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聯網 在中國發展怎樣啊
第一,我國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感測網技術研究,研發水平處於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感測網領域,我國是標准主導國之一,專利擁有量高;
第三,我國是能夠實現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
第四,我國無線通信網路和寬頻覆蓋率高,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
第五,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物聯網發展。
高校研究
物聯網在中國高校的研究,當前的聚焦點在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作為「感知中國」的中心,無錫市2009年9月與北京郵電大學就感測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簽署合作協議,標志中國「物聯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協議聲明,無錫市將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建設研究院,內容主要圍繞感測網,涉及光通信、無線通信、計算機控制、多媒體、網路、軟體、電子、自動化等技術領域,此外,相關的應用技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
廣工作也同時納入議程。
為積極參與「感知中國」中心及物聯網建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保持、擴大學校在物聯網研究領域的優勢。南京郵電大學召開物聯網建設專題研討會,及時調整科研機構和專業設置,新成立了物聯網與感測網研究院、物聯網學院。2009年9月10日,全國高校首家物聯網研究院在南京郵電大學正式成立。新華日報記者探訪了南郵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中心」,這里的研究者與「物聯網」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實驗室,一些「物聯網」產品已經初見雛形。此外,南郵還有系列舉措推進物聯網建設的研究:設立物聯網專項科研項目,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物聯網建設的研究;啟動「智慧南郵」平台建設,在校園內建設物聯網示範區等。
世界第一塊工業物聯網晶元
2012年由重慶郵電大學研發的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國際工業無線標準的物聯網核心晶元——渝「芯」一號(uz/cy2420)在渝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在工業物聯網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為我國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的國際競爭話語權奠定了堅實基礎,對加快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第一家高校物聯網工程學院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學為進一步整合相關學科資源,推動相關學科跨越式發展,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物聯網產業發展,江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江南大學通信與控制工程學院合並組建成立「物聯網工程學院」,也是全國第一個物
聯網工程學院。
2012年6月,教育權威數據在物聯網愛好者論壇建立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物聯網學校查詢系統,專為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服務,方便大家查詢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院校。
科技園
2011年4月,長安大學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大學,推動陝西省(國家物聯網中心)相關學科跨越式發展,推動地方經濟,服務物聯網產業發展,長安大學和西安滻灞生態區共建長安大學科技園」,也是全國第一個擁有直接服務於物聯網板塊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項目描述:佔地面積80畝,建築面積130000平方米,長安大學聯合具有較強技術轉化實力的企業打造物聯網產業園區,依託西安地區科研綜合實力和人才優勢,重點發展超高頻RFID、高端感測器的研發及技術轉換轉讓,打造物聯網器件集散、物聯網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集聚、物聯網產品展示以及研發辦公、商業配套。
目標招商企業(項目):項目主要吸引物聯網集成技術、軟體開發及產品銷售企業入區經營;吸引智能物流、環保、交通、電網、安防、家居等六個主要門類的研發服務類企業和項目入園。
開源項目
開源軟體無線電技術對無線電的行行業業影響頗深,對物聯網的研究也不例外。GNU Radio 是免費的軟體開發工具套件。它提供信號運行和處理模塊,用它可以在易製作的低成本的射頻(RF)硬體和通用微處理器上實現軟體定義無線電。這套套件廣泛用於業余愛好者,學術機構和商業機構用來研究和構建無線通信系統。GNU Radio的應用主要是用 Python 編程語言來編寫的。但是其核心信號處理模塊是C++在帶浮點運算的微處理器上構建的。因此,開發者能夠簡單快速的構建一個實時、高容量的無線通信系統。盡管其主要功用不是模擬器,GNU Radio 在沒有射頻 RF 硬體部件的境況下支持對預先存儲和(信號發生器)生成的數據進行信號處理的演算法的研究。
政府措施
中國將採取四大措施支持電信運營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這些措施包括:
