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是有來源的,通常來源於項目,專利等,種類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都屬於科技成果,一般以項目驗收或成果鑒定、專利申請作為成果形成的依據;而科研成果轉化則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
舉個我最近報高企的例子,我寫了13個科技成果轉化,其中,8個科技成果來源寫項目RD**(因為我3年間只有8個項目實現了成果轉化),5個寫了來源於公司某個專利(或者寫來源於三年前項目),然後在成果轉化結果寫上PS**(當然有些可以寫樣機,樣品),假如寫PS的即是產品,可用檢測報告或新產品證書或產品標准或銷售合同或發票等證明,(我只有8個產品轉化),轉化結果也可寫上樣機、樣品,用實物照片、查新報告或樣機說明書證明.這里有一點要指出,多個成果的轉化成果可以是同一個產品.比如我的PS02,該產品是一設備,他同時由成果(項目RD 01一種噴液方法的研究)和 成果(項目RD02 新型包裝機械的研發 )一起轉化的.
⑵ 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情況如何
進三十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轉化率確不甚理想.我國科技成版果轉化過程中主要權存在問題是,科研機構缺乏資金支持,部分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場需求,企業和科研機構之間缺乏協調性的問題.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必須改變這種現狀形成企業引導科技創新,科技促進市場發展的良好循環.
⑶ 科技成果轉化是什麼意思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⑷ 成果應用,產業化銜接情況怎麼寫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專價值的科技成果所屬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的概念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當包括各類成果的應用,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技能的加強,效率的增加等等。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生產力包括人、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因此科學技術這種潛在的生產力要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最終是通過提高人的素質、改善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來實現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廣義的科技成果轉化是指將科技成果從創造地轉移到使用地,使使用地勞動者的素質、技能或知識得到增加,勞動工具得到改善,勞動效率得到提高,經濟得到發展。狹義的科技成果轉化實際上僅指技術成果的轉化,即將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成果從科研單位轉移到生產部門,使新產品增加,工藝改進,效益提高,最終經濟得到進步。我們通常所說的科技成果轉化大多指這種類型的轉化,所講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就是指技術成果的應用數與技術成果總數的比。
⑸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⑹ 項目成果目前的應用、轉化情況及其前景分析
本專題所研發的鑽機及配套鑽進施工技術不僅能大幅度提高物探爆破孔施工效率,而且能有效地滿足復雜不穩定地層快速鑽進成孔,同時還可滿足工程地質鑽探、水文水井鑽探、地源熱泵施工鑽探、地質勘探取樣鑽探等。因此,該設備及技術方法為地震物探鑽進成孔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法和支撐。本成果准備用於目前正在實施的深部探測地震剖面施工項目中。由於常規鑽進方法對於復雜不穩定地層沒有十分有效的技術措施,而本設備及技術方法對破碎地層較有效,所以在未來復雜地層地震物探爆破孔施工中無疑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另外,該鑽機是一種多功能鑽機,對於加速我國西部地區地質找礦鑽探施工市場也將有良好應用前景。目前承擔試制的廠家在積極進行產品宣傳,並准備小批量投產,以滿足不同地質鑽探需求。
⑺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新形勢下,我國對於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進行了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技術成果轉化的政策,取得了不少成績。
(一)技術市場發展良好
我國技術市場充分發揮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大批科技成果通過技術市場交易實現了經濟價值,技術市場合同交易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2011年,我國技術市場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256428 項,成交金額4763億元,同比增長11.7%和21.9%。合同成交金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0%,佔全國 R&D經費投入的54.8%,較2010年分別提高0.03個百分點和3.00個百分點。技術合同質量繼續提高,平均每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85.7萬元,同比增長9.3%。我國技術市場繼續保持穩定較快的良好發展勢頭,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技術產權交易正變得日益活躍,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助推器」(萬金榮,2006),為助推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高技術產業和產品發展勢頭良好
高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對於加強科技對經濟支撐作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義重大。2011年,我國高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總產值創歷史新高,突破了 8萬億元,達到 88433.9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實現利潤5244.9億元,增長7.5%。2008年因受金融危機影響,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率降到最低的5.0%(按可比價計算)。2009年以來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速開始逐步回升,至2011年增速達到18.4%(表4-4)。
表4-4 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及實現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歷年《中國統計年鑒》。
