獻,揭示了人類嗅覺系統的奧秘。
2003年,美國科學家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上獲得關鍵性發現,這些發現最終導致核磁共振成像儀的出現。
2002年,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約翰·蘇爾斯頓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他們為研究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調節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1年,美國科學家利蘭·哈特韋爾、英國科學家保羅·納斯和蒂莫西·亨特。他們發現了導致細胞分裂的關鍵性調節機制,這一發現為研究治療癌症的新方法開辟了途徑。
2000年,瑞典科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松、美國科學家保羅·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爾。他們在研究腦細胞間信號的相互傳遞方面獲得了重要發現。
④ 屠呦呦的科研發現成果,對醫學界有什麼重大影響
自諾獎獲得者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以來,她和她的科研團隊在青蒿素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葯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17日被中國官方媒體稱為放「大招」。據報道,屠呦呦團隊還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葯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到底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具有哪些重大意義?又會如何進一步拓展青蒿素應用前景造福全球呢?《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相關領域權威專家
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表示,截至目前,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癒的瘧疾病患已達數十億例。屠呦呦團隊開展的抗瘧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貢獻不可估量。
治療紅斑狼瘡潛力巨大
屠呦呦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根據屠呦呦團隊前期臨床觀察,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相關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該臨床試驗一期於2018年5月正式啟動,設計樣本共120例。該臨床試驗項目負責人、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學系主任張奉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臨床試驗一期沒有發生非預期不良事件,驗證了葯物的安全性,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二期。」
⑤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⑥ 基因工程在醫學方面有哪些成果
在醫學方面基因工程的應用是製造「超級葯物」以消除遺傳疾病及癌症、艾滋回病一類絕症,其方向主要答是採用基因重組技術,使人體恢復胰島素生產功能,根除糖尿病;製造抗癌葯物,使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或消滅癌細胞,以根治癌症;培養防治艾滋。
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宣布鳥類起源於恐龍病、肝病、小兒麻痹症等病症的疫苗;修改有缺陷基因,消除遺傳疾病;在水果或食用植物中轉移葯物基因,培育有免疫功能的水果。基因還可培養用於人體的動物器官。
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宣布鳥類起源於恐龍
⑦ 542年中國已有哪些著名的醫葯學成就
孫思邈的《千金抄翼方》和《千金要方》堪稱中國醫葯學的「網路全書」。
孫思邈系統地總結了唐代以前,我國的醫葯成果。
結合自己數十年行醫的臨床實踐的豐富經驗,於71歲時(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編成了《千金要方》30卷。
之後,孫思邈又深感《千金要方》不足以全面反映自己鑽研典籍、行醫看病的心得體會和新獲得的珍貴醫葯知識。
又用了30年——到孫思邈逝世前一年,續編定了《千金翼方》30卷。用以補充《千金要方》的不足。《千金要方》中有合方、論5300多首,載醫方6500多個,共232門。
《千金翼方》共189門,合方、論、法2900餘首。這兩部醫典在我國世代相傳。
⑧ 醫葯學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中國古代醫葯學成就表
主要是扁鵲,張仲景,華陀,孫思邈,李時珍,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①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②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③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3)隋唐時期:①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③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要點.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本草綱目》對葯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徵等方面的新認識.
⑨ 中國古代的醫學成就有哪些
1、先秦時期
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著作:《漢書·藝文志》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佚。現存《難經》系後人託名扁鵲之作。
2、西漢時期
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3、東漢時期
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葯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葯理論精髓。
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
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葯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葯試製成功,他又把麻醉葯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4、隋唐時期
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千金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網路全書。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
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5、明清時期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⑩ 2019諾貝爾醫學獎研究成果給中國患者帶來了什麼
北京時間10月7日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門扎,三位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因為「探索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變化「獲取」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個發現將今後,將探索更多潛在的治療靶點,包括腫瘤、代謝、炎症性腸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威廉·凱林提出,氧氣是生命的基礎,毫無疑問,許多疾病都是由缺氧引起的這時,我想到了貧血、心臟病和中風,以及實體瘤。因此,當我們知道這個途徑,我們可以開發新的葯物,可以激活或切斷這個分子途徑。威廉·凱林還舉了一個例子,一種新批準的貧血葯物使人們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氧氣來產生更多的紅細胞我們希望這種葯物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和中風,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疾病的原因也是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給相應的組織和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