突破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創新。同時結合物聯網特點,在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時,研發和推廣應用技術,加強行業和領域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以應用技術為支撐突破應用創新。
制訂中國物聯網發展規劃,全面布局。重點發展高端感測器、MEMS、智能感測器和感測器網節點、感測器網關;超高頻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間件產業等,重點發展物聯網相關終端和設備以及軟體和信息服務。
推動典型物聯網應用示範,帶動發展。通過應用引導和技術研發的互動式發展,帶動物聯網的產業發展。重點建設感測網在公眾服務與重點行業的典型應用示範工程,確立以應用帶動產業的發展模式,消除制約感測網規模發展的瓶頸。深度開發物聯網採集來的信息資源,提升物聯網的應用過程產業鏈的整體價值。
加強物聯網國際國內標准,保障發展。做好頂層設計,滿足產業需要,形成技術創新、標准和知識產權協調互動機制。面向重點業務應用,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究,建設標准驗證、測試和模擬等標准服務平台,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實施和應用。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整合國內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國內自主創新研究成果推向國際。
專項資金
權威人士日前向記者表示,首批5億元物聯網專項基金申報工作已啟動,共有600多家企業申報。工信部已篩選出100多家符合條件的企業。物聯網專項基金總計50億元,預計5年內發放完畢。
工信部、財政部4月聯合出台物聯網專項基金相關管理辦法。該基金將重點支持技術研發類、產業化類、應用示範與推廣類和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四大項目。已形成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網路通信相關技術和產業支持能力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但感測器、RFID (無線射頻技術)等感知端製造產業、高端軟體與集成服務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我國大陸共有450餘家從事敏感元件及感測器生產廠家,但外資企業佔67%。 據透露,申請首批物聯網專項基金企業多為中資企業。通過物聯網專項基金引導,有關部門希望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加快產業培育和發展。
三角平台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基於自身擁有的龐大行業及高校資源,打造出中國物聯網共贏圈--三角平台。在這里有三種角色:學生/待業、教師/高校、企業/獵頭。任何想要了解或者涉足物聯網的人員,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定位和需求。利用先進的物聯網理念和讓大家都可以獲利的目標,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希望可以在中國營造一個良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物聯網氛圍。
B. 我國物聯網技術發展如何
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電子發燒友網工程師 ? 2018年06月04日 17:40 ? 2453次閱讀 0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
我國的物聯網產業布局這方面算是開始比較早,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促使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全國物聯網產業的市場規模大幅度增長,形成了一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的產業體系。
近日,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成果徵集新聞發布會在南京召開,物博會組委正式面向全球徵集物聯網領域最新科技成果。發布會期間,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楊恩輝在接受中經社江蘇中心訪談時表示,我國加快物聯網技術創新,應雙向發力,一方面要加大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以生活及文化需求為導向進行研究。
楊恩輝說,近一時期,我國晶元技術存在的短板引發各界關注。我國在晶元技術上與國外的差距,基本體現出我國物聯網技術與國外的差距。加快物聯網技術創新,我國必須要從國家層面匯流排布局,加強基礎理論源頭創新,研究共性基礎技術,並在此基礎上一步步將理論實踐化,最終推向市場服務社會。這既是我國對全球基礎科學的貢獻,也可以提高國際名聲。
據《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8萬億元。
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大多仍停留在基於國際先進核心技術、根據實際應用需求加以改進創新的層面,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度較高,缺乏原生態創新,也缺乏擁有強大技術實力和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此外,我國潛心研究核心技術基礎的自主創新人才也相對較少。
楊恩輝認為,這一現狀與我國的教育、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圍有一定關系。西方國家更傾向於相對分散的居住環境,而不同的環境促使他們必須在各自的環境條件下自主思考,從而開展適宜的技術研究。我國則更傾向於彼此之間相互影響,自主創新意識相對薄弱。
對此,他建議,我國在基礎教育時,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避免跟風研究。這種自主意識主要表現在,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思考,在實際中發現問題,並了解自己是否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這個問題是不是對國計民生有價值等,從主觀層面促進自主創新。