高技術產品具有高研發投入、高附加值的特點。高技術產品的產生與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及高技術產業化的能力。2011年,我國高技術產品貿易基本從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走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達到5488億美元和463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到10120億美元,產品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達到856億美元,均為歷史最高水平(表4-5)。從增長率看,出口額、進口額和進出口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1.5%,12.2%和11.8%。從貿易出口的主要方式看,雖然加工貿易(包括進料加工貿易、來料加工貿易)仍然佔主要地位,但是其比重不斷下滑,而一般貿易比重逐步上升。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一般貿易所佔比重仍然有較大上升空間。
表4-5 高技術產品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歷年《中國統計年鑒》。
(三)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和計劃
我國有關政策法規在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機制方面起著越來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法規和政策。除核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1996年)以外,還包括各地的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促進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科技中介機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政策規定,與科技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科技獎勵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以及星火計劃、火炬計劃、「863」計劃等一系列高技術產業發展計劃,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起到了很好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政府不僅僅局限於已有的政策法規,還在不斷地調整和修訂相關政策,並制定適應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發展需要的科技發展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如:2011年,實施寬頻移動通信、數控機床等重大專項推動成果應用和產業化,依據《關於加快發展民生科技的意見》加快民生相關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通過《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強化對科技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此外,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加大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新型產業創投計劃累計支持設立61家創業投資企業,投資創業企業108家。這些計劃在促進科技、經濟相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科技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科技服務機構是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轉化、擴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資源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我國科技服務機構發展迅速,為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孵化器900多家,孵化器企業3.6萬家;全國已成立技術交易服務機構2萬余家,常設技術交易場近200家,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02家(2011年新認定68家);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總數2000多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241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284家(2011年新增36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38家(2011年新增3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58家、國際大學科技園86家;創業投資機構700多家,還有相當數量的科技風險投資中心、科技評估機構、專利代理機構、科技招投標機構、各類行業協會、專業技術協會等都取得了快速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功能較為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為推動我國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加大了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資金投入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國家各級政府加快了科技產業化環境建設的步伐,加大了科技產業化資金投入。2010年,國家級火炬計劃5428個項目共落實資金730.8662億元,其中來自政府資金22.6685億元,企業自有資金470.8162億元,金融機構貸款資金162.4995億元,分別佔到位資金的3.1%、64.4%和22.2%。國家級星火計劃共實施2810個項目,落實資金134.1770億元,其中政府撥款7.7273億元,所佔比例為5.8%;企業自籌資金80.2289億元,佔59.8%;銀行貸款27.9355億元,佔20.8%。地方政府財政科學技術功能支出中用於技術研究與開發(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與擴散)項目研究的費用為639.7億元,占支出總額的40.3%;用於科技條件專項(包括建立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科技條件專項)以及科學技術普及的費用為136.2億元,佔8.6%。此外,國家還通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相關計劃,強化了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表4-6)。2011年,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共立項6545項,財政撥款37.7億元;火炬計劃立項2108 項,財政支出3.2億元;新產品計劃項目1384項,中央財政安排經費共計3.0億元(陳磊,陳瑜,2012)。
表4-6 2010年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項目中央財政撥款情況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歷年《中國統計年鑒》。
