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教學成果
教學成果指的是
在一學年度裡面
你的教學研究以及方法
有達到什麼樣的效益
以及產生的影響
主要看各校的要求以及規定為主
Ⅱ 如何展現教育教學成果
1.教師的腦力勞動和學生的腦力勞動相一致。教育過程的技巧就在於,要使學生的作業形式反映出他們的思維過程,使教師有可能根據學生活動的外部表現來判斷,學生是怎樣思考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等。如果教師要等到上課結束後才去了解學生哪裡懂了、哪裡不懂,那麼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3.注意力並不靠什麼專門的教學方式來維持,而是首先取決於學生腦力勞動的性質。目標明確、思想專注——這才是注意力的主要泉源。應當盡量做到使思維的努力和意志的努力統一起來。
5.記憶力過度疲勞——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須特別細心地對待記憶力這件嬌嫩而精細的東西。有一些思想和片語是特別難記的。無論如何不應當使兒童的記憶力過度疲勞。當你剛剛發現疲勞的徵兆時,你就要設法給兒童變換一種不需要隨意識記的活動去做。
這些記載是進行概括性總結的素材。按照同樣的原則,在一星期末的時候,把日常工作中其他方面的概括性的想法記入記事簿。如:檢查教師的課時計劃,查看書面作業、教室日誌,觀察復雜的教育工作,特別是有關師生之間、各個班級和各個年齡的集體成員之間的精神交往的問題等。下面是在一個星期末所寫的幾條:
1.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師是不把教材的提綱寫進課時計劃的。他的知識就在自己的頭腦里。課時計劃只不過是對教材的教學論的加工而已。這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如果教師死守住講課提綱,如果教師很費勁地尋找著他要講的話,那麼學生就很難聽懂教師所講的東西的意思,他們的頭腦里就會是一團亂麻。
……
下面我再舉出在幾個星期的末尾所寫的關於教育工作的幾條想法:
1.集體對個人的教育作用應當是非常細致的。不要讓學生(特別是少年)感到,人們專門地「整」他是為了拿他作靶子來教育別的人。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在集體與個人的相互關
繫上可能出現的最不好的現象之一。它會使少年學生對自己的命運抱著無所謂的、滿不在乎的態度。不要讓學生感到他是供人做試驗用的兔子。
2.擔任少先隊輔導員的女教師到區里的一所學校里參加一次討論會。她回來說:那裡舉行了一個有關道德問題的示範性辯論會。一群七年級學生在那裡辯論,二十位輔導員在旁邊深入思考地研究「教育過程」。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可以把學生的心靈拿來供展覽用嗎?這種做法不是在少年身上培養虛偽的作風嗎?
我覺得,教育教學日記就是這樣實在、有針對性的,有實效的靈動的隨筆記錄,而不是文采斐然、詞藻華麗,內容經過精雕細琢,用來發表的所謂作品。因為教育教學日記真的是用來為你最好的作品:學生服務的。
Ⅲ 教育教學成果和教科研成果有什麼區別
它們表現形式不同:
教育教學成果指的是:如:學生成績、學生及個人榮譽證書、某一研究所獲獎項 等。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等。
拓展資料:
科學研究成果
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並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
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產力,也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富、智力的資源。科研成果應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條件:
(1)科研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創造性是指前人所沒有或國內外所沒有的.理論上有新的創見,技術上有新的提高。先進性應該在成果的技術價值和技術水平上有所提高;
(2)科研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初經濟價值),並得到社會的公認。既要有實用性,又要符合科學規律,具備實施條件,滿足社會要求,經濟價值高。
(3)科研成果必需經過技術鑒定或評審。鑒定或評審應實行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Ⅳ 省優秀教學成果具體指什麼
優秀教學成果獎 收縮 教學成果能充分展現高等學校重視教學建設、重視教學改革、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一個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綜合實力的體現
Ⅳ 省優秀教學成果具體指哪些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Ⅵ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幾個證書,而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必須以本職工作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忌脫離實際的"學術"研究。
3、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應從工作的歷程中逐步對教育科研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科研活動。
4、運用科學方法。在研究過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要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思考,不斷積累,加強交流和研討,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規律和方法。
5、做到堅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為,而應貫穿教育生涯的始終。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實效,關鍵在堅持,堅持就能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科研成果
Ⅶ 教學成果 中的認識成果是什麼意思
1、促進教師更好、更快地發展通過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被評價人都能夠了解授課版教師實施權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發現授課人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認識及操作各環節、步驟中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通過評價人與授課人的相互交流,去發揚長處、解決與修正不足,從而使雙方加深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和認識,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2、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授課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整體表現和基礎狀況,如科學思維、基本技能、學習態度、知識基礎等等。這樣,評價人與授課人就可以針對學生實際,深入探討研究,找到與之相對應的、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比例。3、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完善與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可以對一種新的物理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實驗改進等方面進行檢驗與完善。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授課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對不合理部分及時地進行分析、研討,尋找解決的策略,從而使該教學改革實驗在不斷地被檢驗的過程中得到修正、發展和完善,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
Ⅷ 教育教學成果及效果是指什麼方面
教育科研課題應具來有源的特點編輯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Ⅸ 什麼是教學成果獎
教學成果獎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內基礎教育容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
拓展資料:
申報材料:
1.反映成果的總結
2.教學成果鑒定書
3.視頻
支撐材料:
1.示範中心實驗教學情況統計表
2.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情況
3.學生發表的學術論文
4.校際共享合作協議
5.承辦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研討會一覽表
6.示範中心面向校際開放、共享的實驗實訓一覽表
7.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批准文件
8.學生獲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技術資質證書
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
10.公開發表的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1.出版及自編的實驗教材
Ⅹ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