此外,楊恩輝強調,我國物聯網技術在應用層面上已可比肩國外,加快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要充分發揮應用優勢,以生活及文化需求為導向,認識到我國歷史文化及生活需求與國外的差異,不斷發現問題,加快應用技術創新。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後,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物聯網技術所帶來的產業價值是互聯網技術的30倍以上,該技術將會形成的通信業務將達到萬億元人民幣級別,前景非常可觀。
C. 物聯網專業的名人成就如何·
物聯網在國內普及率不是特別高,一些公司都還處於初期創業階段,有些公司還在摸索中前進。
D. 物聯網在軍事領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說起物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在戰備物資管理、潛力調回查等後勤領域的作用。事實答上,物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發展至今已不僅局限於後勤保障,其本身就是一種戰爭實力。2016年6月,阿富汗軍方發布聲明稱美軍無人機在空襲中擊斃16名塔利班成員;同年9月,土耳其安全部隊在其國產無人駕駛偵察機「Bayraktar」的指引下,在土耳其東南部哈卡里省擊斃6名恐怖分子……在未來戰爭中,人海戰術將成為過去式,人類終有一天會退居武器之後,戰場則成為兩軍「物與物」的交鋒。
E. 物聯網可以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哪些貢獻
物聯網融合各行各業推動智能化轉型
物聯網作為全新的連接方式,近年來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在中國,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與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融合發展,預計2022年,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7.24萬億元。他表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如火如荼,物聯網作為連接人、機器和設備的關鍵支撐技術,應加快推動布局,抓智能化轉型機遇。
工業物聯:助製造業實現「智能+」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在雷軍看來,推動工業物聯網的應用,是實現製造業「智能+」的必要途徑。
他表示,隨著數字經濟新引擎5G技術的布局,將能滿足機器類通信、大規模通信、關鍵性任務通信對網路速率、穩定性和時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聯網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尤其與車聯網、無人駕駛、超高清視頻、智能家居等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應用到製造業、農業、醫療、安全等領域,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僅僅38億台。截止至2018年底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已經超過170億,扣除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固定電話等連接之外,物聯網設備數量達到70億台。預測2019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83億台。並預測在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突破200億台。
全球物聯網市場的支出預計將在2017年增長37%,至1510億美元。由於物聯網的市場加速,這些估計數已向上修正。2017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美元,截止至2018年末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增長至1510億美元,並預測在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5670億美元。
2015-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雷軍表示,目前全球製造業競爭推動工廠向智能化轉型,物聯網作為連接人、機器和設備的關鍵支撐技術受到企業的高度關注。即將布局的5G技術優勢,將能夠較好滿足工業控制需求,同時為製造企業提供遠程式控制制和數據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設備,並通過無線網路對這些設備進行軟體更新。
雷軍建議,我國應加大對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工業物聯網等重點領域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引導中央、地方產業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圍繞大型製造企業上下游進行垂直改造,加強自動化產線、無人工廠等重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打造虛擬的產業閉環,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整體國際競爭力。
農業物聯萬物生長數字化:物聯網+農業會迎來怎樣的「春天」?
雷軍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發展和創新的眼光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以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
他認為,隨著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5G技術的應用將為建設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奠定堅實科技基礎,帶動農業實現發展變革。
什麼是智慧農業呢?