(六)加強了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保護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中國加入WTO 以來,政府加快了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步伐,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並制定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條例,在保護知識產權問題上做出了持續不懈的努力。新時期,我國更加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每年都出台當年的《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2012年還審議通過了《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將知識產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目前,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已基本完備,並與國際標准接軌。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成效,主要表現在加強和完善了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法工作;另外還表現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主體其自身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知識產權申請和受理率不斷增加,而且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所佔比重不斷提高。
⑻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通過多種途徑轉化科技成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總體情況並不樂觀,依然存在成果轉化率低、中試環節薄弱、風險投資機構不完善等問題。
(一)科技成果多,但成果轉化率偏低
科技成果轉化率是反映科技成果轉化的最直接的綜合性指標。但目前該指標缺乏一致的統計口徑和明確的計算方法。在反映科技成果轉化的指標中,存在著科技成果應用率、推廣率、轉化率等多種概念,不僅名稱多樣,而且統計方法不盡一致。目前相對一致的觀點是: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據統計,我國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超過4萬項,但科技成果轉化率約為25%,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與發達國家平均80%轉化率的差距甚遠(王順兵,2011)。全國平均水平專利實施率僅為30%,高等院校中七成以上的專利,包括許多原創型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施(王順兵,2011)。
從近年來公開發布的科技統計數據看,2004年以來,我國專利申請數量和技術市場成交額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則表現出波動特徵,變化不明顯。通過對比國內外技術合同成交額,發現國內技術合同平均交易額仍遠低於國外引進技術合同的平均交易額,進一步證實了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轉化速度慢的現實。然而,國內科技成果轉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危害是花費高昂的代價。國家花費大量經費支持的研發,成果並未得到充分應用,而是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不但造成投資-收益嚴重偏低的局面,也不利於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本國核心技術研發,限制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另外,還往往由於引進技術不適應國情等原因,使引進的技術無法發揮有效作用,造成盲目引進技術、浪費國家財力的結果。
(二)中試環節薄弱
科技成果是人們通過對客觀世界改造而獲得的具有理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勞動成果,但從根本上來講仍是知識形態表現的生產力,需要通過中試進行篩選、驗證、改進、完善實驗室成果或理論成果,消除各種不確定性才能解決知識形態的隱性生產力與產業化的現實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圖4-5)。另外,在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新技術實現轉化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資金風險,需要中試環節的放大、檢驗、試制、試銷,解決在成果研發階段考慮不到或不全的問題,為實現產業化鋪平道路。可以說,成果由試驗室進入中試放大試驗是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商品的關鍵環節。然而,目前我國科技成果的中試環節缺失,全國每年列入中試的重大成果不到全年重大成果的5%,科研單位和企業也因為中試放大的風險性而不願意承擔中試工作。研究者以完成科研成果為目標,忽略了對原始科技成果的二次開發;企業則希望拿到成熟的技術投入生產,或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將實驗室成果直接進入工廠生產,使很多沒有想到的問題在工廠開工中暴露,最終導致成果轉化以失敗告終。
(三)風險投資機構不完善
風險投資來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成為解決科技成果產業化資金短缺的最關鍵、最有效的手段。我國雖然早在80年代中期就開始發展風險投資,如1985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我國第一家專營風險投資業務的金融機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1992年深圳風險投資基金成立,然而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總體來說還是在起步階段,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與完善,資本市場發育不全,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甚至還比不上周邊的一些國家,風險投資在科技成果轉化中所起的作用並不明顯(萬金榮,2006)。綜合考察目前我國已轉化的科技成果中,靠風險投資的不足5%。可以說,風險投資已成為嚴重製約我國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因素。此外,由於風險投資意識薄弱,缺乏風險防範機制,不少企業蒙受重大損失,導致部分企業傾向於短平快的項目開發,重大高新技術成果極少有人問津;對一些轉化周期長,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大的項目,銀行的積極性也不高。因為傳統的商業銀行運行的基本原則是經營的安全性,而科技成果產業化最突出的三個特點就是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由於資金的投入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特別是在中試階段,需求量很大,傳統的商業銀行遠遠不能滿足科技成果產業化對資金的需求。金融機構貸款對科技活動支持作用與國外相比相距甚遠。民間資本由於沒有好的回報機制,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很少。總體上看,風險投資機構不健全,運行機制不完善,運行環境不完備,成為我國風險投資資金匱乏、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圖4-5 中試環節示意圖
⑼ 政研論文申報表中的成果轉化情況怎麼填
預期成果形式、去向和效益
就是說讓你填課題最後能產生什麼成果。
成果一般是發表SCI論文幾篇、申報專利幾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