按照業界的說法,智慧農業以智慧生產為核心,智慧產業鏈為其提供信息化服務支撐。目前我國智慧農業有四大應用場景:數據平台服務、無人機植保、農機自動駕駛以及精細化養殖。
雷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制定出台5G農業應用補貼和優惠政策,並鼓勵社會資本、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共同參與,因地制宜規劃打造智慧農業示範區、試驗區,並在經驗成熟後進行全國推廣,全面提升農業領域的高新科技應用程度。
例如在養殖業,通過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進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檔案管理、防疫管理、營養繁殖管理,發展智慧養殖,實現數字化養殖。
在植保方面,藉助物聯網技術自動探測和記錄區域內的微氣候、墒情等環境信息,並結合植物保護專家系統來精確地預測病蟲害的發生,從而通過無人機噴灑農葯,精準高效解決農業生產的植保問題。
交通物聯:無人駕駛或將最早「引爆」
「在5G眾多的應用場景中,無人駕駛和車聯網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出現的引爆點。」雷軍表示,智慧交通對通信網路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大帶寬、低時延、海量的連接數量、嚴密的覆蓋,這些都是5G技術的核心優勢。
在雷軍看來,智慧交通最可能爆發,一方面因無人駕駛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在減少交通事故、改善擁堵、提高道路及車輛利用率等方面意義深遠,並可直接帶動智能汽車後市場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全球車聯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領,全球車聯網服務需求逐漸加大。基於5G技術的應用,智能交通領域將快速進入發展上行區間。
了解到,在重慶,長安、小康、力帆等汽車企業,均與網路的智能駕駛Apollo開放平台展開合作,包括自動駕駛全技術鏈流程、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車聯網、雲服務等領域。
雷軍建議,國家應研究、制定和出台關於智能交通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准支持產業發展。尤其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責任問題、技術試驗問題、車聯網的國家標准規范、智能晶元應用等產業發展關鍵點進行前置研判,通過鼓勵性政策支持交通運輸領域智能、安全、可控發展。
醫療物聯:智能化就診為「健康中國」加速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行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空間。」雷軍說,服務患者方面,可以採用LBS技術實現智能導診,優化就診流程,還可以藉助可穿戴感測器和服務解決方案進行遠程護理。
在保障設備質量方面,可以採用各類專用感測器,跟蹤設備使用情況,藉助預測性維護來修復關鍵醫療設備存在的潛在問題,完善設備運維體系。
環境監測方面,可以通過感測器對ICU室、手術室等特殊地點進行環境監測和預警。同時,基於醫療護理全流程的健康大數據,在安全保護前提下的數據標准細化、完善,以及數據網路的綜合利用也顯得尤為迫切。
在業界看來,在推進智慧醫療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有多個方面的需要關注。比如,互聯網醫療相關服務體系,包括發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等;另外還有醫療行業數據安全和服務質量安全。
雷軍表示,要推動醫療實現智慧化,國家有關部門應逐步推動新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加快完善醫療物聯網和健康大數據相關標准,制定醫療智能可穿戴設備及配套信息平台行業標准。
同時,出台針對物聯網企業在醫療領域投入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的鼓勵政策,使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更好地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醫療新需求。
提高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產業
關注物聯網發展的同時,雷軍今年參會還重點關注了在2018年熱火朝天的商業航天的發展。
在雷軍看來,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在運載、衛星和空間應用等領域,涌現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藍色起源(BlueOrigin)、一網(OneWeb)等大批商業航天公司,被認為是最為活躍的創業領域之一。
雷軍說,商業航天行業規模未來預計可達數萬億美元,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可重復使用火箭、巨型商業星座、商業載人空間站等航天計劃,正在逐漸成真,彰顯出商業航天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巨大力量。
雷軍建議,首先,我國應加快推動航天立法,確保民營企業長期穩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間資源的權利。建立商業航天市場准入退出、公平競爭、保險和賠償、安全監管等機制,構建較為完善的商業航天法律體系。
雷軍表示,商業航天屬於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門檻高、投資大、戰略意義顯著,比多數產業更容易受到政府監管和行業政策的影響。
雷軍建議,可由政府統籌,國企、民企多方聚力,布局商業航天產品智能製造,鼓勵民企參與航天裝備製造相關的國家重點項目,加速顛覆性航天技術創新與應用。
同時,制定商業航天裝備產品量產及上下游企業的培育政策及實施細則,加大航天智能製造技術共享和轉化力度,開放國家航天製造基礎設施,頒布航天試驗設施共享目錄、有償使用收費標准等。
在此基礎上,雷軍建議,應完善落實政府采購商業航天產品與服務機制,開放商業航天公司的行業准入,拓展商業服務與應用領域。
例如,可以簡化商業火箭發射、航天測控、無線電頻率等審批程序,引導鼓勵民營企業戰略性空間資源布局,承擔軌道環境有序可控的應盡責任;可以進一步開放已有發射場,新增發射工位,滿足高頻次商業發射服務需求等。
F. 物聯網在軍事領域應用成果有哪些
說起物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在戰備物資管理、潛力專調查等後勤領域的屬作用。事實上,物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發展至今已不僅局限於後勤保障,其本身就是一種戰爭實力。2016年6月,阿富汗軍方發布聲明稱美軍無人機在空襲中擊斃16名塔利班成員;同年9月,土耳其安全部隊在其國產無人駕駛偵察機「Bayraktar」的指引下,在土耳其東南部哈卡里省擊斃6名恐怖分子……在未來戰爭中,人海戰術將成為過去式,人類終有一天會退居武器之後,戰場則成為兩軍「物與物」的交鋒。
G. 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水平如何
2013年中國社科院指出,未來物聯網產業規模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別的信息產業業務。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內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將其納入 十二五 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設立了專項資金從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來推動該產業的快速發展。
物聯網可以提升垂直領域產業的生產效率,而我國是世界上產業鏈最完備的國家,物聯網的應用需求早已不成問題;在數據處理和雲計算領域,我國呈現出從中興、華為等大平台到創業公司的多層次生態;在自組網路領域,從運營商網路nb-iot到lora等我國已出現了平台式的建設成果。
2015年中國智能電表安裝量超9000萬單位,市場規模達1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和1.7%。其中國家電網新裝智能電表6450萬只,改造戶表310萬戶。2016年預計國家電網安裝智能電表6080萬只。根據report linker的報告預測,2016-2020年中國智能電表安裝量將以5.8%的平均速率增長,市場規模擴大3.1%。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
市場調研機構marketsandmarkets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智慧城市項目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5年的519.6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的1475.1億美元,2015-2020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3.2%。
H. 最近朋友一直在說物聯網發展很快,物聯網是什麼,最近國內有什麼最新成果發布嗎
新鮮,但不會成為潮流,潮流是在此技術之後的更新的一代技術。
I. 物聯網已經說了好幾年了,現在發展狀況如何
物聯網技術涉及領域廣泛,未來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進而同時受到資本追逐與國家政策的重視。目前,我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果,但是未來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伴隨行業發展的日漸壯大,也將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相關工作人員產生更大的需求。
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目前,從物聯網的規劃和實施的主要項目來看,我國物聯網相關技術將在多個領域進行布局。隨著中國生態系統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眾多公司陸續布局物聯網領域,預計將來會在智能建築、消防、水務、林業、工業自動化、智能化運輸、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其中消防領域運用物聯網相關技術實現應急聯動、自動噴淋、火災現場實時監控、消防救援定位、火情數據實時分析、遠程調度等功能,以盡最大程度的減少人、財、物的損失。
我國物聯網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物聯網白皮書(2018年)》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6月,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1.2萬億元、公眾網路M2M連接數達5.4億個、產值超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已達120家。顯然,我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目前距離「十三五」期間的規劃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也就是說,中國物聯網行業未來仍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以 圖撲軟體(Hightopo)近幾年來合作的企業 行業 領域來說幾乎是做到了各行各業萬物可聯可視得地步。可以參考下方三張三維可視化監控數據的案例圖:
事實上,據《2017-2018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物聯網市場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全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其中物聯網雲平台成為競爭核心領域,預計2021年我國物聯網平台支出將位居全球第一,而至2024年,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2000億元。
——以上數據及行業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J. 物聯網的前景如何在哪些領域最有可能先出成果
物聯網是業內公認的下一個新興領域,兼容Wi-Fi、藍牙、ZigBee等多種通訊協議,在專特定空間內使所屬有支持該技術的設備建立聯系。其中,藍牙技術以低功耗、低成本、穩定、開放的介面、快速傳輸的優勢,成為了主流之一。目前工業物聯網是比較成熟的應用案例,以藍牙技術為核心,比如Cassia,布局物聯體系。未來還可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多個領域進行布局,造福人類。